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275)
2023(19127)
2022(16114)
2021(14901)
2020(12537)
2019(28804)
2018(28676)
2017(55844)
2016(30258)
2015(34095)
2014(34158)
2013(33682)
2012(30525)
2011(27234)
2010(27329)
2009(25002)
2008(24323)
2007(21609)
2006(18942)
2005(16387)
作者
(87052)
(72900)
(72084)
(68894)
(46050)
(34998)
(32677)
(28702)
(27536)
(25927)
(24591)
(24565)
(22978)
(22854)
(22415)
(22367)
(21587)
(21582)
(20878)
(20823)
(18044)
(18014)
(17864)
(16769)
(16315)
(16175)
(16051)
(16023)
(14836)
(14454)
学科
(125277)
经济(125133)
(89133)
管理(84689)
(67217)
企业(67217)
方法(59232)
数学(52391)
数学方法(51595)
(50334)
农业(33405)
中国(32649)
(32352)
业经(30363)
(25716)
地方(24435)
(22814)
(21338)
贸易(21328)
(20678)
理论(20502)
技术(19482)
(19265)
财务(19174)
财务管理(19131)
企业财务(18192)
(18127)
银行(18079)
环境(17630)
(17484)
机构
学院(430713)
大学(428681)
(171952)
管理(169830)
经济(168346)
理学(148652)
理学院(147033)
管理学(143978)
管理学院(143205)
研究(140094)
中国(104018)
(89740)
科学(88311)
(83982)
(77016)
(70018)
业大(69571)
农业(64852)
中心(64691)
研究所(64021)
(62866)
财经(62536)
(57262)
(56140)
北京(55614)
师范(55585)
经济学(52163)
(50476)
(50413)
经济学院(47259)
基金
项目(299858)
科学(236468)
基金(218478)
研究(217048)
(190836)
国家(189225)
科学基金(163312)
社会(137244)
社会科(129862)
社会科学(129827)
(117725)
基金项目(115314)
自然(107267)
自然科(104855)
自然科学(104829)
自然科学基金(102942)
教育(100607)
(98459)
资助(90851)
编号(88456)
成果(70527)
重点(66860)
(66173)
(63505)
(62021)
课题(60610)
创新(57828)
科研(57613)
教育部(56676)
国家社会(56587)
期刊
(184118)
经济(184118)
研究(120424)
(81819)
中国(79818)
学报(70656)
科学(64484)
管理(59329)
(57617)
农业(55435)
大学(54513)
学学(51743)
教育(46662)
技术(38332)
(37303)
金融(37303)
业经(34879)
财经(30040)
经济研究(28776)
(27277)
(25604)
问题(25366)
(22094)
统计(21016)
技术经济(20691)
科技(20407)
图书(19722)
(19255)
理论(19108)
业大(19073)
共检索到6140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方娜  张开华  
文章尝试运用协整分析及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对我国1978~2013年城镇化与农民工资性收入互动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从长期来看,我国城镇化与农民工资性收入间存在长期稳定的正向变动关系;农民工资性收入与城镇化率互为格兰杰因果;从短期来看,我国城镇化与农民工资性收入之间的影响不显著。因此,各级政府应及时制定"以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为先导、多元化、非均衡、综合发展"的城镇化发展战略,以推动来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任碧云  姚博  
增加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本文基于协整分析及格兰杰因果检验,利用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对中国1993-2011年农村金融发展与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关系作出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村金融发展规模、金融发展效率和金融发展结构都是居民财产性收入的格兰杰原因,其中农村金融发展规模,能够促进居民财产性收入的提高;而农村金融发展结构和发展效率,对居民财产性收入的提高却具有抑制作用。因此,合理分布农村金融机构,丰富投资理财产品,提高居民金融认知度,转化储蓄为资本资源,才能有效提高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爱玲  王凯  
农民工资性收入是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化和城镇化作为衡量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指标是影响农民工资性收入的主要因素。本文对工业化和城镇化与农民工资性收入的关系进行研究,以湖北省1995-2016年的统计数据构建VAR模型,并结合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与农民工资性收入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针对湖北省新型城镇化如何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常文涛  周新建  
文章构建VAR模型,运用模型稳定性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和预测方差分解,对我国1993~2012年的工业化、城镇化、农民财产性收入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工业化、城镇化对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增长有正向促进作用,城镇化的促进作用尤其显著。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茉莉  吴敏  
本文抓住新型城镇化以实现农民工达到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实质,从农民工市民化的角度,分析了我国新型城镇化与流通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协整检验和协整方程表明,新型城镇化和流通产业发展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会促进流通产业的发展,而流通产业的发展同样会推动新型城市化进程。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陶银球  
