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66)
2023(10967)
2022(9437)
2021(8650)
2020(7389)
2019(16919)
2018(16781)
2017(33358)
2016(17266)
2015(19562)
2014(19450)
2013(19268)
2012(17803)
2011(16138)
2010(16004)
2009(14971)
2008(14072)
2007(12182)
2006(10874)
2005(9562)
作者
(47989)
(40238)
(40165)
(38142)
(25424)
(19009)
(18347)
(15817)
(15225)
(13993)
(13632)
(13443)
(12541)
(12518)
(12456)
(11984)
(11910)
(11548)
(11515)
(11468)
(10058)
(9612)
(9541)
(9171)
(9160)
(9066)
(8537)
(8407)
(8118)
(7653)
学科
(96838)
经济(96761)
管理(51057)
(46359)
方法(40823)
数学(37438)
(37345)
企业(37345)
数学方法(37029)
中国(22618)
地方(20100)
(19570)
(19543)
业经(17062)
(15716)
(14185)
(13996)
贸易(13987)
(13782)
银行(13774)
(13573)
地方经济(13385)
环境(13284)
(13198)
农业(12843)
(12687)
金融(12686)
(11738)
(11668)
财务(11630)
机构
大学(254082)
学院(253837)
(122277)
经济(120214)
管理(102783)
理学(88965)
理学院(88143)
管理学(86899)
管理学院(86420)
研究(81888)
中国(63892)
(54681)
(51430)
科学(44774)
财经(44448)
(40373)
经济学(39647)
(38675)
中心(38091)
经济学院(35670)
(35138)
研究所(34845)
财经大学(33145)
业大(32785)
(32502)
北京(32181)
(30013)
师范(29765)
(29578)
经济管理(28687)
基金
项目(167559)
科学(134140)
基金(124500)
研究(124284)
(106283)
国家(105489)
科学基金(92372)
社会(83446)
社会科(79470)
社会科学(79446)
基金项目(65830)
(64344)
自然(57319)
教育(56899)
自然科(55982)
自然科学(55968)
自然科学基金(54949)
(53570)
资助(51203)
编号(49029)
(38721)
成果(38072)
重点(37430)
(37066)
国家社会(35449)
(34849)
教育部(34108)
人文(33536)
课题(32937)
创新(32781)
期刊
(132245)
经济(132245)
研究(77402)
(40955)
中国(40628)
管理(38530)
科学(30818)
学报(30642)
(27665)
大学(24988)
技术(24688)
(24656)
金融(24656)
学学(23938)
经济研究(23017)
财经(22812)
业经(19725)
(19692)
农业(19065)
问题(17900)
教育(17776)
统计(15712)
技术经济(15492)
(13901)
理论(13818)
(13700)
商业(12661)
决策(12656)
实践(12179)
(12179)
共检索到3696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王俊岭  戴淑芬  
循环经济效率是我国钢铁行业循环经济发展程度的合适测度。结合循环经济的内涵和钢铁行业的特点构建钢铁行业循环经济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采用数据包络模型对我国钢铁行业2006—2010年的循环经济综合效率、规模效率和技术效率进行测算与衡量,同时采用Malquist指数分解对我国钢铁行业循环经济效率的变迁进行动态评价。结果显示:自2006年以来我国钢铁行业循环经济综合效率在平稳中有所上升,其中规模效率的贡献大于纯技术效率的贡献。影响我国钢铁行业循环经济效率变迁的主要因素在于技术进步的变动。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家兵  吴利华  
DEA模型是评价同类部门和单位间相对有效的有用模型,在讨论C2R模型和C2GS2模型这两种常见的DEA模型基础上,对钢铁行业上市公司效率进行测度,并根据测度的结果分析上市公司规模效率、技术进步、生产率等指标以及它们的内在联系,客观地评价了钢铁行业上市公司的效率,并对如何提高这些公司的效率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徐绪松  陈梅  
本文运用DEA方法对我国20家钢铁行业上市公司2003—2007年期间的经营效率进行了动态评价,并对我国钢铁行业经营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剖析。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学之  黄敬  王玉  
本文采用投入产出法分析我国钢铁企业的能源效率和排放效率,结合国内钢铁企业的生产工艺特点,通过DEA交叉效率模型分析,呈现企业能源效率评价结果及排序,充分挖掘和揭示影响钢铁企业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提出钢铁企业提升能源效率的改善途径,为政府部门制定钢铁行业整体宏观节能减排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俊岭  赵瑞芬  王贤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资源、能源供应不足、生态环境容量下降的矛盾日益突出,作为重工业之一的钢铁行业,节能减排的任务更加艰巨,发展循环经济,已成为钢铁工业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基于循环经济思想和理论,构建了一套钢铁行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同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以河北省钢铁工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环境为实例,进行评价分析,目的是结合钢铁行业特点和循环经济发展的要求,为河北省钢铁行业发展循环经济寻求外在环境因素上的支持,为推进河北省钢铁行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袁丽静  
