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48)
- 2023(7350)
- 2022(6235)
- 2021(6036)
- 2020(5086)
- 2019(11787)
- 2018(11460)
- 2017(22209)
- 2016(11530)
- 2015(12697)
- 2014(12444)
- 2013(11806)
- 2012(10478)
- 2011(8950)
- 2010(8361)
- 2009(7243)
- 2008(6689)
- 2007(5273)
- 2006(3934)
- 2005(2932)
- 学科
- 济(42984)
- 经济(42944)
- 管理(32815)
- 业(31853)
- 企(26301)
- 企业(26301)
- 方法(25524)
- 数学(23374)
- 数学方法(22991)
- 财(12098)
- 农(11339)
- 中国(9454)
- 业经(8607)
- 务(8504)
- 财务(8465)
- 财务管理(8445)
- 企业财务(8038)
- 农业(7826)
- 贸(7647)
- 贸易(7645)
- 学(7552)
- 易(7482)
- 技术(7433)
- 地方(6849)
- 理论(6674)
- 环境(6484)
- 和(6214)
- 制(6166)
- 划(5866)
- 银(5291)
- 机构
- 学院(149501)
- 大学(149441)
- 管理(62538)
- 济(59891)
- 经济(58853)
- 理学(55608)
- 理学院(55126)
- 管理学(54044)
- 管理学院(53767)
- 研究(43534)
- 中国(31817)
- 京(29000)
- 科学(26987)
- 财(26711)
- 业大(24413)
- 农(23740)
- 财经(22532)
- 中心(21826)
- 经(20792)
- 江(20176)
- 所(19762)
- 经济学(18941)
- 农业(18806)
- 研究所(18425)
- 范(17463)
- 经济学院(17368)
- 财经大学(17310)
- 师范(17188)
- 院(17023)
- 北京(16996)
- 基金
- 项目(115370)
- 科学(91552)
- 基金(85573)
- 研究(81946)
- 家(75240)
- 国家(74668)
- 科学基金(65420)
- 社会(52883)
- 社会科(50349)
- 社会科学(50339)
- 基金项目(45847)
- 省(45023)
- 自然(43734)
- 自然科(42812)
- 自然科学(42799)
- 自然科学基金(42016)
- 教育(38773)
- 划(37770)
- 资助(34829)
- 编号(31750)
- 部(26013)
- 重点(25866)
- 创(24943)
- 发(23897)
- 创新(23365)
- 成果(23322)
- 科研(23290)
- 国家社会(22708)
- 教育部(22588)
- 大学(22140)
共检索到1937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唐诗杰 谷月 李传珍 王树才
为解决目前笼养种鸭饲喂系统供料量不精确、饲喂过程中个体饲喂量可控程度较低导致的不利于种鸭育种选育研究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叶片式颗粒饲料饲喂器。分析饲喂器充料排料原理以及核心工作部件参数,以饲料通过间距、排料叶片螺旋升角、叶片转速为试验因素,并以单位时间饲喂器饲料排量的变异系数为评价指标建立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并结合实际养殖需求,分析各因素的影响大小以及其最优组合。仿真结果显示,各参数对排料均匀性的影响大小依次为饲料通过间距、排料叶片螺旋升角、叶片转速;当饲料通过间距为9.0 mm、叶片螺旋升角为71.5°、叶片转速为58.4 r/min时,饲喂器的排料变异系数有最小值18.66%。在最优参数组合下,饲喂器排料性能台架试验结果显示,饲喂器排料变异系数为18.76%,排料速度为109.2 g/s,排料预设量与实际量的相对误差为3.07%,满足种鸭供料需求。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史利军 刘梅英 张楠 牛智有
为了提高我国母猪养殖设备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设计一种由全机械式饲喂通道、精准饲喂器及智能控制器组成的群养母猪智能化精准饲喂装置,该装置采用少量多次的下料方式,以可编程控制器(PLC)作为核心控制器,实现母猪采食信息的采集与储存。性能测定分析显示,当单次下料量为100g时,该装置的日下料量平均相对误差为2.59%,变异系数的均值为2.25%,最远识别半径为16cm。研究结果表明,该装置具有准确识别进食母猪身份、隔离饲喂及精准下料等功能,装置的下料精度和稳定性以及识别范围均达到设计要求。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顿国强 叶金 夏雯桢 杨永振 于春玲 杜佳兴 郭艳玲
针对外槽轮式排肥器排肥流量均匀性不高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反转啮合齿轮式排肥器,利用排肥盒内设置的啮合排肥齿轮反向啮合传动将肥料经齿槽从两侧连续交替排出,提高排肥流量均匀性,并通过试验检验其排肥性能。对反转啮合齿轮式排肥器排肥量和流量进行理论分析,确定对排肥量和流量的数学模型。为比较反转啮合齿轮式排肥器与外槽轮式排肥器排肥流量均匀性高低,在保持排肥器结构参数不变的情况下,设计单因素试验,选取硫酸钾为试验肥料,以排肥轮转速为试验因素,以排肥均匀性为试验指标,设计对比仿真试验,转速分别为30,45,60,75,90r·min-1。利用EDEM建立排肥器离散元仿真模型,进行仿真试验,采集试验数据并对采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反转啮合齿轮式排肥器排肥流量均匀性系数均值较外槽轮式排肥器提高32.0%,且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排肥轮转速对反转啮合齿轮式排肥器排肥流量均匀性有极显著影响(p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温小波 冉晓荣
