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97)
2023(12106)
2022(10373)
2021(9728)
2020(8553)
2019(19827)
2018(19704)
2017(37822)
2016(20805)
2015(23732)
2014(23747)
2013(23516)
2012(21812)
2011(19546)
2010(19322)
2009(17810)
2008(17709)
2007(15706)
2006(13409)
2005(11806)
作者
(61377)
(51738)
(51461)
(48982)
(32403)
(24840)
(23439)
(20311)
(19513)
(18301)
(17610)
(17481)
(16214)
(16105)
(16063)
(15988)
(15829)
(15155)
(15009)
(14785)
(12849)
(12630)
(12620)
(11894)
(11720)
(11592)
(11392)
(11286)
(10488)
(10405)
学科
(86013)
经济(85894)
管理(57535)
(54981)
(44078)
企业(44078)
方法(43350)
数学(38864)
数学方法(38343)
(24849)
(22359)
中国(20157)
(18722)
地方(18229)
业经(17326)
农业(16258)
(16010)
(15428)
贸易(15425)
(14970)
(13651)
财务(13599)
财务管理(13564)
企业财务(12870)
(12732)
环境(12656)
理论(12371)
(12145)
金融(12140)
(12043)
机构
大学(299740)
学院(298891)
(120253)
经济(117789)
管理(114958)
理学(100128)
研究(99181)
理学院(98966)
管理学(96985)
管理学院(96432)
中国(73800)
科学(64369)
(61863)
(57052)
(54810)
(51198)
业大(49041)
研究所(47158)
中心(47057)
农业(45352)
(45084)
财经(44144)
(40091)
(39296)
师范(38841)
北京(37705)
经济学(37491)
(35341)
(35191)
经济学院(34089)
基金
项目(207743)
科学(162998)
基金(151476)
研究(146316)
(133873)
国家(132825)
科学基金(113019)
社会(92272)
社会科(87321)
社会科学(87289)
(83069)
基金项目(80943)
自然(75665)
自然科(73897)
自然科学(73866)
自然科学基金(72547)
(69822)
教育(67724)
资助(62286)
编号(58364)
重点(47497)
成果(46701)
(46121)
(44283)
(42778)
科研(41073)
课题(40332)
创新(40175)
计划(40050)
教育部(38883)
期刊
(125782)
经济(125782)
研究(78899)
中国(55114)
学报(51860)
(51185)
科学(46452)
(43033)
管理(38989)
大学(38549)
学学(36700)
农业(34979)
教育(26628)
技术(25972)
(23958)
金融(23958)
财经(21457)
业经(21048)
经济研究(19219)
(18831)
(18312)
问题(17433)
(16052)
统计(15558)
资源(15475)
技术经济(14546)
理论(14042)
(13964)
科技(13279)
业大(13157)
共检索到4245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新旺  王树涛  门明新  齐跃普  许皞  
论文利用经验模态分解(EMD)方法对1978年以来河北省粮食产量波动及其成因进行了时空多尺度的分析。从粮食产量波动的趋势量分布来看,1978年以来河北省粮食产量不断增长,但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粮食增长停滞,且有下降趋势。EMD分解结果表明:河北省粮食产量存在4年、6年及11年左右的准周期波动,并以4、6年左右的周期波动为主;在对河北省4个国家二级生态类型区进行EMD分解时发现,Ⅵ1辽吉西蒙东南冀北山地区与Ⅱ2冀鲁豫低洼平原区是粮食产量4年左右周期波动的控制地区,而Ⅱ1燕山太行山山前平原区与Ⅱ2冀鲁豫低洼平原区,是河北省粮食产量6年左右周期波动的主要控制地区;在对粮食单产和粮食播种面积两个影响...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会玉  林振山  张明阳  
论文利用经验模态分解(EMD)方法对1949年以来我国粮食产量波动及其成因进行了多时间尺度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粮食产量存在3年和9年左右的准周期波动,并以9年左右的波动为主。从粮食产量波动的趋势量分布来看,1949年以来我国粮食产量不断增长,但是20世纪90年代后粮食增长停滞;在对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单产和粮食播种面积两个影响因子进行EMD分解时发现,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单产是粮食产量3年左右波动的控制因子,而粮食播种面积却是粮食产量9年左右波动的主要控制因子。对两个尺度的周期性波动分析发现,我国粮食产量波动幅度近年来不断增加,这将给我国已经相当紧张的粮食供需关系带来巨大的隐患。由于3年和9年左...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于刃刚  李春林  
