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48)
- 2023(10272)
- 2022(8938)
- 2021(8355)
- 2020(7382)
- 2019(17288)
- 2018(17331)
- 2017(32978)
- 2016(18055)
- 2015(20523)
- 2014(20600)
- 2013(20294)
- 2012(18744)
- 2011(16739)
- 2010(16388)
- 2009(15084)
- 2008(14836)
- 2007(13106)
- 2006(10858)
- 2005(9434)
- 学科
- 济(74197)
- 经济(74126)
- 管理(49392)
- 业(48676)
- 企(39701)
- 企业(39701)
- 方法(38958)
- 数学(34947)
- 数学方法(34485)
- 农(20007)
- 财(19202)
- 中国(17447)
- 业经(15148)
- 地方(14781)
- 学(14665)
- 贸(13842)
- 贸易(13840)
- 易(13413)
- 农业(13292)
- 务(12761)
- 财务(12706)
- 财务管理(12676)
- 制(12341)
- 企业财务(12019)
- 理论(11443)
- 和(11178)
- 环境(10651)
- 技术(10578)
- 银(10142)
- 银行(10103)
- 机构
- 学院(254836)
- 大学(254164)
- 济(101909)
- 管理(100212)
- 经济(99796)
- 理学(87543)
- 理学院(86606)
- 管理学(84904)
- 管理学院(84431)
- 研究(82350)
- 中国(60460)
- 科学(52945)
- 京(52606)
- 农(47789)
- 财(45073)
- 业大(42108)
- 所(42079)
- 中心(39832)
- 研究所(38735)
- 农业(38352)
- 江(37706)
- 财经(36766)
- 经(33388)
- 州(32449)
- 范(32195)
- 北京(32045)
- 师范(31807)
- 经济学(31205)
- 院(29245)
- 经济学院(28499)
- 基金
- 项目(178208)
- 科学(139250)
- 基金(128742)
- 研究(126037)
- 家(113407)
- 国家(112478)
- 科学基金(96209)
- 社会(78392)
- 社会科(74337)
- 社会科学(74310)
- 省(71652)
- 基金项目(68944)
- 自然(64596)
- 自然科(63121)
- 自然科学(63101)
- 自然科学基金(61965)
- 划(60246)
- 教育(59422)
- 资助(53271)
- 编号(51414)
- 重点(40460)
- 成果(40302)
- 部(39558)
- 发(38249)
- 创(37402)
- 科研(35315)
- 课题(35070)
- 创新(34984)
- 计划(34393)
- 教育部(33428)
- 期刊
- 济(103427)
- 经济(103427)
- 研究(65547)
- 中国(43971)
- 学报(43641)
- 农(42423)
- 科学(37646)
- 财(35914)
- 管理(34368)
- 大学(32170)
- 学学(30558)
- 农业(29605)
- 教育(24328)
- 技术(24296)
- 融(19297)
- 金融(19297)
- 业经(17548)
- 财经(17273)
- 经济研究(16449)
- 业(16287)
- 经(14721)
- 问题(14135)
- 统计(13341)
- 版(13085)
- 技术经济(12821)
- 策(11980)
- 图书(11902)
- 理论(11818)
- 商业(11497)
- 资源(11441)
共检索到3548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焦爱霞 张丽娜 李娟 张浩 周欢欢 莫远琪 韦启迪 霍可以
