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331)
- 2023(19580)
- 2022(17060)
- 2021(15608)
- 2020(13248)
- 2019(30584)
- 2018(30388)
- 2017(58524)
- 2016(31981)
- 2015(36001)
- 2014(36071)
- 2013(35632)
- 2012(32908)
- 2011(29660)
- 2010(29701)
- 2009(27675)
- 2008(26875)
- 2007(23810)
- 2006(20863)
- 2005(18413)
- 学科
- 济(142156)
- 经济(142011)
- 管理(91791)
- 业(85654)
- 企(71171)
- 企业(71171)
- 方法(62070)
- 数学(53745)
- 数学方法(53051)
- 农(35568)
- 财(33429)
- 中国(33397)
- 学(32053)
- 地方(30608)
- 业经(29518)
- 农业(24016)
- 贸(23632)
- 贸易(23623)
- 制(23059)
- 易(22797)
- 理论(22508)
- 环境(22101)
- 和(21300)
- 务(21082)
- 财务(20993)
- 财务管理(20949)
- 企业财务(19806)
- 银(18678)
- 融(18668)
- 金融(18664)
- 机构
- 学院(457718)
- 大学(457659)
- 济(186352)
- 经济(182312)
- 管理(177901)
- 理学(154160)
- 研究(153566)
- 理学院(152386)
- 管理学(149401)
- 管理学院(148596)
- 中国(113181)
- 科学(96901)
- 京(96320)
- 财(83887)
- 所(78282)
- 农(75879)
- 研究所(71492)
- 江(69788)
- 中心(69728)
- 业大(69368)
- 财经(67534)
- 经(61181)
- 范(60612)
- 北京(60148)
- 师范(60004)
- 农业(59500)
- 经济学(56529)
- 院(55550)
- 州(54513)
- 经济学院(50669)
- 基金
- 项目(310209)
- 科学(242830)
- 基金(223965)
- 研究(223678)
- 家(195351)
- 国家(193753)
- 科学基金(166027)
- 社会(140109)
- 社会科(132581)
- 社会科学(132546)
- 省(122949)
- 基金项目(118720)
- 自然(109340)
- 自然科(106731)
- 自然科学(106701)
- 自然科学基金(104757)
- 教育(103513)
- 划(102354)
- 资助(93081)
- 编号(91617)
- 成果(73686)
- 重点(69818)
- 部(67816)
- 发(66286)
- 创(63502)
- 课题(63082)
- 科研(59752)
- 创新(59321)
- 教育部(57861)
- 大学(57643)
- 期刊
- 济(207088)
- 经济(207088)
- 研究(132009)
- 中国(83525)
- 学报(74524)
- 农(68304)
- 科学(67386)
- 财(65675)
- 管理(64484)
- 大学(55795)
- 学学(52823)
- 教育(47909)
- 农业(46778)
- 技术(40798)
- 融(36503)
- 金融(36503)
- 经济研究(33598)
- 业经(33557)
- 财经(33133)
- 经(28427)
- 问题(26357)
- 业(23989)
- 技术经济(23314)
- 图书(22528)
- 统计(22206)
- 版(21695)
- 理论(21060)
- 商业(21037)
- 科技(20737)
- 资源(20631)
共检索到667305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何飞扬 刘天乐 周智杰 胡榕
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二者关系协调对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具有重大意义。论文以浙江与安徽为对比案例,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出发,基于脱钩模型和因素分解法,分析1997—2020年省域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EKC曲线、脱钩态势及驱动因素。研究表明,浙江、安徽两省碳排放与经济增长EKC不符合传统倒“U”型曲线,均经历两次拐点,浙江为“N”型EKC,拐点年约为2007年和2014年,对应人均经济总量为36 766元和73 388元,安徽省为微弱的倒“N”型EKC曲线,拐点年约为1998年和2013年,对应人均经济总量为4 452元和32 733元;浙江碳排放脱钩由扩张负脱钩向强脱钩与弱脱钩方向转变,安徽以弱脱钩状态为主;能源结构与强度效应对浙江省的碳排放脱钩促进作用明显,而经济增长与能源结构效应对安徽省碳排放脱钩起负向作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何飞扬 刘天乐 周智杰 胡榕
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二者关系协调对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具有重大意义。论文以浙江与安徽为对比案例,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出发,基于脱钩模型和因素分解法,分析1997—2020年省域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EKC曲线、脱钩态势及驱动因素。研究表明,浙江、安徽两省碳排放与经济增长EKC不符合传统倒“U”型曲线,均经历两次拐点,浙江为“N”型EKC,拐点年约为2007年和2014年,对应人均经济总量为36 766元和73 388元,安徽省为微弱的倒“N”型EKC曲线,拐点年约为1998年和2013年,对应人均经济总量为4 452元和32 733元;浙江碳排放脱钩由扩张负脱钩向强脱钩与弱脱钩方向转变,安徽以弱脱钩状态为主;能源结构与强度效应对浙江省的碳排放脱钩促进作用明显,而经济增长与能源结构效应对安徽省碳排放脱钩起负向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汪正宏 卓翔之 庄道元
文章运用面板数据方法,以安徽省碳排放量为因变量,以经济发展水平为自变量,设定安徽省产业结构、居民收入水平、居民消费结构、人口数量和技术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为控制变量,结果发现:第一,经济增长(GDP)是影响安徽碳排放最重要的因素,LNPGDP的影响系数为0.47;第二,影响安徽省碳排放量的次要因素为LNPSTRU和LNPEO。第三,人均收入和研发投入也会影响安徽省碳排放量大小。
关键词:
碳排放量 经济增长 产业结构调整 对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桂元 陈坤
文章基于能源消费视角研究了安徽省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关系,包括长期与短期关系、因果关系以及预期与非预期此三类关系。根据安徽省的数据得出结论: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既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又具备一定的短期偏离向长期均衡调整的力度;二者之间只存在由碳排放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单向因果关系,此结论表明能摆脱碳排放的束缚发展经济;预期碳排放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相对显著的,将每年的碳排放增量尽可能地转移到预期的防控机制当中,才能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董亚娟
