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38)
- 2023(14130)
- 2022(11762)
- 2021(10837)
- 2020(9086)
- 2019(20659)
- 2018(20380)
- 2017(39935)
- 2016(20983)
- 2015(23146)
- 2014(22531)
- 2013(22296)
- 2012(19977)
- 2011(17653)
- 2010(17302)
- 2009(15957)
- 2008(15453)
- 2007(13602)
- 2006(11777)
- 2005(10042)
- 学科
- 济(94319)
- 经济(94217)
- 业(93396)
- 企(75342)
- 企业(75342)
- 管理(70675)
- 农(48074)
- 方法(42900)
- 数学(35058)
- 数学方法(34676)
- 农业(32120)
- 业经(31350)
- 财(27913)
- 中国(20832)
- 务(20419)
- 财务(20386)
- 财务管理(20364)
- 企业财务(19261)
- 地方(19246)
- 技术(18587)
- 制(17577)
- 贸(15665)
- 策(15662)
- 贸易(15658)
- 划(15239)
- 易(15206)
- 和(15131)
- 理论(14298)
- 体(13950)
- 环境(13421)
- 机构
- 学院(294789)
- 大学(284201)
- 济(128331)
- 经济(126167)
- 管理(125281)
- 理学(109377)
- 理学院(108414)
- 管理学(106951)
- 管理学院(106409)
- 研究(85775)
- 中国(69478)
- 农(57892)
- 京(56828)
- 财(55723)
- 科学(49917)
- 业大(45831)
- 财经(45448)
- 农业(44128)
- 江(43602)
- 中心(43057)
- 经(41477)
- 所(39865)
- 经济学(38603)
- 经济管理(36193)
- 研究所(36048)
- 经济学院(35201)
- 州(34377)
- 范(34356)
- 师范(34090)
- 北京(33756)
- 基金
- 项目(204539)
- 科学(165050)
- 研究(153458)
- 基金(151901)
- 家(129865)
- 国家(128625)
- 科学基金(114568)
- 社会(102314)
- 社会科(96865)
- 社会科学(96839)
- 基金项目(81949)
- 省(81731)
- 自然(72517)
- 自然科(70908)
- 自然科学(70896)
- 自然科学基金(69669)
- 教育(68355)
- 划(65955)
- 编号(62311)
- 资助(59380)
- 成果(46386)
- 创(45737)
- 部(45637)
- 发(45305)
- 重点(44418)
- 国家社会(42968)
- 业(42244)
- 创新(42036)
- 制(40546)
- 人文(40365)
- 期刊
- 济(143421)
- 经济(143421)
- 研究(78107)
- 农(59852)
- 中国(50201)
- 管理(46366)
- 财(45211)
- 农业(41040)
- 科学(39074)
- 学报(36835)
- 业经(31352)
- 大学(30489)
- 学学(29391)
- 技术(28464)
- 融(25860)
- 金融(25860)
- 财经(21831)
- 业(21654)
- 问题(20317)
- 教育(20285)
- 经济研究(20160)
- 经(18870)
- 技术经济(17125)
- 世界(14752)
- 农村(14709)
- 村(14709)
- 现代(14684)
- 资源(14476)
- 版(14362)
- 农业经济(14315)
共检索到417837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姚晓洁 童亮 李久林
[目的]农业生产效率是衡量农业生产的重要标准,其生产效率测度结果对研究区域农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皖北农耕地区为研究对象,通过采集2017年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构建农业生产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引入虚拟决策单元,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从自评和他评的角度对2017年皖北各县级单元的农业经济生产效率进行测度,并基于结果的迥异进行效率、冗余及空间分异的分析。[结果]皖北地区农业生产整体效率较低,呈现出粗放式的农业生产模式;各种投入要素配置不尽合理,皆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冗余,整体上看塑料薄膜冗余最高、化肥施用的冗余最低;空间分异显著,南北表现为由北向南逐渐降低的“S”型趋势、东西呈现出两端高中间低的扁平状“v”型空间分异特征。[结论]粗放式的农业生产导致了皖北农业生产效率整体较低,应完善生产要素配置,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促进皖北地区农业整体性协调发展,提升地区农业生产效率。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廖柳文 马恩朴
