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31)
- 2023(14495)
- 2022(12256)
- 2021(11177)
- 2020(9452)
- 2019(21814)
- 2018(21658)
- 2017(41738)
- 2016(22295)
- 2015(25232)
- 2014(25315)
- 2013(25083)
- 2012(23582)
- 2011(21365)
- 2010(21247)
- 2009(19489)
- 2008(19142)
- 2007(17220)
- 2006(14844)
- 2005(13333)
- 学科
- 济(104957)
- 经济(104863)
- 业(64971)
- 管理(64271)
- 企(51635)
- 企业(51635)
- 方法(45180)
- 数学(39931)
- 数学方法(39474)
- 农(28897)
- 中国(28020)
- 地方(26453)
- 财(23353)
- 业经(23327)
- 技术(19813)
- 农业(19656)
- 学(18576)
- 贸(18429)
- 贸易(18419)
- 易(17802)
- 制(17044)
- 环境(15706)
- 银(15381)
- 银行(15342)
- 融(15128)
- 金融(15125)
- 地方经济(14872)
- 和(14759)
- 行(14723)
- 务(14525)
- 机构
- 学院(324743)
- 大学(321235)
- 济(138681)
- 经济(135941)
- 管理(126881)
- 研究(109808)
- 理学(109195)
- 理学院(108025)
- 管理学(106211)
- 管理学院(105603)
- 中国(82169)
- 京(67815)
- 科学(66964)
- 财(60350)
- 农(55709)
- 所(55421)
- 中心(51543)
- 研究所(50286)
- 江(49281)
- 业大(48879)
- 财经(48211)
- 农业(43719)
- 经(43708)
- 北京(42572)
- 经济学(42463)
- 范(42317)
- 师范(41865)
- 院(39503)
- 州(39425)
- 经济学院(38439)
- 基金
- 项目(217524)
- 科学(171782)
- 研究(158939)
- 基金(156786)
- 家(136273)
- 国家(135141)
- 科学基金(116423)
- 社会(101503)
- 社会科(96506)
- 社会科学(96480)
- 省(87469)
- 基金项目(83260)
- 自然(74584)
- 教育(72983)
- 自然科(72882)
- 自然科学(72863)
- 划(72665)
- 自然科学基金(71551)
- 编号(64468)
- 资助(64173)
- 发(52109)
- 成果(50797)
- 重点(49355)
- 部(47974)
- 创(46224)
- 课题(44686)
- 创新(43285)
- 国家社会(41926)
- 科研(41615)
- 发展(41590)
共检索到4802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宋慧勇 章仁俊
本文选取2002~2011年十年的行业面板数据,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法对我国高技术产业各行业的研发效率变动情况进行实证分析。结论显示:从年份来看,整个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TFP)总体呈现增长趋势,年均增长率达到4.7%,TFP和TC(技术进步指数)变化曲线高度相似;技术进步是促进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源泉;从行业来看,不同行业近10年的TFP、TC值均大于1,不同行业的综合技术效率(EC)和技术进步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贡献不同。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叶丹 黄庆华
本文利用DEA-Malmquist方法测度我国2005—2014年28个省市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发现我国高技术产业整体科技水平不高,东部地区创新效率下降,而中、西部地区创新效率提高。进一步分区域实证分析创新环境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金融环境对全国以及东、中部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均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2)市场环境、劳动者素质对东、中部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均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创业水平则对东、中部创新效率起到了负面抑制作用;(3)创新基础设施仅对中部地区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起到了正面促进作用;(4)区域创新环境对西部地区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并不显著。因此,我国应有针对性地改善相关区域的创新环境。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徐晔 张秋燕
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与Malmquist生产率指数相结合的方法对2002-2007年我国高技术产业各行业的资源配置效率进行动态评价,主要结果有:技术效率指数和技术变化指数是影响我国高技术行业资源配置Malmquist指数的主要因素,不同行业技术效率指数和技术变化指数的影响不同;我国医药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的资源配置效率整体上有下降的趋势,主要源于技术衰退;航天航空器制造业、电子通讯设备制造业的资源配置效率整体上有增长的趋势,前者源于技术效率的改善,后者源于技术效率的改善和技术水平的提高。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叶丹 黄庆华
本文利用DEA-Malmquist方法测度我国2005—2014年28个省市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发现我国高技术产业整体科技水平不高,东部地区创新效率下降,而中、西部地区创新效率提高。进一步分区域实证分析创新环境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金融环境对全国以及东、中部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均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2)市场环境、劳动者素质对东、中部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均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创业水平则对东、中部创新效率起到了负面抑制作用;(3)创新基础设施仅对中部地区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起到了正面促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牛冲槐 曹海曼
本文利用中部6省1998~2009年的研发投入数据和2001~2012年的研发产出数据,运用超效率DEA方法,测算了各省高技术产业每年的研发创新效率及排序,并在横向范围内对2001~2012年这一时期内研发创新相对效率的整体领先度进行计算,以此来衡量中部6省在整个12年中研发创新相对效率。结果表明:中部6省研发创新效率存在很大差异,领先度由高到低的排序依次为:山西、安徽、河南、湖南、江西、湖北。本文结论可为中部6省研发创新效率的提升提供参考价值。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鲁炜 严夏
运用2000年至2009年高技术产业相关面板数据,构建了基于DEA模型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及其分解指数即技术进步指数和综合效率改善指数,并由此对高技术产业R&D的生产率发展状况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高技术产业的各行业发展并不均衡,部分行业生产率发展波动较大,而另一部分则相对稳定。整体来看,高技术产业的生产率各指数表现较稳定,同时发现2000-2004年推动全要素生产率发展的主要动力是综合管理水平的提高,而2005-2009年的主要动力是技术进步。从全要素生产率的平均增长率来看,主要支撑动力是来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向东 李南 白俊红 谢忠秋
