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60)
- 2023(12805)
- 2022(11063)
- 2021(10380)
- 2020(9042)
- 2019(21253)
- 2018(21322)
- 2017(41099)
- 2016(22428)
- 2015(25612)
- 2014(25561)
- 2013(25000)
- 2012(22865)
- 2011(20419)
- 2010(20283)
- 2009(18546)
- 2008(18092)
- 2007(15918)
- 2006(13407)
- 2005(11364)
- 学科
- 济(91281)
- 经济(91195)
- 管理(62303)
- 业(59961)
- 企(49167)
- 企业(49167)
- 方法(47814)
- 数学(43090)
- 数学方法(42368)
- 农(24654)
- 财(22116)
- 中国(20897)
- 业经(18862)
- 地方(18535)
- 学(17586)
- 农业(16393)
- 贸(16383)
- 贸易(16376)
- 易(15866)
- 理论(15344)
- 务(14509)
- 财务(14448)
- 财务管理(14411)
- 制(14394)
- 和(13602)
- 企业财务(13528)
- 技术(13464)
- 环境(13406)
- 划(11869)
- 银(11520)
- 机构
- 学院(314351)
- 大学(312552)
- 济(124434)
- 管理(124175)
- 经济(121768)
- 理学(108718)
- 理学院(107512)
- 管理学(105215)
- 管理学院(104630)
- 研究(98311)
- 中国(72834)
- 京(64754)
- 科学(63165)
- 财(54204)
- 农(53835)
- 业大(50149)
- 所(48977)
- 中心(47301)
- 江(46205)
- 研究所(45003)
- 财经(44404)
- 农业(42798)
- 范(40661)
- 经(40296)
- 师范(40213)
- 北京(39501)
- 经济学(37721)
- 州(36635)
- 院(35675)
- 技术(34784)
- 基金
- 项目(219903)
- 科学(173079)
- 基金(159234)
- 研究(157443)
- 家(139233)
- 国家(138083)
- 科学基金(119272)
- 社会(98247)
- 社会科(93139)
- 社会科学(93109)
- 省(87807)
- 基金项目(84969)
- 自然(79783)
- 自然科(77979)
- 自然科学(77961)
- 自然科学基金(76561)
- 教育(74743)
- 划(73815)
- 资助(65975)
- 编号(64597)
- 成果(50969)
- 重点(49581)
- 部(48243)
- 发(46889)
- 创(46098)
- 课题(44220)
- 创新(42989)
- 科研(42922)
- 大学(41391)
- 教育部(41357)
- 期刊
- 济(126594)
- 经济(126594)
- 研究(81905)
- 中国(55894)
- 学报(49769)
- 农(47039)
- 科学(45555)
- 财(43515)
- 管理(43075)
- 大学(37784)
- 学学(35615)
- 教育(33458)
- 农业(32154)
- 技术(31016)
- 融(22386)
- 金融(22386)
- 业经(21872)
- 财经(20956)
- 经济研究(20377)
- 经(17997)
- 业(17960)
- 统计(17420)
- 问题(17274)
- 技术经济(16272)
- 策(15858)
- 版(15579)
- 图书(14978)
- 资源(14867)
- 科技(14363)
- 决策(14312)
共检索到4364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磊 雪合来提·马合木提
新疆的能源资源禀赋具有明显优势,但在工业化过程中,能源消耗量大、利用率低下的问题始终存在,因此造成的生态和环境问题十分严峻。本文建立能耗DPG模型,对新疆工业部门的能耗偏离量进行了分解,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影响工业能耗量变动的主要正面因素是能耗强度的变化,其次是对本地产品的最终需求,生产技术进步的作用很小;而主要的负面因素是调入替代的增加。工业部门的节能效果也主要是依靠少数几个资源型行业的拉动。从长期看,调整工业结构、提高生产技术水平才是新疆工业节能降耗的根本途径。
关键词:
工业 DPG模型 能源消耗 因素分析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沈叶 刘中侠 邓翠翠 王迪
减少工业部门碳排放是实现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路径之一。为识别工业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及其减排贡献,厘清工业部门碳排放与经济发展间的脱钩路径,本文以2006—2019年安徽省工业碳排放为例,集成C-D生产函数、LMDI模型与Tapio解耦模型量化评估了工业部门的低碳化驱动因素及其脱钩路径。结果表明:(1)考察期内安徽省工业部门碳排放累计净增1076.70万吨,碳排放总量呈阶段性变化并在2013年与2016—2018年实现了减排效果;(2)工业部门投资与工业技术水平导致了安徽省工业部门碳排放的快速增长,而能源强度的减排作用最为显著,能源结构、经济结构和劳动力投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工业CO_(2)排放,特别是劳动力投入呈现先促进后抑制的变化趋势;(3)安徽省工业CO_(2)排放与经济发展间的脱钩状态有四种:弱解耦(2008—2012年和2014—2015年)、强解耦(2013年和2016—2018年)、扩张耦合(2006—2007年)和扩张负解耦(2019年);抑制脱钩因素有技术水平和资本投入;促进脱钩因素有能源强度和经济结构;其中能源结构和劳动力逐渐由抑制脱钩转变为促进脱钩,且劳动力投入因素变化最为显著。实现安徽省工业CO_(2)减排,建议进一步优化能耗结构与经济结构,提升能源强度和劳动力投入水平,并逐步转变安徽省工业经济发展模式,提高工业技术水平及其资本利用效率。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焦文献 陈兴鹏 贾卓
