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325)
2023(19293)
2022(16645)
2021(15203)
2020(12688)
2019(29131)
2018(28870)
2017(55495)
2016(29821)
2015(33527)
2014(33376)
2013(32977)
2012(30743)
2011(27805)
2010(27753)
2009(25377)
2008(24451)
2007(21370)
2006(18962)
2005(16751)
作者
(85634)
(71597)
(70861)
(67486)
(45665)
(34226)
(32267)
(27973)
(27329)
(25411)
(24323)
(24255)
(22735)
(22601)
(22189)
(21758)
(21110)
(20820)
(20483)
(20419)
(17696)
(17580)
(17216)
(16490)
(16068)
(15968)
(15665)
(15508)
(14392)
(14003)
学科
(139269)
经济(139133)
管理(83737)
(79219)
(63512)
企业(63512)
方法(57271)
数学(50245)
数学方法(49646)
中国(35799)
(35373)
地方(34250)
(30025)
业经(29271)
(27621)
农业(24328)
(22210)
贸易(22193)
(22161)
(21363)
环境(20701)
理论(19579)
(19358)
金融(19355)
(19321)
技术(19138)
(18935)
银行(18893)
地方经济(18320)
(18210)
机构
大学(422625)
学院(421826)
(177377)
经济(173704)
管理(165780)
研究(145649)
理学(142997)
理学院(141405)
管理学(138912)
管理学院(138163)
中国(108779)
(90306)
科学(88388)
(78943)
(72306)
(67549)
中心(66480)
研究所(65686)
财经(63210)
(62588)
业大(61841)
(57484)
北京(57328)
(56663)
师范(56149)
经济学(54121)
(53379)
农业(52266)
(50782)
经济学院(48517)
基金
项目(288056)
科学(226810)
研究(210711)
基金(208649)
(181295)
国家(179776)
科学基金(155046)
社会(133973)
社会科(126963)
社会科学(126928)
(112623)
基金项目(110739)
自然(100381)
自然科(98004)
自然科学(97980)
教育(96704)
自然科学基金(96190)
(94303)
资助(86274)
编号(85641)
成果(68421)
重点(64400)
(64317)
(63417)
课题(59179)
(59170)
创新(55262)
国家社会(55109)
科研(54728)
教育部(54683)
期刊
(199459)
经济(199459)
研究(127498)
中国(82736)
学报(64292)
管理(61501)
(61044)
科学(60320)
(59320)
大学(49408)
学学(46508)
教育(45975)
农业(42215)
技术(38958)
(38469)
金融(38469)
经济研究(32286)
业经(32047)
财经(31078)
(26664)
问题(25839)
图书(21757)
技术经济(21754)
(21705)
资源(20082)
统计(19895)
理论(19785)
科技(19514)
商业(18916)
现代(18812)
共检索到6321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夏四友  文琦  熊欢  
基于DEA模型中的生产规模报酬可变(VRS)子模型BC2,以能源富集区陕西省榆林市为例,对其2013年经济发展的综合效率、技术效率及规模效率进行测度。研究结果表明:(1)总体而言,榆林市经济发展效率在地理空间上呈南北发展效率高、中部发展效率低的分布特征,并存在南北"DEA有效"的双中心结构;(2)经济发展的规模效率是榆林市经济发展综合效率的主要制约因素;(3)榆阳区、府谷县、横山县、米脂县存在生产要素投入冗余现象,以横山县最为突出。可通过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改善投资环境、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及专业化、提高综合能源的利用效率等来提高各区县的经济发展效率。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文琦  焦旭娇  李佳  
能源富集区是我国重要的功能类型区之一,为我国城市化、工业化快速推进提供能源动力基础。运用地理学、区域经济学等理论,借助空间自相关分析、GIS空间分析等研究技术,对榆林市12县(区)经济发展的时空演进格局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1990-2011年榆林市Moran’s I值总体呈现波动态势,1998年达最大值0.517 8,2007年跌入最低谷0.120 0;LISA集聚结果显示,1990年、1998年神木县为H-H类型区,而2007年、2011年H-H类型区未能再现,表明北6县经济发展后期呈现随机状态;1990年榆林市没有L-L集聚区,2011年绥德、子洲、清涧、吴堡4县形成南部经济贫困的L...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刚  沈镭  刘晓洁  余小东  李昂达  张菲菲  郑华玉  