【目的】明确贵州水稻品种资源的现状及DUS测试〔品种特异性(可区别性,Distinctness)、一致性(Uniformity)和稳定性(Stability)测试〕性状在品种评价中的作用,为育种工作者在培育具有优良综合特性的水稻品种时提供表型选择的指导,并为测试机构进行高效水稻DUS测试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采用遗传多样性分析、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等方法,研究贵州250份水稻品种的遗传多样性、综合表现及测试性状对品种的测试性能。【结果】表型分析表明,部分目测性状分布集中,倒二叶叶舌形状均为二裂,96.8%的水稻品种具有直立、半直立的生长习性,株型紧凑。剑叶初期,有99.2%的品种表现为直立、半直立状态,而96.0%的品种其基部茎节处于包裹状态;成熟期,91.2%的穗部明显下弯,且97.2%的谷粒外颖呈浅黄色,仅有1份品种的谷粒外颖有修饰色。对14个测量性状进行表型变异及多样性分析,除结实率外,其余性状具有丰富的遗传变异,变异系数为6.51%~20.82%,其中,每穗粒数的变异系数最大,结实率的变异系数最小。相关性分析揭示,各性状间均呈现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其中8对性状间达到显著水平,另外43对性状间呈极显著水平。通过聚类分析,测试品种被分为4大主要类群,第I类群包含68份样品,其中产量相关性状均值最高;第II类群有25份样品,每穗粒数明显高于其他类群;第III类群体包括67份样品,具有最矮的茎秆;第IV类群体占总品种数的36%,在穗长、谷粒(糙米)长度方面的均值最高,综合表现最为出色。隶属函数法的分析结果表明,在所测量的性状中,剑叶长度、穗长、谷粒性状等10个性状对测试品种的综合特性有显著影响。在综合评价(D值)最高的10份测试品种中,有8份恢复系、2份杂交种。通过逐步回归分析,我们建立了品种评价的最优回归方程:Y=-0.707+0.032X13+0.003X7+0.008X10+0.003X5+0.04X1+0.02X3+0.025X11-0.003X2+0.001X4-0.1156×10-3X8。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每穗粒数分布分散,拟合情况不佳,其余13个性状拟合情况则较好。【结论】在水稻测试指南中,除倒二叶的叶舌形状外,目测性状能够有效地区分不同品种;而对于测量性状,每穗粒数表现出最大的变异系数和遗传多样性指数,是判断品种特异性的有效指标。另外,剑叶长度、穗长、谷粒特性等10个性状是影响测试品种综合评价值的关键因素。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唐浩
对在不同施氮水平下,水稻DUS测试指南中44个标准品种的51个测试性状表达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氮素施用量对目测性状和量测性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38个目测性状中,抽穗期、叶片绿色深浅与茎节花青甙显色对氮素的反应较明显,其他指标稳定性相对较好;13个量测指标中,最长芒长度稳定性较好,其他性状在不同氮素施用水平下均发生显著变化。
关键词:
水稻 氮 测试 性状 稳定性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莲菊 吕文彦 邵国军 曹萍 崔鑫福 张宝石
结合辽宁省2002~2003年区域试验,对新育成的中晚熟水稻品种(系)的品质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晚熟品种的稻米品质较好,但不同品质性状间的变异系数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所研究的品质性状中,垩白率和垩白度变异系数最大;其次是透明度、糙米率和精米率的变异系数最小,且年际间变化不明显。在稻米品质的相关分析中,糙米率和精米率相关系数最大,达0.7344;垩白率与垩白度、精米率与整精米率等呈极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表明:垩白因子为第一主成分因子,粒长为第二主成分因子。影响辽宁省中晚熟稻米品质的主要因素是外观品质,改良外观品质成为辽宁省今后中晚熟水稻品质改良的主要目标。
关键词:
水稻 稻米品质 品种改良 辽宁省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荣改 王玉珍 孟祥祯 王振圻 孟令启 冯瑞光 宁文书
