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06)
- 2023(10060)
- 2022(8570)
- 2021(8012)
- 2020(6870)
- 2019(16049)
- 2018(15872)
- 2017(31261)
- 2016(16442)
- 2015(18758)
- 2014(18515)
- 2013(17879)
- 2012(16092)
- 2011(14244)
- 2010(14198)
- 2009(12867)
- 2008(12367)
- 2007(10303)
- 2006(8577)
- 2005(7123)
- 学科
- 济(73901)
- 经济(73831)
- 管理(49908)
- 业(48322)
- 方法(43895)
- 企(41693)
- 企业(41693)
- 数学(39544)
- 数学方法(38915)
- 财(18228)
- 农(16295)
- 中国(15741)
- 业经(14537)
- 理论(13603)
- 务(12331)
- 财务(12277)
- 学(12266)
- 财务管理(12250)
- 贸(12137)
- 贸易(12131)
- 易(11772)
- 企业财务(11687)
- 地方(11309)
- 技术(11026)
- 农业(10973)
- 和(10459)
- 制(10394)
- 环境(9512)
- 划(9301)
- 融(9260)
- 机构
- 大学(232495)
- 学院(232229)
- 管理(97576)
- 济(97204)
- 经济(95497)
- 理学(86668)
- 理学院(85901)
- 管理学(84158)
- 管理学院(83750)
- 研究(66014)
- 中国(49565)
- 京(46032)
- 财(43554)
- 科学(39060)
- 财经(36488)
- 经(33532)
- 业大(32927)
- 中心(31982)
- 江(31594)
- 经济学(31341)
- 农(31075)
- 所(30072)
- 经济学院(28542)
- 范(27858)
- 北京(27833)
- 财经大学(27785)
- 研究所(27621)
- 师范(27569)
- 商学(26238)
- 商学院(26022)
- 基金
- 项目(166232)
- 科学(133885)
- 基金(124483)
- 研究(120382)
- 家(107477)
- 国家(106656)
- 科学基金(94665)
- 社会(78325)
- 社会科(74523)
- 社会科学(74506)
- 基金项目(65367)
- 省(64208)
- 自然(62568)
- 自然科(61256)
- 自然科学(61247)
- 自然科学基金(60153)
- 教育(58084)
- 划(54201)
- 资助(52264)
- 编号(47983)
- 部(37796)
- 重点(37308)
- 成果(36827)
- 创(35544)
- 发(34285)
- 教育部(33555)
- 创新(33115)
- 国家社会(33007)
- 人文(32481)
- 科研(32446)
共检索到3091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肖洁 罗军刚 张晓
【目的】研究基于DS证据理论的多模型洪水预报方案优选模式,以丰富多模型洪水预报方法。【方法】建立了多模型洪水预报情形下的优选指标体系,运用基于证据可信度的DS证据理论合成方法进行洪水预报方案的优选,采用新安江模型、萨克拉门托模型、水箱模型和陕北模型进行多模型洪水预报的优选,并以东洋河为例进行模拟验证。【结果】在对东洋河洪水进行预报时,新安江模型、萨克拉门托模型、水箱模型和陕北模型的可信度(m(Mi))分别为0.758 7,0.906 6,0.838 4和0.859 1,多模型洪水预报方案由优到劣的次序依次为:萨克拉门托模型、陕北模型、水箱模型、新安江模型,因此认为采用萨克拉门托模型对应的预报方...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海亮 何东健 吴建华
针对目前神经网络应用于洪水预报时存在的不足,引入遗传算法、模糊神经网络对BP网络模型进行了改进,建立了基于改进BP网络模型的洪水预报模型,并将改进的BP网络模型应用于文峪河洪水过程的预报。预测结果表明,过程预报合格率达93.54%。达到了水文预报规范的要求;与传统BP网络相比,改进算法可提高洪峰的预报精度。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肖洁 罗军刚 解建仓 陈晨
【目的】研究洪水预报的多模型组合预报模式,丰富洪水预报的方式方法。【方法】将最优非负可变加权系数的组合预测方法应用于洪水预报中,分别建立最优加权组合预测模型和最优非负可变加权系数组合预测模型,以新安江模型、萨克拉门托模型、水箱模型和陕北模型为例进行组合预报,并用东洋河1982年8月的一场洪水实测流量值对2种组合模型进行了实例验证和比较。【结果】最优非负可变加权系数组合预测模型的3种误差指标均方误差(MSE)、平均绝对误差(MAE)和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分别为18.394 0,51.317 2和0.131 4,明显小于最优加权组合预测模型的28.110 7,108.816 7和0.26...