文章采集了湖南、江西、四川、河南和安徽等劳务输出大省的数据,应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应用经典回归理论、协整理论、格朗杰因果检验及脉冲响应函数等计量分析方法全面考量技能资本与返乡农民工收入的关系,得到研究结论:受教育年限在短期对返乡农民工收入不产生影响,技能投入对返乡农民工增收具有直接的影响,技能收入和培训年限是弱外生变量,国家可以通过增加返乡农民工收入来间接影响技能投资结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吕炜  番绍立  樊静丽  高飞  
本文利用CGE模型,模拟分析了农民工市民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表明:转移支付水平越高,越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而城乡居民储蓄/支出结构是否一致,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具有明显差异。这为进一步制定并完善相关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晨子  成长春  
当前我国处于经济增长质量转变的关键时期,产业结构优化、城市化发展都对我国经济增长起到关键的决定作用。本文以我国1978~2011年的经济数据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ECM模型说明三者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实证检验结果对三者更好的促进三者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左芊  
文章以全国城镇居民1995—2016年数据为样本,采用简单散点图对影响消费的两因素进行基本分析。并进一步建立消费的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利用方差分解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各因素对消费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消费与收入以及消费价格指数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线性关系;短期内,对消费影响最大的是可支配收入,且是正向拉动作用;从长期来看,消费价格指数对消费的影响显著,且是负向的作用。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占贞  王兆君  
本文首先对我国农民工资性收入影响因素的理论研究进行了综述,并结合本文研究的实际选择了影响农民工资性收入的主要相关因素,进而运用主成分回归法对各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和方向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分析得出农民的文化程度、城镇化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率、农民人均交通和通讯支出比重、农村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和财政支农支出额对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影响成正相关,其中人均交通、通讯支出比重影响最大,农民的文化程度、城镇化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率影响比较明显,人均财政支农支出和农村人均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较弱;而农村人均乡镇企业贷款额对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影响成负相关,且影响比较微弱。文章还对上述实证结果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程名望  史清华  顾梦蛟  
农民工有序、平稳、持续地向城镇集聚是我国城镇化推进的必然环节,而城镇就业满意度是影响农民工迁移决策的重要因素。基于上海市1 446份农民工调查样本建立的有序Probit模型及实证分析显示,在沪农民工就业满意度总体评价较高,其中收入评价较低。工资收入、交通出行、子女教育、医疗卫生、城市适应性以及户籍制度等因素对农民工城镇就业满意度有显著影响,而居住条件、工作福利、社会保障、劳动保护、权益侵犯等因素对农民工城镇就业满意度的影响并不显著。因此,目前影响我国农民工城镇就业满意度的既有工资收入等物质因素,也有城市适应性等精神因素,但比较而言,物质因素更为显著。本研究对于从城镇推力视角揭示"民工荒"的成因...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志新  邢怀振  于荔苑  
文章基于2005-2018年中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构建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城镇化、产业结构升级和城乡收入差距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城镇化、产业结构升级和城乡收入差距三者间的关系表现出显著的区域异质性;产业结构升级对城镇化影响在东部和中部地区表现为正向,在西部地区表现为负向;城镇化和产业结构升级对城乡收入差距均表现出负向影响,且在中部地区表现为"U型"的负向关系。因此,应依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推进城镇化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相关政策,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孔祥利  张欣丽  
基于农民工城市工资性收入和农村收入的二元性,本文采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077份农民工消费调研数据,实证分析了工资性收入与农村收入及差距对农民工消费及城镇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收入对消费的促进作用大于工资性收入,城乡收入二元差异抑制了消费,社会保障制度对农民工消费的促进作用有限。为此,要增加农民工农村财产性收入,促进城乡社会保障制度一体化,释放农民工消费潜能,加快其市民化进程。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丛雅静  
本文利用1985—2010年数据,基于误差修正模型(ECM)对城镇居民内部收入差距与消费需求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收入仍然是影响城镇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城镇居民内部收入差距拉大抑制了居民消费需求,当城镇居民内部基尼系数扩大1%时,城镇居民消费就减少0.3%左右。这表明缩小城镇居民内部收入差距的政策对刺激消费需求仍然有效。并据此提出如提高中等收入户数量等建议,旨在缩小差距,提高消费。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王领  
随着经济的发展,上海城市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其消费支出也相应增加。本文利用计量分析方法对上海城市居民从1980年至2010年的年人均消费和人均收入进行协整分析,研究城市居民年实际人均消费和人均收入之间的关系和长期均衡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得出实证分析的结果和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