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25)
2023(10712)
2022(9233)
2021(8620)
2020(7596)
2019(17594)
2018(17325)
2017(34048)
2016(18191)
2015(20760)
2014(20402)
2013(19917)
2012(18192)
2011(16136)
2010(16060)
2009(14540)
2008(14149)
2007(12060)
2006(10104)
2005(8448)
作者
(51203)
(42609)
(42536)
(40312)
(27486)
(20555)
(19360)
(16765)
(16411)
(15238)
(14702)
(14360)
(13507)
(13488)
(13457)
(13259)
(12847)
(12585)
(12445)
(12402)
(10639)
(10524)
(10445)
(9933)
(9600)
(9584)
(9509)
(9293)
(8695)
(8440)
学科
(77627)
经济(77542)
管理(53562)
(52268)
方法(45068)
(43765)
企业(43765)
数学(41050)
数学方法(40380)
(20152)
(18410)
中国(17454)
业经(14960)
(14237)
(13671)
贸易(13665)
(13370)
财务(13313)
(13294)
财务管理(13278)
理论(12742)
企业财务(12638)
地方(12601)
农业(12583)
(11840)
技术(11768)
(10749)
(10446)
金融(10445)
环境(10038)
机构
大学(256008)
学院(254787)
(104146)
管理(103424)
经济(102256)
理学(91145)
理学院(90277)
管理学(88394)
管理学院(87956)
研究(78946)
中国(58813)
(52216)
科学(48639)
(47248)
(41480)
业大(39528)
财经(38829)
(38493)
中心(37673)
(36308)
(35578)
研究所(35252)
农业(33057)
经济学(32857)
北京(32035)
(30633)
师范(30182)
经济学院(29929)
财经大学(29407)
(29108)
基金
项目(182017)
科学(144737)
基金(134828)
研究(128803)
(118588)
国家(117677)
科学基金(102321)
社会(82173)
社会科(78094)
社会科学(78073)
(70763)
基金项目(70495)
自然(68903)
自然科(67428)
自然科学(67410)
自然科学基金(66220)
教育(61945)
(60371)
资助(57574)
编号(50759)
重点(41255)
(41124)
成果(39638)
(38689)
(37999)
创新(36156)
科研(35987)
教育部(35676)
课题(35092)
大学(34627)
期刊
(99356)
经济(99356)
研究(67518)
中国(43570)
学报(40679)
管理(37738)
(37279)
科学(37045)
(35127)
大学(31716)
学学(30128)
教育(26195)
技术(24872)
农业(24209)
(20188)
金融(20188)
财经(19229)
经济研究(17195)
(16351)
业经(16018)
统计(15139)
(13598)
(13534)
问题(13227)
技术经济(12846)
决策(12266)
(12000)
商业(11385)
科技(11342)
理论(11287)
共检索到3511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泽锋  史代敏  
本文将标准的SV模型转化为状态空间模型,受混合状态空间模型要优于一般的状态空间模型这一结论的启发,将标准的SV模型做了两个方面的扩展,一是在原模型中加入确定性的部分,二是将模型中状态变量由AR(1)拓展到GARCH(1,1)来刻画,从而得到五个扩展模型,通过MCMC方法得到各个模型的参数估计值及DIC值,并以此来评价各个模型的优劣。本文得出以下结论:用GARCH(1,1)来刻画状态变量的变化过程要优于用AR(1)来刻画;加入适当的确定性部分并放在正确的位置能够提高模型的拟合优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世海  汤志明  
文章通过对比EGARCH和杠杆效应SV模型,发现杠杆效应SV模型更能刻画金融市场的实际特征。将杠杆效应的随机波动SV模型应用于VaR的计算,并作实证研究。通过与EGARCH模型下的结果对比,得到基于杠杆效应SV模型计算的VaR更具有动态性和准确性,VaR更贴切地反映了金融市场的风险水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秦伟良  达庆利  颜华实  门可佩  
为了有效揭示上证不同交易周期收益率与波动的关系,文章采用极大重叠离散小波变换,将收益率分解在不同的交易周期上,建立各自SV-M模型,考察各周期收益率与波动的关系及其他参数随交易周期的变化情况。实证表明,不同交易周期,收益率与波动的关系存在明显差异;且随交易周期的增长,收益率的相关性及波动持续性逐渐增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赵晶  张洋  尹浩明  