关键词:
洪水预报 多模型 组合预测 东洋河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俏 张彤 王新阳 陈志泊
【目的】科学地评价环境空气质量对大气污染防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环境空气质量的好坏是一个不确定性问题,常用的模糊综合评判法综合了多种大气污染物来评价空气质量,但评价结果往往低于我国AQI标准等级,弱化了多种污染物同时超标对空气质量的影响。DS证据理论在处理模糊或不确定等问题时具有很大优势,但是目前较少有DS证据理论评价空气质量的研究。DS证据理论的关键问题是基本概率分配(BPA)和证据冲突可能引起反直觉的结果。【方法】因此本文首先利用Pearson和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了大气污染物浓度数据,确立了高可信度的非线性BPA函数,并提出渐进式DS证据理论策略(Pro-DS)避免了冲突证据的融合问题,建立了环境空气质量综合评价模型。然后将该模型实际应用于2019年天津市空气质量评价,并以国家标准AQI为评价指标,与主因素型与加权型常用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比。最后本文提出了综合污染相对系数(CPRC)量化了多种污染物对总体空气质量的影响。【结果】以AQI为评价指标,本文模型F1-score比常用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最少提高了4.58%,最大提高了27.46%,验证了本文模型的优越性。由于AQI标准空气质量评价取决于某个污染物而不是综合多个污染物,几种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的F1-score都低于50%。以CPRC为评价指标,AQI评价结果的F1-score超过99.1%,几类模糊综合评判模型F1-score都超过89.0%,验证了CPRC的有效性。而Pro-DS模型F1-score为93.1%,综合评价空气质量的模型最优,具有很强的实际应用价值。【结论】Pro-DS模型的综合评价结果低于或高于AQI评价级别,更好地体现了多种污染物对空气质量的综合影响。相比AQI评价方式,本文Pro-DS模型得出了综合空气质量级别的概率值,CPRC指标能够对综合空气质量日排名,为相关部门预防治理空气污染和生态环境工程建设提供实质性参考。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程煜华 赖茂生
[目的 /意义]信息检索处理的是相关性的不确定性问题,但在技术层面则通常将不确定性转化为确定性的处理方法,对信息内容中存在的不确定性语义关注不多,而这一问题在某些信息检索应用场景中可能显著地影响信息检索的结果,因此针对这类不确定性语义,需要考虑针对性的处理方法。[方法 /过程]提出基于D-S证据理论的不确定性语义表示方法和将这类不确定性语义特征与文本特征、主题特征相融合的检索模型,并利用公开的数据集开展实验研究,对所提出的模型进行实验。[结果/结论]D-S理论中的证据区间概念能够描述上述不确定性,多源证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陈星光 笪佳敏
基于DS证据理论,从决策的全过程角度提出了一种专家的偏好表达和群体偏好集结方法,建立了全过程多级群决策模型,为复杂不确定环境的群体决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对现实复杂决策问题的解决也具有启发和参考价值。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沈延安 张君彪
针对复杂管理系统要素种类多样、主客观信息并存、难以定量评价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证据理论的绩效综合评价模型。该模型提出了基于云模型-二元语义的基本概率分配生成与表示方法,设计了一种基于Tanimoto测度的证据相似度测量公式来确定各证据冲突程度,然后根据证据权值修正证据源,最后采用改进的证据合成公式进行融合。实际算例表明,该综合评价模型在处理多属性、多层次的复杂系统评价问题上更具有效性和实用性。
关键词:
证据理论 云模型 二元语义 综合评价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周涛
工程评标的指标体系具有定性指标多、层次多、评价标准不确定等特点。根据工程总承包模式下主要评价因素建立评标的指标体系,基于证据理论建立了综合模糊评价模型。针对定性指标的专家评语,通过模糊推理、证据合成,最终使其量化,从而通过线性模型逐层计算得到投标企业的评价结果及优劣排序。这种评标方法既能充分反映业主意志,又保证了评价的合理性,体现了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对工程评标的要求。
关键词:
证据理论 综合评价 评标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周国荣 孔文彬 吴从林 张长征
对于易受洪灾的地区而言,快速而准确的洪水预报非常重要,能够为洪水预警消息的发布提供更长的先导时间,从而为可能受灾地区的人们提供更充足的时间以采取相应的防洪措施或安全转移。常用的预报模型包括基于物理性模型和基于系统技术模型。尽管物理性模型能对洪水形成的物理过程提供很好的解释,水文学家并不愿意使用它们,因为模型中参数的率定是比较复杂的。因此,一种基于纯数据集的黑箱技术已被广泛采纳。常用的黑箱模型包括线性模型(LR)、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RMA)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ANN)等。在当前的研究中,一个相对新颖的黑箱模型——基于自适应网络的模糊推理系统(ANFIS)被用来对长江某河段的洪水进行预报。与此...
