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32)
- 2023(12202)
- 2022(10341)
- 2021(9724)
- 2020(8483)
- 2019(19549)
- 2018(19607)
- 2017(38061)
- 2016(20536)
- 2015(23305)
- 2014(23259)
- 2013(22957)
- 2012(21211)
- 2011(18979)
- 2010(18853)
- 2009(17478)
- 2008(17305)
- 2007(15635)
- 2006(13482)
- 2005(11694)
- 学科
- 济(88706)
- 经济(88627)
- 业(63782)
- 管理(55285)
- 农(47510)
- 企(42613)
- 企业(42613)
- 方法(41180)
- 数学(37010)
- 数学方法(36563)
- 农业(31286)
- 财(22420)
- 业经(22385)
- 中国(20190)
- 地方(18698)
- 学(17821)
- 制(15945)
- 贸(15497)
- 贸易(15493)
- 易(15061)
- 务(14350)
- 财务(14301)
- 财务管理(14266)
- 企业财务(13576)
- 技术(12624)
- 环境(12457)
- 发(12158)
- 和(11937)
- 理论(11897)
- 银(11893)
- 机构
- 学院(294081)
- 大学(289704)
- 济(119468)
- 管理(117126)
- 经济(117110)
- 理学(101740)
- 理学院(100695)
- 管理学(98875)
- 管理学院(98335)
- 研究(94126)
- 中国(72584)
- 农(67170)
- 科学(60344)
- 京(59525)
- 财(52516)
- 农业(51907)
- 业大(50796)
- 江(48473)
- 所(47586)
- 中心(47273)
- 研究所(43530)
- 财经(42361)
- 经(38529)
- 范(37419)
- 师范(37013)
- 经济学(35431)
- 北京(35426)
- 州(35173)
- 经济管理(33673)
- 院(33083)
- 基金
- 项目(203254)
- 科学(160203)
- 基金(148028)
- 研究(146885)
- 家(129288)
- 国家(128206)
- 科学基金(110526)
- 社会(92876)
- 社会科(87687)
- 社会科学(87662)
- 省(81767)
- 基金项目(79513)
- 自然(72730)
- 自然科(70992)
- 自然科学(70971)
- 自然科学基金(69697)
- 划(67158)
- 教育(66366)
- 编号(61372)
- 资助(59766)
- 成果(48273)
- 重点(45645)
- 部(44871)
- 发(44306)
- 创(41999)
- 课题(40195)
- 科研(39770)
- 创新(39333)
- 国家社会(38280)
- 教育部(37724)
- 期刊
- 济(129269)
- 经济(129269)
- 研究(75543)
- 农(67505)
- 中国(52358)
- 学报(48173)
- 农业(45725)
- 科学(43510)
- 财(41151)
- 大学(36332)
- 管理(36319)
- 学学(34605)
- 业经(27859)
- 融(26445)
- 金融(26445)
- 技术(25879)
- 教育(23699)
- 业(22421)
- 财经(19919)
- 问题(18661)
- 经济研究(18241)
- 经(16921)
- 版(16240)
- 图书(15801)
- 资源(15194)
- 技术经济(14704)
- 理论(14469)
- 农村(14429)
- 村(14429)
- 统计(14350)
共检索到4201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博 张培松 罗微
文章以ArcG IS 9.2为软件平台,以阳江农场1∶50 000地形图为基础生成水平栅格分辨率为25 m的DEM,并提取了部分宏观和微观地形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阳江农场属于低海拔地区,主要以平坦地形为主,大部分地区地表粗糙度及高程变异系数较小;大部分土地资源较好,南、北坡向的土地面积略有差异,研究区地表起伏不大,且多为平坡,应注重对地力进行维护,防止水土及养分流失;应进一步研究栅格图最佳分辨率,以提高地形因子分析精度;有必要结合实际调查状况,对相应地貌特征处理结果进行客观分析。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毕华兴 谭秀英 李笑吟