本文基于中国2005年1月至2014年9月的月度数据对国债市场利率期限结构的动态特征进行了拟合与预测,并以均方误差(RMSE)和平均绝对误差(MAE)指标作为依据对拟合与预测的效果进行了判别。实证结果表明,NS模型同时适用于中国国债利率期限结构动态特征的拟合与预测,而SV模型仅仅适用于利率期限结构动态特征的拟合。因此,NS模型能够更好地实证判别中国国债利率期限结构的动态特征。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丽  曹欣  丁文丽  
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推进,利率对股价的影响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文章以投资者情绪为中介变量,根据预期效应与羊群效应理论,使用2005年6月至2021年5月相关月度数据,构造带有随机波动的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TVP-SV-VAR)模型,研究不同经济时期利率对股价的间接时变影响。研究发现:在短期,利率对股价的影响具有显著性和时变性,且利率通过投资者情绪间接时变影响股价的传导机制在短期内显著,投资者情绪对股价的影响较为平稳。在不同经济时期,利率对投资者情绪的影响与投资者情绪对股价的影响皆不对称,利率通过投资者情绪间接影响股价的过程存在时滞,时滞为2—4个月。最后,文章从政策实施者、市场监管者及投资者三个角度提出促进中国证券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刘家和  金秀  苑莹  郑红  
考虑证券市场的不确定性,将资产的收益率看成区间随机变量。利用鲁棒优化方法,构建鲁棒均值-CVaR投资组合模型。采用对偶理论,将鲁棒均值-CVaR投资组合模型转换为线性规划问题,降低了模型的求解难度,有助于计算大规模的资产组合。进一步地,考虑投资者的安全性需求,在模型中引入最大违反概率,控制模型的保守程度,并直观反映投资者的安全性要求。采用实证的方法,研究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鲁棒均值-CVaR投资组合模型具有较好的稳健性,且满足投资者的安全性要求,在实际的投资决策中具有可行性。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鲍家勇  赵月旭  
在GARCH随机波动率模型基础上,建立了带有"杠杆效应",双重跳与"风险溢价",因子的G-SVCJ和G-SVIJ模型。考虑"杠杆效应"以及标的资产价格和波动率两方面的跳跃和"风险溢价",利用基于有效重要性抽样方法的极大似然估计(EIS-ML),估计了G-SV,G-SVJ,GSVCJ,G-SVIJ模型的参数,并利用沪深300指数与恒生指数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说明了中国股市存在"跳跃"现象、"杠杆效应"以及"风险溢价",同时表明G-SVCJ和G-SVIJ模型更有效。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吴鑫育  李心丹  马超群  
传统的波动率模型(如GARCH模型和SV模型)采用日度收益率数据对波动率建模,忽略了日内高频数据包含的丰富信息。同时,资产收益率的波动率往往展现长记忆性,资产收益率的分布展现非正态性(尖峰、厚尾),传统的波动率模型不能很好地刻画现实资产收益率的这些特征。将包含丰富日内高频信息的已实现波动率引入传统低频SV模型中,同时考虑已实现波动率偏差修正、波动率长记忆性和资产收益率的非正态性(尖峰、厚尾),构建混合正态双因子已实现SV(2FRSV-MN)模型。为了估计2FRSV-MN模型的参数,给出灵活且易于实现的基于连续粒子滤波的极大似然估计方法。蒙特卡罗模拟实验表明,给出的估计方法是有效的。采用上证综合指数和深证成分指数5分钟高频交易数据,对提出的2FRSV-MN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已实现波动率是真实日度波动率的有偏估计(下偏),沪深股市非交易时间效应强于微观结构噪声效应;沪深股市具有强的波动率持续性和显著的杠杆效应,且杠杆效应只存在于短记忆波动率因子过程中,长记忆波动率因子过程中存在反向杠杆效应;根据赤池信息准则,2FRSV-MN模型比其他模型具有更好的数据拟合效果。对风险值的估计结果表明,2FRSV-MN模型能较好地测量金融市场风险,但并非一定是具有最好的风险测量效果的模型,这取决于选取的概率和数据。研究结果不仅为投资者和监管机构提供了信息和决策参考,也丰富了基于高频数据的波动率建模和市场风险测量的研究。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梁洪   李树   王雨  
在数字金融快速发展背景下,研究数字金融发展影响货币政策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作用机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运用TVP-VAR-SV模型检验数字金融、货币政策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动态关系,分析在数字金融监管强度差异下该动态关系的非对称性,并进一步检验数字金融对经济增长的驱动作用,以及数字金融对宏观风险收益率的冲击效应。研究发现,数字金融的发展加剧系统性金融风险,而紧缩型货币政策有助于抑制系统性金融风险;数字金融的发展显著影响货币政策调控效果,紧缩型货币政策促进数字金融发展;数字金融发展能够有效促进经济增长并提高经济体系单位风险效益。进一步,本文从规范数字金融市场发展,优化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强化数字金融市场投资者教育等方面给出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戴金平  刘东坡  