用9个水稻不育系与3个广亲和品种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对其杂交组合10个性状的配合力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就杂种F1主要农艺性状而言,亲本的一般配合力效应比组合特殊配合力效应更为重要;株高、单株有效穗数、穗长、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单株粒重、千粒重等性状,以一般配合力作用为主,而每穗总粒数、生育期、着粒密度等性状虽以一般配合力作用为主,但特殊配合力的作用也不可忽视;株高、单株有效穗数、穗长、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单株粒重等性状以广亲和品种的一般配合力作用为主;生育期、每穗总粒数、千粒重、着粒密度等性状以不育系的一般配合力作用为主。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高进 蔡立旺 宋锦花 施庆华 陈建平 王永慧
早熟棉品种遗传改良是实现麦棉两熟棉区粮棉双丰收的有效途径,本文对江苏省2013-2014年14个早熟棉花区试品种的早熟性、产量、纤维品质共19个数量性状进行了遗传变异分析。结果表明,早熟性状以霜前花率变异系数最大,产量性状以总铃数最大,纤维品质性状以马克隆值最大;主成分分析表明前5个主成分的方差累积贡献率达88.998%,已反映所列性状的绝大部分变异信息;通过各品种的主成分得分对参试品种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将14个品种分为6大类,同时对聚类结果进行了判别分析,聚类正确率高达92.9%;在聚类分析的基础上对各类品种的早熟性、产量、纤维品质进行多元方差分析,并对各类品种的综合评价与性状改良方向进行...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自超 王象坤 黄燕红 杨斌
从广亲和品种与籼稻或粳稻的杂交组合中选育了120个高代稳定品系,以其作母本,分别与2~4个籼或粳测验种杂交配组,共配制约600个组合,以鉴定它们的亲和性,通过检测F1的小穗育性,从这120个稳定的品系中筛选出47个广亲和品系。另外,其它15个品系也初步鉴定为广亲和品系。主要农艺性状的评价表明这。47个广亲和品系绝大多数在亚种间F1代杂种优势利用中是有用的。
关键词:
水稻 广亲和品系 亲和性 农艺性状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罗涵夫 齐晓 麦靖雯 张巨明
DUS测试是植物新品种保护的技术基础和授权依据。本研究按照农业部发布的结缕草属(Zoysia)DUS测试指南,对包括两个申请品种及其近似品种和标准品种在内的10份结缕草材料进行了连续两个独立生长周期的DUS测试,并使用代码法和数理统计分析法两种方法对8个数量性状的特异性进行判定,旨在为结缕草申请品种DUS数量性状的特异性判定提供依据。两种方法判定结果比较发现,使用代码法判定有特异性的数量性状不一定在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而判定为没有特异性的数量性状在统计学上却可能有显著差异。为了避免特异性误判,对代码法判定有特异性的数量性状进一步做了数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广绿结缕草在匍匐茎节间长、叶长和种子千粒重3个数量性状上具备特异性;Z0413-1结缕草在匍匐茎节间长、叶宽和花序小穗数3个数量性状上具备特异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欢 鄢小青 杨占烈 谭金玉 黎小冰 陈能刚 吴荣菊 陈惠查 阮仁超
【目的】分析贵州传统特色地方稻种资源香禾糯种质的表型遗传多样性,筛选表型综合评价指标,构建可靠的综合评价模型,为香禾糯特色优异种质的发掘和选育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以286份来源于贵州黔东南州的香禾糯种质为研究对象,测定其13个表型性状。综合运用遗传多样性指数、主成分分析结合隶属函数法、回归分析等多元统计方法,对香禾糯种质进行表型遗传多样性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香禾糯种质具有较高的表型遗传多样性,13个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为6.79%(谷粒宽)—30.73%(单株有效穗),多样性指数(H')为2.484(谷粒长宽比)—2.996(剑叶宽)。