用三种营养水平不同的饲料饲喂史氏鲟 ,以各自对应组实验鱼的增重率、饵料系数为评判依据 ,对不同营养水平饲料的投喂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当饲料粗蛋白质含量为 4 3%左右 ,粗脂肪含量为 8% ,粗纤维含量不超过 2 %时 ,能较好地满足一龄史氏鲟的营养需求 ;实验还表明 ,饲料中Ca、P比以 2∶1左右为宜 ,且饲料在水中的稳定性要求较高
关键词:
史氏鲟 饲料 增重率 饵料系数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林树根 王寿昆 李建生
20 0 0年 6月 7日 -7月 1 2日在霞浦县东安海区网箱进行全价配合饲料喂养大黄鱼鱼种试验 .试验分为 A、B、C3个网箱 ,A箱饲喂全价鱼种配合饲料 ,B箱饲喂 5 0 %全价鱼种配合饲料搭配 5 0 %冰鲜鱼是鱼 ,C箱饲喂冰鲜鱼是鱼 .试验结果表明 ,在相同的管理和养殖条件下 ,A、B、C3组饵料系数分别为 1 .41、1 .46和 1 .65 ,增重率分别为 5 5 .5 0 %、5 3 .69%和 43 .67% ,说明 A、B网箱大黄鱼鱼种的生长速度快于 C网箱 ,且养殖成本低
关键词:
大黄鱼鱼种 配合饲料 饲喂试验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福有 祁周约 李彩凤 杨向东 马秋明 杜忍让
试验选用30周龄海兰商品代产蛋鸡288只,采用单因子对比试验,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15g/kg洋县膨润土+2g/kg微量元素添加剂( 组)、15g/kg洋县膨润土( 组)、25g/kg洋县膨润土( 组)和2g/kg微量元素添加剂(对照组)饲喂产蛋鸡,正试期49d,以探讨洋县膨润土对蛋鸡生产性能与安全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比对照组产蛋率提高1.15%~2.60%(P>0.05); 、 组平均蛋重和料蛋比分别较对照组高1.3%(P0.05),Ca含量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试验组与对照组鸡蛋中...
关键词:
洋县膨润土 产蛋性能 重金属 生化指标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梁其伟 李天生
随着对松毛虫种群生物学和生态学研究的深入,人们需要实用有效的昆虫群体标记法。前人曾经应用有机染料对松毛虫成虫进行体外标记。这种标记色仅能使成虫被标记,不能保持到下一代。放射性同位素无疑是一种有效的昆虫标记手段,但需要有专门的检测仪器,并对人体有害。比较各种标记方法后知,染料饲喂标记法——用活性染料与食物混合标记昆虫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苏丹蓝染料(SUDANⅡ 670)是一种新型染料,具有脂溶性,能使昆虫体内脂肪体着色。松毛虫目前尚无人工饲料,用苏丹蓝喷洒松针,
关键词:
马尾松毛虫 油松毛虫 标记试验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蒋玉琴 李荣林 张玳华 周维仁 邵明诚 张春云 魏勇
采用少孢子根霉菌、乳酸菌等复合菌溶液,在适宜的条件下进行菜籽粕发酵脱毒,试验结果表明:菜籽粕中硫代葡萄糖苷(简称硫苷)的降解率约在50%-60%。脱毒菜籽粕对肉鸡饲喂试验的初步结果表明:在日粮中菜粕的添加量在10%-15%之间甲状腺无明显变化,肉鸡的增重亦不受影响。
关键词:
菜粕 复合菌 硫苷 甲状腺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旭 廖俊卿 曾金平 刘大为 谢方平 刘敏章 龚明 王波
针对辣椒漂浮育苗中,人工点播存在的劳动强度大、播种效率低和劳动成本高等问题,在磁力回位型排种器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适配辣椒漂浮育苗的机械式辣椒精量排种装置,使用SOLIDWORKS等软件对关键结构进行设计和运动分析,并利用EDEM仿真软件对排种装置进行仿真。选取曲柄电机转速、种量和曲柄直径为影响因子,单粒率、重播率和漏播率为评价指标,进行基于Box-Behnken设计的响应曲面法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采用权重结合隶属度计算综合得分对排种装置的参数组合进行评价,得到排种装置的最优的参数组合为:曲柄电机工作转速260 r·min~(-1),种量4 000粒,曲柄直径28 mm。样机试验播种单粒率、重播率和漏播率分别为91.46%、7.29%和1.25%,满足辣椒漂浮育苗生产技术要求。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丽立 张彬 杨坤明 黄瑞林
选用 3 60只番鸭 ,随机分成 4组 ,分别饲喂玉米、稻谷替代玉米和添加二种不同预混料的日粮 ,四个试验组( 1、2、3和 4组 )的饲料组成分别是 :基础日粮 + 65 %玉米 +预混料Ⅰ ;基础日粮 + 2 6%玉米 + 3 9%稻谷 +预混料Ⅰ ;基础日粮 + 2 6%玉米 + 3 9%稻谷 +预混料Ⅱ与基础日粮 + 65 %稻谷 +预混料Ⅱ。研究饲料的各种营养成分对番鸭生长性能、消化代谢的影响及其排泄物对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 :稻谷部分或全部替代玉米 ,同时添加自配预混料(Ⅱ ) ,对肉鸭生长速度、饲料报酬没有明显 (P >0 .0 5 )的影响 ;但能显著提高营养物质的消化率 ,可...
