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47)
- 2023(13768)
- 2022(11813)
- 2021(11073)
- 2020(9648)
- 2019(22515)
- 2018(22468)
- 2017(43342)
- 2016(23629)
- 2015(26598)
- 2014(26653)
- 2013(26085)
- 2012(23880)
- 2011(21349)
- 2010(21449)
- 2009(19699)
- 2008(19525)
- 2007(17310)
- 2006(14503)
- 2005(12602)
- 学科
- 济(95802)
- 经济(95710)
- 管理(67968)
- 业(63657)
- 企(52708)
- 企业(52708)
- 方法(49721)
- 数学(44407)
- 数学方法(43667)
- 农(25003)
- 财(24188)
- 中国(22372)
- 学(21243)
- 业经(19245)
- 地方(18992)
- 环境(16868)
- 农业(16588)
- 贸(16382)
- 贸易(16376)
- 理论(16153)
- 务(16137)
- 财务(16070)
- 财务管理(16032)
- 易(15842)
- 制(15640)
- 和(15231)
- 企业财务(15215)
- 技术(14442)
- 划(13777)
- 银(13216)
- 机构
- 学院(333814)
- 大学(332264)
- 济(131274)
- 管理(130862)
- 经济(128407)
- 理学(114093)
- 理学院(112773)
- 管理学(110311)
- 管理学院(109720)
- 研究(108176)
- 中国(79930)
- 京(71988)
- 科学(70497)
- 农(58490)
- 财(58122)
- 所(54885)
- 业大(53855)
- 中心(51211)
- 研究所(50520)
- 江(48572)
- 财经(47456)
- 农业(46271)
- 北京(44787)
- 经(43150)
- 范(43098)
- 师范(42600)
- 经济学(39752)
- 院(39453)
- 州(38601)
- 技术(36305)
- 基金
- 项目(234125)
- 科学(184367)
- 基金(170206)
- 研究(165063)
- 家(149969)
- 国家(148803)
- 科学基金(128040)
- 社会(103293)
- 社会科(98047)
- 社会科学(98017)
- 省(92666)
- 基金项目(90569)
- 自然(86258)
- 自然科(84257)
- 自然科学(84231)
- 自然科学基金(82706)
- 划(78724)
- 教育(77535)
- 资助(70893)
- 编号(66231)
- 重点(53393)
- 成果(52147)
- 部(51183)
- 发(49558)
- 创(48540)
- 课题(45939)
- 科研(45739)
- 创新(45386)
- 计划(44509)
- 教育部(43407)
- 期刊
- 济(133906)
- 经济(133906)
- 研究(86329)
- 中国(59838)
- 学报(55291)
- 农(50783)
- 科学(50393)
- 财(46327)
- 管理(45198)
- 大学(41618)
- 学学(39395)
- 农业(34951)
- 教育(33558)
- 技术(31727)
- 融(24344)
- 金融(24344)
- 业经(22649)
- 财经(22599)
- 经济研究(21402)
- 业(19776)
- 经(19345)
- 统计(18998)
- 问题(18087)
- 策(17509)
- 技术经济(17071)
- 版(16828)
- 资源(16660)
- 决策(15736)
- 科技(15708)
- 商业(14840)
共检索到4644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强 安子琪 魏建飞
国土空间生态安全是国土空间利用的底线,对生态文明建设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在县域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以京津冀地区199个区县为研究对象,构建DPSIR-EES模型对2010年、2015年、2020年国土空间生态安全进行定量评价,在分析国土空间生态安全整体变化状况的基础上运用ESDA-GIS法开展空间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1)京津冀国土空间生态安全整体水平偏低,2010年处于0.045 4~0.399 5之间,2015年提升至0.053 7~0.433 0之间,2020年处于0.052 2~0.426 8之间,整体水平持续上升。(2)国土空间生态安全存在显著差异性,呈现“北部高南部低、西部高东部低”的分布格局,空间分布特征呈现为双核心高值区,其中一个核心高值区位于北京市的东城区和西城区,另一个核心高值区连片分布于天津市的滨海新区和河北省的曹妃甸区。总体来看显著H-H区和L-L区的县域数量占绝对优势。(3)《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明显带动研究区国土空间生态安全格局的变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强 安子琪 魏建飞
国土空间生态安全是国土空间利用的底线,对生态文明建设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在县域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以京津冀地区199个区县为研究对象,构建DPSIR-EES模型对2010年、2015年、2020年国土空间生态安全进行定量评价,在分析国土空间生态安全整体变化状况的基础上运用ESDA-GIS法开展空间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1)京津冀国土空间生态安全整体水平偏低,2010年处于0.045 4~0.399 5之间,2015年提升至0.053 7~0.433 0之间,2020年处于0.052 2~0.426 8之间,整体水平持续上升。(2)国土空间生态安全存在显著差异性,呈现“北部高南部低、西部高东部低”的分布格局,空间分布特征呈现为双核心高值区,其中一个核心高值区位于北京市的东城区和西城区,另一个核心高值区连片分布于天津市的滨海新区和河北省的曹妃甸区。总体来看显著H-H区和L-L区的县域数量占绝对优势。(3)《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明显带动研究区国土空间生态安全格局的变化。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关晓光 刘柳