[目的]基于耕地经营规模效应,考察耕地经营规模对农业生产效率及环境压力的影响,为农业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理论推导与实证检验,从时间序列和横截面2个维度对耕地经营规模与农业生产效率、环境压力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结果](1)耕地经营规模对农业生产效率和环境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并非所有区域都存在一致的时空效应。(2)耕地经营规模与单位耕地面积农业机械碳排放、单位耕地面积粮食产量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这些关系与机械使用效率、技术和劳动力要素投入密切相关。(3)耕地经营规模越小,农业机械使用效率越低,单位耕地面积农业机械碳排放越高;而耕地经营规模增加则会降低化肥、劳动力等要素的投入强度导致农业生产粗放化,进而影响单位耕地面积粮食产量。[结论]农业生产过程中需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降低传统生产要素的投入,不断增加新要素和新技术投入,以实现减碳、增产的双重目标。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乔国通 黎寅慧 许晨 邹鹏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对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和推进国家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选取皖北地区35个区(县)作为决策评价单元,运用三阶段DEA模型测度皖北地区农业生产效率的真实水平,结合空间自相关模型展示皖北农业生产效率的空间集聚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从时间序列上看,皖北地区整体的农业生产效率呈现波动轻微下滑趋势,研究前期的农业生产效率水平普遍优于后期,调整后处于技术效率前沿面的区(县)增多。人均GDP成为农业生产效率提高的有利因素,农林水事务支出和第三产业占比对农业生产效率既有正向作用也有负向作用。从全局空间上看,除2017年,其余年份皖北农业生产效率均存在明显的空间正相关性和空间集聚现象。从局部空间上看,皖北农业生产效率的空间集聚效应随时间变化在不断减弱,且空间分布格局以同类集聚分布(“高-高”型或“低-低”型)为主。基于此,研究探讨皖北地区真实的农业生产效率水平及其空间分布特性对后续思考皖北农业生产发展路径具有一定意义,以期为精准改善皖北地区农业生产现状及完善相应的农业发展政策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晓时 李谷成 刘成
人力资本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会因为耕地规模的不同而呈现非线性区间关系,人力资本要发挥出生产率效应,需要一定的经营规模相匹配。具体来说:(1)在农户耕地规模较小时,人力资本对农业生产效率有显著负向作用;在中等规模情况下,人力资本的影响变得不显著;进入大规模经营后,人力资本显现出显著的促进效应。(2)狭小的农业耕地规模限制了教育投资的合理回报率,导致劳动力的选择性转移,通过扩大农业经营规模,可以避免农村人力资本的浅化。农业经营规模过小,将无力承担和非农产业对等的教育投资回报,农村劳动力的选择性转移使农业生产只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博文 姚顺波 李桦 刘广全
运用DEA分析方法,以陕西省吴起县为例,测算了黄土高原地区退耕还林前后农户农业生产效率的变化,表明该地区在退耕还林(草)后,农业规模收益处于递增阶段,规模效率呈波动性变化,技术效率与综合效率变化一致,呈提高趋势,但综合效率有效性仍不足。为了确保退耕还林(草)工程已取得的绩效,可以通过调整土地资源配置、农业人力资源配置和充分合理利用投入的农用物资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黄利军 胡同泽
本文采用DEA方法,对西部地区农业生产效率进行分析,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探讨1995—2004年来西部地区农业生产效率发展的趋势、原因及提高西部农业生产效率的途径。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李周 于法稳
本文利用DEA方法分析了西部地区县域层面上农业生产的效率,包括规模效率、技术效率及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并分析了规模效率、技术效率及全要素生产率与农业可持续性的关系。本文认为西部地区农业生产如果依靠外界投入,产生规模效益时,将导致农业可持续性的下降,而规模效率递减的情况下,将有助于农业可持续性的增强。也就是说,对外界依赖越少,农业的可持续性就增强,相反,农业可持续性则下降。西部地区农业生产技术的应用,对增强西部地区农业可持续性是有效的。西部地区越来越多的县(市)农业可持续性是增强的。
关键词:
西部地区 生产效率 DEA 农业可持续性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吕文广 陈绍俭
