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57)
2023(15558)
2022(13170)
2021(11968)
2020(9870)
2019(22667)
2018(22496)
2017(42978)
2016(23026)
2015(25804)
2014(25809)
2013(25304)
2012(23630)
2011(21377)
2010(21490)
2009(19477)
2008(18432)
2007(16115)
2006(14417)
2005(12857)
作者
(66297)
(55762)
(55472)
(52574)
(35474)
(26787)
(25065)
(21867)
(21331)
(19845)
(19011)
(18767)
(17800)
(17775)
(17315)
(17110)
(16531)
(16109)
(16030)
(15947)
(14024)
(13691)
(13597)
(12889)
(12676)
(12493)
(12198)
(12065)
(11334)
(10946)
学科
(117217)
经济(117117)
管理(63791)
(59151)
(47190)
企业(47190)
方法(45376)
数学(40491)
数学方法(39827)
中国(29811)
地方(29613)
(27226)
业经(23552)
(22375)
(21263)
环境(19607)
农业(18748)
地方经济(16940)
(16863)
(16733)
贸易(16718)
(16063)
(15532)
理论(15531)
(15415)
金融(15414)
技术(15029)
(15018)
银行(14995)
(14984)
机构
学院(326693)
大学(323256)
(141704)
经济(138998)
管理(125765)
研究(115148)
理学(107972)
理学院(106713)
管理学(104546)
管理学院(103949)
中国(86867)
科学(70341)
(69617)
(60811)
(57911)
(53058)
中心(52886)
研究所(52655)
(49209)
财经(48304)
业大(47902)
北京(44206)
(43847)
经济学(43694)
(43220)
师范(42768)
(42260)
农业(41142)
(39209)
经济学院(38991)
基金
项目(221869)
科学(175586)
研究(160636)
基金(160338)
(140415)
国家(139283)
科学基金(120085)
社会(102481)
社会科(97304)
社会科学(97279)
(87928)
基金项目(84263)
自然(78071)
自然科(76270)
自然科学(76256)
自然科学基金(74831)
(74227)
教育(74210)
资助(66486)
编号(64249)
(52815)
重点(50947)
成果(49911)
(48428)
(46299)
课题(45446)
创新(43369)
国家社会(42479)
科研(42433)
发展(41853)
期刊
(161254)
经济(161254)
研究(96639)
中国(67640)
管理(48319)
学报(48013)
(47512)
科学(46898)
(46047)
大学(37185)
学学(35295)
教育(35053)
技术(33432)
农业(32864)
(29864)
金融(29864)
经济研究(26749)
业经(25779)
财经(23909)
(20756)
问题(20417)
统计(18603)
技术经济(18326)
(17961)
资源(17081)
(16737)
决策(15187)
商业(15131)
科技(14848)
(14660)
共检索到4939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民  邓楚雄  谢炳庚  刘彬斌  雷国强  
基于DPSIR模型框架,构建起低碳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专家打分法、熵权法、线性加权法相结合的方法,对长沙市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变化进行定量评价,探讨长沙市低碳经济发展的路径。结果表明,长沙市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变化过程中,驱动力子系统评价指数呈稳步上升的发展态势,由2000的0.040 6上升到2013年的0.166 5;压力子系统评价指数个别年份有小幅下降,但总体增长趋势明显;状态子系统评价指数持续降低,2013年下降趋势得以遏制;影响子系统评价指数经历先降后升的发展阶段后,2013年再次回落;响应子系统评价指数经前期的波浪式增减后快速稳步提升。2000-2005年系统综合评价指数基本稳定在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邓楚雄  谢炳庚  吴永兴  张海燕  张鸿辉  
文章采用主成分分析和模糊数学相结合的方法,根据两系统35个具体指标值,分别计算出长沙市区1996—2005年间土地利用系统和经济发展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数和两系统间的协调度指数,定量分析了10年间长沙市区土地利用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程度,判断了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系统间的演进模式。结果表明:两系统协调程度不高、质量欠佳,协调度指数总体趋势下降;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系统演进模式由经济发展滞后土地利用模式转变为土地利用滞后经济发展模式。为探索结果产生的原因,运用信息熵和均衡度等相关的数学模型与方法,进一步分析了长沙市经济发展过程中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李献士  李相佑  王殿茹  
低碳经济是一种符合建设生态文明和节约资源要求的经济类型,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构建基于DPSIR框架模型的河北省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相关统计数据,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河北省2005—2010年的低碳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显示:河北省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呈明显上升趋势,响应因子指数大幅增加,说明河北省在发展低碳经济措施方面较有成效。但是,影响因子和压力因子的增长表明了经济活动对资源环境的压力依然存在,生态负荷在增大。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克利  祝树金  赖明勇  赵江  
城市化水平是衡量城市化发展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通过定性分析 ,从城市经济实力、经济增长质量、城市开放度、城市建设与环境以及城市居民生活等五个方面构建。选取了长沙市和其他八个有代表性的城市 ,运用聚类分析、主因子分析等统计方法对其城市化发展水平进行现代城市化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比较研究 ,找出长沙城市化存在的问题和差距 ,为长沙市城市化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和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建国  
本文从资本因素、制度因素和劳动力因素的角度采用经济计量模型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长沙市经济增长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得出资本存量的增长是长沙市经济增长的第一大要素,政府支出、劳动力投入量和市场化程度等也是长沙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朱婧  汤争争  刘学敏  卢一富  
