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08)
- 2023(15235)
- 2022(13310)
- 2021(12260)
- 2020(10352)
- 2019(23884)
- 2018(23497)
- 2017(45893)
- 2016(24434)
- 2015(27576)
- 2014(27193)
- 2013(26732)
- 2012(24431)
- 2011(21728)
- 2010(21439)
- 2009(19297)
- 2008(18335)
- 2007(15649)
- 2006(13412)
- 2005(11275)
- 学科
- 济(100465)
- 经济(100360)
- 管理(72530)
- 业(70337)
- 企(58563)
- 企业(58563)
- 方法(52702)
- 数学(46632)
- 数学方法(46083)
- 财(26497)
- 农(25493)
- 中国(24344)
- 贸(23225)
- 贸易(23221)
- 易(22675)
- 业经(21243)
- 技术(19927)
- 学(19146)
- 地方(18457)
- 农业(17351)
- 务(16487)
- 财务(16413)
- 财务管理(16375)
- 理论(16265)
- 企业财务(15515)
- 制(15433)
- 环境(15395)
- 和(14927)
- 融(14819)
- 金融(14817)
- 机构
- 大学(344628)
- 学院(342178)
- 管理(142000)
- 济(141425)
- 经济(138684)
- 理学(124941)
- 理学院(123709)
- 管理学(121609)
- 管理学院(120998)
- 研究(107455)
- 中国(79069)
- 京(71103)
- 科学(64937)
- 财(62764)
- 财经(52040)
- 所(51127)
- 业大(50636)
- 农(50402)
- 中心(49846)
- 经(47752)
- 研究所(46912)
- 江(46581)
- 北京(44011)
- 经济学(43712)
- 范(43207)
- 师范(42811)
- 经济学院(39976)
- 院(39667)
- 农业(39522)
- 财经大学(39307)
- 基金
- 项目(244877)
- 科学(194392)
- 基金(180502)
- 研究(178863)
- 家(156328)
- 国家(155117)
- 科学基金(135408)
- 社会(114622)
- 社会科(109000)
- 社会科学(108973)
- 基金项目(95907)
- 省(94150)
- 自然(88401)
- 自然科(86434)
- 自然科学(86417)
- 自然科学基金(84867)
- 教育(82919)
- 划(79162)
- 资助(74944)
- 编号(72057)
- 成果(56210)
- 部(55057)
- 重点(54145)
- 创(51396)
- 发(50988)
- 课题(48457)
- 教育部(48009)
- 创新(47948)
- 国家社会(47858)
- 科研(47055)
- 期刊
- 济(139911)
- 经济(139911)
- 研究(96441)
- 中国(56452)
- 学报(51335)
- 管理(49734)
- 科学(47704)
- 财(46391)
- 农(43752)
- 大学(39990)
- 学学(37698)
- 教育(35254)
- 技术(32445)
- 农业(31173)
- 融(26571)
- 金融(26571)
- 财经(24603)
- 经济研究(23247)
- 业经(22653)
- 经(20926)
- 问题(18781)
- 技术经济(17891)
- 贸(17466)
- 科技(17077)
- 图书(16990)
- 理论(16570)
- 业(16222)
- 统计(16108)
- 实践(15182)
- 践(15182)
共检索到4764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傅东平 钟成林
采用DEA法测算了广西1978~2011年的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并利用Tobit模型对广西基于进口渠道的国际技术溢出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从G7国家进口的方式,显著地促进了广西的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提高。然而,广西的自主研发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起到了抑制作用,且从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水平来看,即使是在很高的显著性水平下仍不显著;引入人力资本变量后,G7国家的综合研发资本存量对广西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大幅下降,且自主研发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抑制作用更为强烈,这可能是因为广西的人力资本水平过低,未达到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门槛值所致。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曹文彬 付亭
采用DEA-Tobit模型对2005~2011年间中国信息技术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信息技术行业的整体绩效并不理想,技术水平是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因素;上市公司的规模与经营绩效显著负相关;上市年限与经营绩效成正相关。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葛小寒 陈凌
本文利用国际R&D溢出与吸收模型,使用依据35个国家和地区相关数据计算的外国R&D溢出变量和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实证考察了技术差距、制度因素、国内R&D强度、人力资本以及这四个因素构成的综合变量对进口贸易关联R&D溢出效应的影响。
关键词:
国际R&D溢出 吸收能力 技术进步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龚雪 高长春
通过对我国29个省1994-2004年的劳动生产率进行了三重分解后,将我国的劳动生产率指数分解为技术效率变化、技术进步变化和资本深化变化这三项指标,并分别将这三项指标序列与我国各省1994-2004年的FDI数据进行了协整检验,最终得出国际产业转移的技术溢出效应主要通过两个途径来实现:即通过促进我国技术进步和资本深化来提高我国的劳动生产率。
关键词:
国际产业转移 溢出效应 三重分解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汪彦 陈悦 曹贤忠 付全胜
基于知识生产理论,采用DEA-Tobit两步法对2012—2016年上海17家高校的科研创新效率进行了分析,发现处于科研创新效率最优状态的高校数量较少。除上海大学之外,上海市属高校科研要素投入不足限制了其科研创新效率的进一步提升,亦导致了市属高校与教育部直属高校的技术效率存在显著差距。其次,影响因素Tobit模型回归表明,当前上海高校总体处于人力资本"稀缺"、物资资本"丰裕"的发展阶段,未来上海高校科研创新效率提升需要将视角转向依靠人力资本积累上来;同时,物质资本对科研创新效率的倒"U"型影响已经显现,资本拥挤问题亟待引起重视。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王水娟
本文基于调研数据,选择江苏省苏中地区一县级市所有小学作为样本,将每所小学视为多投入、多产出的生产单元,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从微观层面评价2004-2010年间学校办学效率以及动态变化,并运用Tobit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效率的因素,重点关注"新机制"政策对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一方面校际间存在显著的效率差异,教师平均工资水平、学校类型是造成这种效率差异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从不同时期看,绝大多数学校2010年的效率得分明显好于2005年,说明"新机制"政策对小学教育效率产生显著影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高大伟 聂海松
