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251)
2023(16437)
2022(13946)
2021(12725)
2020(10423)
2019(24038)
2018(23934)
2017(45818)
2016(24549)
2015(27477)
2014(27407)
2013(26849)
2012(24951)
2011(22534)
2010(22617)
2009(20423)
2008(19390)
2007(16860)
2006(15023)
2005(13339)
作者
(69076)
(57964)
(57519)
(54617)
(36973)
(27810)
(26117)
(22588)
(22249)
(20567)
(19724)
(19609)
(18537)
(18315)
(17950)
(17591)
(17135)
(16756)
(16626)
(16605)
(14392)
(14102)
(14055)
(13490)
(13096)
(12953)
(12618)
(12591)
(11775)
(11359)
学科
(122078)
经济(121969)
管理(67439)
(61825)
(49002)
企业(49002)
方法(46410)
数学(41303)
数学方法(40624)
中国(32422)
地方(31591)
(29059)
业经(24674)
(22359)
(22116)
环境(20192)
农业(20009)
(17641)
地方经济(17354)
(17277)
贸易(17262)
理论(16741)
(16561)
(16141)
(15742)
金融(15740)
(15730)
技术(15668)
(15385)
银行(15368)
机构
学院(343210)
大学(340110)
(147528)
经济(144518)
管理(132686)
研究(119000)
理学(113856)
理学院(112542)
管理学(110310)
管理学院(109665)
中国(89392)
(73054)
科学(71817)
(63537)
(58673)
中心(55048)
(53703)
研究所(53176)
(51944)
财经(50511)
业大(49330)
(46246)
北京(46113)
师范(45800)
(45778)
经济学(45349)
(43850)
(41613)
农业(41505)
经济学院(40445)
基金
项目(232874)
科学(184387)
研究(170828)
基金(167948)
(145896)
国家(144685)
科学基金(125416)
社会(109388)
社会科(103769)
社会科学(103741)
(92567)
基金项目(88787)
自然(80583)
教育(78856)
自然科(78722)
自然科学(78708)
(77570)
自然科学基金(77222)
编号(69039)
资助(68882)
(54852)
成果(54239)
重点(52756)
(50643)
(48647)
课题(48554)
创新(45512)
国家社会(45200)
科研(44103)
教育部(43726)
期刊
(168563)
经济(168563)
研究(103012)
中国(70719)
管理(50294)
(48457)
(48398)
学报(48064)
科学(47757)
大学(37707)
教育(37670)
学学(35527)
技术(35048)
农业(33364)
(30831)
金融(30831)
经济研究(27431)
业经(27016)
财经(24696)
问题(22619)
(21446)
技术经济(18886)
统计(18647)
(18243)
资源(17166)
(16898)
现代(15708)
商业(15585)
(15574)
科技(15370)
共检索到5190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朱婧  汤争争  刘学敏  卢一富  
以"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模型为基础,构建了济源市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济源市"十一五"时期低碳城市的建设状况,对济源市低碳城市建设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朱霞  路正南  
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缓解全球气候变暖、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主要实现途径,低碳城市是伴随着低碳经济提出的发展目标。对及时、准确掌握城市经济运行状况、生态环境发展状况,确保低碳经济系统始终运行在良性轨道上,研究科学、全面的低碳城市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论文综合运用低碳经济、低碳城市等相关理论,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模型框架,构建低碳城市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对评价指标赋权,克服了多指标评价中主观确定权重的缺陷。利用主成分投影法评价城市低碳发展水平,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李献士  李相佑  王殿茹  
低碳经济是一种符合建设生态文明和节约资源要求的经济类型,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构建基于DPSIR框架模型的河北省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相关统计数据,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河北省2005—2010年的低碳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显示:河北省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呈明显上升趋势,响应因子指数大幅增加,说明河北省在发展低碳经济措施方面较有成效。但是,影响因子和压力因子的增长表明了经济活动对资源环境的压力依然存在,生态负荷在增大。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朱婧  丛建辉  张伟  
应用修正扩展后的STIRPAT模型分解了工业主导型城市碳排放驱动机制的社会经济驱动效应,并基于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等方法分析了碳排放与各驱动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人均GDP、产业结构、城镇化率、人口规模和碳排放强度是造成城市能耗和碳排放增加的最主要因素。就案例城市目前的发展阶段而言,经济增长尚未表现出与碳排放的倒U型变化趋势,第二产业占比是造成碳排放逐年增加的主要因素,城镇化率与碳排放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丛建辉  刘学敏  朱婧  汤争争  
城市是碳排放的主要空间载体,工业是产生碳排放最多的产业部门。由于中国经济受城市化与工业化"双轮驱动",经济总量超全国一半的中小城市工业碳排放问题将关系到未来几十年内的减排潜力与发展空间。本文以河南省济源市为研究案例,使用《中国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与部分实测排放因子数据,对包含铅锌冶炼等工业生产过程在内的济源市2000-2010年间工业碳排放量进行了核算,并基于改进的STIRPAT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解,运用岭回归方法探讨了结构因素、规模因素和技术因素对工业碳排放量变化的影响程度。研究表明:济源市工业碳排放总量在2000年以来呈现快速上升趋势,但在2007-2009年的金融危机期间增速...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黄志烨  李桂君  李玉龙  常远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北京市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与环境的保护、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已成为城市发展的主要矛盾,空气污染、水资源紧缺、交通、住房压力大等问题非常突出。面对这种情况,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人口、经济、环境和能源等因素的协调发展。结合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北京市的城市发展现状,采用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riving-forces-pressure-state-impact-response,dpsir)理论框架构建城市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将熵值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合理确定指标权重。选取了2001—2014年北京市城市发展指标数据,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金丹  董晓  