榆林市是我国最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之一,资源富集、经济贫困和生态脆弱三大特性叠加,是典型的资源富集贫困地区。对1990年~2004年榆林市人均GDP与工业三废之间关系进行分析,发现榆林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废气排放量和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与人均GDP之间都存在较强的库兹涅茨(EKC)特性。建立环境综合污染水平指标,在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和层次分析的基础上,得出榆林市经济发展和综合环境污染水平的EKC曲线。该曲线具有与西部地区、欠发达地区以及其他资源型城市相似的特点,在现有经济发展模式下,EKC曲线短时间内都还没有出现转折点的可能。新兴资源型城市和西部生态脆弱贫困区两大特点决定了榆林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珏  冯宗宪  
本研究以陕西省为例,分析了煤炭价格波动对资源资源富集型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通过对经济增长变量的分层次指标选取与对数化回归分析,本研究得出了资源资源价格波动对陕西经济影响的主要渠道,进而通过与其他资源资源型大省的横向对比分析。结合煤炭价格变动趋势对陕西省经济增长的预测情况,本研究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夏四友  文琦  赵媛  宋永永  许昕  
基于DEA模型、熵权TOPSIS法、耦合度模型及耦合协调指数,研究2005—2015年陕西省榆林市能源效率、经济发展水平及二者的耦合协调关系。结果表明:(1)2005—2015年,榆林市能源总体效率呈上升趋势。神木县、靖边县、定边县一直处于DEA有效,但DEA有效的县域数量少于规模报酬递增县域的数量。(2)榆林市经济发展综合指数均值呈现先回落后回升态势,且变化幅度较大;南六县的经济发展水平明显低于北六县的经济发展水平。(3)榆林市绝大部分县域能源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耦合关系属于低协调分离阶段,但正在向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方宁宁  
民营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民营经济发展与金融支持密切相关。文章通过对榆林市2005-2018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榆林市民营经济发展与金融支持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民营经济增长能促进金融发展,但是金融支持对民营经济增长并无显著作用。故可以通过提高金融机构对民营经济的服务能力以及加强民营企业的自身建设来促进榆林市民营经济的增长。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袁晓梅  崔海潮  何磊  
资源型城市因其建立与发展模式的特殊性,区域内城乡二元结构较为明显。城乡关系失调成为资源型城市转型中的一个重要障碍,协调城乡发展对转型中的资源型城市意义重大。本文以陕西省榆林市为例,从资源型城市城乡关系特征出发,通过分析榆林市城乡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资源型城市经济协调发展的思路。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唐宇  宋永永  薛东前  叶昊  余娇娇  
科学认知能源富集区经济韧性演化过程与规律,是推动能源富集区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在演化韧性视角下构建能源富集区产业结构演替与经济韧性响应分析框架,采用区域经济韧性测度和分解模型,从主导产业动态变化、三次产业结构演替和区域经济韧性转化3个方面,研究1990—2019年能源富集区榆林市经济韧性演化过程与机制。结果表明:(1)榆林市经济韧性演化经历了“重组-开发、开发-维持和维持-释放”3个阶段,区域经济韧性呈前期和后期弱、中期强的倒“U”形曲线;(2)1990—1999年第一和第三产业竞争力与结构素质是影响榆林市经济韧性的主要原因,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路径突破能力,2000—2019年榆林市经济韧性的剧烈波动主要由第二产业竞争力的快速“增强-下降”所引起,经济发展的路径依赖性显著增强;(3)能源采掘业竞争力波动是榆林市能源化工产业韧性演化的主要动因,能源加工业和化工产业对能源化工产业韧性演化的作用日益增强。研究结果有助于为增强区域经济韧性,探索能源富集区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路径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宋永永   庞先峰   唐宇   马蓓蓓   马艳艳   薛东前  