在循环经济绩效评价中,基于生态视角的物质流分析和区域比较是主流,经济学框架下的学理分析和实证研究并不多见。资本、劳动、技术和制度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技术创新则是循环型社会实现的主要手段。本文立足于技术创新与循环经济关系的经济学讨论,以中国钢铁行业为例,通过对1989—2009年数据的二次DEA分析,考察技术要素对循环经济的投入产出效率。研究发现,科技投入的不断增加的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循环经济发展水平,但由于制度环境的约束和技术投入产出的时滞,循环经济效率曲线呈现反复性。1989年以来中国钢铁行业循环经济绩效经历了高开低走再上升的过程主要源于循环经济推广初期较高的边际反应,2000年以...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娟  郑一  王学军  吴鑫  田勇  
资源产出率是衡量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关键指标。本文提出一种指标分解的思路,将资源产出率分解成体现企业运营管理水平的"软实力"指标和体现循环经济技术水平的"硬实力"指标。将该思路用于资源密集型的钢铁行业,对太钢、宝钢和首钢等代表性企业进行了资源产出率的实证分析,揭示了钢铁企业资源产出率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2005-2012年间,钢铁企业的资源产出率存在显著波动。对于钢铁行业整体,能源产出率和水资源产出率主要由"硬实力"决定,并且受宏观经济因素的显著影响;而铁矿石产出率主要由"软实力"决定。在个体企业层面,三家企业的各项资源产出率主要由其循环经济"软实力"决定,其中宝钢和首钢的"软实力"...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然  
利用DEA-Malquist指数法,利用郑州、洛阳、开封等18个省辖市的2009—2012年间的文化产业投资数据,对河南省文化产业投资动态效率进行了测度,得出结论如下:在考察期间内,仅有郑州等4个地区的动态效率高于7%,三门峡市等14个地区的动态效率均处于负增长阶段。其中,技术进步效率、纯技术效率下降是动态效率下降城市面临的突出问题,因此政府应该加大对文化产业投资的制度扶持力度,扩大文化产业投资规模,优化文化投资发展的管理创新,以便有效促进河南省文化产业的健康合理发展。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喜平  王素静  
基于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测算钢铁行业碳排放效率,运用双重差分方法探讨碳交易政策对钢铁行业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并分别考察地区异质性和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碳交易政策对钢铁行业碳减排具有显著且持续的促进作用,使得试点地区效率值平均提升12.6%。但这种作用具有地区异质性,东西部地区较为显著,中部地区则不明显。碳交易政策可以通过促进技术创新、降低能源强度、调整能源结构来提高钢铁行业碳排放效率。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应春荣  周霞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马瑞芹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工业化在改善人类生活水平的同时也带来了二氧化碳呈几何倍数增长。实现低碳经济,首先应从高耗能的行业入手,这些行业既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也是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力量。在工业生产中,现代钢铁企业生产是以碳还原、碳氧化、碳添加为主线的生产过程,是耗煤、耗电大户,二氧化碳排放量大、污染严重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袁丽静  祝志杰  
已有研究指出资本、劳动和技术是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却忽视了资源环境和制度因素,这成为近些年经济增长理论争论的焦点之一。因此,本文从循环经济视角入手,系统梳理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和制约因素,以钢铁行业为例,通过两步DEA对七个区域进行投入产出效率分析,并运用截面模型考察资本、劳动、自然资源、技术和制度因素对行业发展产生的影响,最后对各因素之间可能存在的进一步关系进行协整检验,认为制度因素在2000年前后发挥着关键作用,而技术进步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同时应弱化技术对资本投入的依赖,增强人力资本的培育和提高。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健  刘帅  
基于绿色生产和绿色发展理念,从经济、绿色和运作三个方面建立钢铁行业绿色经济效益评价体系,选取宝山钢铁公司为研究对象,以突变级数法为手段,对其2013~2017年的绿色经济发展情况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虽5年间整体绩效呈波动趋势,但总体绩效维持较好水平,具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史红亮  陈凯  
基于DEA的非参数分析,对我国钢铁行业28个省份在1992~2008年间的全要素能源效率(TFEE)的变化进行了测算,并按七大经济区对我国钢铁行业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区域差异和节能潜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目前我国钢铁行业能源利用效率提高潜力巨大;(2)能源调整量主要集中在中部、大西南、大西北三大经济区;(3)我国钢铁行业的全要素能源效率与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呈现"U型"关系,钢铁行业规模递增效应对钢铁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在集约型扩张阶段才能凸显出来;(4)技术进步是影响钢铁能效的主要原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