相关性分析表明,各性状间显著或极显著相关,主成分分析将13个单项指标转换为7个独立的综合指标,贡献率为8.44%—23.14%,累计贡献率达90.29%。通过隶属函数法计算表型综合评价D值显示排名前5的品种综合性状最优;13个表型中有11个性状与D值显著相关。利用逐步回归分析建立表型评价数学模型,Y=-0.249+0.119X_5+0.395X_(13)+0.071X_6-0.161X_3+0.108X_(10)+0.170X_2+0.110X_9(F=2 800.200,R ~2=0.986),筛选出7个表型综合评价指标。基于D值进行系统聚类,将286份种质划分为4类,各类群间性状差异明显,特点突出。第Ⅰ类综合性状最优,具有高产潜力,包含38份资源;第Ⅱ类综合性状一般,结实率较高,包含103份资源;第Ⅲ类综合性状较差,生育期较长,包含94份资源;第Ⅳ类综合性状最差,包含51份资源。【结论】贵州香禾糯稻种资源表型遗传多样性丰富;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综合评价香禾糯种质是可行的;相同条件下构建的回归方程,可量化评价香禾糯种质的综合表现,且穗实粒数、谷粒宽、结实率、单株有效穗、剑叶长、株高和单株产量可作为鉴评指标;鉴选出早禾、糯禾-12、90天禾、苟东-1、糯禾-11等综合性状协调的优异种质,可供香禾糯品种遗传改良与水稻育种利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学辉 袁洁 陈惠查 何海永 陈小均 游俊梅 吴石平 王云月
对贵州98份旱稻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的主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种质间性状变异幅度较大,类型丰富,可选择性大。10个农艺性状可归为4个主成分,其累积贡献率为77.03%。其中,第一主成分主要由穗实粒数和穗总粒数2个性状决定,第二主成分主要由单株有效穗、千粒重和穗长3个性状决定,第三主成分主要代表单株产量,第四主成分反映了粒宽与生育期的情况。根据主成分值对供试材料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紫黑糯、红壳粳、光壳粳糯(2)等10个旱稻种质在穗型、结实率、分蘖、单株产量等性状上表现较佳。
关键词:
旱稻 种质资源 农艺性状 主成分分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莉 蒋开锋 张涛 赵建国 郭小蛟 杨乾华 万先齐 游书梅 曹应江 罗婧 郑家奎
以‘日本晴’与‘泸恢99’及其构建的RIL群体的188个家系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含207个分子标记的遗传连锁图谱,对同一地点两年再生力及6个产量相关性状进行了基因定位。7个性状共检测到20个QTL,分布于除4、6、10、11号染色体外的8条染色体上,单个QTL的贡献率为0.01%~13.85%,单个性状QTL个数为1到6个。其中再生力QTL3个,位于第7、8染色体上,贡献率3.4%~5.39%。7个性状共检测到4对加性上位性互作效应,但均不显著。单株产量、每穗颖花数、每穗实粒数检测到了较明显的环境互作效应。再生力与单株有效穗存在显著的负相关。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进 姚晓云 李清 张宇 任春元 王嘉宇 徐正进
以粳稻Sasanishiki和籼稻Habataki杂交衍生的回交重组自交系群体为试验材料,对叶片性状进行数量性状基因位点(QTL)进行分析。共检测到14个QTL,包括叶长、叶宽、叶面积的QTL各3个和叶厚QTL 5个,分布在第1,2,5,6,7,11和12号染色体上,贡献率在8.65%~24.45%之间。在第6号染色体上检测到1个QTL聚集区段(R566B-R1888),该区段存在着同时控制剑叶和倒二叶叶宽及叶面积的位点,贡献率均超过16.00%。相关分析表明,叶长、叶宽与叶面积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而与叶厚相关性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进一步分析发现,控制叶片厚度的QTL位点与控制叶长、叶宽和叶...