粮食产量周期波动的成因及对策——以河北省为例于刃刚李春林自古以来,民以食为天,粮食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倍受人们的关注。在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耕地资源极度稀缺的情况下,粮食问题更要作为优先考虑和解决的问题。这是因为,一旦我国的粮食产量发生大的滑坡,并由此引...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千  金晓斌  阿依吐尔逊·沙木西  周寅康  
为揭示河北省粮食产量空间格局分布特征,因地制宜地制定区域粮食安全生产政策,论文运用ESDA空间相关分析理论结合GIS技术,分析了1986—2006年河北省138个县的粮食产量空间差异变化规律、特征和成因,并提出相应的粮食安全生产政策与措施。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期内省域范围内粮食产量Moran’sI指数的平均值为0.346,存在较强的空间聚集格局;粮食产量局部空间集聚显著区主要分布在唐山—石家庄山前平原区高产区(HH)和张家口—承德坝上高原低产区(LL),1986年、1996年、2006年落入HH和LL象限的县分别占总样本数的55.07%、66.67%和71.74%,粮食产量空间集聚效果显著;2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越杰  王军  
本文利用1982—2005年吉林省粮食产量的统计数据,应用波动理论分析吉林省粮食产量波动规律,考察吉林省粮食产量波动的历史过程和数量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吉林省粮食产量波动具有短周期的显著特征,产量波动主要是受农业政策变化、自然灾害等气候因素的影响。最后从稳住粮田面积、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和生态建设、完善防灾减灾和粮食安全预警系统等方面提出稳定粮食产量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赖红兵  
粮食产量水平是一个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问题。本文在现代经济周期理论的基础上,借助HP滤波方法对中国粮食产量的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中国的粮食产量存在着明显的波动性,且波动又呈现出周期性规律特征。同时,为了探讨粮食结构波动对粮食产量波动的影响,文章通过建立粮食产量的误差修正模型,发现水稻波动对粮食产量波动的影响显著,其次是玉米和小麦。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树涛  李新旺  门明新  许皞  
【目的】定量分析河北粮食产量波动成因,为全省乃至国家粮食安全生产提供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支撑。【方法】综合运用EMD和剩余法剥离河北省粮食产量及其各影响因素波动量,并采用一种灰色关联与两两比较判断矩阵有机融合的改进灰色关联方法定量分析河北省粮食产量波动影响因素的影响度。【结果】影响河北省粮食产量波动的各要素时序特征为:自然资源各指标波动振幅在-113.43—34.38;政策经济支持能力各指标振幅在-34.59—31.79,波动强度较大;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各指标振幅在-17.17—10.52,波动强度较小;可变要素投入各指标波动振幅均在-11.39—9.16。粮食产量波动主控因素为:成灾面积、有效灌溉...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丁忠义  郝晋珉  李新波  张富刚  侯湖平  
本文在区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土地利用选择的宏观和微观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河北省曲周县为例,从横向和纵向对比分析了县域土地利用结构的多样性和均衡度,并具体以耕地资源的内部微观调整对县域粮食产量所产生的影响为例。结果表明:①农户和政府均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体,农户微观土地利用选择行为构成区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源动力;②政府的宏观引导和农户的微观选择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反映了县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结果;二者的性质决定了各自的行为;③耕地内部作物面积构成变化是农户微观土地利用选择的结果;比较利益的存在是耕地内部流转的主要原因,并对粮食产量变化产生一定的影响。最后提出了曲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粮食生产安...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晶  刘士星  周海川  
