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48)
2023(9535)
2022(7759)
2021(7338)
2020(6015)
2019(14140)
2018(13873)
2017(26897)
2016(14023)
2015(15632)
2014(15088)
2013(14458)
2012(12597)
2011(10985)
2010(10348)
2009(9009)
2008(8266)
2007(6550)
2006(5300)
2005(4037)
作者
(36514)
(30365)
(30253)
(28764)
(19020)
(14578)
(13698)
(12010)
(11624)
(10439)
(10369)
(10195)
(9478)
(9443)
(9262)
(9164)
(9146)
(9144)
(8701)
(8669)
(7298)
(7283)
(7159)
(6943)
(6917)
(6789)
(6556)
(6466)
(6146)
(6064)
学科
(52528)
经济(52482)
管理(39133)
(37385)
(31546)
企业(31546)
方法(27972)
数学(25399)
数学方法(24940)
(14141)
(13250)
中国(12678)
业经(12079)
地方(9902)
(9535)
贸易(9529)
理论(9478)
农业(9331)
(9308)
技术(9100)
(9053)
财务(8994)
财务管理(8977)
(8571)
企业财务(8463)
(8273)
(7930)
环境(7907)
(7076)
(6560)
机构
学院(182745)
大学(179863)
管理(75085)
(71332)
经济(69981)
理学(66464)
理学院(65860)
管理学(64448)
管理学院(64113)
研究(52698)
中国(38622)
(35230)
科学(33070)
(31226)
业大(28487)
(28070)
中心(26311)
财经(26159)
(24751)
(24068)
(23750)
(22259)
农业(22234)
经济学(22147)
研究所(22100)
师范(21946)
技术(20943)
北京(20816)
经济学院(20203)
(20080)
基金
项目(137735)
科学(109173)
基金(100307)
研究(99619)
(87951)
国家(87268)
科学基金(76446)
社会(63473)
社会科(60349)
社会科学(60330)
(55264)
基金项目(53643)
自然(50467)
自然科(49384)
自然科学(49373)
自然科学基金(48432)
教育(47290)
(46135)
资助(40380)
编号(40130)
重点(30942)
(30234)
(30107)
成果(29926)
(29572)
创新(28232)
科研(27120)
课题(26980)
国家社会(26778)
教育部(26188)
期刊
(67323)
经济(67323)
研究(44251)
中国(29916)
学报(28110)
管理(27929)
科学(25482)
(24755)
(24542)
大学(22445)
学学(21463)
技术(19665)
教育(19333)
农业(17280)
业经(12459)
财经(12148)
(12021)
金融(12021)
经济研究(11133)
(10428)
(9643)
科技(9086)
(9006)
问题(8834)
统计(8653)
技术经济(8569)
商业(8217)
(8161)
财会(8069)
理论(8037)
共检索到2404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尊   赵武云   石林榕   孙步功   孙伟   戴飞   周刚   郭军海   饶罡   李辉  
针对滚勺式精量穴播器固定成穴器成穴轨迹呈余摆线,余摆线过大造成撕膜和挑膜的问题,同时为降低株距的差异性,基于离散元法和多体动力学耦合方法对穴播器成穴器运动过程进行仿真分析。以牵引速度、牵引角度和穴播器质量为影响因素,以余摆线宽度、株距和播种深度为响应值,通过预试验和单因素试验确定各因素对响应值的影响规律,基于前期仿真试验结果开展多因素仿真试验获得最优参数组合,并通过田间试验验证最优结果的可靠性。结果表明:滚勺式精量穴播器成穴器运动的最优参数组合为,牵引速度523.43 mm/s、牵引角度21.9°、穴播器质量18.2 kg,此时株距为196.84 mm,余摆线宽度13.98 mm。以最优参数组合进行验证试验,株距为193.86 mm,相对误差1.51%;余摆线宽度13.28 mm,其相对误差4.39%。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辛明金  刘苏伟  苏小华  宋玉秋  任文涛  王冰媛  刘兰新  