采用SBM模型测算了2008—2016年中国31个工业行业的碳排放绩效,在构建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模型的基础上,利用Tobit面板数据模型的估计方法,研究了中日进出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对中国工业行业碳排放绩效的影响,同时考虑行业异质性,将工业行业分为重工业和轻工业分别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日之间的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和出口贸易技术效应都会提高中国工业行业的碳排放绩效水平;出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对碳排放绩效的影响大于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对碳排放绩效的影响,其中,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对轻工业行业碳排放绩效的影响不显著,而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对重工业行业碳排放绩效有显著的提升作用。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佳佳 黄鲁成
本文对Klaus知识溢出模型进行改进,设计出通信技术的知识溢出效应模型,并利用中美通信技术专利数据,通过量化通信技术演化过程中的知识溢出效应,探讨了知识溢出对技术演化的影响及规律。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知识溢出效应与技术距离、技术成熟时间成反比。这对我国实施的高科技战略背景下,如何充分利用国内外已有的知识技术存量来获取知识溢出效应,加快我国相关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
技术演化 知识溢出效应 TD-SCDMA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方希桦 包群 赖明勇
本文研究以进口贸易为传导机制的国际技术溢出对我国技术进步(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协整检验结果表明通过进口贸易传导机制,贸易伙伴国R&D投入、国内科技投入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进一步的误差修正模型分析结果表明贸易伙伴国研发投入、财政科技投入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具有一定的滞后效应。
关键词:
国际技术溢出 进口贸易 技术进步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灿辉 曾繁华 周华
首先运用基于DEA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对湖北省各地区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量和分解,然后我们分别建立FDI技术溢出测量模型和扩展Panama Teanravisitsagoo的绝对挤出效应模型,对湖北省各地区的面板数据运用SUR(似然不相关回归)加权的方法,进行广义最小二乘估计。最终分别得出面板数据的技术溢出和挤出效应的变系数模型。通过实证分析,我们可以首次得出湖北省FDI的技术溢出效应不太明显以及FDI对内资的挤出效应具有内在逻辑的一致性。
关键词:
DEA 技术溢出 全要素生产率 挤出效应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顾国达 郭爱美
基于开放经济条件下的技术扩散视角,在考虑技术进步收敛效应的前提下,文章运用1979-2010年省际面板数据经验研究了对外贸易对我国各地区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作用差异。分区域的实证结果表明:贸易开放的技术溢出和技术收敛"双效应"在我国同时存在;东中部地区已跨越技术吸收能力门槛,而西部地区总体上尚不具备吸收技术外溢的能力;东部地区的贸易开放不再具有增长效应,而中部地区的贸易开放在提升地区经济效率方面仍具有很大的增长潜力。因此,文章认为各地区应当依据贸易的效率提升门槛采用有差别的贸易发展战略并根据各自技术吸收能力制定相应的技术进步战略。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汤勇
文章运用中国工业经济最新10年的相关数据,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得出结论证明当前国际直接投资在华的技术溢出对我国企业技术进步的贡献是很小的,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我国企业对技术溢出实际吸收水平较低的深层次原因。
关键词:
国际直接投资 技术溢出 吸收 影响因素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郎永峰 任志成
技术外溢效应主要是指跨国公司的人力资本、技术研发投入、管理经验等因素通过各种渠道导致技术的非自愿扩散,它可以促进东道国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本文以我国14个服务外包基地城市为样本,实证研究了软件行业承接国际外包的技术外溢效应。结果表明,承接国际软件外包获得了技术外溢的益处,提高了本土软件行业的劳动生产率。在技术外溢的多种可能途径中,跨国公司的示范效应和人力资本效应显著。因此,应当坚持软件产业的对外开放,并着力提高软件行业的人力资本水平。
关键词:
服务外包 基地城市 技术溢出 软件行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森慰 张春霞
有效的水环境管理是解决污染等水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文章在介绍了中国水环境现状的基础上,以省域为单位,以环保部设在全国13大流域,26个省(市)、自治区,共103个点位的水质监测数据,采用DEA-Tobit两步法,研究了中国当前水环境省域管理效率情况及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力图为进一步提高水环境管理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水环境 效率 影响因素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天佐 许航
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对2009—2016年我国不同区域高校科研投入产出绩效进行实证研究,进而采用Tobit模型探究影响区域高校科研投入产出绩效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2009—2016年我国区域高校科研绩效整体水平不高且地区分布差异明显,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地区政策环境对科研投入产出绩效没有明显影响,而各地区科研环境、教师职称结构以及区域教育投入力度等因素,对于区域高校科研投入产出绩效具有显著影响。在此基础上,从高校内部科研管理体制以及高校外部经济和政策环境两个层面,提出提升不同区域高校科研投入产出绩效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中国高技术产业FDI技术溢出效应实证研究
FDI对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
中国式分权、地方官员自利行为与环境治理效率——基于Dea-TobiT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区域公共图书馆效率测度及环境影响因素分析——基于DEA-Tobit两步法的实证研究
国际贸易的环境技术效应——基于技术溢出视角的研究
FDI对国际创业的溢出效应——基于GEM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FDI行业间技术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基于全球价值链的视角
外商直接投资技术溢出空间效应及其变化——基于中国地级市的实证研究
对外直接投资的反向技术溢出效应——基于吸收能力的实证研究
中国式分权、地方官员自利行为与环境治理效率——基于Dea-Tobit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