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14)
- 2023(8214)
- 2022(7090)
- 2021(6619)
- 2020(5719)
- 2019(13034)
- 2018(12830)
- 2017(24898)
- 2016(13092)
- 2015(14611)
- 2014(14016)
- 2013(13576)
- 2012(12234)
- 2011(10590)
- 2010(10106)
- 2009(8751)
- 2008(7992)
- 2007(6329)
- 2006(5002)
- 2005(3836)
- 学科
- 济(55985)
- 经济(55928)
- 管理(36269)
- 业(34755)
- 方法(32349)
- 数学(29711)
- 数学方法(29283)
- 企(29122)
- 企业(29122)
- 财(14158)
- 农(12228)
- 中国(11626)
- 学(10918)
- 业经(9814)
- 地方(9652)
- 务(9501)
- 财务(9467)
- 财务管理(9445)
- 企业财务(9029)
- 贸(8707)
- 贸易(8701)
- 易(8487)
- 农业(8120)
- 技术(8021)
- 环境(7745)
- 和(7440)
- 理论(7224)
- 制(7134)
- 划(6714)
- 融(6537)
- 机构
- 大学(173399)
- 学院(172761)
- 济(73254)
- 经济(72066)
- 管理(71890)
- 理学(64080)
- 理学院(63469)
- 管理学(62159)
- 管理学院(61856)
- 研究(52913)
- 中国(39571)
- 京(33911)
- 科学(32945)
- 财(32027)
- 财经(27102)
- 业大(26768)
- 中心(26449)
- 农(26357)
- 经(25046)
- 所(24434)
- 经济学(23667)
- 江(22907)
- 研究所(22863)
- 经济学院(21734)
- 农业(20880)
- 财经大学(20747)
- 范(20569)
- 师范(20315)
- 院(20079)
- 北京(19923)
- 基金
- 项目(132323)
- 科学(106660)
- 基金(100530)
- 研究(92565)
- 家(88470)
- 国家(87841)
- 科学基金(77232)
- 社会(61285)
- 社会科(58383)
- 社会科学(58371)
- 基金项目(53763)
- 自然(52079)
- 自然科(50982)
- 自然科学(50970)
- 省(50384)
- 自然科学基金(50041)
- 教育(43230)
- 划(43128)
- 资助(41027)
- 编号(35484)
- 重点(30093)
- 部(30025)
- 创(28097)
- 发(27546)
- 科研(26728)
- 国家社会(26598)
- 创新(26396)
- 教育部(26104)
- 成果(26031)
- 人文(25350)
共检索到2260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田有文 林磊 宋士媛 郝涛 闫玉博 邓寒冰
目前高光谱成像技术已成为蓝莓品质自动检测的重要手段,其中提取特征波长是一个重要步骤。为获得最佳的腐烂蓝莓高光谱特征波长图像,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高光谱图像特征波长图像选取方法。首先提取腐烂蓝莓高光谱各波长图像的高频分量图像,然后提出利用深度学习图像质量评价网络(DIQA)选取腐烂蓝莓高光谱图像中的最佳图像。在DIQA第一阶段对腐烂蓝莓高光谱图像的高频图学习误差图。在DIQA第二阶段将第一阶段能够预测误差图的网络作为对腐烂蓝莓高光谱图像质量评价的骨干网络,并对网络做全局平均池化,最后引入两个特征以弥补信息量损失,通过评分评价图像质量。结果表明:通过对400~1000nm的472个波长下蓝莓高光谱图像进行质量评价,得到最佳图像质量的5个波长(664,721, 836,854,884nm)。与PCA提取的特征波长(454, 607, 699,913,967nm)图像相比较得知,所提取的腐烂蓝莓特征波长图像具有较多优势。另外采用卷积神经网络ResNet50对DIQA与PCA构建的蓝莓特征波长图像数据集进行学习,得出DIQA选取的腐烂蓝莓特征波长图像构建的数据集,损失能较快的收敛,并且在验证集中能保持稳定的准确率,识别效果最好,最终识别率为99.4%。说明基于DIQA的腐烂蓝莓高光谱特征波长图像选取方法是可行的,可为高光谱图像选取特征波长图像提供一种新的参考方法。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古文君 田有文 张芳 赖兴涛 何宽 姚萍 刘博林