关键词:
水稻 叶片性状 数量性状位点定位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冯俊杰 赵文达 张新全 刘英杰 袁帅 董志晓 熊毅 熊艳丽 凌瑶 马啸
【目的】测定引种自日本的多花黑麦草标准品种DUS测试用性状的一致性和特异性状况,优化我国多花黑麦草DUS测试体系,进而更快速准确地鉴定多花黑麦草新品种(系)。【方法】选择在成都平原种植的7个引自日本的多花黑麦草标准品种,在每个标准品种群体中选取15株长势一致的材料,基于其DUS测试用性状数据对标准品种进行聚类分析,鉴定标准品种在成都平原DUS性状表达情况。通过计算供试材料单株的18个DUS测试用性状的变异系数和方差值,并对测试用性状进行嵌套方差分析,筛选出品种内一致性较高、品种群体间特异性明显的性状。对筛选出来的性状进行概率分级,基于该等级划分为参试国审品种和新品系进行聚类分析和品种鉴定,并对参试品种的测试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根据标准品种的18个DUS测试用性状的具体数值可以明确地将标准品种聚为7类,且DUS性状表达充分,能较为清晰地相互区分,可以进行后续的相关分析。品种内的一致性分析结果表明,叶色程度、春化后生长习性、孕穗期株幅、孕穗期旗叶宽、孕穗期旗叶长宽比和外颖长在多个品种内部的一致性表现较差。在进行品种群体间特异性分析时发现,孕穗期株高、孕穗期旗叶长宽比和小穗密度在品种群体间的特异性较差,其中孕穗期旗叶长宽比的品种群体间方差分量为54.83%,群体内单株间方差分量为45.17%。对筛选出的10个数量性状进行K-S检验及χ2检验,仅有基部小穗长符合χ2检验。最终将10个数量性状划分为5个等级,基于此性状分级结果对参试的多花黑麦草国审品种及新品系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供试品种能聚类为8个与品种相互对应的分组,证明了此性状分级对于多花黑麦草品种鉴定的可靠性。此外,基于参试品种性状表达级别绘制的热图结果表明,品种“特高德”在营养生长期的叶长明显区别于其他参试品种,表现为叶长较短;品种“川农2号”表现为春化后株高较高;品种“钻石T×长江2号”的穗下茎节长度明显短于其他参试品种;“达伯瑞”品种群体内一致性表现较差;“川农1号”“川农2号”品种群体内一致性表现较好。同时,筛选出的10个性状之间相关性较低,独立性较强,仅有3组性状间的相关系数大于0.5,可以作为DUS测试用性状。【结论】基于日本标准品种建立的DUS测试用性状分级体系可以应用于我国多花黑麦草的品种鉴定和区分,研究结果为多花黑麦草品种DUS测试方法体系的优化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和理论参考。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梅 王利娜 王姝婧 杨智鹏 马路婷 刘伟峰 魏喜喜 李建贵
【目的】综合比较新疆不同县市骏枣品质特征的差异性,为新疆骏枣品质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新疆8个不同县市的骏枣为研究对象,经过对骏枣质地品质和营养品质的检测,选取关键性的理化指标作为评价要素,应用层次分析与灰色关联度相结合的方法对骏枣品质进行较全面的分析对比和综合评价,并根据综合得分对其进行排序。【结果】1)8个不同县市的骏枣品质指标存在一定差异性,硬度、粘附性、胶着度、咀嚼度、回复性、维生素C、蛋白质、氨基酸、可滴定酸、类黄酮和总酚的变异系数均超过10%,为中等变异,弹性、内聚性和可溶性糖的变异系数小于10%,为轻度变异。2)通过相关性分析,骏枣的某些品质指标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从中筛选出质地品质(硬度、内聚性和回复性)和营养品质(可溶性糖、蛋白质、维生素C、可滴定酸和类黄酮)作为骏枣品质评价的核心指标。3)最后运用灰色关联度方法建立骏枣品质综合评价模型,评价结果显示,8个不同县市骏枣的综合品质从优到劣依次为:策勒县>阿拉尔市>沙雅县>托克逊县>泽普县>若羌县>阿克苏市>库尔勒市。【结论】可溶性糖作为权重系数最高的评价指标,策勒县骏枣在可溶性糖上相比其他县市具有较明显的优势,并且从灰色关联度的分析结果来看,认为策勒县的骏枣在综合品质上优于其他县市。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泽福 夏加发 苏泽胜 翟虎渠 万建民
利用由 98个家系组成的Nipponbare/Kasalath//Nipponbare回交重组自交系 (backcrossinbredlines,BIL)作图群体(BC1F9) ,以及混合线性模型的数量性状位点 (QTL)定位方法 ,对水稻有效穗、每穗颖花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着粒密度和单株产量等 7个重要农艺性状进行了QTL分析。共检测到分布在 8条染色体上的 2 6个QTL ,其贡献率差异较大 ,在 5 2 %~ 4 9 2 %之间 ,其中有 4个QTL的贡献率超过 30 % ,分别是控制有效穗的qPN 4、每穗颖花数的qSN 3、每穗实粒数qGN 2和千粒重的qGW 3a。相...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