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30)
- 2023(15218)
- 2022(12920)
- 2021(11850)
- 2020(10102)
- 2019(22923)
- 2018(22564)
- 2017(43115)
- 2016(23073)
- 2015(25886)
- 2014(25654)
- 2013(24798)
- 2012(22772)
- 2011(20371)
- 2010(20437)
- 2009(18723)
- 2008(18030)
- 2007(15621)
- 2006(13664)
- 2005(11672)
- 学科
- 济(112033)
- 经济(111927)
- 管理(66426)
- 业(61055)
- 企(51072)
- 企业(51072)
- 方法(49255)
- 数学(43621)
- 数学方法(42902)
- 贸(25528)
- 贸易(25514)
- 易(24753)
- 农(23912)
- 中国(23764)
- 地方(22901)
- 财(22622)
- 业经(21332)
- 学(20944)
- 理论(15947)
- 制(15867)
- 农业(15863)
- 环境(14881)
- 技术(14534)
- 务(14397)
- 财务(14337)
- 财务管理(14303)
- 和(14172)
- 地方经济(14035)
- 融(13485)
- 金融(13483)
- 机构
- 学院(331299)
- 大学(330333)
- 济(144413)
- 经济(141843)
- 管理(127729)
- 理学(111863)
- 理学院(110666)
- 研究(110161)
- 管理学(108339)
- 管理学院(107755)
- 中国(80729)
- 科学(67718)
- 京(67115)
- 财(59966)
- 农(56681)
- 所(54978)
- 业大(51849)
- 中心(50487)
- 研究所(50388)
- 财经(49355)
- 江(47246)
- 经济学(45159)
- 农业(45012)
- 经(44925)
- 北京(41078)
- 经济学院(40611)
- 范(40307)
- 院(39874)
- 师范(39763)
- 州(37037)
- 基金
- 项目(228900)
- 科学(180259)
- 基金(168264)
- 研究(159990)
- 家(148791)
- 国家(147634)
- 科学基金(126852)
- 社会(103882)
- 社会科(98749)
- 社会科学(98722)
- 省(89295)
- 基金项目(88616)
- 自然(84246)
- 自然科(82451)
- 自然科学(82431)
- 自然科学基金(80954)
- 划(75246)
- 教育(74771)
- 资助(69691)
- 编号(62461)
- 重点(51850)
- 部(50351)
- 发(48966)
- 成果(48315)
- 创(47946)
- 创新(44908)
- 科研(44649)
- 国家社会(43779)
- 教育部(43421)
- 计划(42807)
共检索到4746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段秀芳 寇明龙
欧亚经济联盟旨在对内取消贸易壁垒、对外统一关税。基于2002年~2017年哈萨克斯坦6个主要贸易伙伴国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分析了欧亚经济联盟生效后对中哈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欧亚经济联盟生效后显著阻碍了中哈双边贸易的发展。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契机扩大双边贸易和投资、推进中哈自由贸易区建设以及推进跨境人民币结算等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春晖
本文以中国对欧亚经济联盟国家出口贸易为视角,基于时变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并选取2001-2021年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双边贸易的面板数据,分析中国对欧亚经济联盟国家产品出口的影响及贸易效率。结果显示: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国家的经济规模、首都距离、投资自由度、贸易自由度及关税水平等变量显著影响了中国产品的出口。中国对欧亚经济联盟国家的出口效率水平发展极不均衡、且波动性较大。因此,为提高中国对欧亚经济联盟国家的出口规模及贸易效率,应扩大贸易规模,优化出口结构;加大对欧亚经济联盟国家的投资与开发力度,促进共同发展;加强双边基础设施建设,为提升中国出口贸易潜力夯实基础;加快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自贸区谈判进程,构建合作共赢新局面。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向洁 石慧敏
近年来,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双方贸易往来频繁,“一带一盟”对接合作正逐渐成为国家间互利合作的典范。本文基于2006-2020年贸易数据,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刻画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贸易基本格局和贸易网络结构特征,并运用QAP方法考察其具体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第一,贸易网络中各国联系日益紧密,贸易规模均呈增长态势,网络密度、平均度不断上升,贸易集聚效应显现;第二,整体贸易网络并不稳定,贸易可达性一般;第三,俄罗斯处于该网络绝对中心地位,网络不平衡性明显;第四,贸易网络演进受多方因素影响,其中人口、地理与文化等因素正向作用较为明显,经济距离的内生动力有所减弱,物流绩效水平差异呈负向关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贺慧芳