以1995-2006年中国高技术产业17个细分行业的研发面板数据为基础,应用随机前沿分析和数据包络分析两种方法实证测算了高技术产业的研发创新效率。主要的发现有:考察期内高技术产业研发创新效率整体偏低,但其时间演变基本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良好态势;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测算的效率高于随机前沿分析法,但后者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虽然两种方法测算的效率在均值上具有显著差异,但在排序方面却显示出高度的一致性;提高研发创新效率对提升高技术产业的经济绩效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 研发创新 效率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魏洁云 江可申 李雪冬
利用1997—2007年我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研发投入数据以及1999—2009年研发产出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测算了我国29个省高技术产业的研发创新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结果表明:11年间我国高技术产业年均技术效率只有0.4;三大地区高技术产业的研发创新效率存在较大差异,东部地区省份普遍高于中、西部地区,中、西部地区高技术产业的技术效率水平相当;三大地区高技术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持续增长,技术进步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动力。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余泳泽 周茂华
本文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法,借助1996-2007年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了中国高技术产业研发效率。研究结果显示,中国高技术产业研发效率整体较低,均值仅为0.268,但是呈稳步增长趋势。东部地区与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之间的研发效率差异较大。制度环境、企业规模和企业在技术消化吸收经费上的支出对高技术产业研发效率有正向影响,而政府政策支持没有使研发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企业经营绩效变动对研发效率也没有明显的影响。
关键词:
SFA模型 高技术产业 研发效率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吕品 范家琦
本文采用DEA方法,计算了1995—2007年13年间我国高技术产业17个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Malmquist指数,并对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分解研究,结合R&D强度这一指标综合反映高技术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最后得出主要结论: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进步率低,自主创新能力较弱,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但这一现状在逐年改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尽法 吴育华
文章运用Malmquist指数方法,考察了2001~2006年间高技术制造业研发效率的变动趋势,并通过Malmquist指数的分解,分析了我国高技术制造业研发效率增长的内在动力。结果表明,造成高技术制造业研发效率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技术进步水平的提高而不是规模效率,且研发TFP和技术进步的变化率近年来呈现波动趋势,各行业研发TFP及其构成也存在差异,认为不断提升高技术制造业研发的技术水平是我国高技术制造业研发效率提高的主要发展方向。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杨佳伟 王美强 李丹
基于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两阶段视角,考虑共享资源在两个子系统间的分配结构,构建包含共享投入在内的中国高技术产业研发创新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共享投入两阶段DEA模型对我国29个省份2010—2014年的研发创新效率进行测算。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高技术产业综合效率水平不高,东部地区高技术产业效率高于西部和中部地区,研发创新综合效率基本呈现倒"U"型变化特征,省际间高技术产业效率差距较大;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开发效率显著高于成果转化效率,高技术产业研发创新效率利用模式属于"高技术开发,高成果转化"型的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川
利用我国高技术产业分地区数据,应用三阶段DEA方法,对高技术产业研发创新效率进行了实证测评。主要的研究发现:我国高技术产业研发创新效率水平较低,且规模效率不高是制约其整体提升的主要原因;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劳动者素质是提高效率水平的有利因素,而地理位置和政府干预对研发创新效率提升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按照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将我国高技术产业研发创新模式分为4种类型,各省区可根据自身的效率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和完善。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 研发创新 效率 三阶段DEA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秉镰 李锡庆
本文克服高技术产业研发过程非合意产出难以度量的问题,以未达标专利数量作为非合意产出,对各地区高技术产业的研发效率进行系统测度。研究发现:(1)随着创新要素的大量投入,中国高技术产业的总体研发效率水平却在逐年降低。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投入无效率与合意产出无效率,也即投入要素的大量增加并未有效推动创新产出的增加。(2)近年来中国东、中、西部地区高技术产业研发效率均呈现下降趋势,但东部地区技术落差比较高,其技术水平始终处于领先地位。(3)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高技术产业研发效率呈现L型趋势。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 研发效率 SBM-DEA模型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陈莹文 王美强 陈银银 耿建国
从技术开发和经济转化两阶段视角出发,构建包含共享投入和自由中间产出的两阶段DEA模型,综合考虑高技术产业潜在科研能力和经济效益,对中国28个省市的高技术产业研发创新效率进行分析,研究了技术开发阶段的产出对系统整体和子阶段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各地区高技术产业发展不均衡,且整体效率值不高,技术开发水平远大于经济转化水平;从区域来看,中部地区的整体和经济转化效率均值最高,西部次之,东部最低,但区域内各省市的差异性从东到西逐渐增大;对大部分地区而言,进入经济转化阶段的中间产出越多,整体和经济转化效率越低,提高各地区经济转化能力已经成为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