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292)
- 2023(18915)
- 2022(16335)
- 2021(15041)
- 2020(12521)
- 2019(28837)
- 2018(28470)
- 2017(54847)
- 2016(29782)
- 2015(33224)
- 2014(33022)
- 2013(32462)
- 2012(29562)
- 2011(26632)
- 2010(26431)
- 2009(24024)
- 2008(23324)
- 2007(20263)
- 2006(17822)
- 2005(15091)
- 学科
- 济(119788)
- 经济(119652)
- 业(83238)
- 管理(80233)
- 企(61523)
- 企业(61523)
- 方法(54081)
- 农(50282)
- 数学(47219)
- 数学方法(46613)
- 农业(33322)
- 中国(31520)
- 业经(29390)
- 财(28887)
- 学(26058)
- 地方(25040)
- 贸(24371)
- 贸易(24364)
- 易(23731)
- 制(20993)
- 理论(19635)
- 技术(18627)
- 环境(18463)
- 务(17250)
- 财务(17178)
- 财务管理(17138)
- 和(17105)
- 银(16304)
- 银行(16233)
- 企业财务(16125)
- 机构
- 学院(419014)
- 大学(418109)
- 济(165482)
- 管理(163953)
- 经济(161970)
- 理学(143878)
- 理学院(142268)
- 管理学(139558)
- 管理学院(138816)
- 研究(138088)
- 中国(102004)
- 科学(89469)
- 京(87683)
- 农(87415)
- 业大(71687)
- 财(71637)
- 所(69022)
- 农业(68075)
- 中心(64061)
- 研究所(63571)
- 江(60029)
- 财经(58686)
- 范(55103)
- 师范(54489)
- 北京(53786)
- 经(53768)
- 经济学(49903)
- 院(49778)
- 州(48672)
- 经济学院(45288)
- 基金
- 项目(298145)
- 科学(233290)
- 基金(216183)
- 研究(212649)
- 家(190576)
- 国家(188977)
- 科学基金(161751)
- 社会(134656)
- 社会科(127351)
- 社会科学(127316)
- 省(117290)
- 基金项目(115568)
- 自然(106867)
- 自然科(104378)
- 自然科学(104349)
- 自然科学基金(102460)
- 划(98406)
- 教育(96975)
- 资助(87803)
- 编号(86397)
- 成果(67927)
- 重点(66817)
- 部(64776)
- 发(63842)
- 创(61796)
- 课题(58575)
- 创新(57708)
- 科研(57413)
- 国家社会(55622)
- 大学(54968)
- 期刊
- 济(176115)
- 经济(176115)
- 研究(115625)
- 农(85049)
- 中国(74760)
- 学报(73954)
- 科学(64931)
- 农业(57775)
- 大学(55993)
- 管理(54477)
- 学学(53151)
- 财(53000)
- 教育(42040)
- 技术(34782)
- 业经(34031)
- 融(33532)
- 金融(33532)
- 业(28023)
- 财经(27488)
- 经济研究(26661)
- 问题(26050)
- 经(23547)
- 版(22599)
- 科技(21205)
- 图书(20713)
- 业大(20578)
- 资源(19399)
- 技术经济(19224)
- 理论(18518)
- 现代(18259)
共检索到5927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沈萌 甘臣林 陈银蓉 梅昀
本文基于解构计划行为理论构建理论模型,利用武汉城市圈483份农户调研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影响农户农地转出意愿的主观决策因素。结果表明:1)行为态度对农户农地转出行为意向的作用是第一位的,其次是感知行为控制,而主观规范对行为意向的控制力较弱;2)经济收益是农户农地转出的最大动力,而就业保障程度则是农户农地转出的最大阻力,感知风险对农户农地转出意愿具有负向影响;3)农户对同伴的信任度明显高于对村集体的信任度;4)受制于村集体的统一流转,农户的自我决策能力较弱,对行为意向的作用不明显。因此,为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有序流转,本文建议建设因地制宜的租金制度,促进农地信息交易平台的建立,同时优化务工环境及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以切实保护农民的权益。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陈璐 甘臣林 梅昀 张苗
