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46)
- 2023(11414)
- 2022(9839)
- 2021(9405)
- 2020(7923)
- 2019(18333)
- 2018(18173)
- 2017(36490)
- 2016(19462)
- 2015(21384)
- 2014(21143)
- 2013(20360)
- 2012(18531)
- 2011(16556)
- 2010(16504)
- 2009(15061)
- 2008(14205)
- 2007(12101)
- 2006(10479)
- 2005(8885)
- 学科
- 济(75979)
- 经济(75909)
- 管理(55649)
- 业(53295)
- 企(44471)
- 企业(44471)
- 方法(39656)
- 数学(35876)
- 数学方法(35216)
- 农(20823)
- 财(20118)
- 中国(18469)
- 业经(15984)
- 贸(15330)
- 贸易(15323)
- 易(14993)
- 制(13434)
- 农业(13353)
- 理论(13285)
- 地方(13081)
- 务(12592)
- 财务(12530)
- 财务管理(12503)
- 策(12394)
- 学(12104)
- 企业财务(11821)
- 技术(11801)
- 银(11126)
- 银行(11119)
- 和(10614)
- 机构
- 学院(261378)
- 大学(258112)
- 济(109512)
- 经济(107384)
- 管理(106121)
- 理学(92525)
- 理学院(91671)
- 管理学(89785)
- 管理学院(89311)
- 研究(80796)
- 中国(62325)
- 京(51721)
- 财(50638)
- 科学(47137)
- 财经(40668)
- 中心(39141)
- 农(38408)
- 所(38371)
- 江(37894)
- 经(37148)
- 业大(36945)
- 研究所(34793)
- 经济学(33980)
- 范(31992)
- 师范(31678)
- 北京(31622)
- 经济学院(30806)
- 财经大学(30469)
- 农业(30094)
- 州(29899)
- 基金
- 项目(181032)
- 科学(144364)
- 研究(133520)
- 基金(132820)
- 家(114588)
- 国家(113655)
- 科学基金(99669)
- 社会(85075)
- 社会科(80867)
- 社会科学(80851)
- 省(70837)
- 基金项目(69259)
- 自然(65025)
- 自然科(63637)
- 教育(63626)
- 自然科学(63624)
- 自然科学基金(62488)
- 划(59605)
- 资助(56051)
- 编号(54712)
- 成果(43306)
- 部(40781)
- 重点(40342)
- 创(38710)
- 发(38408)
- 课题(37367)
- 创新(36039)
- 教育部(35706)
- 国家社会(35207)
- 科研(35047)
共检索到3704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李威 朱太辉
国际金融危机已经过去近十年了,但世界主要国家采取的非常规货币政策并没有如预期那样推动经济复苏。解释好这一问题,需要从根源上重新审视货币信贷创造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外生主导还是内生主导。本文将货币增长率引入传统的泰勒规则方程,构建了一个检验货币供给内生性的六部门DSGE模型,并通过贝叶斯技术估计货币增长率与利率之间的相关关系,对货币信贷创造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内外生性进行了检验。估计结果表明,货币增长率与利率之间存在明显的正向关系,货币信贷创造和货币政策传导具有较强的内生性。正是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货币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苏畅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央行实行非常规货币政策来对市场预期及实体经济进行调控。然而,本文通过借鉴西方的非常规货币政策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表明,央行的非常规货币政策的作用是有限的;尤其在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后,使经济陷入"流动性陷阱"。而且,央行的货币政策调控呈现出由"总需求管理"的"相机抉择"向"总需求与总供给双侧"调控的特点。得出结论为,央行不仅应增强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更应配合使用财政政策来调控实体经济。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苏畅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央行实行非常规货币政策来对市场预期及实体经济进行调控。然而,本文通过借鉴西方的非常规货币政策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表明,央行的非常规货币政策的作用是有限的;尤其在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后,使经济陷入"流动性陷阱"。而且,央行的货币政策调控呈现出由"总需求管理"的"相机抉择"向"总需求与总供给双侧"调控的特点。得出结论为,央行不仅应增强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更应配合使用财政政策来调控实体经济。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华威
该文对金融危机以来发达国家实施的非常规货币政策进行研究发现,非常规货币政策在引导利率政策预期,降低长期债券收益率,刺激经济增长和通胀,恢复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功能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但也产生了一些信贷和市场风险。随着市场环境恢复,政策效果下降,部分风险却开始上升,央行的政策挑战变成如何从宽松货币环境的预期中退出非常规货币。
关键词:
非常规货币政策 政策效果 风险 溢出效应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杨阳 干杏娣
基于考虑参数时变特征的TVP-VAR模型,研究美国非常规货币政策对中国产出的溢出效应,并详细考察了利率、汇率以及资产价格三个渠道的传导机制及影响。实证结果显示:第一,美国非常规货币政策总体上恶化了中国产出,降低了货币市场与债券市场收益率,导致人民币汇率升值、资产价格上升以及通货膨胀加剧。第二,利率、汇率以及资产价格三个渠道中,利率和资产价格渠道改善产出,汇率渠道则恶化产出,不过汇率渠道占主导;第三,美国非常规货币政策的退出对我国产出有小幅改善作用,但影响十分有限,其间还可能引发资本外流以及人民币贬值压力上升。以上结论表明,面对美联储货币政策不确定的潜在冲击,中国应进一步推动汇率改革,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朱丽萍