本文以向量自回归(VAR)模型为基础,运用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以及方差分解等方法对国际粮食产量波动的相互影响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表明:短期内国际粮食产量的波动是由于自身冲击的影响造成的。具体而言,美国、欧盟和巴西的粮食产量受其他国家的影响很小;非洲缺粮国尼日利亚、肯尼亚、马拉维、尼日尔、卢旺达和苏丹的粮食产量,短期内受美国、欧盟和中国冲击的影响明显,长期来看其他国家冲击的影响成为产量波动的主导因素;随着滞后期增加中国、埃及、印度、秘鲁和巴基斯坦的粮食产量受其他国家冲击的影响逐渐增大,自身调控能力逐渐减弱。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会玉  张明阳  林振山  
该文以小波诊断技术为基础,对建国以来江苏省粮食产量变化进行了多时间尺度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建国以来江苏省粮食产量变化具有明显的5年、13年和25年的特征时间尺度和相应的周期性变化特征,并且特征时间尺度有逐步增加的趋势,即江苏省的粮食产量变化渐趋稳定;此外,根据小波方差分析发现江苏省粮食产量变化具有显著的13年和25年的主要周期,并以25年的周期尤为显著;最后综合3个时间尺度上小波系数的演变趋势发现,无论是大尺度还是小尺度上,在未来几年内,江苏省将走出粮食增产时期,而进入粮食减产时期。同时,该文还在此基础上,对影响江苏省粮食产量变化的因子进行了灰色关联分析,并确定了各个影响因子对粮食产量变化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杰  卢李朋  姜朋辉  江进德  朱晓磊  
采用湖北省1978—2011年时间序列的粮食产量基础数据,在对粮食产量时空尺度分析的基础上,基于粮食产量及其相关的9个变量的历史数据作为样本建立粮食生产灰色系统模型,分3个时段对粮食生产驱动机制进行阐析,以期为相关部门的生产决策提供理论指导。结果表明:①1978—2011年,湖北省粮食产量波动起伏,总体呈上升态势,近年来波动趋缓;粮食总产量和人均粮食产量及单产曲线的动态变化趋势不甚一致;湖北省34年时间序列粮食产量历史变化主要存在25年和16年左右的年代际振荡周期。②湖北省17个市(州)的人均粮食拥有量及年均增长率空间尺度差异明显。③粮食播种面积、有效灌溉面积和旱涝保收面积是湖北省粮食生产的三大驱动因素。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杨艳昭  吴艳娟  封志明  
本文采用经验模态分解方法,从洲际、区域、国家等多个尺度,定量分析了1980-2010年非洲粮食产量波动的时空格局,并通过比对粮食产量与粮食单产和播种面积的拟合度,探讨了近30年来非洲粮食产量波动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1980年以来,非洲粮食产量总体呈上升趋势,短期波动以3年周期为主,长周期约为10年;粮食单产为非洲粮食产量短期波动的主要影响因子;②就各个地区而言,南非地区粮食产量短时间序列波动周期相对较长,为3.75年,并呈缩短趋势;其他各地区短期波动周期均在3年左右,与非洲整体波动水平相近;从长时间序列看,东非长周期时间序列最长,约10年,并呈变长趋势;南非地区次之,约为7.5年;北非...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于刃刚  李春林河北经贸大学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何太淑  刘乃郗  
本文通过分析1995—2012年间河北省石家庄市的降雨量数据和粮食作物单产数据,显示出粮食作物生长关键期的降雨量与粮食产量具有作物理论上的相关性。而通过ARIMA模型预测方法得到关于石家庄市2010—2012年降雨量预测与实际观测值具有0.666的相关系数,而2010年预测与实际观察值具有0.888的相关系数,说明对降雨量进行短期预测具有较好的有效性。而基于KDE和PWIM的Mont Carlo情境模拟分析从方法上解决了编制降雨指数的基准值难题,为利用降雨指数提供了可行性。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赵雪雁  刘江华  王蓉  王晓琪  
化肥施用是一把双刃剑,在促进粮食产量增加、保障粮食安全的同时,导致了生态环境退化,当前亟需辨明化肥施用与粮食生产之间的时空耦合关系,以便为维护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提供有效的对策。以中国336个地级行政区为研究单元,分析2005-2015年中国粮食产量与化肥施用量的时空格局变化特征、化肥施用量与粮食产量的时空耦合关系及其动态变化过程。研究发现:(1)2005-2015年中国化肥施用量与粮食产量均呈上升趋势,化肥施用量的区内差异呈"粮食主产区—产销平衡区—粮食主销区"递减态势;而粮食产量的区域差异总体趋于增大,且呈"粮食主产区—产销平衡区—粮食主销区"递增态势。(2)化肥施用量增幅大致呈"东—中—西"阶梯式递增的趋势,而粮食产量增幅呈明显的南北分异特征。(3)从空间分布来看,胡焕庸线以东地区以"双高区"为主,胡焕庸线以西地区以"双低区"为主,且"低效施肥区"收缩,"他因素影响区"扩张。(4)期间,粮肥耦合关系以"双增型"为主,其他类型为辅,粮肥耦合关系主要向"双增型"与"他因素影响型"转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