该文在对数字高程模型 (DEM)数据来源及结构、数字地形分析及其应用、基于DEM的地形分析中的不确定性和误差分析的基础上 ,以日本东北地区岩手县早池峰山为研究对象 ,美国MicroImage公司开发的TNTmips地理信息系统为工具 ,日本国土地理院发行的“数字地图 2 5 0 0 0”为基础数据 ,研究基于DEM的数字地形特征提取与分析方法 ,以及DEM精度对地形特征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①以DEM为基础可提取多种地形特征 ,如坡度、坡向、坡面形态、流域边界、水流路径等 ,这些特征在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均可用图形和属性数据来表示 ;②DEM水平精度对基于DEM提取的数字地形特征影响表现为...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镀光 王克林 陈洪松 李新 王书功
在水文模拟中,地形指数ln(α/tanβ)作为反映地形信息的物理指标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应用基于DEM的River Tools软件和GRIDATB程序,对红壤丘陵区地形起伏平缓的小流域进行地形指数的提取。River Tools软件和GRIDATB程序分别使用目前常用的D8方法(单流向法)和多流向法。结果表明:与多流向法相比,D8方法的计算值较为离散,分布曲线较粗糙,平均值略高,方差和偏态系数也较大;但是,两种方法计算的ln(α/tanβ)的分布曲线大致相似。对于仅需要ln(α/tanβ)频率分布的水文模型(如TOPMODEL)来说,可以用单流向法取代多流向法来计算ln(α/tanβ)的频率分布...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汪金花 白洋 刘雨青
遥感监测尾矿是矿山调查和监管的科学方法,也是地理国情监测的基础内容。研究了铁尾矿遥感影像解译标志和光谱特征,建立铁尾矿遥感信息的提取技术流程。利用尾矿光谱特征与纹理结构的特点,构建了铁尾矿遥感增强处理的RTI数学模型。并以唐山地区的铁尾矿及固体废弃物作为研究区,分析了模型的影响因子和有效性。为尾矿资源的自动监测和目标提取提供了新的处理手段。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于海鹏 刘一星 孙建平
通过引入小波方法 ,对木材纹理进行了多尺度的频谱分解 ,并利用所得到的特征向量分析了水平、垂直和对角方向上的木材纹理频率分布特点 ,比较了针叶树材与阔叶树材、径向切面与弦向切面木材纹理的统计差异。并在试验基础上 ,提出了以小波分解子图像能量值的标准差进行木材纹理最佳分解尺度的筛选 ,探索出滤波长度取 8、分解尺度取 2对充分表现木材纹理特征最为适宜。同时还发现可将垂直中高频分量HL和低频分量LL的能量值作为木材纹理区别与归类的重要参数 ,将EHL ELH值作为木材纹理的方向性量度
关键词:
木材 纹理 小波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高国龙 杜华强 韩凝 徐小军 孙少波 李雪建
【目的】提出一种基于Relief f特征优选的面向对象分类方法,为解决面向对象森林资源遥感分类提供参考。【方法】以SPOT5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为数据源,以浙江省安吉县山川乡为研究区,通过影像分割,选取8个地物类别的370个对象样本,并设置SPOT5影像每个波段的8个灰度共生矩阵纹理、每个波段及NDVi的平均值和标准差等42个对象特征。利用Relief f算法对设置的42个对象特征进行优选,采用面向对象的最近邻方法提取研究区毛竹林分布信息。为了比较基于最优特征的面向对象的分类结果,另采用CART决策树方法在相同的分割参数和训练样本前提下,通过样本构建决策树分类规则,对研究区进行分类并提取竹林信息。...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天一 朱志明 朱传辉 孙博文