为应对2007-2009年的金融危机,包括美国在内的主要发达经济体均采取了非常规货币政策措施。非常规货币政策突破了传统货币政策的操作框架,不仅丰富了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实践,也为货币经济学研究提供了难得的经验材料。但是,目前相关的研究还十分有限,对政策的分析也比较散乱。为此,本文就美联储的非常规货币政策进行了系统地分析,首先阐明了非常规货币政策的涵义,其次,从政策目标、政策工具与作用机制三个方面分析了政策的实施框架及其特征,最后对政策效果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非常规货币政策 实施框架 政策效果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亮亮 李明星 苗永旺
非常规货币政策已经成为救助2007~2009年金融危机的重要手段,但学术界对非常规货币政策的研究还相当有限。由于非常规货币政策在此次金融危机中登上了全球范围的舞台,并扮演了重要角色,因此,对非常规货币政策的研究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将对非常规货币政策的理论、实践效果和退出机制进行系统研究,以增强人们对非常规货币政策的认知范围。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伍桂 何帆
常规货币政策可能使中央银行面临名义利率零下限约束,而且长期低利率政策所引发的金融不稳定效应会导致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失灵。为此,中央银行需要实施非常规货币政策措施。2001年以来,全球主要发达经济体的中央银行先后实施了大规模的非常规货币政策。与政策实践相适应,学术界有关非常规货币政策的研究也日益增多。本文旨在对实施非常规货币政策的理论依据进行概述,并着重讨论了非常规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及实践中的实施效果。我们也分析了实施非常规货币政策可能会遇到的主要风险。
关键词:
金融危机 中央银行 非常规货币政策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潘成夫 刘刚
在全球金融危机中,美国等主要国家的央行实施了零利率货币政策,并在零利率约束下求助于量化宽松等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文章使用金融市场和宏观经济运行的各项数据并结合最新实证研究结果,对非常规货币政策的实际效果与理论效应进行逐一比较,对非常规货币政策的各种理论假设效应进行全面的验证。总体而言,非常规货币政策确实可以通过几个传导效应起到降低长期实际利率的作用,但是截至目前对信贷扩张以及刺激总需求的效果比较有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非常规货币政策未如理想的原因、非常规货币政策理论效应存在的不确定性以及时滞等因素制约了其发挥更大作用。
关键词:
零利率 货币政策 量化宽松 流动性陷阱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朱丽萍
为应对2007~2009年的金融危机,包括美国在内的主要发达经济体均采取了非常规货币政策措施。非常规货币政策突破了传统货币政策的操作框架,不仅丰富了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实践,也为货币经济学研究提供了难得的经验材料。但是,目前相关的研究还十分有限,对政策的分析也比较散乱。为此,本文就美联储的非常规货币政策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强 徐大争 王达
在全球经济出现低利率、低通胀、低增长的“三低”现象的背景下,有效利率下界约束对货币政策的影响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本文在一个包含金融中介部门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中引入有效利率下界(ELB)约束,对发达经济体在低利率环境中常用的三种非常规货币政策进行了建模,并在外生需求冲击的背景下评价了政策的宏观经济效应。结果显示,前瞻性利率指引和扭转操作能够有效绕开有效利率下界的束缚,实现对经济的刺激作用。央行资产负债表的扩张有助于改善商业银行的挤兑风险,但并不适合作为常备工具频繁使用。福利分析结果印证了上述政策特征,同时发现,对政策工具及其组合的选择主要取决于央行对稳定产出及控制金融风险两个目标的权衡,对金融风险因素的忽视虽然带来更低的产出和通胀波动,但会加剧系统性风险的累积。最后,本文提出了对我国的启示:珍惜正常货币政策操作空间;加强对公众的货币政策沟通和预期引导;积极防范和化解重大金融风险。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潘敏 缪海斌
随着全球经济逐步从衰退走向复苏,金融危机背景下实施的量化宽松非常规货币政策的退出已成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国内外关注的焦点。本文从非常规货币政策退出的时机判断、退出策略选择和退出工具取舍等三个方面,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和评析,并对该领域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金融危机 经济复苏 非常规货币政策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许争
自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受金融危机影响较为严重的发达国家先后采用了非常规货币政策,帮助本国经济摆脱经济衰退的困局。随着非常规货币政策的广泛实施,对其的研究也成为学术界重点关注的议题之一。文章围绕着非常规货币政策所涉及的主要核心问题展开探讨,具体包括界定与特征、理论框架、政策有效性以及退出机制等几个方面,梳理和评述了非常规货币政策相关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指出已有研究文献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黄志强
短时期,QE3将有利于避免美国经济下行的风险;长期而言,美联储再次启动非常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将引发新一轮的全球流动性盛宴鉴于美国及其货币政策在全球经济中的重要地位,美国QE3(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推出将对全球经济金融产生深远的影响。欧美日发达经济体纷纷推出新一轮量化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郭强 张明 宋佳馨
不平等的加剧通常被归因于全球化、技术进步、人口趋势以及劳动力市场等因素。传统观点认为,旨在降低通货膨胀和稳定总需求的货币政策有助于长期改善穷人的状况。但是,自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前所未有的宽松货币政策引起了各界对货币政策可能导致不平等的担忧。本文旨在梳理非常规货币政策对收入与财富不平等的影响渠道,实证研究方法与研究结果,以及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