关键词:
洪水预报模型 自适应网络 模糊推理系统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建龙 解建仓 韩宇平 申瑜
【目的】建立更为理想的洪峰大流量预测模型。【方法】针对目前大部分预测模型对洪峰大流量数值预测结果不太理想的问题,根据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混沌现象,在对洪水系统进行混沌识别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混沌理论和径向基神经网络(RBF)的预测模型,将实测洪水序列进行相空间重构得到训练样本,利用MATLAB 7.0工具箱确定网络结构。【结果】将所建立的RBF模型用于汾河石滩水文站2004年最大洪水的预测,结果表明,该模型预测结果的合格率、平均相对误差、相关系数(R)、均方根误差(RMSE)和Nash-Sutcliffe系数(NSC)分别为100%,4.69%,0.9793,4.2260和0.9552,而传统V...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淑林 粟晓玲
【目的】从资源、社会、经济、效率多角度构建水资源配置方案综合评价模型,为水资源最佳配置方案的遴选提供依据。【方法】在传统仅以水质、水量作为自然资源评价指标的基础上,综合考虑量、质、域、流4个维度,从资源、社会、经济、效率多角度构建水资源配置方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博弈论将层次分析法和CRITIC法综合赋权确定指标权重,同时耦合DS证据理论,建立水资源配置方案综合评价模型,并以黄河流域水资源配置为例,分别对2015年及2020,2030年共9种配置方案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利用所建立的水资源配置方案综合评价模型,对黄河流域水资源配置方案的评价表明,黄河流域2020年以同时考虑调水12.63亿m~3和节水67.90亿m~3的方案E的综合评价结果最优,2030年则以同时考虑调水97.63亿m~3和强化节水86.70亿m~3的方案I的综合评价效果最优。通过对比自然、社会、经济以及效率准则的评价方案可知,黄河流域节水措施的实施提高了经济效益,同时考虑节水和调水有利于当地水资源的协调发展,能有效提高社会效益。【结论】博弈论与DS证据理论耦合,克服了以往水资源评价指标赋权的片面性和主观随意性,可以实现多源评价指标信息融合,使得评价结果更为客观合理,为水资源配置方案评价提供了新思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润秀
传统KNN及其改进算法在处理当状态空间是近似连续数值时,其分类的结果可能会随着数据的微小变动产生状态的飞跃,而影响分类的结果。文章提出了一种结合DS证据理论的改进KNN分类方法.该方法首先将连续属性离散化,然后建立基于mass函数的集值决策信息系统,最后在建立的系统上再进行KNN分类。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算法不仅有效地解决了在状态分界处微小的变化所引起的状态跳跃现象,而且分类的准确率上比传统的KNN分类算法结果更好。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成国 王义民 唐言明 黄强 金菊良
【目的】建立基于现代智能方法的洪水危险性评价模型,进一步提高评价精度,为制定区域防洪规划、实现洪水资源安全利用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鉴于可变模糊识别模型相对差异度函数构造困难、计算量大的不足,利用集对分析方法直接构造可变模糊识别模型相对差异度函数,进而通过确定指标权重,将洪水样本不同指标相对差异度综合为样本隶属度,建立基于集对分析的洪水危险性评价可变模糊识别模型,并将其应用于长江下游南京站历史洪水样本的等级评价中,实现对不同洪水样本危险等级的分类排序。【结果】实例应用表明,采用基于集对分析的洪水危险性评价可变模糊识别模型确定的洪水样本危险等级差异明显、分辨率高,与投影寻踪方法确定的洪水分类结果...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伟 张秀华
针对个性化信息服务能力评价中的不确定性问题,基于证据理论建立了个性化信息服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个性化信息服务能力评价模型,并给出了具体算法,通过实证分析计算,不仅验证了该方法能较好地解决评价过程中所遇到的不确定性问题,也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
个性化信息服务 能力评价 模型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张凯 张明慧
为科学合理地对企业科技创新与持续发展能力进行评估,文章从科技创新基础与现状情况、科技创新组织管理能力和科技创新持续发展能力三个方面入手建立企业科技创新与持续发展评估的指标体系,并针对指标的不确定性构建一种基于云模型和证据理论的科技创新与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模型。首先应用云模型对评价指标转化为区间数并应用区间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其次运用证据理论对指标的置信度等进行计算得出评价对象的评估结果。最后以国网某省公司为例,分别应用基于云模型和证据理论的评估模型和区间证据推理方法进行评估研究,验证评价模型的可行性、准确性、科学性和合理性。研究结论为在企业科技创新与持续发展中应加强科技创新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的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