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98)
2023(12434)
2022(10605)
2021(9846)
2020(8058)
2019(18689)
2018(18276)
2017(35098)
2016(18555)
2015(20530)
2014(20310)
2013(19762)
2012(18388)
2011(16522)
2010(16337)
2009(14497)
2008(13720)
2007(11928)
2006(10310)
2005(9066)
作者
(50459)
(42063)
(41706)
(39477)
(26775)
(20190)
(19159)
(16538)
(16029)
(14785)
(14340)
(14338)
(13284)
(12932)
(12920)
(12769)
(12445)
(12311)
(11940)
(11937)
(10362)
(10172)
(10136)
(9766)
(9493)
(9412)
(9230)
(9093)
(8422)
(8292)
学科
(80847)
经济(80758)
(49361)
管理(48745)
(38904)
企业(38904)
方法(32693)
数学(28971)
数学方法(28540)
中国(24152)
(22772)
地方(22326)
业经(18312)
(17524)
农业(15628)
(13559)
贸易(13548)
(13322)
(13128)
金融(13127)
(13081)
(13078)
环境(12870)
(12803)
银行(12785)
技术(12634)
(12389)
(12329)
地方经济(12097)
(11955)
机构
学院(250223)
大学(248964)
(105641)
经济(103570)
管理(99362)
研究(86199)
理学(85328)
理学院(84385)
管理学(82976)
管理学院(82501)
中国(65336)
(52766)
科学(50990)
(47417)
(41713)
中心(40778)
(39476)
研究所(37846)
财经(37508)
(37311)
业大(35508)
(34915)
师范(34589)
(34223)
北京(33168)
经济学(31959)
(31883)
农业(30453)
(29884)
经济学院(28745)
基金
项目(173099)
科学(137802)
研究(129488)
基金(125117)
(108976)
国家(107696)
科学基金(93109)
社会(83314)
社会科(79054)
社会科学(79031)
(68461)
基金项目(66086)
教育(59557)
自然(58562)
(57528)
自然科(57203)
自然科学(57187)
自然科学基金(56117)
编号(52482)
资助(50382)
(42436)
成果(41668)
重点(39139)
(38485)
(36766)
课题(36436)
国家社会(34663)
创新(34327)
发展(33974)
(33382)
期刊
(117090)
经济(117090)
研究(73795)
中国(52477)
管理(37664)
(36632)
(35757)
学报(34725)
科学(34304)
教育(30146)
大学(27753)
学学(25943)
农业(25749)
技术(24600)
(24122)
金融(24122)
业经(20463)
经济研究(18334)
财经(17744)
(15320)
问题(15242)
(14412)
技术经济(12628)
图书(12337)
科技(11973)
资源(11720)
统计(11659)
世界(11639)
商业(11442)
理论(11241)
共检索到3771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何志明  
申创国家级新区是南宁五象新区的目标,为此本文利用DEA方法,把五象新区与8个国家级新区进行综合比较,评价各新区理性发展状况,得出上海浦东新区、南宁五象新区、广州南沙新区为DEA有效,天津滨海新区、重庆两江新区等6个新区为DEA无效单元,并通过投影分析得出6个非DEA有效新区的投入产出目标值。这一分析也反映了2015年度五象新区建设理性,但存在定位不准、投入产出规模不足等问题,提出了只按首府城市副中心新区的建设定位,或按国家新能源产品应用示范区的国家级定位的思考,并提出调整当前理性建设五象新区的用地结构、建设度和建设时序的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权进民  姚兰  史本山  
将数据包络法应用于对高新区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中,并根据DEA有效性和可持续发展的对应关系,从纵向和横向两个角度,对选取的9个国家级高新区6年来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北京、上海、深圳和苏州高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强;成都高新区由于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等问题,可持续发展能力相对较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曾光  吴颖  许自豪  
投融资、产业发展和管理体制,是建设国家级新区的前提基础、重要支撑和组织保障。通过重点对17个国家级新区在投融资、产业发展和管理体制等方面建设经验与教训的梳理和分析,对加快赣江新区建设提出意见建议。建议以土地和财政资金为引导,组建百亿级投资集团和各类发展基金,构建多元化投融资体制机制;以中高端为导向,加快构建以航空、LED和生物医药三大千亿级产业为主导、以新经济为重要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打造宜居宜业现代产业新城。以"转变政府职能"为先导,健全以"领导小组+管委会"为主的"扁平化、大部制"行政管理体制,形成多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曾光  吴颖  许自豪  
投融资、产业发展和管理体制,是建设国家级新区的前提基础、重要支撑和组织保障。通过重点对17个国家级新区在投融资、产业发展和管理体制等方面建设经验与教训的梳理和分析,对加快赣江新区建设提出意见建议。建议以土地和财政资金为引导,组建百亿级投资集团和各类发展基金,构建多元化投融资体制机制;以中高端为导向,加快构建以航空、LED和生物医药三大千亿级产业为主导、以新经济为重要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打造宜居宜业现代产业新城。以"转变政府职能"为先导,健全以"领导小组+管委会"为主的"扁平化、大部制"行政管理体制,形成多方协同推进发展合力。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徐静  汤爽爽  黄贤金  
自1992年国务院批复设立上海浦东新区以来,我国已陆续设立天津滨海、重庆两江等11个国家级城市新区。本文在研究各城市新区规划文本的基础上,对其现行政策及规划理念做了归纳和总结,并提出了国家级城市新区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和问题,意图为今后国家级城市新区的规划和申报提供借鉴。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叶姮  李贵才  李莉  王乾  张华  