为提高流体穴播的成穴效果,改进设计了流体穴播成穴器,利用拨轮带动拨指机构驱动排种管使其摆动,实现种液零速排放。确定了拨杆的长度、拨指相位差等结构参数;进行了排种管末端速度及摆角分析,建立了排种管末端速度与机器前进速度、传动比等参数的关系模型;对种液离开排种口的水平分速度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其与机器前进速度、拨指长度、拨杆实际作用长度以及种液流速等各参数之间的关系模型。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四因素四水平正交试验,得出各因素的最优组合。研究结果表明:在机器前进速度为1.4m·s-1、拨指长度为12mm、拨杆实际作用长度为90mm、流体速度为2.9m·s-1的情况下,平均穴距为296.3mm,变异系数为6....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林翩  廖庆喜  王磊  王宝山  刘海  
针对芝麻人工种植效率低、出苗后间苗定苗费工费时且劳动强度大、缺乏适用的精量穴播排种器等生产实际问题,采用负压吸种、正压投种的正负气压组合排种原理,构建了排种器吸种过程临界负压模型,分析了种子吸附的不同姿态及其与型孔接触面积的关系,采用多目标优化方法,得到了型孔吸附1~4粒种子的临界负压,确定实现芝麻精量穴播的较优型孔直径范围为0.8~1.1 mm。吸种运移状态图像拍摄试验结果表明:芝麻不同吸附姿态及概率为横卧∶侧卧∶直立≈3.5∶1∶1,排种器不同吸种数目所需负压变化规律与临界负压模型一致。通过基于响应面优化试验考察排种盘型孔直径、排种轴转速和气室负压真空度对穴粒数合格率、漏播率和重播率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型孔直径为1.0 mm、气室负压为-800 Pa、排种轴转速为8.66 r/min时,穴粒数合格率为96.04%、漏播率为0.21%、重播率为3.75%,满足芝麻种植农艺要求。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升明  李成华  郭雪峰  
在分析铲式成穴器结构参数基础上,运用Pro/E的Program及其他相关功能,通过编程的方法,将参数转化为输入提示,以达到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实现铲式成穴器的参数化设计,并快速建立相应的模型库;在装配模型中,应用Execute命令,以实现装配模型和零件之间参数的传递,使铲式成穴器的设计更方便、更快捷。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吕小荣  张黎骅  吕小莲  
【目的】探讨穴播轮成穴部件的运动轨迹,为穴播轮成穴机理研究及穴播轮成穴性能测试提供参考。【方法】利用虚拟样机技术,在UG软件中建立穴播轮运动分析主模型,通过UG用户界面模块、求解器模块和后处理模块,对穴播轮成穴过程,包括成穴过程中成穴部件的开启及运动轨迹、成穴形状等进行仿真分析,利用仿真试验测试不同前进速度、滑移率、入土深度条件下穴孔的大小及不同条件下的成穴效果,并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分析各因素对穴孔大小的影响。【结果】前进速度对穴播轮成穴性能的影响与成穴部件出土角和入土角有关,且随滑移率的增加而加大,随入土深度的增大而减小;滑移率对穴播轮成穴性能有显著影响,在入土深度一定的情况下,穴孔的大小随滑...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吕小莲  胡志超  张会娟  于向涛  刘敏基  
【目的】选用自行设计开发的穴播轮进行花生田间成穴、播种性能试验,研究气吸式花生膜上精量穴播轮的作业性能,分析其影响因素及影响效果。【方法】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对不同作业速度(0.32,0.76和1.02m/s)下的膜孔尺寸、孔穴错位率、膜下播种深度合格率、穴距合格率进行测试与分析;采用多因素正交试验的方法,在不同吸种孔线速度(0.11,0.24,0.33m/s)、不同吸种负压(3.66,3.98,4.65kPa)条件下对花生种子播种质量进行测试与比较。【结果】作业速度对穴播轮成穴及播种性能影响较为显著,低速作业时成穴性能较好,膜孔尺寸、孔穴错位、膜下播种深度、穴距均较好;高速作业时孔穴错位率较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莫定红  舒彩霞  廖宜涛  廖庆喜  高丽萍  