以"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模型为基础,构建了济源市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济源市"十一五"时期低碳城市的建设状况,对济源市低碳城市建设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国徽  梅林海  
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世界潮流,广东经济发展也将向低碳发展方式转型。文章运用DPSIR模型分析了广东发展低碳经济的驱动因素、广东大气质量面临的压力、广东的大气质量变化、广东大气质量变化的影响及广东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广东发展低碳经济的支撑体系。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朱顺娟  陈群元  游胜景  
借鉴传统的元胞自动机模型自下而上的运行规则,通过引入规划控制层,将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2种运行规则结合起来,构建了城市空间扩展模型,简化了传统城市空间扩展模型计算的数据量。以长沙市为例,采用1996,1999,2002,2005年城市规划资料数据,运用城市空间扩展模型将长沙城市空间分为12个组团分片模拟,并结合人口经济模型,预测了2020年长沙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人口经济与各个片区城市空间扩展等状况,为城市规划管理决策提供参考。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龚熊波  杨波  刘雨先  王守梅  
借助Python,ArcGIS以及Excel等工具构建多尺度格网和空间信息熵指数模型,基于POI大数据对长沙市所有旅游吸引物的丰度及互补度进行定量化探究,为乡村振兴背景下减少资源同质化现象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尺度效应对长沙市旅游吸引物互补性影响不大,旅游吸引物除传统市区外整体呈现大分散、小集聚的空间分布格局;长沙市旅游吸引物丰度表现为中部高、西部与东部低的特点;长沙市空间信息熵指数存在显著区域差异,空间信息熵指数模型在资源互补性定量评价方面效果较好。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陈睿  饶政华  刘继雄  谌盈盈  廖胜明  
能源是城市运行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根据城市特点及其实际发展需要进行能源需求预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LEAP模型预测了不同情景下湖南长沙市2015-2020年的能源需求,讨论了GDP增速、产业结构和节能目标对未来能源需求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GDP增速对能源消费总量和能源强度影响显著,对分部门能源消费结构影响较小;产业结构对分部门能源消费结构影响较显著,对能源消费总量和能源强度影响较小。节能情景(单位GDP能耗2020年较2015年降低15%)下,全市能源消费总量达4014万tce,较基础情景减少317万tce。该情景预测了工业、建筑、交通及居民生活部门实施节能政策的效果,其中第三产业相对节能率最高为13.4%;工业部门其次为6.2%,交通和居民生活部门相对节能率也均超过4%。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陈睿  饶政华  刘继雄  谌盈盈  廖胜明  
能源是城市运行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根据城市特点及其实际发展需要进行能源需求预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LEAP模型预测了不同情景下湖南长沙市2015-2020年的能源需求,讨论了GDP增速、产业结构和节能目标对未来能源需求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GDP增速对能源消费总量和能源强度影响显著,对分部门能源消费结构影响较小;产业结构对分部门能源消费结构影响较显著,对能源消费总量和能源强度影响较小。节能情景(单位GDP能耗2020年较2015年降低15%)下,全市能源消费总量达4014万tce,较基础情景减少31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詹晶  
民营经济在地方经济发展中被寄予厚望 ,认真研究民营经济 ,思考如何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是一个非常必要的课题。本文在分析对长沙民营经济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 ,从政府职能转变、加大金融支持、加快企业自身创新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可行对策以期能够真正促进长沙民营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迎来长沙民营经济发展生机勃勃的春天 ,推动长沙经济的全面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贺艳华  谭惠敏  康富美  
在解释城乡融合发展效应机制的基础上,从经济效应、社会效应、生态效应和空间效应4个维度,构建了城乡融合发展效应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2003—2018年望城区城乡融合发展过程,提炼出其城乡融合发展模式,并评价该模式下城乡融合发展效应。研究表明:望城区城乡发展同步推进,探索出了城—镇—村三级共推、产业—空间—制度多维协同的城乡融合发展模式;望城区城乡融合发展的综合效应整体上较强,尤其在经济效应方面较为突出,不过,早期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关注不够,导致生态效应呈下降趋势,城—镇—村的联动机制仍需进一步完善,乡村产业特色优势也有待进一步强化。建议统筹编制城镇村发展规划,切实保护城乡生态环境,促进园区高质量发展,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的有机融合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何跃  郭秋艳  武奔  
文章从碳排放、能源消耗、经济和环境保护四个方面,构建出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熵权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选取15个世界主要经济国家作为评价对象,定量分析评价了各个国家低碳经济发展水平。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福祥  盖美  张洪锦  
构建包含经济系统、能源系统、碳排放系统、技术投入系统和环境系统5个准则层及23个指标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体系,基于可变模糊识别模型,分析评价辽宁省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结果显示:辽宁省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由2004年的2.87提升到2014年的3.01,由中碳偏高水平提升到中碳发展水平。沈阳、大连、丹东、锦州、营口和葫芦岛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较高;鞍山、抚顺、本溪、盘锦、辽阳及铁岭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在此基础上,运用SBM模型测算辽宁省各市的碳排放效率,其结果与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值有较大关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