关键词:
番鸭 稻谷 代谢率 资源 环境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闫振国 王虎虎 冯宪超 徐幸莲 舒蕊华 董洋 周光宏
为研究饲喂羊肉和鸭肉对大鼠肾脏水通道蛋白2(Aquaporin-2,AQP2)mRNA转录及其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将90只3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成3组,分别饲喂豆粕饲料(对照组)、羊肉饲料和鸭肉饲料。饲喂14 d和28 d对大鼠血清抗利尿激素(arginine vasopressin,AVP)、AQP2 mRNA、AQP2蛋白表达及Na+-K+-ATP酶活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饲喂羊肉大鼠的Na+-K+-ATP酶活性、AVP水平、肾脏AQP2蛋白表达及其基因转录水平均升高,而饲喂鸭肉上述指标均降低,且羊肉组和鸭肉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3个试验组大鼠的体重差异显著,从大到小依次为...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顿国强 杨永振 陈海涛 杜佳兴 张敬涛
针对免耕播种机分层施肥开沟器存在纵向尺寸大、分层效果差的问题,设计了一种由主开沟器及浅层尾管组成的控位分层施肥开沟器,通过浅层尾管的位置调节,实现分层施肥位置的横向控制。利用EDEM建立开沟器离散元仿真模型,模拟其切土开沟分层施肥作业过程。对开沟器侧位及正位施肥方式的土壤耕作阻力进行了理论分析及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开沟器侧位施肥方式较之正位方式,具有相对较高的土壤耕作载荷及较小的载荷波动;侧位施肥方式具有较佳的肥料分层效果及更为集中的颗粒空间分布特性。田间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控位分层施肥开沟器可实现分层施肥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吕永彪 李吕木 钱坤 匡后坤 汪双喜 许发芝 丁小玲 张莉 陈文帮
【目的】研究发酵芝麻粕对肉鸭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和肉风味的影响。【方法】试验选用1 日龄樱桃谷SM3雏鸭2 52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26只,分别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对照组),以及用芝麻粕、干发酵芝麻粕和湿发酵芝麻粕(按风干物质计)等比例替代基础日粮中4.2%(质量分数)豆粕的日粮。试验期40 d,分为前期(1~15 d)和后期(16~40 d) 2个阶段。试验结束时进行屠宰性能、血液常规指标、血清免疫指标以及肌肉肌苷酸和氨基酸测定。【结果】试验前期,湿发酵芝麻粕组肉鸭日增体质量显著高于芝麻粕组(P<0.05)和极显著高于干发酵芝麻粕组(P<0.01),与对照组差异...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英君 魏法山 李春保 冯宪超 邓宇 闫振国 周光宏 徐幸莲
将40只大鼠随机均分为4组,分别饲喂羊肉、鸭肉、豆粕(对照组)和普通日粮(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血清四碘甲腺原氨酸(T4)、三碘甲腺原氨酸(T3)、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四碘甲腺原氨酸(FT4)、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水平和大鼠肝脏Ⅰ型甲状腺原氨酸脱碘酶(5′-脱碘酶)活性的变化,并测量大鼠直肠温度。结果显示:饲喂羊肉的大鼠体温升高,第29天达到(38.66±0.37)℃,显著高于饲喂鸭肉组大鼠体温(38.01±0.55)℃;饲喂羊肉组大鼠血清中T3、T4和FT3、FT4升高,分别达到(0.44±0.10)、(76.29±30.97)ng.mL-1和(7.74±...
关键词:
饲喂 羊肉 鸭肉 甲状腺功能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李捷 蒲新明 张展 李超伦 孙松
通过室内实验研究了中华哲水蚤摄食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tricornutum)和球等鞭金藻(Isochrysis galbana)后产卵率、孵化率变化。22d的实验时间,摄食三角褐指藻的中华哲水蚤平均产卵率为0.24±(0.07)/d,雌体存活率较低,摄食球等鞭金藻的产卵率为7.84±(1.12)/d,雌体存活亦较高。不论在藻类溶出液和过滤海水中摄食三角褐指藻后所产的卵孵化率都低于摄食球等鞭金藻者。这表明对照球等鞭金藻相比,硅藻三角褐指藻对中华哲水蚤产卵和孵化都存在明显的抑制作用。脂肪酸分析结果显示,在三角褐指藻细胞内,对桡足类繁殖十分重要的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和特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