利用欠发达地区1978年-2008年的农业年度数据,通过DEA方法和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方法,测算欠发达地区的农业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对欠发达地区农业生产效率过低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欠发达地区整体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不高,还未达到技术有效要求;生产规模变化对农业的推动作用不明显,技术效率较低;农业可持续性在减弱,但减弱的速度不明显。因此,要提高我国欠发达地区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就必须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扩大农户经营规模;在农村普及科学技术知识,依靠技术提高土地的生产效率;加大财政支农的力度,发挥财政投资的带动效应。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汪旭晖 刘勇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性工作之一。运用DEA模型对我国31个地区的农业生产效率进行综合评价,发现2003—2005年间一些农业大省农业生产效率始终在较低的水平徘徊,对此应从调整农业人力资源配置、建立科技导向型农业以及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等方面着手寻求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对策。
关键词:
DEA DMU 农业生产效率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邢小军 孙利娟 周德群
文章选取部分国家作为样本,运用Malmquist-DEA模型对农业生产效率问题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农业生产效率虽然高于其他发展中国家,但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技术进步是中国农业生产效率提高的主要因素,而且中国农业生产技术进步效应明显,并且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技术扩散效应,中国应继续加强与农业发达国家之间的交流,促进中国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周丕东 欧国武 孙秋
基于循环农业的理论和视角并通过实地的案例调查,认为侗族传统的稻鱼鸭农耕系统符合现代循环农业的基本原则,是侗族传统循环农业的本土实践和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生态、生计和文化价值。这一传统的农业实践对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
循环农业 稻鱼鸭农耕系统 侗族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冯俊华 刘静洁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基础,研究农业生产效率,有助于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本文选取陕西省2010-2016年农业数据,运用DEA模型和Malquist指数模型对陕西农业生产效率分别进行静态与动态测算,并分析其冗余量。研究表明:陕西省农业生产效率较低,但发展较为均衡,技术进步是推动陕西农业生产效率的主要原因。现阶段提高西北地区农业生产效率,不能仅仅依靠资金投入,提升技术等现代化要素的投入更加关键,同时发展特色农业,加强农业企业建设可以进一步提高西北地区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宗富
文章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方法,采用笔者于2010年2月~2011年3月对西部欠发达地区A县170个苗族村进行实地问卷调查得到的截面数据,在规模收益不变的假设条件下,运用技术效率模型、成本与配置效率模型,对苗族农业生产效率进行绩效评价。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飞
为解决由耕地规模差异导致的农业前沿生产技术异质性问题,本文基于门限面板随机前沿模型,采用格点搜索方法实证检验了农业生产技术采用的耕地规模门限效应。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农业生产被门限变量区分为三种机制,技术前沿面与耕地规模呈现同方向变动特征,土地流转制度创新再次成为解释农业增长的主要源泉。此外,笔者发现大规模生产的技术效率损失也较大,需要进一步完善与农业规模生产相匹配的现代农业经营模式与管理手段。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郭军华 倪明 李帮义
本文运用三阶段DEA(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对我国2008年农业生产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化水平和乡村就业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的提高是农业生产效率改善的有利因素;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财政支农、自然灾害是农业生产效率的不利因素。我国各省市按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来划分可分为四种不同类型,各地应该结合自身效率的特点,有侧重地提高管理水平或扩大农业生产规模,从而改善农业生产效率。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