为了实现蓝莓内部品质快速、准确检测,采用高光谱成像技术对蓝莓的糖度和硬度多指标同时进行检测研究。提出多阶段特征波长选择方法,即采用连续投影法(SPA)和逐步多元线性回归(SMLR)等特征波长选择方法同时将糖度和硬度的特征波长选择出来。通过高光谱成像系统(4001000nm)采集了200幅蓝莓图像,首先对高光谱图像进行多元散射校正、标准正态变量变换和Savitzky-Golay平滑等光谱预处理,选取最优的预处理方法。然后利用SPA或者SMLR选择出糖度的几个特征波长,在此基础上再利用SPA或者SMLR选择出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朱亚星 于雷 洪永胜 章涛 朱强 李思缔 郭力 刘家胜
【目的】探究土壤有机质的高光谱特征及响应规律,优选土壤有机质的敏感波长,降低土壤有机质高光谱估测模型复杂度,提高模型稳健性,为利用高光谱技术对农田土壤肥力的定量监测提供理论支撑。【方法】采集江汉平原潮土土样130个,将其中40个样本作为训练集,测量其去有机质前、后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及光谱数据,计算差值及变化率,分析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对光谱特征的影响,结合无信息变量消除(uninformative variables elimination,UVE)、竞争适应重加权采样(competitive adaptiv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学红 郑永华 杨震峰 马素娟 冯磊 王薛修
草莓“丰香”果实在 5℃贮藏 15d期间用 60%和 100% O2 及空气 (对照) 气流连续处理, 研究高氧处理对草莓果实活性氧代谢和腐烂的影响。结果表明, 与对照相比, 采用 60%和 100% O2 处理可使果实保持较高的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过氧化氢酶 (CAT) 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 (APX) 活性及较高的维生素C含量, 减少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 ) 和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 (MDA) 的积累; 同时显著抑制果实纤维素酶活性的上升和果实硬度的下降, 减轻果实腐烂发生。提示: 60%和 100% O2 处理可维持草莓采后活性氧代谢的平衡, 从而延缓果实的衰老进程和抑制...
关键词:
草莓 高氧 贮藏 活性氧代谢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莹 张晓丽 李宏志 刘会玲
【目的】频谱作为物质的能量特征进行地物的识别是可行的。本文针对国内外利用频谱进行地物分类尤其是森林植被分类研究的匮乏,探索频谱的地物识别潜力,将高光谱影像的光谱曲线转化为频谱进行地物识别研究。【方法】以福建将乐林场为研究区,利用国产环境小卫星高光谱影像(HJ-1A HSI)和同时成像的多光谱影像(CCD),通过能量分离变换的方法对高光谱和多光谱进行融合,获取高空间分辨率的高光谱影像;然后,将融合影像的光谱曲线转化到频率域,进而获取频谱;通过"频谱距离"对研究区进行地物分类,并将分类结果与光谱角填图(SAM)分类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在频域中植被类别和非植被类别的低阶幅度谱具有明显的可分性,频谱方法提高了马尾松、杉木和阔叶林的制图精度,对于光谱特征相似的不同森林植被具有更好的区分能力;非植被类别在1阶谐波的频谱容易区分,植被类别需要用前7次谐波的幅度谱进行区分,随着频率的增大,频谱变化趋于相似,并且非植被类别在频域的能量累计速度高于植被类别;与SAM的分类结果比较发现,基于频谱的分类方法总体分类精度为84.19%,比SAM分类结果总体精度提高0.7%。【结论】利用频谱信息可以降低光谱曲线上噪声的影响,保留类别的重要区别信息,提高地类的分类精度,因此利用频域中的频谱进行地类识别具有可行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雷彤 赵庚星 朱西存 战冰 张洋洋
