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420)
- 2023(19433)
- 2022(16298)
- 2021(14929)
- 2020(12347)
- 2019(28276)
- 2018(28141)
- 2017(53678)
- 2016(29066)
- 2015(32540)
- 2014(32447)
- 2013(31794)
- 2012(29282)
- 2011(26207)
- 2010(26162)
- 2009(23630)
- 2008(22887)
- 2007(20180)
- 2006(17919)
- 2005(15696)
- 学科
- 济(120263)
- 经济(120051)
- 管理(81585)
- 业(80111)
- 企(64062)
- 企业(64062)
- 方法(51087)
- 数学(42976)
- 数学方法(42379)
- 中国(36470)
- 农(35387)
- 业经(29869)
- 地方(29093)
- 财(27346)
- 学(25228)
- 农业(23961)
- 制(21928)
- 理论(20921)
- 贸(20583)
- 贸易(20565)
- 和(19964)
- 易(19883)
- 技术(19535)
- 银(18984)
- 银行(18938)
- 环境(18576)
- 行(18160)
- 融(17818)
- 金融(17815)
- 发(17248)
- 机构
- 大学(406257)
- 学院(404802)
- 济(160858)
- 管理(160676)
- 经济(157207)
- 理学(138701)
- 研究(137222)
- 理学院(137165)
- 管理学(134610)
- 管理学院(133863)
- 中国(102248)
- 京(87440)
- 科学(85013)
- 财(72465)
- 所(67834)
- 农(66706)
- 中心(62944)
- 研究所(61744)
- 业大(60539)
- 江(60279)
- 财经(57787)
- 范(56360)
- 师范(55823)
- 北京(55063)
- 经(52583)
- 农业(51615)
- 院(50139)
- 州(49278)
- 经济学(47667)
- 师范大学(45121)
- 基金
- 项目(279521)
- 科学(220375)
- 研究(206113)
- 基金(201823)
- 家(175661)
- 国家(174129)
- 科学基金(150125)
- 社会(131048)
- 社会科(123569)
- 社会科学(123535)
- 省(109547)
- 基金项目(106917)
- 自然(96390)
- 教育(94892)
- 自然科(94182)
- 自然科学(94161)
- 自然科学基金(92440)
- 划(92081)
- 编号(85373)
- 资助(82030)
- 成果(68952)
- 重点(62505)
- 发(62315)
- 部(60959)
- 课题(58352)
- 创(58013)
- 创新(54045)
- 国家社会(53805)
- 科研(52981)
- 教育部(52485)
- 期刊
- 济(179007)
- 经济(179007)
- 研究(119172)
- 中国(82301)
- 学报(63713)
- 农(61527)
- 管理(59516)
- 科学(59011)
- 财(54080)
- 教育(50257)
- 大学(49207)
- 学学(45716)
- 农业(42401)
- 技术(37321)
- 融(35829)
- 金融(35829)
- 业经(30947)
- 经济研究(28053)
- 财经(27601)
- 图书(26543)
- 经(23708)
- 问题(23613)
- 业(21635)
- 科技(19770)
- 技术经济(19475)
- 理论(19074)
- 版(19042)
- 书馆(18240)
- 图书馆(18240)
- 现代(18120)
共检索到602157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陶兴 张向先 郭顺利
[目的/意义]通过密度峰值聚类算法(DPCA)对社会化问答社区用户生成答案进行知识聚合与主题发现。[方法/过程]利用TextRank方法挖掘用户生成答案中的关键词集合,再利用DPCA对关键词集合进行凝聚,最后进行可视化词云展示。[结果/结论]与传统聚类算法对比,DPCA能获得更加准确的聚类数目,簇类内的关键词更加凝练,知识主题更加明确。文章通过聚合服务,自动化地发现社会化问答社区中的知识主题,进一步提高了社会化问答社区中的用户交流方式和知识服务水平。[局限]用户生成答案缺少标准实验参考集,聚类结果测度有待完善。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郭顺利 张向先 陶兴 张莉曼
[目的/意义]旨在构建社会化问答社区用户生成答案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实现面向用户需求的答案质量自动化评价和筛选,提高社会化问答社区知识服务质量。[方法/过程]引入社会情感特征和用户特征,运用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实证构建用户生成答案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基于GA-BP神经网络模型设计答案质量自动化评价方法。最后,选取知乎网站数据对用户生成答案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和自动化评价方法进行应用研究。[结果/结论]构建包含答案文本特征、回答者特征、时效特征、用户特征、社会情感特征5个维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实验分析发现基于GA-BP神经网络的答案质量自动化评价方法相比于其他方法准确率较高、平均误差低,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能够进一步应用和推广实践。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陶兴 张向先 张莉曼 卢恒