研究目的:探索农地转出中农户满意度的形成过程与机理,从农户主观感受视角来定量分析农地流转政策的制约因素。研究方法:基于顾客满意度指数(Customer Satisfaction Index,CSI)理论框架,构建农户农地流转满意度指数(Farmer Satisfaction Index,FSI)模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EM)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农户对农地转出的感知质量是影响其满意度的决定因素,可靠性是关键因素,政府形象与印象感知是重要因素,人员互动是有效因素。研究结论:要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以确保农民获得公平的社会保障,规范流转程序、健全流转监督机制、保护农民利益,加强政府廉政建设以改善政府形象以提高农户满意度,促进农地转出。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陈璐 甘臣林 梅昀 张苗
研究目的:探索农地转出中农户满意度的形成过程与机理,从农户主观感受视角来定量分析农地流转政策的制约因素。研究方法:基于顾客满意度指数(Customer Satisfaction Index,CSI)理论框架,构建农户农地流转满意度指数(Farmer Satisfaction Index,FSI)模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EM)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农户对农地转出的感知质量是影响其满意度的决定因素,可靠性是关键因素,政府形象与印象感知是重要因素,人员互动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银蓉 王晓妹 梅昀
将农户的耕地保护意愿转化为行为,使其意愿与行为统一起来,是解决耕地保护问题的有效措施之一。把社会嵌入理论运用到农户耕地保护中,采用二元Logit模型测算社会嵌入因素对农户耕地保护意愿与行为悖离的影响程度,借助ISM模型进一步探究农户耕地保护意愿与行为悖离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联关系和层次结构,分析各影响因素的作用路径。结果表明:(1)农户受教育程度、就业情况、农业收入占比、耕地面积、政策宣传、经济产出价值认知、社会保障价值认知、人际信任、制度信任、强连接网络对农户耕地保护意愿与行为的悖离具有显著影响;(2)农户的受教育程度、就业情况、耕地面积和政策宣传是深层根源因素,这些根源因素通过影响农业收入占比、人际信任、制度信任和强连接网络,进而影响农户经济产出价值认知和社会保障价值认知这两个驱动农户耕地保护意愿与行为发生悖离的表层直接因素。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甘臣林 陈璐 陈银蓉 张苗
本文基于农户满意度的视角,通过构建农户满意度指数模型探讨农地转出绩效的影响因素,并利用武汉、鄂州两市农地流转典型地区的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两地农地转出绩效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研究。研究发现:农户对农地转出活动的感知质量是影响武汉、鄂州两地农地转出绩效的决定性因素。两地政府相关部门对农地流转活动给予的政府支持行为对农地转出绩效的提高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农地转出活动中的可靠性因素对两地农地转出绩效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农地转出活动中的规范性措施与人员互动措施对两地农地转出绩效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两地农地转出后期的农户不满处理系统缺乏效率,负向影响了农地转出绩效。最后,根据研究结论,从改善农地转出绩效限制因素、提高农地转出绩效的角度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玫 姬亚岚 霍增辉 张忠明
为探寻土地流转的新模式,从农户的基本特征、农户对农业园区建设预期评价、农户土地转让的条件与顾虑三个层面分析浙江农业园建设背景下农户土地转出意愿及各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研究发现,影响较大的因素有承包经营权调整的心理预期、农业园建成后产量及农村社会风气预期、非农收入、担心失去土地等;影响大的因素包括户主年龄、园区讲信用、担心失去来源、政策不稳定等。在此基础上,提出要保护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切实保护农民的利益,同时加大农业园建设的宣传,增加农民对农业园的认识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浙江农业园 农户土地转出 意愿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耿飙 潘亚茹 罗良国 王娜娜 尼雪妹 刘宏斌