随着我国城镇化和机动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交通环境受到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基于DPSIR概念模型,结合AHP-熵值法构建城市绿色交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根据2008—2015年相关统计数据,对徐州市绿色交通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近8年徐州市绿色交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值在波动中增长,整体呈现明显转好趋势;徐州市交通系统面临的显性压力是促使其发展的最重要原因;政府及公众的行动响应是提升绿色交通综合水平的关键因素;公交车标台数、机动车污染物排放量、人均GDP、公众绿色出行认同度,同时作为重要指标和主要限制性因素,应成为城市绿色交通发展重点关注的方面。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周雅欣  王建伟  高洁  任佳玲  
为准确衡量城市低碳交通发展水平,在低碳交通发展内涵基础上运用DPSIR框架构建低碳交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明确各指标之间的因果关系;采用熵权TOPSIS评价方法和障碍度模型测算城市低碳交通发展水平,识别不同时期阻碍低碳交通发展的障碍因子,并以北京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7—2017年北京市低碳交通发展水平稳步增长,综合评价值从0.311 0上升到0.682 6,年均增长速度约为8.57%。影响北京市低碳交通发展的主要障碍因子依次是交通运输碳排放强度、环保财政支出占比、公路货物周转量占货物总周转量比重、运营公交车辆数增长率和客运周转量,揭示了北京市低碳交通治理的短板因素,为低碳交通发展政策制定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陈南祥  董贵明  邱林  苏万益  常直福  
COM技术是新一代组件式GIS发展的主流,文章阐述了COM,COMGIS的基本原理,介绍了ArcObjects的组成结构、开发的关键技术、开发方式,以及ArcGIS Engine的功能,对使用两种组件式GIS进行二次开发进行了比较。最后给出了使用ArcObjects开发的一个实例———济源市水土保持决策支持系统,描述了系统的设计原则,系统的结构设计和系统的功能,并简要说明了系统的主要功能所使用的关键接口。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民  邓楚雄  谢炳庚  刘彬斌  雷国强  
基于DPSIR模型框架,构建起低碳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专家打分法、熵权法、线性加权法相结合的方法,对长沙市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变化进行定量评价,探讨长沙市低碳经济发展的路径。结果表明,长沙市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变化过程中,驱动力子系统评价指数呈稳步上升的发展态势,由2000的0.040 6上升到2013年的0.166 5;压力子系统评价指数个别年份有小幅下降,但总体增长趋势明显;状态子系统评价指数持续降低,2013年下降趋势得以遏制;影响子系统评价指数经历先降后升的发展阶段后,2013年再次回落;响应子系统评价指数经前期的波浪式增减后快速稳步提升。2000-2005年系统综合评价指数基本稳定在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云燕  羡瑛楠  殷晨曦  
论文以经济发展为核心,环境发展为基础,社会发展为目的,科学技术为手段,从社会系统、经济系统、环境系统、科技系统四个子系统出发,构建了18个指标组成的低碳城市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与熵权法相结合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四直辖市2008—2013年的低碳发展指标进行处理,得到量化评价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四直辖市低碳城市综合发展指数排名次序为北京、上海、天津、重庆;2008—2013年北京和上海低碳发展水平整体上处于上升的趋势,天津和重庆的低碳发展水平在2011年出现了微小的拐点,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苑清敏  崔东军  
本文从低碳经济视角出发,基于DPSIR概念模型,结合当前低碳经济发展以区域为主要着力点的现实情况,构建区域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指标体系中各指标权重,采用线性加权法计算2001-2010年天津的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综合指数值UESDI,得出天津市低碳经济发展等级,提出天津市发展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亚辉  
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聚焦到银行领域,是"互联网+"计划与银行业的深度融合,将银行传统业务模式中的营销、技术、生产、管理、流程等方面与互联网技术进行对接,从而实现传统商业银行的升级与转型。首先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的影响,接着通过研究济源辖内一些商业银行在"互联网+"新常态下开展推广新业务的情况,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国徽  梅林海  
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世界潮流,广东经济发展也将向低碳发展方式转型。文章运用DPSIR模型分析了广东发展低碳经济的驱动因素、广东大气质量面临的压力、广东的大气质量变化、广东大气质量变化的影响及广东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广东发展低碳经济的支撑体系。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乔旭宁  杨娅琳  杨永菊  冯德显  
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模型,构建了河南省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的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对其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引入Theil系数对其进行空间解构,结果表明:1)河南省总体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且差异明显。可持续发展能力一般及以下的城市数量占河南省城市总数的94.44%,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差的达到了1/3;郑州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强,鹤壁可持续发展能力最弱;2)河南省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空间差异性是由区内和区际差异共同造成的,二者贡献率相当,总体呈下降趋势;中原城市群是区内和区际差异的主要贡献者,黄淮海地区的贡献率最低;3)在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构成要素中,响应对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影响最大,是决定性因子;驱动力对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影响最小;基于各地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及组合情况,将其划分为压力约束型、驱动力引领型、压力支撑型、压力状态综合型及多因素共同驱动型5种类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