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895)
2023(18460)
2022(15380)
2021(14273)
2020(12077)
2019(27775)
2018(27592)
2017(53067)
2016(28605)
2015(32372)
2014(32407)
2013(32115)
2012(29834)
2011(26894)
2010(27375)
2009(25653)
2008(25630)
2007(23325)
2006(20610)
2005(18629)
作者
(83578)
(70087)
(69755)
(66228)
(44493)
(33669)
(31808)
(27415)
(26467)
(25127)
(23719)
(23553)
(22350)
(22191)
(21597)
(21466)
(20919)
(20644)
(20293)
(20060)
(17403)
(17385)
(17177)
(16149)
(15728)
(15716)
(15623)
(15603)
(14272)
(14060)
学科
(129889)
经济(129754)
(105213)
管理(90604)
(85905)
企业(85905)
方法(55907)
(49879)
数学(46344)
数学方法(45628)
业经(35827)
(34745)
中国(34334)
农业(33216)
地方(27942)
(24857)
(23874)
财务(23801)
财务管理(23755)
(22601)
贸易(22584)
企业财务(22483)
(22365)
技术(22313)
理论(22037)
(21906)
(20870)
(19618)
(19412)
银行(19380)
机构
学院(418888)
大学(410957)
(174490)
经济(170893)
管理(165113)
理学(141562)
理学院(140079)
管理学(137514)
研究(136923)
管理学院(136745)
中国(107333)
(86774)
科学(83045)
(79583)
(79055)
(69369)
(65592)
中心(64820)
业大(63790)
财经(62675)
研究所(62354)
农业(60971)
(56752)
北京(54536)
(53282)
师范(52751)
经济学(52008)
(51986)
(48685)
经济学院(46941)
基金
项目(272504)
科学(215649)
研究(200435)
基金(196807)
(170460)
国家(168893)
科学基金(146531)
社会(127523)
社会科(120665)
社会科学(120628)
(109606)
基金项目(103682)
自然(94673)
教育(92593)
自然科(92545)
自然科学(92522)
自然科学基金(90869)
(90297)
编号(82847)
资助(80900)
成果(65883)
(62197)
重点(61019)
(59915)
(58470)
课题(56825)
创新(54076)
国家社会(52106)
科研(51923)
教育部(51332)
期刊
(201753)
经济(201753)
研究(119644)
中国(85041)
(77268)
(64332)
管理(63949)
学报(61324)
科学(59126)
农业(52098)
大学(47751)
学学(45258)
教育(44554)
(41282)
金融(41282)
技术(41011)
业经(38140)
财经(30997)
经济研究(30541)
(28167)
问题(26903)
(26701)
技术经济(23329)
统计(21661)
(20570)
(20142)
商业(19952)
世界(19796)
现代(19330)
(19065)
共检索到6326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于伯华  吕昌河  
DPSIR概念模型继承了PSR模型的优点 ,是分析评估环境系统的有效工具。本文以DPSIR概念模型为指导 ,系统分析了农业系统的现状、塑造这一现状的驱动力和压力 ,探讨了农业对于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以及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响应 ,目的是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和实现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本文认为DPSIR概念模型有利于分析复杂系统的因果关系 ,能有效整合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焦晋鹏  
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需要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文章选取水库数量等15个观测变量,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等4个潜变量,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农业生态补偿支持下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找出农业生态补偿的重点。结果表明:农业生态补偿所支持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农业资源和环境保护、绿色农业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均呈正相关关系,并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均有显著的影响。其中,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影响最大,绿色农业影响较大,农业资源和环境保护影响较小。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苑清敏  崔东军  
本文从低碳经济视角出发,基于DPSIR概念模型,结合当前低碳经济发展以区域为主要着力点的现实情况,构建区域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指标体系中各指标权重,采用线性加权法计算2001-2010年天津的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综合指数值UESDI,得出天津市低碳经济发展等级,提出天津市发展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黄志烨  李桂君  李玉龙  常远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北京市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与环境的保护、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已成为城市发展的主要矛盾,空气污染、水资源紧缺、交通、住房压力大等问题非常突出。面对这种情况,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人口、经济、环境和能源等因素的协调发展。结合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北京市的城市发展现状,采用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riving-forces-pressure-state-impact-response,dpsir)理论框架构建城市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将熵值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合理确定指标权重。选取了2001—2014年北京市城市发展指标数据,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洁  李忠德  杨萍  季明川  李明辉  
生态足迹是一种从生态学角度来衡量可持续发展程度的方法,通过生态足迹需求与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力进行比较来定量的判断某一国家或地区目前可持续发展的状态,以便对未来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科学规划和建议。生态足迹模型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定量测度标尺,主要反映人类开发利用农业资源的强度。研究采取宏观形势分析与微观数理模型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式,以生态足迹模型为评价手段,通过对2000~2013年山东省农业资源开发强度和生态系统承载力情况进行了定量分析,得出山东省人均生态赤字由2000年的3.662 2hm2/人增至2013年的7.709 4hm2/人,而2013年生态赤字率更是高达1709%的结论,在此...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乔旭宁  杨娅琳  杨永菊  冯德显  
