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965)
- 2023(18970)
- 2022(16340)
- 2021(15064)
- 2020(12573)
- 2019(28807)
- 2018(28668)
- 2017(55063)
- 2016(29795)
- 2015(33528)
- 2014(33685)
- 2013(33128)
- 2012(30658)
- 2011(27713)
- 2010(27958)
- 2009(25534)
- 2008(24494)
- 2007(21528)
- 2006(19061)
- 2005(16828)
- 学科
- 济(137195)
- 经济(137062)
- 管理(84055)
- 业(78868)
- 企(64326)
- 企业(64326)
- 方法(56424)
- 数学(49238)
- 数学方法(48451)
- 中国(35189)
- 农(34192)
- 地方(32743)
- 业经(29151)
- 学(29010)
- 财(28279)
- 农业(23395)
- 环境(22059)
- 制(21480)
- 理论(21055)
- 贸(20982)
- 贸易(20967)
- 易(20211)
- 和(19989)
- 技术(19241)
- 银(18468)
- 融(18441)
- 金融(18439)
- 银行(18423)
- 地方经济(17950)
- 行(17678)
- 机构
- 学院(423673)
- 大学(422474)
- 济(173692)
- 经济(169982)
- 管理(165905)
- 研究(146249)
- 理学(143145)
- 理学院(141537)
- 管理学(138663)
- 管理学院(137926)
- 中国(108263)
- 科学(91301)
- 京(90540)
- 财(76708)
- 所(73923)
- 农(69770)
- 研究所(67390)
- 中心(66113)
- 业大(63839)
- 江(62968)
- 财经(61094)
- 北京(57452)
- 范(57065)
- 师范(56503)
- 经(55442)
- 农业(54209)
- 院(53421)
- 经济学(52129)
- 州(51051)
- 经济学院(46580)
- 基金
- 项目(288938)
- 科学(227003)
- 研究(209986)
- 基金(207690)
- 家(181551)
- 国家(180055)
- 科学基金(154617)
- 社会(131329)
- 社会科(124434)
- 社会科学(124397)
- 省(115163)
- 基金项目(109716)
- 自然(101341)
- 自然科(98981)
- 自然科学(98958)
- 教育(97383)
- 自然科学基金(97110)
- 划(96080)
- 资助(86682)
- 编号(85720)
- 成果(68410)
- 重点(65342)
- 发(64734)
- 部(62935)
- 课题(59940)
- 创(59657)
- 创新(55680)
- 科研(55073)
- 教育部(53844)
- 国家社会(53429)
- 期刊
- 济(195801)
- 经济(195801)
- 研究(125266)
- 中国(84317)
- 学报(66435)
- 农(63101)
- 管理(62432)
- 科学(61970)
- 财(57460)
- 大学(50598)
- 教育(49400)
- 学学(47699)
- 农业(43840)
- 技术(41149)
- 融(35879)
- 金融(35879)
- 业经(31986)
- 经济研究(31620)
- 财经(29551)
- 经(25374)
- 问题(24683)
- 业(22933)
- 技术经济(22462)
- 统计(21614)
- 图书(21220)
- 科技(20301)
- 资源(20226)
- 策(19598)
- 理论(19191)
- 商业(19036)
共检索到6308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李献士 李相佑 王殿茹
低碳经济是一种符合建设生态文明和节约资源要求的经济类型,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构建基于DPSIR框架模型的河北省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相关统计数据,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河北省2005—2010年的低碳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显示:河北省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呈明显上升趋势,响应因子指数大幅增加,说明河北省在发展低碳经济措施方面较有成效。但是,影响因子和压力因子的增长表明了经济活动对资源环境的压力依然存在,生态负荷在增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朱霞 路正南
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缓解全球气候变暖、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主要实现途径,低碳城市是伴随着低碳经济提出的发展目标。对及时、准确掌握城市经济运行状况、生态环境发展状况,确保低碳经济系统始终运行在良性轨道上,研究科学、全面的低碳城市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论文综合运用低碳经济、低碳城市等相关理论,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模型框架,构建低碳城市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对评价指标赋权,克服了多指标评价中主观确定权重的缺陷。利用主成分投影法评价城市低碳发展水平,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朱婧 汤争争 刘学敏 卢一富
以"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模型为基础,构建了济源市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济源市"十一五"时期低碳城市的建设状况,对济源市低碳城市建设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DPSIR模型 指标体系 低碳城市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杨沫 陈凯
基于能源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理论,构建了以能源利用、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四个子系统为基础的能源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对2003—2009年河北省能源经济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纵向评估,并将其与全国平均水平进行了横向对比。得出结论:河北省的能源利用效率虽然有一定幅度的提高,但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经济增长仍然依靠大量的能源消耗来支撑。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母爱英 徐晶
从五大发展理念出发,科学界定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和国际竞争力法评价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并以河北省118个县(市)的数据为样本,对其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把118个县的各指标进行排名,并按照综合指标排名,将其划分为三个层次。最后分类施策,从科技创新、结构优化、绿色环保、开放互通、公共服务五个方面,提出对三个不同层次的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县域经济 高质量发展 空间分异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民 邓楚雄 谢炳庚 刘彬斌 雷国强
基于DPSIR模型框架,构建起低碳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专家打分法、熵权法、线性加权法相结合的方法,对长沙市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变化进行定量评价,探讨长沙市低碳经济发展的路径。结果表明,长沙市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变化过程中,驱动力子系统评价指数呈稳步上升的发展态势,由2000的0.040 6上升到2013年的0.166 5;压力子系统评价指数个别年份有小幅下降,但总体增长趋势明显;状态子系统评价指数持续降低,2013年下降趋势得以遏制;影响子系统评价指数经历先降后升的发展阶段后,2013年再次回落;响应子系统评价指数经前期的波浪式增减后快速稳步提升。2000-2005年系统综合评价指数基本稳定在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乔旭宁 杨娅琳 杨永菊 冯德显