针对实际生产中油菜机械铺膜穴播缺乏穴粒数精确可控排种器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采用负压吸种、正压卸种、鸭嘴成穴、二次投种的油菜正负气压组合式穴播器,实现油菜机械铺膜穴播1~3粒的作业要求。建立吸种、携种和卸种过程种子的力学模型并结合FLUENT仿真分析,分析确定了油菜正负气压组合式穴播器结构及其参数;选取影响穴播器排种性能的负压、种层高度、排种轮主轴转速和正压开展了以穴粒数合格率、空穴率为试验指标的穴播器排种性能单因素试验,并按照响应曲面法的二次正交旋转中心组合试验开展了工作参数的优化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影响穴播器穴粒数合格率的因素主次顺序为负压、排种轮主轴转速、正压,穴播器最佳排种性能工作参数组合为排种轮主轴转速7.5 r/min、负压-2 000 Pa、正压850 Pa。台架验证试验结果表明,穴播器的穴粒数合格率(1~3粒)为88.15%,空穴率为4.43%,满足油菜机械铺膜穴播的要求。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顾玲丽  张维强  刘敏基  
为解决2BHM–2型花生覆膜打穴播种机穴播器鸭嘴不能及时或充分打开、压板引起地膜破损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鸭嘴强制开启机构。强制开启机构由活动鸭嘴、固定鸭嘴、拨杆、限位块组成。工作时,活动鸭嘴在拨杆和限位块的带动下能实现与固定鸭嘴的开启与闭合,从而完成定点播种。根据农艺要求,在分析穴播轮滚动状态基础上,确定了开启机构的结构参数:鸭嘴宽30 mm,高50 mm,拨杆长臂89.7 mm,短臂37.6 mm,限位块距离轮盘圆心119.4 mm。样机模型与原有压板式开启机构进行的田间对比试验的结果表明,压板式开启机构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彩玲  宋建农  王继承  
针对我国花生覆膜穴播机大都采用先播种后铺膜的传统作业方式,对土壤扰动大,不利于土壤保墒问题,设计了一种适合先铺膜后播种的小型花生穴播机的回转式成穴机构。对该机构的运动过程进行分析得到了成穴机构的穴宽、穴距和成穴深度的表达式;采用计算机模拟方法分析曲柄半径、机器前进速度和曲柄转速对成穴机构工作性能的影响,优化后的设计参数为:传动比6.5,曲柄半径4.5 cm,播种机前进速度0.25 m/s(λ=1.95),此时成穴深度约4.5 cm,穴宽约3 cm,穴距约14.42 cm,满足花生穴播的农艺要求。与目前广泛使用的轮式鸭嘴成穴器相比,其结构简单、膜孔小。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利强  吴崇友  高连兴  金诚谦  涂安富  
针对当前坐水播种机具存在的结构复杂、种液播施难同位等问题,提出了“开沟-种、液同时播施-覆土-镇压”的机械作业新工艺,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新型穴播穴灌坐水播种机水路系统。以该水路系统关键部件水阀为例,建立了其设计参数的数学模型,利用惩罚函数法和Matlab提供的优化函数对模型参数进行求解。优化结果为:水阀出口内径为2.5 cm,阀芯头部厚度为0.7 cm,阀芯上下运动行程为1.9 cm,阀芯头部上下端面直径分别为3.0和6.1 cm;室内样机试验测得的水阀局部水头损失系数为2.08。该方法适用于水路系统其他部件参数的优化设计。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曲浩  石林榕  辛尚龙  赵武云  郭军海  杨天  杨金发  刘凤军  
针对西北地区胡麻播种机旋耕取土装置取土不均匀导致膜上覆土不均匀的问题,设计一款带有蓄土装置的胡麻精量穴播联合作业机。该机具由旋耕装置、地膜覆土装置、滴灌带铺设装置、地膜铺设装置和播种装置组成。根据农艺种植要求对机具的关键装置进行理论分析和功率计算,确定满足覆土工作时运土带线速度、双向螺旋输送器转速、双排取种勺式穴播器的半径及整机配套拖拉机功率。采用EDEM软件对地膜覆土装置覆土过程进行仿真,验证蓄土装置的可行性。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机具前进速度为0.6m/s时,其空穴率为1.2%、穴粒数合格率89.3%、播种深度合格率86.5%、膜孔错位率5.1%、膜边覆土厚度合格率95.7%、邻接行距合格率92.4%。田间播种性能试验相关指标均达到覆膜穴播机作业质量要求,田间试验覆土结果与仿真结果基本一致。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纪玉杰  于淼  李成华  
