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35)
- 2023(15527)
- 2022(13180)
- 2021(12369)
- 2020(10443)
- 2019(24155)
- 2018(23946)
- 2017(45593)
- 2016(24679)
- 2015(27938)
- 2014(27955)
- 2013(27685)
- 2012(25870)
- 2011(23115)
- 2010(23037)
- 2009(21094)
- 2008(20877)
- 2007(18361)
- 2006(15794)
- 2005(14081)
- 学科
- 济(106176)
- 经济(106069)
- 管理(70490)
- 业(67874)
- 企(53530)
- 企业(53530)
- 方法(45110)
- 数学(40097)
- 数学方法(39616)
- 财(35570)
- 农(31478)
- 中国(30592)
- 地方(30036)
- 业经(23115)
- 农业(21158)
- 制(19965)
- 学(19774)
- 务(19094)
- 财务(19039)
- 财务管理(18977)
- 贸(18456)
- 贸易(18444)
- 企业财务(17975)
- 易(17802)
- 银(16628)
- 银行(16596)
- 环境(16398)
- 融(16129)
- 金融(16126)
- 行(15796)
- 机构
- 学院(342701)
- 大学(339578)
- 济(140925)
- 经济(137883)
- 管理(131441)
- 研究(115753)
- 理学(112746)
- 理学院(111456)
- 管理学(109515)
- 管理学院(108875)
- 中国(88505)
- 京(71723)
- 科学(71583)
- 财(70532)
- 农(59111)
- 所(58414)
- 中心(55042)
- 江(53259)
- 研究所(52658)
- 财经(52611)
- 业大(51298)
- 经(47552)
- 农业(46195)
- 范(46038)
- 师范(45583)
- 北京(44888)
- 经济学(42744)
- 州(42425)
- 院(41909)
- 经济学院(38618)
- 基金
- 项目(229036)
- 科学(179709)
- 研究(168162)
- 基金(164008)
- 家(142145)
- 国家(140890)
- 科学基金(121278)
- 社会(105704)
- 社会科(100108)
- 社会科学(100078)
- 省(93113)
- 基金项目(87738)
- 自然(78221)
- 教育(77410)
- 划(76622)
- 自然科(76384)
- 自然科学(76363)
- 自然科学基金(74954)
- 编号(69186)
- 资助(66780)
- 成果(55472)
- 发(53486)
- 重点(51649)
- 部(50010)
- 课题(47984)
- 创(47736)
- 创新(44628)
- 科研(44258)
- 国家社会(43005)
- 教育部(42743)
- 期刊
- 济(157973)
- 经济(157973)
- 研究(100851)
- 中国(71136)
- 财(59421)
- 农(53965)
- 学报(52219)
- 科学(47894)
- 管理(46629)
- 大学(39756)
- 学学(37372)
- 农业(37020)
- 教育(36496)
- 融(32248)
- 金融(32248)
- 技术(31724)
- 业经(27327)
- 财经(25774)
- 经济研究(25092)
- 经(22092)
- 问题(21414)
- 业(19906)
- 技术经济(17119)
- 版(16707)
- 图书(16619)
- 资源(16610)
- 统计(16212)
- 财会(15949)
- 贸(15879)
- 理论(15700)
共检索到5184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缪小林 高跃光 史倩茹
近年来,云南不断加大对沿边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沿边地区财政支出不断提升,一定程度上缩小了沿边地区与非沿边地区的发展差距,但沿边地区高财政负担和高补助依赖,反映出沿边地区因不断加大的转移支付补助而出现财政投入上的"规模替代效率"行为。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法(DEA)的实证分析表明,无论总体效率还是反映制度运行和资金配置的技术效率,云南沿边地区都较低,更为明显的是沿边地区中84%的县区出现财政资金配置的规模报酬递减,直接表现为财政资金相对冗余,实际上是缺乏与现有财政资金投入规模相适应的社会资本、技术创新等市场要素,从而偏离财政资金配置效率最优,而这些冗余的财政资金却没有发挥好对这些要素的合理引导。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周智生 吴映梅
文章以西南边陲的传统工业城市开远为例,基于对其城市功能的历史演进轨迹、当代城市经营的主要指向等问题的研究,指出多元化城市经营以提升城市服务功能既是城市历史发展的重要启示,同时也是诸如开远等西部沿边城市建设在新时期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而在城市转型建设过程中,需要围绕大区域城市功能竞合关系中确立沿边优势和特色,并在城市经营中重点提升城市公共文化服务功能。
关键词:
沿边城市 城市经营 云南开远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戢晓峰 张雪 陈方 李杰梅
