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182)
2023(18625)
2022(15938)
2021(14702)
2020(12336)
2019(28199)
2018(28042)
2017(54397)
2016(29338)
2015(32982)
2014(32773)
2013(32435)
2012(29420)
2011(26435)
2010(26508)
2009(24492)
2008(23831)
2007(21223)
2006(18736)
2005(16279)
作者
(84444)
(70541)
(70104)
(66616)
(44602)
(33885)
(31675)
(27776)
(26655)
(25144)
(23939)
(23656)
(22339)
(22205)
(21584)
(21574)
(20938)
(20789)
(20246)
(20070)
(17482)
(17320)
(17162)
(16326)
(15836)
(15669)
(15612)
(15546)
(14174)
(14032)
学科
(123526)
经济(123387)
(107498)
管理(95641)
(88647)
企业(88647)
方法(57581)
(49839)
数学(47757)
数学方法(46982)
业经(35549)
(33865)
农业(33308)
中国(29735)
地方(24132)
(24083)
(23986)
财务(23899)
财务管理(23861)
环境(22795)
(22669)
企业财务(22587)
理论(22207)
技术(22069)
(21709)
(20639)
贸易(20626)
(20541)
(20046)
(18836)
机构
学院(421876)
大学(414958)
管理(172510)
(168573)
经济(165110)
理学(149967)
理学院(148430)
管理学(145577)
管理学院(144828)
研究(132594)
中国(101709)
(87381)
科学(83553)
(78950)
(74845)
业大(67249)
(65597)
中心(62330)
(62152)
财经(60708)
农业(60707)
研究所(59859)
(55318)
北京(54217)
(52744)
师范(52247)
(50240)
经济学(49498)
(48101)
经济管理(46514)
基金
项目(291265)
科学(230456)
研究(212692)
基金(212142)
(184459)
国家(182853)
科学基金(159017)
社会(134449)
社会科(127220)
社会科学(127183)
(115382)
基金项目(112606)
自然(104467)
自然科(102051)
自然科学(102029)
自然科学基金(100181)
教育(97266)
(95549)
编号(87607)
资助(87179)
成果(68148)
重点(64664)
(63558)
(62621)
(61767)
课题(58792)
创新(57213)
科研(55565)
国家社会(55089)
教育部(54418)
期刊
(187232)
经济(187232)
研究(115161)
(76645)
中国(75823)
学报(64886)
管理(64359)
科学(61499)
(58389)
农业(52205)
大学(50411)
学学(48042)
教育(41565)
技术(39971)
业经(36771)
(34832)
金融(34832)
财经(28735)
经济研究(27440)
(27191)
问题(24958)
(24656)
技术经济(22424)
(21004)
科技(20510)
资源(19885)
统计(19767)
现代(19507)
商业(19122)
图书(18548)
共检索到6046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勇  李首成  税伟  康银红  
本文利用1995—2010年农业和经济数据对西南地区农业生态系统碳排放、碳吸收和碳足迹进行了计算和时空特征分析,并建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模型,对西南地区农业生态系统碳足迹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西南地区农业生态系统碳排放、碳吸收和碳足迹总量均呈增长趋势;西南地区农业生态系统碳排放强度增长较快,碳吸收增长缓慢,单位耕地面积碳足迹呈增长态势,农业生态系统碳库能力有缩小的趋势;西南地区农业生态系统碳足迹与经济发展之间表现为线性增长关系,而未出现EKC关系,并强调在发展农村经济和农民增收的同时,应注重农业生产监管,制定和完善农业环境政策,建立国民经济全系统的碳排放权交易体...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邱建军  秦小光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卢小丽  
由于传统Wackernagel and Rees生态足迹模型仅研究人类对资源的需求和生态系统供给的生物生产能力之间的差距,忽略了生态系统的其它功能,无法体现生态系统的整体性。本文以传统生态足迹模型为基础,引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理论,提出了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生态足迹模型。该模型以生态生产性土地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为基础,改进传统生态足迹模型中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的计算方法。采用生物生产性土地的综合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当量因子计量生态足迹模型中的均衡因子,采用生态系统单元的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与全国该生态系统单元的平均价值的比值表示产量因子。改进后的生态足迹模型既反映了区域人类...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汪富明  汪建东  
选择“农业生态系统框图模型”最佳方案的统计方法,是从多种方案中,采用统计决策进行优选。文中记述了方案选择的衡量标准、量化模型(进行农业植物生态效益和农业动物的物质转化率的计算)和提出不同方案(计算农业经济效益、提出框图模型方案),通过对比分析,确定最优方案。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焦雯珺  闵庆文  李文华  Anthony M.FULLER  
生态足迹(EF)自提出以来得到了世界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然而,核算内容的不完整导致其无法全面衡量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造成的各种影响。本文完善了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生态足迹(ESEF)概念与通用模型,并拓展出基于资源供给和废弃物吸纳两大类服务的足迹模型。案例研究则利用基于废弃物吸纳的足迹模型,对太湖流域上游常州市和湖州市水污染物排放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研究表明,就水污染物吸纳而言,当地水环境处于不可持续状态;氮磷营养盐的累积对当地水环境造成的压力远远大于有机物。这些信息能够为当地水环境管理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ESEF概念的提出与模型的建立,有助于实现足迹方法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全面衡量,并推动足迹理论的...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谢花林  李波  刘黎明  