铲式成穴器是播种机工作过程中用来生成穴孔的成穴装置,为研究铲式成穴器的成穴性能,采用离散元法研究成穴器的工作过程。分别建立成穴器与土壤颗粒的二维离散元仿真分析模型,通过对土壤颗粒与成穴器之间施加合理的力学模型,进行铲式成穴器工作过程的离散元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打穴深度的增加,水平工作阻力的波动较大,而垂直工作阻力变化较小;通过对土壤颗粒动态速度场的分析描述,验证了铲式成穴器理论分析的正确性,证明了采用离散元分析成穴器工作过程的可行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中林  胡洪基  郭金岳  黄邦超  李卉  陶有凤  任万军  雷小龙  
针对杂交稻机械化制种不育系稻种穴播的问题,根据不育系稻种物理特性参数和农艺要求,设计一种叶形曲线状型孔排种装置,采用EDEM仿真、高速摄像台架试验和正交试验的方法,对排种过程中型孔内稻种的受力与姿态、型孔结构和型孔参数进行研究。性能试验结果表明:1)叶形状型孔内平躺和侧卧稻种姿态充种概率之和>76%具有较好的排种性能。2)当型孔长度、宽度和深度分别为20.27、16.84和7.46 mm时,排种合格率和漏播率分别为92.63%和2.81%,排种性能较优。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不育系播种合格率和漏播率分别为82.69%和8.52%,穴距和穴径分别为120.60和38.90 mm,穴距变异系数和穴径变异系数分别为15.07%和29.03%,该精量穴播集中排种装置满足杂交水稻制种不育系直播农艺技术要求。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康   甘泉   宋丰顺   林翠香   王晨   吴先美   赵学宇   朱涵伟   董效灵   石英尧   倪大虎  
通过在穴播和移栽2种栽培方式下,对安徽省近年来主栽的8个粳(糯)稻品种的农艺性状、倒伏性、品质以及产量主要构成因素进行分析,以期明晰在穴播等轻简化种植条件下的产量主要限制因子,为筛选和培育适宜轻简化种植的水稻新品种提供参考。采用大田小区试验,设穴播和移栽2种栽培方式,分别调查田间出苗率;测定各品种倒伏指数;成熟期各取5株,考察每份材料株高、单株有效穗数、穗长、穗粒数、结实率、千粒质量、产量;收获稻谷样品后按部标测定出糙率、精米率、整精米率、长宽比、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及碱消值。品种在实验室条件下具有较好的发芽率,但穴播条件下出苗率明显降低,其中皖垦糯1号、当粳8号和嘉花1号田间出苗率较高;各品种在穴播条件下的倒伏指数均比移栽条件下小,其中嘉花1号、绿香粳28在穴播条件下抗倒伏能力最强;穴播方式下结实率和千粒质量高于移栽方式,而单株产量、穗实粒数、单株有效穗数及穗长低于移栽方式;穴播方式下单株产量与每穗实粒数呈显著正相关,移栽方式下单株产量与每穗实粒数和结实率呈显著正相关;穴直播方式下的稻米直链淀粉含量低于移栽方式,胶稠度及碱消值高于移栽方式。穴播出苗率显著低于实验室发芽率;水稻穴播方式下相较传统育苗移栽方式,抗倒伏能力有所增强,但多数品种在2种方式下的抗倒伏能力无显著差异;水稻穴直播方式下单株产量低于移栽方式,最主要限制因素是穗实粒数及单株有效穗数;直播稻在直链淀粉、胶稠度及碱消值这三大理化指标上都要优于移栽稻,能取得更好的口感。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夏俊芳  许绮川  叶峻  胡文斌  潘玉龙  
在室内试验台架上进行了穴播轮容种量、转速、成穴投种器和翼板的几何安装尺寸对播种性能影响的试验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相应的正交寻优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穴播轮可靠工作速度为 0 .18~ 0 .2 7m/s,容种高度为 2 0~ 170mm ;当固定管后倾角为 10° ,翼板长度为 80mm ,翼板位置角为 12 0°时 ,播种质量最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