[目的]农户土地流转对农民增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及治理流域的面源污染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为了高效利用洱海流域土地资源,急需探究农户土地流转意愿主要影响因素。[方法]基于云南省大理州395个农户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模型对农户参与洱海流域土地转出意愿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1)49.87%的农户愿意参与洱海流域上游的土地转出,高出全国17.8%的土地转出比例,且越年轻或越年长的农户越愿意流转土地;(2)户主的年龄、对过量使用农药化肥的危害认知和对国家土地流转政策的态度3个因素对农户的土地转出意愿影响非常显著(P农户对过量使用农药化肥的危害认知>户主的年龄;(3)性别、户主学历、家庭年收入、非农业收入、务农劳动力、耕地规模和有机肥使用情况等变量对农户的土地流转。[结论]最终提出有利于洱海流域上游农户进行土地流转的农业政策建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晓云 张安录 高进云 乔荣峰 陈莹
研究农户农地城市流转意愿对实现合理的农地城市流转、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具有现实意义。依据武汉市远城区和近城区33村143户农户实地随机抽样样本,采用Logistic模型对影响农户农地城市流转意愿的因子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基础设施与服务的改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是影响远、近城区农户农地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近城区农户的意愿还受农地补偿收益的影响。针对影响力最大的因子采取措施,可以最大程度符合农户意愿,保障农户利益,在满足建设用地需求与农户保有农地之间寻找均衡。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徐堇寒 徐秀英
基于浙江省382户农户的调查数据,描述了农户生计非农化、林地转出意愿状况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使用Ologit模型对农户生计非农化对林地转出意愿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非农收入所占比例和非农就业时间所占比例对农户林地转出意愿均有显著正向影响;非农收入所占比例每提高1%,农户不愿意转出林地的概率降低20.63%,愿意转出部分林地的概率提高4.30%,愿意转出全部林地的概率提高16.34%;非农就业时间所占比例每提高1%,农户不愿意转出林地的概率降低18.40%,愿意转出部分林地的概率提高3.87%,愿意转出全部林地的概率提高14.53%;户主是否为村干部、家庭总收入及荒山面积所占比例对林地转出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家庭劳动力数量、林地总面积对林地转出意愿有显著负向影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振 欧名豪 郭杰 鲁帆 张雪微
基于安徽省5县(市、区)574份农户调查数据,分析农户农地转出满意度影响因素,为引导农地有序流转,提高农地流转效率提供参考。研究发现:农户对农地流转过程中各类风险的预期、农地流转政策执行过程及效果是影响其农地转出满意度的决定性因素;农户应对农地流转表现出较为显著的经济理性;农户性别、受教育程度及家庭年收入对其满意度具有显著正向作用。因此,农地流转过程中应慎重对待各类隐性风险,建立严格的风险监管机制;充分尊重农户意愿,保证农民参与权,同时积极引导农业规模经营;完善利益分配机制,强化流转租金管理;为受教育程度较低及女性农民提供就业培训,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
关键词:
农地流转 风险预期 政策认知 农户满意度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杨欣 蔡银莺 张孝宇 张安录
论文以区域农田生态服务价值为基础,以经济发展程度、区域农田生态赤字/盈余与区域提供的生态承载力比值为调节系数,建立农田生态补偿空间转移模型,基于农田生态账户的概念从县(市、区)级层面对武汉城市圈48个县(市、区)的农田生态补偿空间转移额度进行测算。结果显示:1武汉城市圈农田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为75.00×108元,涉及农田生态补偿空间转移额2.31×108元。2 48个县(市、区)中,24个为农田生态支付区,支付区中武昌区的支付量最大,达到5 967.92×104元,最小为14.94×104元(铁山区);24个受偿区中最大受偿额为238.91×104元(黄陂区),最小为5.14×104元(英山...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甘臣林 陈璐 陈银蓉 赵微
研究目的:基于农户满意度视角,借鉴西方新公共管理绩效评估的方法,通过构建农地流转的农户满意度指数模型,以武汉、鄂州两市为例评估农地转出绩效。研究方法:CSI绩效评估。研究结果:武汉、鄂州两地农地转出绩效整体处于"良好"且向"优秀"靠拢的水平。研究结论:两地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行为对农地转出绩效的提高产生了重要的积极影响。在国家政策与政府支持下,两地农户对农地转出活动的期望值总体较高,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农地转出绩效的提高。农户对农地流转质量的感知总体较好,这对农地转出绩效水平产生了决定性的作用。经过多年的改革试点与实践经验积累,武汉、鄂州两地的农地流转活动对流转质量的管控总体上已较为成熟,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农户对农地转出活动的感知质量,也间接促进了农地转出绩效的提高。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黄珂 陈竹 张安录