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引力模型进行修正,定量分析了京津冀城市群的空间联系强度。结果表明,京津冀城市群内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比较严重,呈现出明显的"中心—外围"格局,城市间的联系以京津为中心,向外依次减弱,外围城市间的相互吸引力明显不足,城市间的联系度普遍偏低。认为应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实现城市合理分工,完善交通基础设施、构建区域交通一体化体系,成立政府协调机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等。
关键词:
京津冀城市群 空间联系 引力模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婷
依据京津冀城市群10年的相关数据指标,结合京津冀城市群实际发展状况,基于DPSIR-TOPSIS模型,对京津冀城市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及障碍度进行综合评价。通过DPSIR模型分析环境承载力各项指标,并利用TOPSIS法评析生态环境承载力障碍度。结果表明:京津冀城市群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标处于向好态势,但维持区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承载力指标仍有提升空间。通过驱动力指标、压力指标和状态指标的分析,京津冀城市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需要继续走“绿色发展、科技创新、资源节约”之路。要继续增加财政投入力度,并拓宽投融资渠道,进一步缩小京津冀城市群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差异化水平,重点发挥北京的辐射带动作用,减少城市间生态环境承载力的极差分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婷
依据京津冀城市群10年的相关数据指标,结合京津冀城市群实际发展状况,基于DPSIR-TOPSIS模型,对京津冀城市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及障碍度进行综合评价。通过DPSIR模型分析环境承载力各项指标,并利用TOPSIS法评析生态环境承载力障碍度。结果表明:京津冀城市群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标处于向好态势,但维持区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承载力指标仍有提升空间。通过驱动力指标、压力指标和状态指标的分析,京津冀城市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需要继续走“绿色发展、科技创新、资源节约”之路。要继续增加财政投入力度,并拓宽投融资渠道,进一步缩小京津冀城市群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差异化水平,重点发挥北京的辐射带动作用,减少城市间生态环境承载力的极差分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艳 王小臣
本文以京津冀13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采用引力模型构建京津冀物流空间联系网络,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测算物流联系网络的密度、网络中心性和凝聚子群,从而对其联系强度、方向及空间布局等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京津冀城市物流发展水平两极差异大,物流空间联系分布不均衡;区域内缺乏合理的城市梯度层级,联系网络中缺少桥梁城市,保定、唐山、沧州三市有跃升为桥梁城市的潜力;保定市及冀中南城市的子群划分情况与其十三五规划中的发展空间布局仍有差距。
关键词:
京津冀 引力模型 物流空间联系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翔 吕政杰 魏卓凡
本文在京津冀税收空间分布特征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基于不同空间权重矩阵的空间计量模型,考察了京津冀税收的空间相关性及其程度。研究发现,京津冀地方税收的相关指标在空间上呈现出分层特征,京津冀地方税收空间相关性显著,地方税收受到政府间互补策略的影响。为了避免地方政府间无序和过度的税收竞争,保障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推进,应进一步健全京津冀税收合作机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徐军委 刘志华
基于绿色发展理念,围绕“绿色生产—绿色生活—绿色生态”三个维度构建京津冀地区城市绿色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02—2018年京津冀地区13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对其绿色发展水平进行测度。通过构建产业结构空间权重矩阵对绿色发展水平的空间关联格局进行分析,最后通过空间杜宾模型研究了京津冀城市绿色发展水平影响因素的空间效应。结论如下:(1)研究期内京津冀城市绿色发展水平呈稳定上升态势,但城市间差异显著,北京的增幅最大,邯郸的增幅最小;(2)京津冀城市绿色发展水平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性,集中分布在低—低聚集区;(3)经济发展水平的直接效应最高,城镇化是抑制本地区城市绿色发展水平提升的主要因素,科技进步可以有效促进其他地区城市绿色发展水平的提升,产业结构与城镇化不利于其他地区城市绿色发展水平的改善。
关键词:
京津冀 绿色发展 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徐军委 刘志华