农业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最突出的区域,农业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作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研究,应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根据农业生态系统的特征和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选取了若干较为公认的反映农业生态健康的指标,依据其意义建立了类型识别的物元评判模型。应用于大兴区7个乡镇,得到了以下结论:农业生态系统处在“健康”标准的有魏善庄镇、礼贤镇;处在“临界状态”标准的有长子营镇、安定镇、瀛海镇;处在“不健康”标准的有西红门镇、旧宫镇。评价结果基本与实际相符,说明建立的评价方法是切实可行的。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范水生  陈文盛  邱生荣  朱朝枝  
山地型休闲农业生态系统是在山地丘陵区域,位于乡村之间、景区之间具有一定的独特生态空间格局,以多功能农业开发为核心,划定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把农业与旅游业结合在一起,具有多功能性、市场化的生态农业系统,发展水平取决于其服务功能价值的高低;山地型休闲农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评估是评价该类型休闲农业发展潜力的重要依据;山地型休闲农业生态系统的生态地位、主体功能和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大小,因不同区域背景及该区域人们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支付意愿与能力水平的差异而有所不同。文章结合山地型休闲农业的地域特征,根据生态、生产、生活的功能内涵,从水分调节、养分循环、产品生产、废弃物处理、生物控制与多样性保护、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建强  
旅游行业发展在为当地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而生态系统旅游则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据此,文章首先对传统旅游生态足迹模型进行论述简化,构建出改进型旅游生态足迹模型;接着对旅游生态系统进行发展能值分析,获得区域生态系统与外界环境可持续发展状况的相关综合指标;最后基于改进的生态足迹模型以及区域内可持续发展指数的变化,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杨修  李文华  
根据种植业和畜禽养殖业协调发展的原则,以河南省封丘县潘店乡现行农业生态系统物质流、能量流和价值流为基础,以种植业和畜禽养殖业总体经济纯效益最高为目标,在土地面积、劳力、畜力、社会需求、饲料量的约束之下,进行了种养结合的优化设计,得出了优化方案。优化后的农业生产结构比优化前的纯收益提高了6914%,系统的综合效益指数提高了3348%,优化方案对调查地区农业生态系统结构调整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佐礼  陈聿华  马正宗  
本文提出了确立农业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及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客观地设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和确定基础层次评价指标权重的方法;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刘岭村农业生态系统进行了综合评判,找出了该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和对各因子的调控顺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静  张洁瑕  段瑞娟  
区域农业生态系统在提供人类生活和生产资料的同时,还能维持区域自然环境的平衡。因此,正确认识和把握区域农业生态系统运行规律对于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系统阐述了区域农业生态系统研究的主要进展,着重从区域农业生态系统研究的概念、性质、原理及研究方法及研究趋向展开论述。最后简要评述了研究领域的拓展及趋向,认为加强区域农业生态系统的理论、影响因子、作用机制以及定量化研究结果的理论指导性和实践应用性为今后的研究趋向。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世琦  高旺盛  
依据数理统计理论与方法构建了农业生态系统协调度测度理论和模型,包括功效函数、协调函数和协调度的变化范围和协调度等级,建立了农业生态系统系统评价指标体系,以湖南省益阳市资阳区为例进行了农业生态系统自协调发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农业生态系统1990—2002年系统协调度呈现上升趋势、1990—1998年呈弱度失调在5级以下、1999—2002年呈弱度协调在6级以上;系统协调度的变化主要受子系统影响,1990年的系统协调度低主要是因经济和社会子系统的协调度太低,1998年系统协调度低的主要原因是生态子系统的协调度太低;从研究时段看,影响农业生态系统系统协调度主要随经济子系统和生态子系统的协调度...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宋嘉  熊理然  刘云  
农业生态系统能量研究是农业生态系统研究的热点。首先分析了农业生态系统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然后介绍了奥德姆(Howard T.Odum)的能值分析理论起源及发展。在能量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将能值分析的方法、基本步骤及操作和评价指标引入农业生态系统研究应用中。最后提出能值法在农业生态系统能量分析中存在一些问题。研究内容对农业生态系统能值统计和评价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翟胜  王巨媛  张二勋  董杰  戴全厚  
在大量查阅国内外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阐述了国内外农业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的选取标准与选取方法,在此基础上,综述了国内外农业可持续评价方法及评价尺度等研究进展情况。发现国内农业可持续性评价指标过多且以农业经济方面的指标为主,指标之间重叠现象严重,对生态环境、政策性和指导性指标重视不够,而且评价方法有待进一步完善。最后,针对农业可持续性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对国内农业的可持续评价研究有所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