本文测量了浙江省1978-2004年经济增长过程中的物质资本存量、人力资本水平和人力资本存量,基于人力资本水平对经济增长影响的不同视角,建立包含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存量的不同类型生产函数模型,探讨各种生产要素对浙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通过对浙江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三种类型生产函数的回归分析,及其各支撑因素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比较研究,发现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人力资本水平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Granger)原因。
关键词:
物质资本 人力资本 贡献率 经济增长率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屠萍萍
城乡居民收入与其消费水平息息相关,随着我国经济增长从高速向中高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问题再一次引发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本文收集了2005-2016年的数据,对浙江省城乡收入分配现状进行分析,并建立VAR模型,研究浙江省居民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合模型数据分析给出缩小浙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同时进一步减少贫困的建议,以期实现浙江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关键词:
收入分配 经济增长 VAR模型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吴开亚 刘晓薇 朱勤 张浩
根据物质流分析指标和数据,采用脱钩模型和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EKC)理论,分析了1990—2007年安徽省经济增长与环境压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全省经济增长与环境压力基本实现相对脱钩,但经济增长仍然依靠高物质投入和高污染排放;近年经济增长与环境压力呈现扩张性复钩现象,说明经济增长的同时不仅环境压力未见下降,反而物质利用强度和污染物排放强度增加;EKC分析进一步揭示,全省经济增长与环境压力实现绝对脱钩仍需较长时间和较多物质投入。改变现有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资源生产力,使EKC顶点左移的同时实现穿山式发展,是实现全省经济增长与环境压力绝对脱钩的...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孙敬水 许利利
本文针对浙江省人力资本水平与经济增长水平不相匹配的经济现象,利用浙江省1985—2004年统计数据,论证了浙江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通过建立人力资本评价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测算出浙江人力资本综合指数H;运用计量分析方法,论证了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协整关系;通过建立模型,得出以下基本结论:浙江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有显著影响,其人力资本的产出弹性大于物资资本的产出弹性,简单劳动力的产出弹性为负值,表明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要大于物质资本,简单劳动力已经处于过剩或饱和状态,提高劳动力素质尤为重要.对此,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郑方钰
以安徽省为例,运用实证分析和综合评价等方法,对信贷总量及社会经济发展指标之间的关系等进行综合分析,研究信贷投放总量与经济增长间相关性和信贷与经济互动关系,并据此提出进一步促进经济金融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信贷投放 经济增长 可持续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傅素英
协调资源消耗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综合运用生态足迹、协整理论及误差修正模型,实证了安徽省资源消耗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在计算1990~2004年安徽省各项生态足迹的基础上,分析了GDP与各种足迹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结果表明GDP分别与总生态足迹、能源足迹、水域足迹之间存在协整关系,而与耕地足迹、草地足迹、林地足迹、建筑足迹不存在协整关系,说明安徽省经济发展属于能源、资源消耗型,增加1%的GDP产出需要增加0.58%的生态足迹,且分别需要增加0.10%的能源足迹和0.32%的水域足迹。据此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安徽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施锦芳 吴学艳
本文以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关系的EKC曲线为基础,收集整理了1984—2014年中国人均GDP和人均碳排放数据以及1960—2014年日本人均GDP和人均碳排放数据,对比分析了中日两国人均GDP和人均碳排放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EKC曲线呈倒"N"型,存在拐点;日本的EKC曲线呈"N"型,存在拐点。最后,通过研究日本1960—2014年的EKC曲线,预测中国EKC曲线的未来走势,发现中国的碳排放有上升趋势。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施锦芳 吴学艳
本文以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关系的EKC曲线为基础,收集整理了1984—2014年中国人均GDP和人均碳排放数据以及1960—2014年日本人均GDP和人均碳排放数据,对比分析了中日两国人均GDP和人均碳排放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EKC曲线呈倒"N"型,存在拐点;日本的EKC曲线呈"N"型,存在拐点。最后,通过研究日本1960—2014年的EKC曲线,预测中国EKC曲线的未来走势,发现中国的碳排放有上升趋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曹龙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傅为忠 林多
本文利用生产函数及其改进后的索罗经济增长模型,对安徽省经济增长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得出资本投入和劳动,以及科技进步因素在安徽省1990-2007年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贡献份额,并以江苏省的实证分析作为对比,依据定量分析结果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经济增长 资本投入 劳动 科技进步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