基于绿色发展理念,围绕“绿色生产—绿色生活—绿色生态”三个维度构建京津冀地区城市绿色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02—2018年京津冀地区13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对其绿色发展水平进行测度。通过构建产业结构空间权重矩阵对绿色发展水平的空间关联格局进行分析,最后通过空间杜宾模型研究了京津冀城市绿色发展水平影响因素的空间效应。结论如下:(1)研究期内京津冀城市绿色发展水平呈稳定上升态势,但城市间差异显著,北京的增幅最大,邯郸的增幅最小;(2)京津冀城市绿色发展水平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性,集中分布在低—低聚集区;(3)经济发展水平的直接效应最高,城镇化是抑制本地区城市绿色发展水平提升的主要因素,科技进步可以有效促进其他地区城市绿色发展水平的提升,产业结构与城镇化不利于其他地区城市绿色发展水平的改善。
关键词:
京津冀 绿色发展 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周文通 陆军
本文探讨京津冀地方政府各项公共支出对生产性服务业及其细分行业的区域影响,结果表明:第一,京津冀本地教育和社会保障支出,促进本地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而本地行政支出则起阻碍作用。对细分行业而言,本地教育支出起决定性影响。第二,京津冀本地科研支出对周边城市生产性服务业有"阴影效应",本地教育支出对周边城市有"虹吸效应"。对细分行业而言,本地不同类别的公共支出对周边城市各细分行业存在差异化影响。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周伟 董浩然 安树伟
基于DEA方法和空间自相关模型,测算并分析2007—2020年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度及空间演化特征。研究发现:(1)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度均值呈缓慢下降趋势;(2)京津冀各地区间协同发展度变异系数变动幅度较小,但协同发展度差距总体表现为平稳上升态势;(3)从协同发展度空间分布看,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度呈现北高南低、由内向外依次递减的特征。并进一步从时空两个维度,对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度进行空间分异与自相关分析评估,横向比对各城市协同发展度状况,纵向探究协同发展度空间演化规律与特征,剖析各城市协同度发展变化成因,旨在深入推进京津冀区域内部协同,提升京津冀城市群整体协同发展度,推动京津冀高质量发展,努力使京津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先行区和示范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戴铁军 安佰超 王婉君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实现生态质量协调发展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要求之一。基于物质流分析框架,建立生态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建立协调度模型,对1992—2015年京津冀生态质量协调发展的演化趋势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京津冀资源投入方面和废物排放方面生态质量协调发展度的演化趋势基本保持一致,都分为上升期、下降期和上升期三个阶段。2014年和2015年,京津冀资源投入方面生态质量协调发展度虽出现较明显的回升,但2012—2015年,废物排放方面生态质量协调发展度上升幅度仅为0.02,要实现京津冀生态质量协调发展任重而道远。津冀两地的生态质量是影响三地生态质量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各地要准确定位,加强合作,实现京津冀生态质量的协调发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磊 张贵祥
基于城市经济能级模型对京津冀城市群内各城市进行等级划分,借助引力模型分析城市间经济联系的变化,并利用城市群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和空间自相关分析,对京津冀城市群和群内城市发展质量以及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内核心城市发展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城市群内一级中心城市北京、天津的辐射影响突出,集聚效应明显,城市间联系的网络化趋势在增强;城市群内各城市发展质量分为发展良好、发展中等、发展一般3个层次,北京和天津的城市发展质量指数高于河北11个城市,北京城市发展质量指数高于三大城市群内其他中心城市;基础设施
关键词:
城市群 发展质量 空间分析 京津冀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磊 张贵祥
基于城市经济能级模型对京津冀城市群内各城市进行等级划分,借助引力模型分析城市间经济联系的变化,并利用城市群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和空间自相关分析,对京津冀城市群和群内城市发展质量以及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内核心城市发展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城市群内一级中心城市北京、天津的辐射影响突出,集聚效应明显,城市间联系的网络化趋势在增强;城市群内各城市发展质量分为发展良好、发展中等、发展一般3个层次,北京和天津的城市发展质量指数高于河北11个城市,北京城市发展质量指数高于三大城市群内其他中心城市;基础设施网络化的发展促使城市群内城市发展质量和城市间联系的紧密程度呈"带状"结构发展。
关键词:
城市群 发展质量 空间分析 京津冀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崔健 刘东 王帆
本文采用状态空间模型分析方法探究了京津冀金融生态环境和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发现京津冀三地的财政缺口、固定资产投资与金融机构资产对GDP均有正向的拉动作用,但影响弹性不同。财政缺口每增长1%,对GDP增长的影响在河北和天津两地为0.4%,北京为0.07%;而北京的固定资产投资弹性系数大约为0.7,该指标远高于河北和天津两地。
关键词:
金融生态环境 区域经济 状态空间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