通过多源数据获取不同维度下区域物流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数据,建立区域物流与经济发展关联特性的分析流程,并用Arc GIS实现可视化表达;从区域物流集聚与经济集聚、区域物流联系与经济联系空间分布两个方面,获取云南省区域物流与经济发展的关联特性。结果表明:1区域物流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显著的关联性,表现于物流集聚与经济集聚的关联性、区域物流强联系与经济强联系的关联性、区域物流发展与经济发展总体格局的关联性等方面;2区域物流与经济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经济集聚引发物流集聚,物流集聚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3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对经济联系紧密的相邻区域物流发展有极强带动作用;4区域物流联系空间格局的形成很大程度上依赖区域经济联系的空间分布,在物流与经济联系较强的区域尤为明显。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许树华
本文在梳理国内外关于财政分权对减贫影响的研究基础上,结合云南省省情,运用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对云南财政体制改革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发现:云南省与中央财政支出分权度越高则人均GDP增长越快;省以下财政自给率、收入分权度与贫困发生率之间也呈现负相关;经济增长与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增长之间呈现明显的负相关关系;由此笔者从提升地方财政分权水平、财政自给率,以及加快配套体制改革等角度对云南省财政体制改革提出了具体建议。
关键词:
财政分权 减贫 财政改革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郭凤花
本文运用云南省1978-2006年的年度财务支出结构数据,在单位根和协整检验的基础上建立VAR模型,利用Eviews3.1软件分析、研究云南省财政支出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不同的支出对GDP的影响程度各不相同,其中,影响程度最大的是科教文卫支出。本文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提出要使云南省国民生产总值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应如何优化云南省财政支出结构。
关键词:
财政支出结构 经济增长 实证分析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高晶 麦强盛
基于DEA方法,从资源投入产出角度,选取3个输入变量和2个输出变量,构建CCR模型,利用2003~2012年云南林业统计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省林业有4年达到技术有效状态,同时林业规模经历先规模效益递增后递减,最后达到规模恰当的变化。结合林业发展现状和云南林业发展轨迹,建议加大林业第三产业发展,积极将林业资源转变为生态旅游资源,依靠科技改造和技术创新,提高林业发展效率,同时提高林业工作人员年收入,改善工作环境,提高林业福利待遇,推动"三农"贷款政策和林业小微企业信用贷款。
关键词:
云南林业 可持续 评价 DEA模型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蔡云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一直存在着争议,通过采用计量经济学的相关方法,对多民族聚居地区云南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数据进行ADF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得出云南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存在长期均衡关系,通过OLS回归测算出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的具体模型,发现云南省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格兰杰非因果性检验表明云南省金融发展是经济增长变化的格兰杰原因,最后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周靖祥; 侯新烁;
对农村发展权利的剥夺已经阻碍城乡联动和协调发展,若要明确农村发展方向就需要厘清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本研究借助云南省师宗县村级登记数据(2006~2011年)对禀赋条件决定的农村发展方式选择的内在逻辑展开存在性检验,研究发现提高"种地"的收益才是延续农村发展生命的关键所在;禀赋形成的比较优势决定着农户或其他经济主体的行为选择,一致性体现为禀赋条件对发展路径选择的概率影响。因此,理顺农村内部要素配置关系,因地制宜的顺势而为才是农村发展的根本出路,激活由禀赋决定的多元经济、振兴农业经济才是拯救农村的关键所在。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见 文冰 许丁丁 李晓