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模型,构建了河南省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的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对其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引入Theil系数对其进行空间解构,结果表明:1)河南省总体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且差异明显。可持续发展能力一般及以下的城市数量占河南省城市总数的94.44%,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差的达到了1/3;郑州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强,鹤壁可持续发展能力最弱;2)河南省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空间差异性是由区内和区际差异共同造成的,二者贡献率相当,总体呈下降趋势;中原城市群是区内和区际差异的主要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乔旭宁 杨娅琳 杨永菊 冯德显
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模型,构建了河南省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的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对其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引入Theil系数对其进行空间解构,结果表明:1)河南省总体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且差异明显。可持续发展能力一般及以下的城市数量占河南省城市总数的94.44%,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差的达到了1/3;郑州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强,鹤壁可持续发展能力最弱;2)河南省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空间差异性是由区内和区际差异共同造成的,二者贡献率相当,总体呈下降趋势;中原城市群是区内和区际差异的主要贡献者,黄淮海地区的贡献率最低;3)在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构成要素中,响应对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影响最大,是决定性因子;驱动力对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影响最小;基于各地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及组合情况,将其划分为压力约束型、驱动力引领型、压力支撑型、压力状态综合型及多因素共同驱动型5种类型。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国徽 梅林海
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世界潮流,广东经济发展也将向低碳发展方式转型。文章运用DPSIR模型分析了广东发展低碳经济的驱动因素、广东大气质量面临的压力、广东的大气质量变化、广东大气质量变化的影响及广东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广东发展低碳经济的支撑体系。
关键词:
低碳经济 DPSIR模型 支撑体系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佳 丁淑莉
低碳交通是一种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出行高效的交通发展理念,是实现交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发展模式。随着城市化进程及经济增长速度的加快,河北省能源短缺、环境容量超载、交通拥堵等问题越来越明显,同时由于存在交通节能减排技术推广不足、公共交通系统投资缺乏等问题,导致河北省城市低碳交通发展困难重重。为了低碳交通发展的顺利进行,通过运用因子分析法,定量计算了44个因子对城市交通碳排放的贡献值,分析得出经济增长、人口数量、客运量、货运量、私人汽车保有量等是影响城市交通碳排放的主要因子,根据定量研究结果,提出了促进河北省城市低碳交通合理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碳排放 低碳交通 影响因子 河北省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田小燕 孟书霞 韩冰
文章基于建设模式,以河北省农业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作为探究对象,提出一种基于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农业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包括高科技农业示范展示、推广、农业生产、养殖、农业园林旅游等。在具体实施上,坚持以政策性扶持为主导,借助于农业科技的拉动力,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关键词:
河北省 农业区域经济 现代农业园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田小燕 孟书霞 韩冰
文章基于建设模式,以河北省农业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作为探究对象,提出一种基于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农业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包括高科技农业示范展示、推广、农业生产、养殖、农业园林旅游等。在具体实施上,坚持以政策性扶持为主导,借助于农业科技的拉动力,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关键词:
河北省 农业区域经济 现代农业园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田小燕 孟书霞 韩冰
文章基于建设模式,以河北省农业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作为探究对象,提出一种基于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农业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包括高科技农业示范展示、推广、农业生产、养殖、农业园林旅游等。在具体实施上,坚持以政策性扶持为主导,借助于农业科技的拉动力,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关键词:
河北省 农业区域经济 现代农业园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金丹 董晓
随着我国城镇化和机动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交通环境受到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基于DPSIR概念模型,结合AHP-熵值法构建城市绿色交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根据2008—2015年相关统计数据,对徐州市绿色交通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近8年徐州市绿色交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值在波动中增长,整体呈现明显转好趋势;徐州市交通系统面临的显性压力是促使其发展的最重要原因;政府及公众的行动响应是提升绿色交通综合水平的关键因素;公交车标台数、机动车污染物排放量、人均GDP、公众绿色出行认同度,同时作为重要指标和主要限制性因素,应成为城市绿色交通发展重点关注的方面。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建辉 孙钰 郭昭鹏 何焱 范谋远
基于GTWR模型,探究了不同因素对河北省净碳排放影响的时空异质性。结果表明,各碳排放影响因素的回归系数均具有不同程度时空异质性,时间异质性较空间异质性更为明显;研究期内,人口规模和城市化对碳排放影响为正向且大体呈下降趋势,在研究期末稳定于较低的水平;固定资产投资、对外开放水平和第二产业占比对碳排放的影响大体呈上升趋势,在研究期末均为正向影响且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各地级市间,人口规模和第二产业占比对碳排放的影响的差异相对较小,而固定资产投资、对外开放水平和城市化率对碳排放的影响差异相对较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