文章在构建能源富集区社会—生态系统韧性研究理论框架基础上,以陕北能源富集区榆林市为例,采用集对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从生态、经济和社会3个子系统和脆弱性与应对能力2个方面入手,评估1998—2020年区域社会—生态系统韧性,揭示其韧性演化规律与机理。结果表明:(1)1998—2020年榆林市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指数由0.427波动上升至0.494,应对能力指数由0.248上升至0.798,韧性指数由0.326上升至0.664,区域社会—生态系统韧性是脆弱性与应对能力相互作用的结果。(2)社会生活子系统脆弱性对总系统脆弱性的作用呈现上升趋势,各子系统应对能力对总系统应对能力的贡献均呈上升趋势。总应对能力对系统韧性起决定性作用,其中经济生产子系统和社会生活子系统应对能力的影响突出。(3)各影响因子对榆林市社会—生态系统韧性演化的作用性质、速率和规律存在显著差异,呈现近线性、非线性2种影响方式和近线性递增或递减、U型或倒U型递增或递减6种曲线类型。(4)在自然生态约束、社会经济转型驱动和能源市场变革等内外部因素作用下,区域社会—生态系统呈现由农牧型向能源型进而迈向绿色型的转型发展态势。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贺传阅  陈秋计  潘元庆  
矿产资源的开发引起土地破坏、土地利用结构发生变化、人地矛盾突出,对耕地保护产生了巨大的压力。以生态位理论为指导,以榆林市为研究对象,建立矿区耕地生态位模型,利用关联分析方法,研究矿区的发展对区域耕地资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时候,耕地在当地自然和社会经济层面起着主导作用,耕地生态位值较大,耕地保护压力较小;随着经济的发展,耕地的生态位值也呈现下降趋势,耕地保护压力较大。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师谦友  王伟平  
依据循环经济理论,运用能值分析方法,构建了榆林市能值分析指标体系,从能值来源、社会、经济、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指数5个方面具体分析评判了2000—2005年该市经济发展状况。结果表明:该市当前经济增长主要是依赖对市域不可更新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值自给率达99%以上,人口数量已经超出环境承载量,环境污染有愈益加重的趋势,较高的可持续发展指数反映出该市仍属于不发达地区。进而根据循环经济发展的要求,提出了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健全法律法规,调整与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施资源科学有序地综合开发利用模式,减少与防治污染,同时控制人口规模,以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高波  罗剑朝  
资源富集地区经济发展的条件和动因比较相似,其经济特征、发展模式以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有相似性特点。本文以榆林、延安和鄂尔多斯为例,在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特征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金融支持策略。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晓琼  刘彦随  李同昇  于正松  
榆林市地处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区,是国家能源重化工基地和能源战略西移的核心区。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人类扰动等的强烈影响,榆林市气候变化中增温少雨现象较明显,加剧了区域水资源瓶颈的制约和脆弱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增加了区域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非稳性和敏感性,进而危及到区域能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采用数理统计、对比分析等方法,利用区域气象资料、能源开发系列数据,深入分析了1986年前后榆林市气候变化的人文驱动力因素及其作用机制,并基于研究结果和地方实际,提出了适应和减缓气候暖干化的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水资源优化配置等应对策略。研究结果可为榆林市及同类地区的优化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陕西省国家税务局课题组  赵恒  王谦英  王雪绒  
煤炭收入超过陕西省榆林市国税收入的60%,在煤炭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税收制度始终处于尴尬地位,对于保护资源、保护环境、保护生态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而在煤炭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税收制度乏力程度显而易见。对此,本文提出以环境保护税制和循环经济税制促进煤炭经济发展的税制变革需求。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岳平  
资源富集的贫困地区的经济起飞──陕西省靖边县经济发展战略研究王岳平一、县情综合评价:经济发展的条件分析靖边县位于陕西省北部,地跨长城南北。总面积4974.4平方公里,1990年人口24.06万,其中农业人口占93.4%,1990年人均国民收入370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