基于对云南省麻栗坡县和建水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情况实地调研资料的分析,认为保险开展有限、林业融资面窄量小、林权纠纷潜伏、联户经营的非经济动因、林业产业化存在瓶颈等是林权制度改革后林业发展面临的潜在制约,建议从开展火灾险的同时探索综合险、建立林权纠纷调处长效机制和森林资产评估机制、促进以经济利益为纽带的联户经营、合理规划林业产业链等方面打破制约,促进林业发展。
关键词:
林权改革 林业发展 制约因素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邹再进 谢昌浩
人类社会已进入"经济服务化"时代,加快服务业发展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题。从"十五"以来云南省第三产业发展的现状研究着手,在深入分析云南省第三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的有利条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快云南省第三产业发展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
云南省 第三产业 “十五”规划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姚云 宋山梅
对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综述的基础上,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了云南省经济发展对物流产业的影响以及影响物流产业发展相关指标之间关联度的大小,提出构建多种交通方式结合的交通运输网络、政府加强对物流产业的重视支持、完善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增加第一产业的销售渠道等措施。
关键词:
物流产业 灰色关联分析法 云南省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余游
1994年以来,在中央加大对西部地区扶持及地方积极培植财源的共同努力下,云南财政支出实现快速增长,地方经济社会事业也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但公共财政资金的投入是否有效关键要看资金是否实现配置效率的最优化水平,这是政府及社会最为关注的问题,也是破解云南长期经济发展滞后的关键。本文通过构建反映公共财政资金配置的指标体系,并采用DEA模型对云南省1994-2009年的公共财政资金配置总体及结构效率进行测度和分解,揭示云南公共财政资金配置效率变化及根源。最后,基于研究结论,从加大投入、制度创新和转变职能三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陆保一 明庆忠
以云南省16个州市为研究单元,综合运用DEA模型、熵值赋权法、旅游发展强度指数及耦合协调模型,对2006—2016年云南省旅游发展效率与强度的耦合协调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2006—2016年,云南省各州市旅游发展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变化均呈现出先增长后稳定的特点,规模效率的提升是促进综合效率增加的主要因素;(2)云南省旅游发展强度主体发展类型为上升型,旅游产业发展逐步由区域非均衡状态转向相对均衡状态,逐渐形成了以昆明为核心的"核心—边缘"式空间结构;(3)云南省旅游发展效率与强度的协调发展程度持续提升,区域耦合协调的"极化效应"逐步减弱,其空间分布格局也由以昆明为核心的"单极核心"空间布局向以昆明、丽江为核心的"双极核心"空间布局转变。
关键词:
旅游效率 旅游强度 时空耦合 云南省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吴迪
新疆沿边经济带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使之成为中国新兴战略基地以及中亚经济的开放前沿,其社会事业发展作为地区繁荣稳定的重要影响因素关乎整个新疆的发展与稳定。本文主要对沿边九地州的社会事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通过对影响社会事业发展的13个指标入手进行因子分析,综合评价九地州的社会事业发展并与乌鲁木齐市相比较,得出沿边经济带社会事业发展的不足,进而提出解决沿边经济带社会事业发展问题的思路。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江鑫 颜廷武
地处滇东北的昭通市是乌蒙山连片特困地区的核心区域,资源丰富、经济落后和生态脆弱三大特征叠加。文章对昭通市1995~2011年经济增长和环境污染的各项指标进行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模型拟合,发现通过各指标赋权构建的环境污染指标与人均GDP之间缺乏拟合特性,不存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倒U型假说不成立。可能的原因是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基础薄弱,经济发展易受生态脆弱的限制而落入生态贫困陷阱。基于经济增长极限理论和生态贫困陷阱理论,文章进一步分析了该曲线不存在的原因,并根据连片特困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促进经济与生态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