欧亚经济联盟的成立对成员国间的经济一体化水平提升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均位于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上,该联盟的成立势必将对中国的贸易发展产生影响。基于此,文章对欧亚经济联盟成立对其与中国贸易影响及对策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欧亚经济联盟发展成效,在此基础之上从五个方面分析该联盟的成立和运营对中国贸易的影响,最后为中国贸易的发展提出加大向联盟国家产能转移和投资力度、创新贸易方式、深入推进"一带一盟"对接、推进与联盟国家的自贸区建设等建议。
关键词:
欧亚经济联盟 丝绸之路 贸易 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程中海 袁凯彬
缔结FTA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建设的预选方案。文章利用GTAP模型模拟分析了中国-欧亚经济联盟缔结自由贸易协定(FTA)对双边产生的经济贸易效应,并进一步运用偏效应分解法分析各类效应的特征及引致原因。研究发现:中国-欧亚经济联盟若缔结FTA,那么非关税壁垒削减比关税减让更能显著提高双方的经济福利和实际收入;不同区域在FTA下的行业产出水平会因为贸易创造效应而出现差异化调整;中国行业产出主要受双边关税壁垒影响,而欧亚经济联盟和中亚三国则视具体产业而呈现差异化特征;中亚三国加入欧亚经济联盟后,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会出现"多赢"局面。此外,FTA框架下的中国、欧亚经济联盟及中亚三国之间的经济福利具有较强契合性,且福利提升呈现典型的帕累托改善特征,但中国产能过剩的部门产出将面临负面冲击。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程中海 袁凯彬
缔结FTA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建设的预选方案。文章利用GTAP模型模拟分析了中国-欧亚经济联盟缔结自由贸易协定(FTA)对双边产生的经济贸易效应,并进一步运用偏效应分解法分析各类效应的特征及引致原因。研究发现:中国-欧亚经济联盟若缔结FTA,那么非关税壁垒削减比关税减让更能显著提高双方的经济福利和实际收入;不同区域在FTA下的行业产出水平会因为贸易创造效应而出现差异化调整;中国行业产出主要受双边关税壁垒影响,而欧亚经济联盟和中亚三国则视具体产业而呈现差异化特征;中亚三国加入欧亚经济联盟后,中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候杰 刘旭晨
欧亚经济联盟是中国“一带一路”重要的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逐年快速增长。数字贸易的发展为中国和欧亚经济联盟贸易合作注入了新动力,有力推动了双方贸易高质量发展。从信息网络基础建设、数字技术水平、数字产业水平、贸易潜力4个维度构建数字贸易发展水平指标评价体系,运用相对熵的TOPSIS法对2010—2020年欧亚经济联盟数字发展水平进行测度。进一步,采用扩展引力模型实证分析欧亚经济联盟数字贸易发展水平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结果显示,欧亚经济联盟数字贸易水平发展速度较快,但总体水平偏低,各成员国间存在一定差距,同时数字贸易发展水平对中国出口贸易有显著促进作用。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加快网络信息基础建设、完善数字贸易法律政策及治理能力、联合培养数字贸易专业人才、深化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国家的数字贸易合作与往来等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豫新 张怡
本文在"一带一路"倡议稳步推进的背景下,以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商品贸易为切入点,采用多个指数的实证测度指标,从不同角度对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进行了系统的测度与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现阶段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商品贸易的互补性大于竞争性;中国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品对欧亚经济联盟的出口优势不明显;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的贸易发展极不平衡。在开放的市场环境下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的贸易合作将给双方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为了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贸易的纵深发展,双方都应尽力完善内部政策加快促成欧亚经济联盟与"一带一路"的对接。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张继荣