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模型,构建了河南省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的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对其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引入Theil系数对其进行空间解构,结果表明:1)河南省总体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且差异明显。可持续发展能力一般及以下的城市数量占河南省城市总数的94.44%,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差的达到了1/3;郑州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强,鹤壁可持续发展能力最弱;2)河南省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空间差异性是由区内和区际差异共同造成的,二者贡献率相当,总体呈下降趋势;中原城市群是区内和区际差异的主要贡献者,黄淮海地区的贡献率最低;3)在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构成要素中,响应对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影响最大,是决定性因子;驱动力对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影响最小;基于各地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及组合情况,将其划分为压力约束型、驱动力引领型、压力支撑型、压力状态综合型及多因素共同驱动型5种类型。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乔旭宁  杨娅琳  杨永菊  冯德显  
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模型,构建了河南省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的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对其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引入Theil系数对其进行空间解构,结果表明:1)河南省总体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且差异明显。可持续发展能力一般及以下的城市数量占河南省城市总数的94.44%,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差的达到了1/3;郑州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强,鹤壁可持续发展能力最弱;2)河南省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空间差异性是由区内和区际差异共同造成的,二者贡献率相当,总体呈下降趋势;中原城市群是区内和区际差异的主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婷  
依据京津冀城市群10年的相关数据指标,结合京津冀城市群实际发展状况,基于DPSIR-TOPSIS模型,对京津冀城市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及障碍度进行综合评价。通过DPSIR模型分析环境承载力各项指标,并利用TOPSIS法评析生态环境承载力障碍度。结果表明:京津冀城市群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标处于向好态势,但维持区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承载力指标仍有提升空间。通过驱动力指标、压力指标和状态指标的分析,京津冀城市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需要继续走“绿色发展、科技创新、资源节约”之路。要继续增加财政投入力度,并拓宽投融资渠道,进一步缩小京津冀城市群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差异化水平,重点发挥北京的辐射带动作用,减少城市间生态环境承载力的极差分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婷  
依据京津冀城市群10年的相关数据指标,结合京津冀城市群实际发展状况,基于DPSIR-TOPSIS模型,对京津冀城市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及障碍度进行综合评价。通过DPSIR模型分析环境承载力各项指标,并利用TOPSIS法评析生态环境承载力障碍度。结果表明:京津冀城市群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标处于向好态势,但维持区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承载力指标仍有提升空间。通过驱动力指标、压力指标和状态指标的分析,京津冀城市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需要继续走“绿色发展、科技创新、资源节约”之路。要继续增加财政投入力度,并拓宽投融资渠道,进一步缩小京津冀城市群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差异化水平,重点发挥北京的辐射带动作用,减少城市间生态环境承载力的极差分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龚春明  倪慧  
时下有关农业发展的探讨,愈益增多。有人认为农业发展的破解之道在于农业之外,也有人主张农业发展的根本之道在于农业自身内部要素的优化重组。诚然,上述观点皆有各自的理据,只是分析的视角不同而已。本文认为,对于如何促使农业走上良性且又持续的发展道路,其答案实际上仍暗含于"三农"之中,而非农业的单一维度。为此,在农业持续发展过程中,就应确立"三体论"的发展理念(即,以小规模持续农业为本体,以新型职业农民为主体,以村落为载体),因为这一理念可以内在地适应农业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并为农业持续发展培养"接班人",同时还可满足农业持续发展所需的时空要素。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阮爱君  
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发展目标之一,也是我国政府、学者、产业界关注的焦点之一。然而如何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呢?文章在介绍国际最新有关可持续发展治理的概念和理论,并在分析欧盟、经济合作组织等国际组织可持续发展治理的研究和分析框架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治理模式,以促进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钱静  刘奕  
突发事件包含信息类型繁多,内在逻辑复杂。为解决突发事件分析领域缺乏支持信息结构化表达方法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针对突发事件分析的框架模型——要素-对象-结果(EOC)模型。EOC模型首先定义突发事件包含的“要素”“对象”“结果”“环境”“响应与管理”和“情景”6个基本概念,然后在关联上述6个概念组成成分的基础上构建突发事件分析框架,实现从概念和数学上对突发事件进行分析和呈现。火灾案例研究表明:EOC模型能够辅助实现突发事件相关信息从非结构化、半结构化到结构化的分析、表达和存储,并实现定性和定量呈现突发事件发展全过程。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志宏  刘荣英  
本文研究了投入占用产出分析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应用,这主要包括在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建立、理论分析和模型建立等方面的应用。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周斌  陈虎  
本文基于能值分析的方法计算生态足迹来分析我国2008-2013上半年的生态经济可持续状态,并得出相关结论。这预示我国仍面临着巨大的生态环境危机,生态经济的协调发展依旧是我国经济改革的重大课题。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袁祯燕  吕光辉  贡璐  安尼瓦尔·阿木提  
生态足迹是分析国家或地区自然资源可持续里用的重要指标。本文利用FAO数据、新疆统计年鉴等自然资源生产与消费数据、人口数据,采用可变世界单产法计算了1988~200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态足迹。结果表明:从1988~2005年间,新疆的人均生态足迹显著上升,从1995年开始出现生态赤字且有逐渐加大的趋势。生态协调系数DS显示,1996年后新疆的资源利用超出生态环境的承载范围,其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