经济增长和能源节约需要统筹兼顾,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还应减少能源消耗。本文以甘肃省工业部门24个细分产业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各产业的能耗比重及其变化情况,发现能源消耗集中在六大高耗能产业,并且其比重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其次,应用能耗产出弹性分析了能源消耗与产业产值增量变化之间的相对关系,重点评价了六大高耗能产业的可持续状态;然后,应用改进型结构分解法分析了部门结构变化和部门强度变化在工业部门能源强度降低中所起的作用,并通过进一步分解产品结构变化和产品强度变化对部门强度变化的影响,还原了部门结构变化对工业部门能源强度降低的真实作用;最后,结合甘肃省经济发展和能源消耗的现状提出了节约能源的重...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伟 朱启贵
深入分析我国工业能源消费量变化的趋势及其影响因素,找出降低工业能源强度的措施,对实现全国节能减排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将部门内能源消费结构效应纳入分析框架,运用对数平均Divisia指数分解法,对我国1994-2007年间工业能源消耗强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解。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国凤 何炼成 杨煜
将1996—2011年中国工业部门36个子行业的能源消耗量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LMDI)分解法将能源消耗增长量分解为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三大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规模效应是这一阶段我国能源消耗量增加的主要因素与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及出口大国的状况符合;技术效应是降低能源消耗量的主导因素,贡献率为131.52%;结构效应对能源消耗量的下降发挥了一定的作用,这与采用行业细分的价格指数对36个子行业的增加值数据进行调整有关。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求索
[作者]
刘险峰
利用2001-2014年间中国工业39个行业消费8种主要能源和电力数据,运用对数平均指数分解法对各年工业部门能源消耗活动碳排放增长的影响因子及其影响程度进行估算。研究表明:产出增长是导致工业部门碳排放增长最重要的原因,能源强度是碳减排最重要的因素,能源结构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工业部门碳排放水平,部门结构的变化在大多数年份增加了碳排放量,且对碳排放的影响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关键词:
碳排放 影响因素 LMDI法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杨振兵 张诚
本文基于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随机前沿分析模型,结合市场需求-供给比率测算了中国工业行业的产能过剩指数,并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考察了其影响因素。我们发现:由于生产过程中效率损失与市场供大于求,中国工业行业普遍存在产能过剩现象,有15个行业产能过剩现象较为严重。产能过剩现象不能完全归咎于盲目过量投资,为解决就业压力增加劳动投入、不重质量只求数量的吸引外资、为提升生产效率增加的创新投入、行业内部的恶性竞争等都会恶化产能过剩现象。因此,解决产能过剩需要优化创新方向,并在提升产品质量、完善收入分配与对外直接投资策略方面进行相应的政策调整。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林青松
迄今为止尽管中国工业改革,特别是国有工业部门的改革仍不尽人意,但改革前经济生活中那种令人窒息的死气沉沉的懒散状态已经被沸沸腾腾的商海潮一扫而光。城市里一幢幢花样翻新的写字楼和贸易大厦高悬着醒目的商业广告,商场里琳琅满目的商品摆满了货架。这一切不仅令俄罗斯人,而且今西方人赞叹不已。中国市场取向的改革确实正在结出硕果。本文在吸收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评估改革以来中国工业效率变动的走势以及不同所有制工业部门之间效率的差异并分析影响效率走势和造成差异的原因。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新红 王哲如
