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50)
2023(16212)
2022(14044)
2021(12879)
2020(10982)
2019(24872)
2018(24495)
2017(47005)
2016(25563)
2015(28582)
2014(28189)
2013(27562)
2012(24962)
2011(22276)
2010(21782)
2009(19640)
2008(18725)
2007(15979)
2006(13575)
2005(11223)
作者
(75303)
(62752)
(62267)
(58984)
(39609)
(30244)
(28247)
(24928)
(23852)
(21956)
(21288)
(21025)
(19801)
(19408)
(19388)
(19234)
(19072)
(18757)
(18002)
(17951)
(15771)
(15229)
(15017)
(14255)
(14091)
(13827)
(13735)
(13701)
(12685)
(12542)
学科
(98748)
经济(98645)
管理(74179)
(71696)
(59735)
企业(59735)
方法(51114)
数学(45059)
数学方法(44412)
(26162)
(24852)
中国(23826)
(22897)
业经(21819)
技术(20390)
(18438)
贸易(18431)
地方(18015)
农业(17947)
(17929)
理论(16606)
(16393)
财务(16317)
财务管理(16284)
环境(15927)
企业财务(15423)
(15123)
(15002)
(13885)
(12814)
机构
大学(360073)
学院(359019)
管理(144177)
(138028)
经济(135173)
理学(127353)
理学院(125952)
管理学(123397)
管理学院(122775)
研究(116409)
中国(82570)
科学(77533)
(75327)
(65629)
业大(61606)
(58880)
(58380)
研究所(54315)
中心(53218)
农业(52277)
(49547)
财经(49403)
北京(46198)
(45742)
(45242)
师范(45135)
(42686)
经济学(41281)
技术(40395)
(40124)
基金
项目(263446)
科学(206395)
基金(191744)
研究(183716)
(170621)
国家(169288)
科学基金(145032)
社会(115429)
社会科(109575)
社会科学(109544)
(103658)
基金项目(102436)
自然(98358)
自然科(96150)
自然科学(96121)
自然科学基金(94375)
(87954)
教育(85229)
资助(79016)
编号(73238)
重点(59315)
(57030)
成果(56143)
(55295)
(55076)
创新(51697)
科研(51520)
计划(50552)
课题(49990)
大学(48392)
期刊
(136444)
经济(136444)
研究(94330)
学报(66125)
中国(60301)
科学(57764)
(57568)
管理(49856)
大学(49173)
学学(46808)
(43637)
农业(40320)
教育(36491)
技术(33312)
业经(23333)
财经(22858)
(22790)
金融(22790)
经济研究(22499)
(20742)
科技(20060)
(19527)
技术经济(18509)
(18393)
业大(18352)
问题(17960)
图书(17733)
统计(16854)
理论(16004)
资源(15972)
共检索到4876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沈丹云  张慧明  
发展碳捕捉与碳储存技术(CCS)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最重要举措之一,但是在技术扩散的过程中却面临诸多困境。基于此,本文由政府、电厂、社会公众3个维度构建CCS技术扩散的影响体系,采用DEMATEL方法研究CCS技术扩散的制约因素,研究表明:政府的原因度和影响度较大,但中心度却次于电厂;社会公众的影响度和被影响度均相对较低。进而指出,政府是促进CCS技术扩散的中心环节,而社会公众在CCS技术扩散中的影响地位较弱。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琪  张慧明  郑宇  
在分析CCS特征与利益相关者的基础上,指出我国政府与电站间CCS技术扩散存在的困境,由此构建博弈模型,分析技术扩散过程中两个博弈方的收益。数值算例研究得出政府给予电站补贴后双方都受益,并且政府受益的程度更大。最后针对政府补贴、激励与奖惩提出了3条政策建议,(1)加强对政府补贴资金的监管;(2)继续推广CCS技术及示范项目;(3)加大CCS技术的基础性研究力度。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立威  盛晓娟  
随着智能手机的不断普及,移动互联网迅速向社会各个领域渗透。移动互联网不仅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也成为推动社会创新和促进经济增长的引擎,对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对移动商务技术扩散起步阶段和起飞阶段的影响因素分别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起步阶段,影响我国移动商务扩散的重要因素包括信息化水平、城市化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收入水平、区域创新能力和基础设施;在起飞阶段,影响我国移动商务扩散的重要因素包括信息化水平、城市化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从不同因素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跃胜  
为解决当前严峻的环境问题,碳减排政策不仅要关注技术创新,还要重视技术的扩散。本文通过构建包含最终产品生产部门、中间产品生产部门和R&D部门三部门经济增长模型,对碳减排技术进步与扩散的机理进行理论分析发现,技术吸收能力、技术存量、碳排放税和碳减排技术补贴是影响碳减排技术扩散的主要因素。本文以1999—2014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系统GMM估计了纵横向技术差距对碳减排技术进步与扩散以及碳减排效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技术差距能够显著提高碳减排技术的改进与扩散,不同类型的碳减排技术的进步与扩散,均有利于提高碳减排效率,但效果不同,同时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因此,在制定碳减排技术扩散政...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国忠  虢琴  