[目的/意义]文章利用LDA主题模型与W2V-MMR自动摘要技术实现多个网络学术社区的跨平台知识聚合。弥补了现阶段单一平台提供专业知识不充分的问题,为社区内的科研工作者带来知识获取的便利。[方法/过程]首先利用LDA主题模型对用户生成内容文本进行主题获取、过滤与融合,形成跨平台知识主题。在此基础上通过W2V-MMR摘要生成方法进行跨平台知识摘要生成。[结果/结论]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方法在跨平台知识聚合中的有效性,为网络学术社区中的知识聚合服务提供了方法依据。[局限]聚合方法对文本要求质量较高,低质量文本会导致主题的知识丰富度降低。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龚凯乐 成颖
[目的/意义]以网络问答社区为研究对象,提出基于"问题-用户"传播网络的专家发现方法,为建立用户激励机制、完善专家推荐方法提供借鉴。[方法/过程]通过分析开放问答模式的特点,以"问题"和"用户"为节点、"答题关系"为有向边,构建"问题-用户"权威值传播网络,利用答案质量改进加权的HITS算法。[结果/结论]提出的算法可以较好地兼顾用户的答题数量与答案质量,能够选择出活跃度高、知识渊博的用户作为专家。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向先 李中梅 郭顺利
[目的/意义]解析社会化问答社区用户知识需求层级、特征及其动态演化过程,为面向用户知识需求开展用户行为、知识组织及服务等方面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过程]首先解析了用户知识需求的形成原因、层次和特征,然后分析了用户知识需求动态演化的原因和方向,最后运用集合论思想解析互动交流、浏览查询和服务推荐情境下用户知识需求动态演化过程。[结果/结论]用户知识需求可以划分为客观状态知识需求、意识层次知识需求、表达出来的知识需求、折中知识需求、个性化知识需求5个层级,具有多样性和综合化、随机性和情景化、集成性和精准化、连续性和动态化等特点。社会化问答社区的社交和互动交流功能、用户认知水平和能力提升、任务进展等因素驱动用户知识需求朝向精确清晰化、高层次化、集聚化方向演化。
关键词:
社会化问答社区 用户 知识需求 演化分析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施涛 姜亦珂
社会化问答社区用户知识贡献行为是促使社区发展壮大的关键。运用扎根理论方法,提出了复制型和创作型两类问答社区用户知识贡献行为,并结合自我决定理论和理性行为理论构建了用户选择知识贡献行为的收益模型,分析了社区激励机制对用户复制型回答与创作型回答内外在收益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外在奖励将大幅度提升用户复制型回答数量,但会减少创作型回答数量;社区弱化外在奖励政策,并注重内在激励政策,有助于创作型回答时产生更多内在收益,进而增加社区的创作型回答数量。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顺利 步辉 何宏国
[目的/意义]进一步挖掘与分析网络问答社区用户信息需求,实现用户信息需求序化组织与聚合,提升网络问答社区服务质量。[方法/过程]融合GMM和Kmeans聚类算法对网络问答社区用户提问问题文本进行用户信息需求挖掘与分析,并采集途牛网络问答社区“北京”话题下的全部问题文本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结论]途牛网络问答社区中用户的信息需求主要分为三类:景点、住宿、出行和周转。本文所提出的网络问答社区用户信息需求聚合方法可以高效地识别出用户信息需求,实现话题下用户信息需求序化和组织,对网络问答社区提升信息组织水平和优化信息服务质量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凌霄 沈卓 李艳
随着社会化问答社区规模的增大,网站呈现出用户平均质量下降、内容搜索难度上升的趋势。因此,控制问答质量、保证用户搜索体验、区分优劣用户成为了社会化问答社区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挑战。构建用户画像是一种常见且富有成效的用户描述及建模方法。文章抽取了社会化问答社区12万余用户在1342天内的活动指标,结合用户画像在推荐系统和搜索引擎中的应用实践,从用户资历、用户参与度、用户回答质量以及用户发展趋势4个方面构建用户画像,并结合具体用户数据验证结果。研究提出了标记用户特征的一些方法,并讨论了处理社会化问答社区用户特征时可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继东 李鹏程
文章提出了基于地理社交数据来发现用户潜在的关联领域节点,并对移动社交网络用户与节点之间的网络关系进行判别的方法。通过使用耦合隐马尔科夫模型来模拟用户与关联节点的交互情况,从而为节点间关系判别提供支持。最后根据用户与节点的关系以及用户的地理社交信息来为移动社交网络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张宝生 张庆普