本文以我国工业部门为研究对象,构建工业部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LMDI因素分解模型;对碳排放恒等式进行改进,并将改进的碳排放等式和LMDI因素分解法运用到工业部门的碳排放因素分解中,实证研究各影响因素对碳排放量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我国工业部门的能源结构、经济增长水平及人口数量与碳排放的增长呈现出正相关关系;能源强度与碳排放增长呈负相关关系。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果,给出我国工业部门的减排政策建议。
关键词:
碳排放 LMDI方法 工业部门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冯根福 刘军虎 徐志霖
本文认为,既有的许多有关中国工业部门研发行为的研究文献是从市场结构的角度进行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则从另一个角度,即从效率的角度,重新设计了量化中国工业部门研发行为的指标与变量,并对中国35个工业部门的研发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在上述基础上,作者提出了若干提高中国工业部门研发效率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中国工业部门 研发效率 影响因素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范巧
要素禀赋变化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分析对选择要素发展战略十分重要。然而,学界对该问题的关注主要集中于短期和静态效应。文章结合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及相关设定,考察了一国要素禀赋变化对资本密集型部门和劳动密集型部门总产出变化的可能影响。理论分析结论显示:短期内,某一要素的增加会导致密集使用该要素部门的生产增加,而其它部门的生产则降低;长期内,某种要素的增加将引起该要素价格的下降,则所有生产部门都将更多地使用该要素,而某一要素的增加也会导致密集使用其他要素部门的产出增加;长期内,劳动和资本要素的相对价格变化将引起劳动密集型生产部门产出同方向变化,而资本密集型生产部门产出则反方向变化。同时,本文还结合19...
关键词:
要素禀赋变化 要素密集度 产出增长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董军 张旭
在对我国工业部门能源消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集中研究了影响工业部门能耗碳排放的具体因素,综合考虑能源排放强度、能源结构、能源强度和产出规模等四个要素,运用指标分解分析法中的对数平均权重分解法,建立了工业部门能耗碳排放分解模型,并对1995年-2007年的工业部门能耗碳排放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工业能源强度显现出了对碳排放明显的负影响,工业经济产出效应明显分为正影响缓慢增长的1995年-2001年和迅速增长的2001年-2007年两个阶段;工业总量增长引起能源消耗上升是导致碳排放总量迅速增长的直接原因,并且该效应已经抵消了能源强度效应对碳减排的贡献。文章最后提出了针对工业部门能源消耗的源头、过程和...
关键词:
工业部门 碳排放 LMDI 能源强度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岳平
十年来我国工业部门结构变动分析王岳平现代经济发展史表明,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过程,不仅仅表现为经济总量的增长,还必然伴随产业结构的演变。库兹涅茨的研究则进一步表明,人均国民收入在50~130美元(1958年美元,下同)时是产值结构变动频率最高的第一个时...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朱丽萌
区域工业部门结构模型系统初探朱丽萌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物质生产部门,其内部各部门之间的生产联系和比例关系,乃是工业部门结构研究所在。工业部门结构合理与否,与所研究区域的工业和整个经济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合理的工业部门结构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巨大的推...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熊俊 周应恒
90年代以来,通过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来提高我国内资企业的效率日益受到重视。本文使用分布滞后效应模型,重点考察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内资工业企业以及整个工业部门产生的外溢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外商投资对我国工业部门的外溢效应在短期内并不显著,但在长期内对我国工业产生增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外溢效应 外商投资 分布滞后效应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