从规模总量、经济外向性、创新能力及交通区位4个方面的18个指标构建国家级新区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GRNN(广义回归神经网络)方法,以9个国家级新区及8个具有重要国家级新区潜质的区域(后统称新区)为对象,对其母城进行新区发展潜力综合评价。研究发现:1新区发展潜力差距较大,其中上海、深圳、广州和天津的新区在发展潜力上具有绝对优势;沿海新区普遍经济外向程度高于内陆新区;重庆是内陆唯一一个可与上海、深圳、广州和天津媲美的国家级新区母城,其在规模总量和经济外向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2在对GRNN评价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的基础上,将17个新区分为国际竞争型、全国中心型、区域中心型和特殊战略型4类功能模式。文章最后结合各新区设立的战略目的和潜力评价结果,梳理了不同类型新区功能关联,并针对不同功能模式的新区在其母城支撑条件下,实现其功能定位的实施路径进行了初步探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侯景新  石林  
雄安新区的设立是一项重大历史性战略选择,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是与深圳特区和浦东新区齐名的国家级新区。文章通过总结天津滨海新区、上海浦东新区及重庆两江新区建设的经验,认为雄安新区应担任起打造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角色,可为解决河北省经济发展滞后问题创设一个新的增长极;需要在有限的区域范围内集聚大量的优质要素、产业、技术,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与优化京津冀产业空间布局;高规格、高质量编制城市发展规划,坚决避免之前城市所出现的"摊大饼"式的建设模式。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侯景新  石林  
雄安新区的设立是一项重大历史性战略选择,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是与深圳特区和浦东新区齐名的国家级新区。文章通过总结天津滨海新区、上海浦东新区及重庆两江新区建设的经验,认为雄安新区应担任起打造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角色,可为解决河北省经济发展滞后问题创设一个新的增长极;需要在有限的区域范围内集聚大量的优质要素、产业、技术,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与优化京津冀产业空间布局;高规格、高质量编制城市发展规划,坚决避免之前城市所出现的"摊大饼"式的建设模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毛广雄  
随着以技术创新为主题的高新区“二次创业”战略的实施,苏锡常高新区发展环境中暴露出一些共性的、深层次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着高新区的持续发展。文章在对三个高新区发展环境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对策。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党兴华  李全升  
陕西国家级高新区在创新发展中面临着明显的"陕西现象"陷阱,雄厚的科技资源投入与滞后的经济产出效益之间存在发展的悖论。从创新投入能力、创新组织能力、创新产出能力和环境支撑能力4个方面选取16个指标,构建陕西国家级高新区创新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采用经过熵权改进的Topsis模型对陕西省7个国家级高新区的创新发展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发现,在陕西国家级高新区的创新发展中,创新投入能力、创新产出能力、创新组织能力起着决定性作用,而环境支撑能力的相对值分布较为均衡,并不起决定作用。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周霞  王楠  毕添宇  陈震  季鹏  
国家级新区是国家区域空间生产策略的体现,新时期高质量发展对其空间优化提出新要求。基于产城融合、区域协同与双效提升的高质量发展目标体系,构建国家级新区空间优化效果—效率双评价四分图模型,比较分析浦东、滨海等6个国家级新区2011~2017年空间优化水平。研究发现:(1)6个国家级新区空间优化水平整体呈现马太效应,低效果—低效率的新区间差距呈扩大趋势。(2)国家级新区空间优化水平存在南高北低的区域差异,南部4个新区中,2010年前成立的新区空间优化水平更高。(3)国家级新区空间优化效果与效率总体均值呈现类雁形与"乀"形变化。从以动态评价赋能精准施策、以绿色创新推动产城融合、以开放协调带动新区合作、以双效提升引导差异化发展等方面提出国家级新区空间优化的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徐超平  李昊  马赤宇  
在对国家级新区兰州新区发展进行回顾和反思的基础上,重新剖析兰州新区新时期下战略目标的内涵,进而结合新的发展理念,提出了兰州新区发展目标、产业动力、空间拓展等方面的调整和优化策略建议,以为其他国家级新区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徐超平  李昊  马赤宇  
在对国家级新区兰州新区发展进行回顾和反思的基础上,重新剖析兰州新区新时期下战略目标的内涵,进而结合新的发展理念,提出了兰州新区发展目标、产业动力、空间拓展等方面的调整和优化策略建议,以为其他国家级新区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茹伊丽  李莉  郭源园  
文章依据内陆新区的优劣势,比对功能定位,研究认为其未来发展应在国家战略统领下,综合考虑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以及社会经济条件上的具体特点,在注重环境保护、贯彻生态文明理念的同时,积极承接东部的产业转移,与沿海新区在对外开放和产业发展上形成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并借助新区叠加优惠政策形成政策洼地,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和制度建设以促进生产要素和人才集聚,最终实现新区的增长极核心带动功能。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汪东  王陈伟  侯敏  
以国家级新区为研究对象,总结梳理了现有18个国家级新区的发展现状和基本情况。通过采取量化指标分析的方法,选取了总量指标、经济指标和产业指标3个重要参考指标对国家级新区进行横向比较和分析总结。在此基础上,结合当下新区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新区要适应经济新常态实现转型发展、继续扩大有效投资、加大招商引资、转变投融资方式、完善管理体制顶层设计等相关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