欧亚经济联盟积极致力于与第三国和一体化组织建立自贸区,目标宏大,目前已与越南和新加坡签署自贸协定,与伊朗签署为建立自贸区的临时协定,与中国签署非优惠的经贸合作协议,与以色列等国进行有关自贸区建设的谈判或相关接触,长期致力于与欧盟建立自贸区但进展有限。从其现有实践看,联盟对外商签自贸协定态度谨慎,尤其是联盟成员国对服务贸易和投资自由化较为保守。对于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的自贸区建设而言,应以已签署的经贸合作协定为基础,促进贸易便利化等方面的合作,推动开展自贸区建设的可行性研究,充分借鉴欧亚经济联盟与越南、新加坡等自贸协定的经验,以"早期收获"等方式逐步推进关税减让谈判,推进服务贸易领域的逐步开放,以"正面清单"模式逐步推进服务贸易自由化,适时更新或重谈现有的双边投资协定,将重谈或修订现有双边投资协定作为短期目标,探索建立自由化水平较低的自贸协定1.0版。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周宜昕 沈华夏
本文利用GTAP模型考察技术性贸易壁垒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共同作用下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建立FTA的影响机制,综合分析其中宏观经济效应、贸易条件效应和产业效应。研究发现:中国和欧亚经济联盟建立FTA将会同时提升双方福利水平,但是双方在GDP拉升的绝对值和增长率收益上各有侧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对中国贸易条件改善作用显著高于技术性贸易壁垒削减,而欧亚经济联盟则情况相反;签订FTA后双方都出现产业扩张,但是互联互通主导型的产业扩张和技术性贸易壁垒主导型的产业扩张呈现差异性。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旦志红 何伦志
面对当今世界区域贸易日益活跃,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达成"一带一盟"建设对接合作共识。双方以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为支点,以贸易领域为双方优先对接合作内容之一,为区域经济发展培育新增长点,推进欧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本文通过贸易互补性指数、贸易结合度指数等所构建的体系,多维剖析了双方经济开放度、贸易竞争力、贸易商品互补性、贸易亲疏关系等的基础与现状。分析结果显示欧亚经济联盟的开放型经济为加强双方贸易对接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双方贸易商品的高互补性明确了双方合作大于竞争的贸易关系,应以双方互补性极强的SITC3(矿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旦志红 何伦志
面对当今世界区域贸易日益活跃,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达成"一带一盟"建设对接合作共识。双方以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为支点,以贸易领域为双方优先对接合作内容之一,为区域经济发展培育新增长点,推进欧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本文通过贸易互补性指数、贸易结合度指数等所构建的体系,多维剖析了双方经济开放度、贸易竞争力、贸易商品互补性、贸易亲疏关系等的基础与现状。分析结果显示欧亚经济联盟的开放型经济为加强双方贸易对接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双方贸易商品的高互补性明确了双方合作大于竞争的贸易关系,应以双方互补性极强的SITC3(矿物燃料及润滑油)为重点,促进欧亚经济联盟向中国出口的贸易关系的进一步提升,并以此平衡中国东、西部经济开放的程度,推动中国外贸供给侧改革,引导我国外贸产业由劳动力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向技术、资本密集型产品生产的转型,繁荣欧亚区域贸易。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熊灵 覃操 谭秀杰
2010年欧亚关税同盟成立,哈萨克斯坦对外关税大幅提升,根据贸易转移理论,哈萨克斯坦将减少对关税同盟外各国的进口。至于该事件是否阻碍了中哈出口贸易,目前却无定论。为了研究该问题,本文基于HS 6位编码商品,使用系统GMM方法定量分析了2007-2014年间中国对哈萨克斯坦出口贸易的面板数据。实证结果表明,虽然哈萨克斯坦关税大幅上升,但由于灰色清关现象的广泛存在,中国出口几乎没有因此而减少。相比之下,哈萨克斯坦打击灰色清关之举则会对中哈出口贸易造成较大冲击,不过该举措同时也有助于规范双边贸易、营造良好的贸易环境。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熊灵 覃操 谭秀杰
2010年欧亚关税同盟成立,哈萨克斯坦对外关税大幅提升,根据贸易转移理论,哈萨克斯坦将减少对关税同盟外各国的进口。至于该事件是否阻碍了中哈出口贸易,目前却无定论。为了研究该问题,本文基于HS 6位编码商品,使用系统GMM方法定量分析了2007-2014年间中国对哈萨克斯坦出口贸易的面板数据。实证结果表明,虽然哈萨克斯坦关税大幅上升,但由于灰色清关现象的广泛存在,中国出口几乎没有因此而减少。相比之下,哈萨克斯坦打击灰色清关之举则会对中哈出口贸易造成较大冲击,不过该举措同时也有助于规范双边贸易、营造良好的贸易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龚新蜀 张瑞华
本文基于2001~2012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引力模型,测算了新疆与欧亚经济共同体双边贸易流量与贸易潜力。研究结果表明,贸易伙伴国的GDP、有共同边界、加入上合组织和世贸组织等因素对新疆与欧亚经济共同体双边贸易流量有正向的促进作用,贸易距离和人口规模等因素对双边贸易流量具有负面效应;新疆与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的双边贸易属于潜力再造型,与欧亚经济共同体和塔吉克斯坦的双边贸易属于潜力开拓型,与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的双边贸易属于潜力巨大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