文章基于中国2000年1月至2014年12月的月度数据,利用带有随机波动的时变参数因子增强向量自回归(TVP-SV-FAVAR)模型,将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结构突变特征考虑在内,对中国货币政策的动态有效性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总体而言,货币政策能够对产出和通胀做出积极有效的调控;相较于价格型货币政策,数量型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作用更加明显;随着时间的推移,数量型货币政策对产出和通胀的调控作用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价格型货币政策对产出的调控作用同样呈逐渐减弱的趋势,但其对物价水平的调控效果在危机之后逐渐改善;数量型货币政策对消费、投资、进出口、银行信贷等的调控效果较好,而价格型货币政策对...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陶士贵  范佳奕  
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不断完善,资本项目逐步开放的背景下,QFII制度(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的实施,为国际资本流入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渠道。该文以QFII作为代表,通过构建国际资本流动、汇率与股票价格的联动模型,并引入TVP-SV-VAR实证模型,讨论汇改后2005年8月-2017年6月QFII、人民币汇率与股票价格之间的联动关系。研究发现:三者的联动关系呈现出明显时变性特征,且在不同时间与不同政策背景下的影响程度均不同。最后提出完善QFII管理机制、优化我国股票市场投资者结构、推进人民币汇率改革、加强短期国际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万顺枫   唐勇   林娟娟  
投资者情绪可以划分为整体情绪和背景情绪,二者通过决策过程的传导产生非理性偏差,从而导致股票市场波动。采用大数据深度学习预训练模型,挖掘分析238万条文本数据,从整体情绪与背景情绪两个指标的角度,基于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TVP-SV-VAR)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整体情绪和背景情绪对股票市场波动的影响存在时变效应,主要表现为短期影响,长期影响相对较弱;消极的整体情绪通过非理性偏差显著提高股票市场的波动率,但消极的背景情绪通过情绪泛化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股市波动;二者对股市波动的冲击方向相反且存在弱负相关关系,在不同时间点的冲击程度与冲击时间存在一定差异。研究结论对股市健康发展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崔百胜  吴澄明  鲍冠豪  杨朝远  
为应对新冠疫情对本国经济与金融市场的冲击,中国主要从总量、价格和结构上采取灵活适度政策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美国则实施了大规模直达实体经济的非常规货币政策,两国货币政策在对本国经济发生作用的同时,也对他国产生溢出效应。本文运用中美2007年1月-2021年3月期间的宏观经济变量,构建TVP-SV-FAVAR模型,分析两国货币政策双向溢出效应,并重点考察新冠疫情期间溢出效应的时变特征。结果发现,美联储货币供应量与利率调整,均会对中国各宏观经济变量产生较为显著的影响。相比于金融危机,新冠疫情时期的量化宽松政策,对中国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对外贸易及股价产生更为显著且持续时间更长的正向冲击,"零利率"政策同样会对中国经济增长、通货膨胀、金融信贷、人民币汇率产生正向冲击且持续期较长;反观,新冠疫情期间中国货币政策对美国通货膨胀几乎不产生影响,对其余经济变量的影响更多呈现短期特征,长期则不显著,且波动的主要因素是来自疫情而非中国货币政策。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刘玉荣  查婷俊  刘颜  杨柳  
本文基于SV模型,构建了以金融市场波动为基础的经济不确定性指标,并运用2001年1月—2015年12月的月度时间序列数据,实证考察了不确定性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表明,金融市场的"一阶效应"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不显著:资产价格的上涨不能显著拉动消费的增长;金融市场的"二阶效应"对城镇居民消费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资产价格的频繁波动,会导致消费者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降低消费者信心,从而抑制消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