视觉传感是获取焊枪位置和姿态以及焊接坡口形状和尺寸等特征信息的有效手段,是实现弧焊过程闭环反馈控制和智能化焊接的基础.该文提出了用于弧焊过程的视觉传感图像处理及特征信息提取方法.研发了基于视觉与重力融合的多源传感器;为有效降低弧焊环境的强弧光及飞溅等对CCD图像的干扰,优化了相关硬件和图像预处理算法,改进并实现了基于Canny算子的边缘提取和基于迭代腐蚀的骨架细化算法.将这2种算法应用于多源传感器采集的弧焊过程中包含激光线的焊接坡口CCD图像处理,分别实现了图像中的激光线交点和焊接坡口导致的激光线弯折点坐标的有效提取和识别.对比分析了2种算法的特征信息提取速度与识别精度,结果表明,基于Canny算子的边缘提取算法完全能够满足对实时性有较高要求的弧焊过程焊缝跟踪需求.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宋晓猛 张建云 占车生 刘九夫
数字高程模型(DEM)是地表形态高程属性的数字化表达,利用流域DEM数据构建数字水系模型并提取流域水文特征,是分布式水文过程模拟的重要基础。DEM中闭合洼地和平坦区域的处理、流向的确定以及DEM分辨率的大小都直接影响着流域水系特征提取的质量与效率。针对当前基于DEM提取河网与流域特征的诸多问题,阐述了DEM数据提取流域水系特征的原理,回顾了数字水系模型与流域特征提取方法,评述了洼地和平地的处理方法及水流方向的确定方法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当前基于不同DEM数据类型的提取方法研究,探讨了DEM尺度和分辨率对提取流域特征的影响,总结了平缓区域数字水系和河网提取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数字高程模型 数字流域 河网提取 评述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郭力宇 吴锦忠
河流特征提取是流域生态恢复与农业生产活动的基础数据资料,是领域综合利用和开发必要自然地理要素获取的主要途径。文章以基于SRTM DEM数据对汾河流域特征提取为主要研究内容,主要涉及汾河流域范围提取、汾河流域水系特征提取、划分汾河流域子流域要素提取3个核心层次。利用ARc GIS水文模块分析工具,通过对汾河流域的SRTM DEM数据进行处理、填洼,水流定向的方法,提取出汾河流域地理要素特征;再通过计算汇流累积量,确定集流阈值,提取河网等路径,进而提取出汾河流域水系特征、流域子流域划分,以及进行其他流域水文分析处理;最后对提取精度进行检验和分析。研究表明90M分辨率的SRTM DEM数据提取汾河流...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庆艳 余新晓 胡淑萍 肖洋 李金海 武军
该文详细介绍了ArcGIS9.2中的水文分析工具箱的使用方法,包括从原始DEM数据提取河网的步骤、应注意的问题等。研究区域选取位于北京山区的红门川小流域,采用1∶10000的比例尺、10m分辨率的DEM作为基本的地形数据,应用ESRI公司开发的ArcGIS9.2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进行流域水文信息特征的提取;并利用SWAT模型运行水文响应单元(HRUs)的生成,共生成了25个子流域和92个HRUs。经分析,得到的研究区域河网特征以及研究区其他常用的流域特征信息,与实际河流水系特征基本吻合,因此应用DEM划分的流域结果是合理的。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赵振亮 塔西甫拉提.特依拜 孙倩 雷磊 张飞
土壤盐渍化严重制约土地生产力,实时监测土壤盐渍化有利于农业正常生产。选择新疆渭干河—库车河绿洲的光谱反射率数据,研究不同程度盐渍化土壤的光谱特征;并对绿洲所在的库车县的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的高光谱数据进行盐渍化信息提取。提取步骤为:首先对土壤光谱反射率数据进行14种形式的变换,再与土壤含盐量进行相关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建立估算不同盐渍化程度的土壤含盐量方程,用均方根误差验证方程的精度;其次,建立植被和土壤波谱库;最后,在波谱库的数据基础上,使用波谱角分类法(SAM)对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的高光谱数据进行分类。用同步实测数据对分类效果进行精度评价,效果较好,这一结果为今后该区域的高光谱应用奠定了基础,对区域农民耕作方式提出了警示,为区域可持续发展实践提供了参考。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仝迟鸣 周成虎 程维明 张文杰 王娇 刘海江