Web 2.0技术的不断发展,催生了社会化问答社区等多种社会网络服务,社会化问答社区是基于互联网问答服务和参与用户所形成的社会性网络服务社区,用户的知识贡献是社会化问答社区的核心价值,对问答社区的发展运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用户知识贡献行为意向的影响因素,对深化问答社区用户关系管理,引导用户知识贡献行为具有重要意义。论文运用经典扎根理论方法,从访谈资料入手,根据各级编码、译码得到概念范畴及其逻辑关系,确定理论模型和内在机理。社会化问答社区用户知识贡献行为意向受知识需求端因素(提问用户)、知识供给端因素(回答用户)、平台服务端因素(服务载体)、社区环境端因素(环境氛围)四个方面交互作用和影响。通过对四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用户知识贡献的对策建议,为社会化问答社区的设计者、运营者及参与者提供参考。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邓胜利 陈晓宇 付少雄
【目的/意义】本文旨在分析社会化问答社区用户的信息需求对其信息搜寻行为的影响。研究的结论有助于相关研究者深入理解社会化问答社区用户信息搜寻的动因和发生机理。【方法/过程】通过梳理和分析前人的研究成果和相关的理论背景,构建适合本研究情境的信息搜寻影响因素模型。通过自陈述问卷进行实证调研,并利用结构方程建模的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和模型验证。【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在社会化问答社区中,用户的信息需求对其信息搜寻的影响是一种间接的过程,信息需求只有依靠问答社区卷入度的中介作用才能影响用户的信息搜寻。
[期刊] 图书馆学研究
[作者]
李枫林 魏蕾如
对社会化媒体的研究多集中于社交网络,从整体上讨论用户信息行为对信息管理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却鲜受关注。文章从用户行为的角度对国内外社会化媒体平台进行定性研究。根据对平台的功能定位,将社会化信息行为功能分为3大部分:内容生成、内容评价和内容分享。在此基础上,总结出社会化用户信息行为的3种聚合机制:主题聚合、评价聚合和功能聚合。针对互联网信息行为呈现出"多维度多形态"的特点,用户通过对社会化媒体具体功能的使用,能够达到更好的信息聚合及个人认知构建的目的。
关键词:
社会化媒体 用户行为 聚合机制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沈旺 康霄普 王佳馨 饶泽阳
[目的/意义]基于用户角度,对信息可信度评价进行研究,分析用户可信度评价行为,探索用户可信度评价指标体系,对信息可信度评价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采用扎根理论方法,从信源、信息内容和结构、媒介3个维度对问答社区语境下用户信息可信度评论进行编码,分析用户在真实情境下的可信度评价决策。[结果/结论]用户更倾向于使用信息内容维度评价指标对信息可信度进行评价。单项指标使用频率较高的是准确性、逻辑性、客观性;联合指标是准确性与客观性、准确性与合理性。专业知识背景影响用户的可信度评价深度,专业背景与话题的相关性越高,可信度评论的影响力越大。
关键词:
问答社区 信息可信度 评价指标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张亮 沈凯 张宁
[目的/意义]通过构建社会化问答社区机构号用户画像,揭示各类机构号群体的内容生产和社群交互特征,对机构号内容运营的优化具有意义。[研究设计/方法]构建了活动理论框架下的机构号信息行为模型。抽取特征标签并量化,刻画包含基本信息、内容生产、社群交互、平台功能和话题专注特征的机构号用户画像概念模型。结合活跃度标签和内容质量标签实现用户聚类,并分析各聚类的画像特征。[结论/发现]生成活动理论视角下的机构号画像,按内容质量和活跃度识别出机构号的四种类型。机构号内容运营的核心要素是在擅长领域持续稳定地输出优质内容;高质量的回答能够吸引高影响力用户,通过社群经营能够提高内容运营可见度与社区曝光;机构号内容运营聚焦少数主题策略,但在投入与产出不成正相关时,适当结合其他更有传播性的主题,可以实现用户引流。[创新/价值]基于活动理论构建机构号用户画像,识别出内容生产和社群交互特征,有助于优化机构号内容运营效率和提升社区影响力。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甘春梅 黄悦
社会化问答社区为用户获取、交流与共享信息提供了新的途径。对社会化问答社区不同用户行为影响因素进行探讨,为社区实践者制定有针对性的策略以便更好地吸引与留住用户提供参考。结合社会化问答社区的特性,将社会化问答社区用户行为细分为消费、参与、创造三类行为;基于动机理论,提出研究假设并构建理论模型。以知乎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搜集267份有效样本,并使用SmartPLS对模型进行验证。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动机要素促使社会化问答社区不同用户行为的产生。具体来说,娱乐和信息获取正向影响社会化问答社区用户的消费行为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