【目的】旨在探索苹果花期的光谱特征和敏感波段。【方法】以栖霞市为研究区,利用苹果花期数码照片监督分类,提取苹果花树比和花叶比指标信息,通过与同步高光谱探测数据的相关分析,研究苹果树花期光谱特性,确定其敏感的光谱波段。【结果】苹果树花期光谱特征主要表现为对蓝光和红光的吸收、对绿光的反射,和对750~1300nm近红外的强烈反射。其光谱特征变化与花叶比和花树比指标呈现较好的相关性,敏感波段范围为400~530nm的蓝青光和570~700nm的橙红光,以及中等花树比果树760~1350nm的近红外。【结论】该研究提出了高光谱遥感与数码照相技术相结合的有效方法,初步探明了苹果树花期的光谱特征,为苹果园...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玉 郝立华 黄磊 王贺新 党承华 张运鑫 程东娟 王利书 郑云普 徐国辉
为探讨不同温度对北高丛蓝莓品种叶片气孔特征及其气体交换参数的影响机理,以2年生北高丛蓝莓(Vaccinium corymbosum L.)‘蓝丰’、‘公爵’和‘布里吉塔’幼苗为试验材料,利用人工气候箱设置4个温度处理,即对照(25℃)、轻度高温(30℃)、中度高温(35℃)和重度高温(40℃),研究不同温度对北高丛蓝莓叶片气孔的结构和功能、空间分布格局及气体交换的影响。结果显示,高温显著提高‘布里吉塔’叶片的气孔密度,但却没有改变‘公爵’和‘蓝丰’叶片的气孔密度。同时,中度高温增加‘蓝丰’和‘布里吉塔’叶片气孔的长度、宽度和面积,但是对‘公爵’叶片气孔开度的影响不大;且高温导致‘布里吉塔’气孔...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邱霞 李苑 毛富平 练华山 蒋伟 许轲 王迅
以成都地区主栽蓝莓品种奥尼尔、薄雾、布里吉塔、夏普蓝和莱格西为材料,对其果实形态特征、风味品质及生物活性物质含量等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供试蓝莓样品平均单果质量1.91 g,果粒较大;果形指数为0.730.85,果实以扁圆形为主;果萼57瓣,以闭合型为主;果皮颜色以深蓝色为主;主要风味物质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和可滴定酸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2.26%、9.14%和1.22%,糖酸比为9.35;生物活性物质总多酚、单宁、类黄酮和鞣花酸的平均含量分别为4.624、0.346、0.402、1.254 mg/g,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吴思政 柏文富 李建挥 禹霖 白雪洁 聂东伶 陈建华
蓝莓对土壤pH值的特殊要求以及对部分肥料的敏感,限制了某些肥料在生产中的使用,为了探讨氮、磷、钾在蓝莓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以8年生的‘灿烂’(Brightwell)为材料,采用"3414"进行施肥处理,结果表明:配方施肥能有效提高土壤中的水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施用酸性肥料,可以降低土壤pH值;最佳施肥组合(N∶P∶K)配比是2∶1∶1,施肥方案为:N 20~24g/株,P2O5 10~12 g/株,K2O 10~12 g/株(折合N 80~96 kg/hm2,P_2O_5 40~48 kg/hm~2,K_2O 40~48 kg/hm~2)。
关键词:
蓝莓 灿烂 测土 配方施肥 土壤营养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子杰 曹受金 周围
【目的】建立兔眼蓝莓‘灿烂’再生体系,为今后‘灿烂’蓝莓的快繁技术和优质蓝莓苗木的规模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方法】以‘灿烂’蓝莓带腋芽嫩茎为外植体,通过初代诱导腋芽,继代增殖培养和生根培养,对研究消毒时间对诱导腋芽萌发的影响,继代增殖的基本培养基,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和对试管苗增殖和生根培养的影响进行研究,建立其组织培养快繁体系。【结果】外植体采用75%乙醇浸泡20 s,0.1%升汞浸泡12 min消毒处理时,外植体污染率低,为5.56%,存活率最高,为92.07%。ZT激素质量浓度对兔眼蓝莓腋芽诱导率影响显著,WPM(改良)+ZT 1.0 mg·L~(-1),诱导分化率最高,为64.66%,并且腋芽分化快且粗壮,生长旺盛。