基于DEM的地形分析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地貌学研究中,但当前研究以定性或半定量居多,利用各类参数对大面积区域的量化分析研究较少。本文以黄土高原为研究区,利用GIS及DEM地形分析方法,将坡度小于15°的正地貌提取出来,然后利用坡度与起伏度结合分析得到黄土塬顶面,两者相减得到黄土塬坡面,最终提取黄土塬1106个;选取黄土塬核心区的106个样本,分别计算坡面平均坡度、顶面长短轴比、沟壑密度、顶面与底面比、地面裂度5个指标,然后对其分别进行等级划分,计算5个指标的几何平均值,作为评价研究区黄土塬相对年龄的指标;对组合指标(I)进行分析后,将其划分为3级,分别为早期(I<1.74)、中期(1.74≤I<2.12)和晚期(I≥2.12)。研究结果显示,在黄土塬的不同发育阶段,各个形态指标整体上存在差异,各子类型内部也存在发育先后不一致的情况。在对黄土塬各子类型计算发育阶段指数之后发现,从黄土塬、黄土残塬到黄土梁塬,I值逐渐增大。形态指标的有序变化与前人研究所得的黄土地貌发育过程十分一致。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慧敏 张建军 黄明 茹豪 徐佳佳 李民义
以山西吉县蔡家川流域为研究对象,提取其流域特征及河道特征,统计分析各特征值随流域面积尺度大小而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随流域面积增大,河道干流长度、干支流总长度、河道弯曲系数、流域形状系数均增大,河道不对称系数、流域平均高程均减小,河网密度、河道比降、平均坡度均先减小后趋于稳定;研究地区虽对洪水具有微弱的自我调节能力,但河道比降应该控制在6.1%以下,河网密度应控制在0.58km/km2以下,故面积小于10km2的小流域应为研究区水土流失治理的核心区域;坡度在25°以上的土地面积约占整个流域面积的52%左右,易发生洪水,需大力加强水土保持。
关键词:
DEM 流域特征 河系特征 面积尺度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郑平元 杨武年
Google Earth图像以精度高、信息丰富和免费使用等特点,正逐步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方便。如何将Google Earth图像制作成地图、提取感兴趣的信息,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以成都理工大学为例,探讨了利用Google Earth图像,结合AutoCAD强大的图形编辑功能,进行信息提取及应用的过程,主要内容包括:图像获取、图像尺寸校正、图像数字化、图形整饰、信息提取及应用等。针对如何提取Google Earth图像上被阴影遮挡的图形信息,提出了图像量测与地面丈量相结合的解决办法。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实现了低成本、高精度和高效益,解决了人们日常用图的需要。最后指出了这种方法的适用领域,并且...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阳光 杜华强 毛方杰 李雪建 崔璐 韩凝 徐小军
【目的】提取浙江省不同时期竹林分布信息,分析其时空演变规律,揭示竹林面积变化与土地利用格局之间的关系,为国家及至全球尺度长时间序列的竹林时空动态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浙江省为研究区,基于2000、2004和2008年Landsat5 TM及2014年Landast8 OLI时间序列影像数据,首先,对不同时期的Landsat数据进行大气校正和几何校正,采用最大似然法提取土地利用和竹林时空分布信息;然后,利用变化幅度和动态度2个指标分析4个时期、3个时间段的竹林时空演变规律;最后,建立全省土地利用时空转移矩阵,揭示竹林时空动态与土地利用格局之间的关系。【结果】1)基于时序Landsat数据提取的浙江省竹林信息精度较高,分类精度达75%以上,使用者精度达91%以上,且分类统计面积与实际清查面积高度吻合,面积提取精度达96%以上; 2) 2000—2014年浙江省竹林面积变化幅度和年均变化率分别为16.55%和1.18%,在时空上呈逐渐增加趋势; 3)浙江省竹林面积由2000年占全省面积的7.33%增长到2014年的8.56%,其中针叶林、阔叶林和农田3种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对竹林面积增加的贡献最大,贡献率分别为28.62%、37.23%和16.15%。【结论】基于Landsat时间序列数据能够高精度监测浙江省竹林资源动态变化,针叶林、阔叶林和农田等土地利用类型减少对竹林面积时空演变具有显著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