研究目的:衡量农地城市流转效率,为优化土地利用提供决策参考,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研究方法:同时采用DEA与SFA法测度武汉城市圈农地城市流转效率,比较分析不同内涵层次效率的时空差异;在利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法验证两种方法所得结果具有一致性的前提下,运用Copeland计分排序法对两组结果进行组合。研究结果:(1)2001—2012年武汉城市圈农地城市流转综合效率偏低,其中纯技术效率高于规模效率;(2)城市圈农地城市流转效率值在时间上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在空间上存在较大差异性;(3)随着与武汉市距离的增大,城市圈各市农地城市流转效率下降,面积较小城市的增量用地利用更加有效。研究...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海滋 李超伟 张士彬
[目的]农民耕地原子化程度不断加深,现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不能适应农村商品化和市场化的进程,严重制约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对山东部分农村地区农户进行耕地转入和转出意愿对比分析,以促进农村地区耕地流转提出可行性的建议,以期加速农村地区市场化进程,实现经济快速发展。[方法]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文章以行为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3个潜在变量,11个可测变量构建农户耕地转出和转入意愿模型,以山东省6个地区549户农户的实地调查数据为样本,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农户耕地流转意愿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行为态度和知觉行为控制对农户耕地转入和转出意愿都具有显著影响,且标准化路径系数都为正;主观态度对耕地转入意愿具有显著性影响,其标准化路径系数为负,对转出意愿的标准化系数为正; 11个可测变量分别对相应的潜在变量都有显著性影响。[结论]行为态度对农户耕地转入和转出的影响效果不同,转入耕地的农户主要从耕地固有价值出发,而转出耕地的农户主要从经济理性考虑;主观规范中4个可观测变量对农户耕地转出和转入的影响具有一致性;知觉行为控制中农户的契约意识对耕地转出重要性大于耕地转入。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陈振 郭杰 欧名豪
基于改进的计划行为理论,结合安徽省郎溪县实地调查数据,实证分析农地流转过程中农户农地转出意愿与转出行为的差异及其原因,以期为促进农地有序流转,提高农地流转效率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1)农户农地转出意愿是理想状态下的选择,主要受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控制影响;而转出行为是现实状态下的决定,主要受行为态度和知觉控制影响;(2)农地流转后转入户毁约弃耕、承包地被过度利用或撂荒等风险严重阻滞了农户农地转出意愿向转出行为顺利转化,是导致意愿与行为相悖离的关键因素。因此,要想切实提高农地流转效率,必须为年龄偏大的农户提供就业培训,为其增加稳定的非农就业机会;加强农地流转相关政策的宣传和引导,增强农户流转意识;慎重对待农地流转可能带来的各类隐性风险,严防毁约弃耕、不合理的土地利用行为以及大规模囤地、撂荒等现象的发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基于多维要素流视角的城市群网络结构及影响因素分析——以武汉城市圈为例
农户土地权益维护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12省(市)1030份土地转出农户的实证数据
武汉城市圈人口社会空间的分异与影响因素分析
要素区际流动对土地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以武汉城市圈为例
农户生计视角下农地流转绩效评价及障碍因子诊断——基于武汉城市圈典型农户调查
集体林权改革后农户林地转出意愿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江西省14个县市670个农户的调查
武汉城市圈碳排放的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分解研究——基于2001~2009年市级面板数据的实证
农地保障功能被替代程度地区差异及对农户农地转出意愿的影响——基于江苏省农户的调查
武汉城市圈农地城市流转效率评价
武汉城市圈农地城市流转微观福利效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