绿色技术虽备受关注,然而在我国其创新及扩散面临着需求与扩散动力不足。本文尝试寻找影响绿色技术创新扩散程度的因素,通过构建多智能体模型来研究其扩散过程,并针对不同类型绿色技术在创新扩散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模拟计算。根据结果得出了整个社会的创新风险对三类绿色技术扩散影响最大等系列结论,并据这些结论提出促进绿色技术创新扩散的可行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国忠  虢琴  
绿色技术虽备受关注,然而在我国其创新及扩散面临着需求与扩散动力不足。本文尝试寻找影响绿色技术创新扩散程度的因素,通过构建多智能体模型来研究其扩散过程,并针对不同类型绿色技术在创新扩散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模拟计算。根据结果得出了整个社会的创新风险对三类绿色技术扩散影响最大等系列结论,并据这些结论提出促进绿色技术创新扩散的可行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玲漪  冷民  罗珺文  
本文基于2010—2014年北京对30个省市的技术创新扩散指数数据和2009—2013年中国各地区科技统计数据,借助引力模型的基本形式讨论扩散汇地区的技术创新实力、扩散汇地区与北京相对地理距离与技术创新扩散的关系。研究发现,一个地区充裕的创新资源、良好的知识创造能力,以及支持性的创新环境都利于接收来自北京的技术创新扩散。一个地区自身的企业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较强可能会对来自北京的技术创新扩散需求降低。同时距离因素仍然不能忽略,地理距离和扩散汇地区人口因素共同影响成为跨区域互动的重要限制因素。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韩元建  陈强  
针对共性技术扩散的影响因素问题,首先基于文献回顾和专家讨论进行研究设计,提出若干假设,并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然后,采用因子分析方法提取影响共性技术扩散的主要因素,通过建立Probit二元离散选择模型,分析这些因素对共性技术扩散的影响程度;进而通过二项Logistic回归,实证分析具体的影响因素,验证全部假设;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韩元建  陈强  
针对共性技术扩散的影响因素问题,首先基于文献回顾和专家讨论进行研究设计,提出若干假设,并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然后,采用因子分析方法提取影响共性技术扩散的主要因素,通过建立Probit二元离散选择模型,分析这些因素对共性技术扩散的影响程度;进而通过二项Logistic回归,实证分析具体的影响因素,验证全部假设;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玲漪  冷民  罗珺文  
本文基于2010—2014年北京对30个省市的技术创新扩散指数数据和2009—2013年中国各地区科技统计数据,借助引力模型的基本形式讨论扩散汇地区的技术创新实力、扩散汇地区与北京相对地理距离与技术创新扩散的关系。研究发现,一个地区充裕的创新资源、良好的知识创造能力,以及支持性的创新环境都利于接收来自北京的技术创新扩散。一个地区自身的企业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较强可能会对来自北京的技术创新扩散需求降低。同时距离因素仍然不能忽略,地理距离和扩散汇地区人口因素共同影响成为跨区域互动的重要限制因素。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潘成华  管华  
技术创新扩散是技术经济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文章从潜在的采用者、供给者、技术创新本身所具有的市场特性等三方面入手,对影响技术创新扩散的市场因素作了深刻的分析。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侯立峰  李继军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青  
针对中国物联网技术扩散的实际,采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以及因子分析等方法,对影响中国物联网技术扩散的各层面、各维度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将之归类为用户技术接受度、企业采纳度、社会支持度和产业链就绪度四类因素,并对四类因素如何影响物联网技术扩散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剖析,最后给出相应的对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薛君  李一玮  赵青  
本文在参考互联网环境中消费者行为研究的前提下,以创新扩散理论为基础,从消费者的个体创新性出发,结合产品认知度和感知风险,研究这三个变量影响消费者选择互联网金融产品的路径。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构建的概念模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上述三个影响因素均对互联网金融产品的选择产生影响,三者之间也相互影响。最后,根据研究成果对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监管政策的制定和企业的发展提出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薛君  李一玮  赵青  
本文在参考互联网环境中消费者行为研究的前提下,以创新扩散理论为基础,从消费者的个体创新性出发,结合产品认知度和感知风险,研究这三个变量影响消费者选择互联网金融产品的路径。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构建的概念模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上述三个影响因素均对互联网金融产品的选择产生影响,三者之间也相互影响。最后,根据研究成果对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监管政策的制定和企业的发展提出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