增殖培养时ZT浓度和6-BA浓度均对兔眼蓝莓继代增殖影响差异显著,当细胞分裂素为ZT,浓度为0.5 mg·L~(-1)时,增殖系数较高,为3.57,此时愈伤组织较多,芽分化较快且粗壮,生长旺盛;ZT浓度为1.5 mg·L~(-1)时,增殖系数最高,为4.43,分化的不定芽最多,但枝条细弱,叶片稀疏,易发生褐化。6-BA质量浓度为0.5和1.0 mg·L~(-1),增殖效果不明显,未产生愈伤组织及芽的分化,6-BA浓度为1.5 mg·L~(-1)时,植株少量分化,但枝条细弱。生根培养时生长素IBA对诱导兔眼蓝莓生根有显著的影响,IBA质量浓度为1.0 mg·L~(-1)时,根系丰富有活力,根系从茎基部或皮部长出,长度粗细均匀。【结论】兔眼蓝莓茎段的最适消毒方法是:75%乙醇浸泡20 s,0.1%升汞浸泡12 min。最适诱导培养基为WPM(改良)+ZT 1.0 mg·L~(-1)。最适增殖培养基为WPM(改良)+ZT 0.5 mg·L~(-1),增殖系数为3.57,丛生苗生长迅速且健壮。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2 WPM+IBA 1.0 mg·L~(-1)。
关键词:
‘灿烂’蓝莓 组织培养 诱导 增殖 生根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韩永超 向发云 曾祥国 张鹏 顾玉成
【目的】明确草莓根颈腐烂病的病原,为草莓根颈腐烂病的防治及抗病育种提供依据。【方法】对取自湖北省武汉市的发病草莓植株分别进行发病组织培养、分离纯化。采用牙签根颈接种方法进行致病性测定;观察病原微生物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otato dextrose agar,PDA)上的菌落形态;从所分离到的菌株中选择PDA培养基平板上形态不同的Zhd-3、Zhd-4-1和Zhd-5进行后续试验和分析。测定各菌株在18℃黑暗条件下的菌丝生长速度,然后用方差分析程序(ANOVA)对不同菌株间的差异显著性进行分析;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病原菌在草莓叶柄上产生的分生孢子形态进行分析。分别以Zhd-3...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付苗苗 刘梅英 牛智有
收集403个配合饲料样本,利用高光谱成像仪对样本进行图像采集,获取配合饲料样本的可见/近红外光谱信息。采用光谱杠杆值和学生残差法剔除异常样本,利用CG法、SPXY法和K-S法按3∶1的比例进行样本集划分,采用均值中心化、标准化、一阶导数、二阶导数、正交信号校正、多元散射校正和标准正态变量变换、去趋势变换,以及其组合方法对光谱进行预处理;采用相关系数法获取特征波段,建立基于高光谱图像技术的配合饲料中粗蛋白、粗灰分、水分、总磷、钙含量的偏最小二乘法(PLS)定量分析模型。通过验证,粗蛋白验证集决定系数R2V为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田有文 邢晓琪 王小奇 崔博
为解决玉米茎秆虫害早期无损检测问题,以提供玉米虫害预测预警与精确喷药理论依据,利用高光谱成像技术,提出了分段混合距离方法,明确玉米茎杆玉米螟虫害无损检测的最优波段,提取单波段特征图像,分割虫孔,以实现对玉米螟的快速、准确、无损检测。首先通过对玉米茎杆高光谱图像的分析,根据玉米茎杆高光谱图像的玉米茎秆区域与背景区域各个波段的光谱反射率的差异,选取450nm的图像,利用阈值分割的方法,获得掩模图像。然后根据可见光波段530~600nm范围和近红外波段750~900 nm范围光谱相关性小的特点,应用混合距离作为测量参数,筛选最佳单波段、双波段组合,最终确定754.8 nm波段为最优波段。提取该波段的...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俊娥 范鑫磊 梁英梅 田呈明
为探究杨树腐烂病菌的表观特征、遗传多样性以及它们与不同寄主杨树派别和病原菌地理来源的关系,本文收集来自我国14个省份的106份杨树腐烂病标本,纯培养观察记录菌落生长状况,分析菌株培养形态多样性,并从中选取背景信息差异较大的菌株34份,采用SRAP和ISSR两种标记方法分析其遗传多样性。结果显示:杨树腐烂病菌同一菌株在不同条件下的培养性状稳定;不同菌株的培养形态差异明显,且各类别间菌株的培养性状与寄主植物、地理来源没有明显相关性。利用获得多态性良好的12对SRAP引物和20条ISSR引物分析得出群体的Nei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