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61)
2023(11827)
2022(10198)
2021(9229)
2020(8090)
2019(18700)
2018(18441)
2017(35841)
2016(19134)
2015(21644)
2014(21661)
2013(21501)
2012(20019)
2011(18078)
2010(17904)
2009(16643)
2008(16031)
2007(14200)
2006(12228)
2005(10741)
作者
(54931)
(46415)
(46140)
(44044)
(29335)
(22237)
(21118)
(18200)
(17446)
(16326)
(15756)
(15530)
(14477)
(14472)
(14354)
(14175)
(13943)
(13741)
(13313)
(13163)
(11392)
(11319)
(11119)
(10620)
(10608)
(10362)
(10025)
(9877)
(9380)
(9086)
学科
(103299)
经济(103215)
管理(54823)
(51436)
方法(44047)
(41517)
企业(41517)
数学(39837)
数学方法(39404)
地方(23869)
(22953)
(21650)
中国(20947)
业经(18807)
(18164)
农业(15582)
(14690)
贸易(14686)
(14471)
地方经济(14441)
(14157)
环境(13836)
(13488)
财务(13445)
财务管理(13413)
(12948)
企业财务(12731)
(12048)
金融(12045)
理论(11576)
机构
学院(278728)
大学(277460)
(127360)
经济(125002)
管理(110328)
理学(95824)
理学院(94845)
管理学(93286)
管理学院(92769)
研究(91799)
中国(68326)
(55817)
科学(54976)
(54246)
(45549)
(45027)
财经(44123)
中心(43405)
研究所(41533)
(41352)
业大(41200)
经济学(40399)
(39982)
经济学院(36276)
农业(35337)
(34301)
北京(34118)
师范(33968)
财经大学(32659)
(32579)
基金
项目(188555)
科学(149558)
基金(138400)
研究(136067)
(119446)
国家(118504)
科学基金(103151)
社会(88950)
社会科(84476)
社会科学(84449)
(75937)
基金项目(73886)
自然(66563)
自然科(65040)
自然科学(65020)
自然科学基金(63849)
教育(62480)
(61815)
资助(56879)
编号(54000)
重点(42427)
(42145)
成果(42134)
(41651)
(39124)
国家社会(36931)
创新(36722)
课题(36677)
科研(36652)
教育部(36485)
期刊
(138625)
经济(138625)
研究(78760)
中国(47250)
(43045)
学报(40797)
(39844)
管理(39191)
科学(38183)
大学(31285)
学学(29953)
农业(27005)
技术(26441)
经济研究(23053)
(22829)
金融(22829)
财经(22382)
业经(21326)
教育(20768)
(19296)
问题(18290)
技术经济(16295)
统计(16191)
(14325)
(14187)
(13422)
决策(13231)
商业(13193)
理论(13074)
资源(12722)
共检索到4013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郑享清  朱慧君  彭秋玲  
提高经济效率,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是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实现中部崛起的重要条件。本文通过运用DEA方法,对中部六省2000—2012年间的经济效率进行了测算和比较,并分析了影响中部六省经济效率的因素。研究结果显示:中部六省的经济效率都处于较高水平,其中纯技术效率要高于规模效率。而在影响中部六省经济效率的因素中,产业结构、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程度、对外开放及人力资本对中部六省经济效率的影响各不相同,既有正效应,也有负效应,而且影响程度不一。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丽萍  
中部崛起已成为国家战略,而现代物流产业在中部崛起中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与此同时,中部崛起也为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机遇,在此背景下,文章采用DEA模型分析了中部六省物流产业的发展水平与各自的优势与不足,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牛冲槐  曹海曼  
本文利用中部6省1998~2009年的研发投入数据和2001~2012年的研发产出数据,运用超效率DEA方法,测算了各省高技术产业每年的研发创新效率及排序,并在横向范围内对2001~2012年这一时期内研发创新相对效率的整体领先度进行计算,以此来衡量中部6省在整个12年中研发创新相对效率。结果表明:中部6省研发创新效率存在很大差异,领先度由高到低的排序依次为:山西、安徽、河南、湖南、江西、湖北。本文结论可为中部6省研发创新效率的提升提供参考价值。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王幼松  李成瑶  张煜帆  张雁  
采集华南六省建筑业2007-2011五年投入产出数据,运用超效率DEA进行计量及比较。结果表明,江西省建筑业综合技术效率整体水平较高,海南最低;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方面,江西发展均衡,广东、广西技术效率上升突出,湖南、福建有波动,海南省规模效率处于劣势。分析发现,以上差异与经济发展水平关联性不大,影响因素主要是政策引导、劳动人员技术水平及科技水平。建议各省对建筑业适当政策引导,优化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进而提升建筑业综合效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孟魁  
文章使用三阶段DEA方法研究中部地区在能耗和碳排放约束条件下的物流效率问题,能剔除单一阶段DEA方法中的环境因素和随机因素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三阶段DEA方法更加准确,同时中部六省的物流产业存在非技术效率和非规模效率,而R&D投入和教育事业支持力度影响了这些非效率。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郭彬  逯雨波  
利用2010年我国中部六省的面板数据,运用投入导向的超效率DEA模型计算其2010年的节能减排效率值,然后采用Tobit模型对影响节能减排效率的各因素进行具体分析。结果表明:2010年中部六省中只有河南、湖北和湖南是节能减排DEA有效的决策单元;中部六省节能减排整体水平不高,节能减排潜力很大;各省的经济规模和排污费收入与节能减排效率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工业产值比重和煤炭资源储量与节能减排效率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郭露  徐诗倩  
以中部六省相关年份面板数据为例,构建生态效率投入产出指标体系,运用超效率DEA方法测度相关省份11年间的工业生态效率,并运用Malmquist指数对工业生态效率进行动态对比和分解,并通过建立Tobit模型对影响工业生态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识别。结果表明:1中部六省工业生态效率总体水平不高,呈现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变化趋势,省际间差异不十分显著,也逐渐呈现一定范围内的趋同性;2Malmquist指数分析表明,各省全要素生态效率TFP值都大于1,年均增长率为5.65%,主要还是要素投入驱动经济发展;3研发强度和利用外资对中部省份工业生态效率影响显著,工业结构变化对工业生态效率的影响不显著,环境治理与工业生态效率呈负相关关系。政策干预力度和外部资金影响应逐渐降低。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熊丽君  
当前,中部6省经济发展呈现出速度加快、效益提高、活力增强、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同时,也存在着经济和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等问题,需要在今后工作中努力加以解决。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邓小红  罗浩  
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人们越来越关注经济增长质量问题。本文从经济增长质量内涵的界定出发,建立了由7个二级指标、13个三级指标组成的经济增长质量综合评价的统计指标体系,进而利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中的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法对中部六省的经济增长质量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高萍  
本文采用Panel-data模型对外商投资和专利申请授权数量对中部六省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外商投资对中部六省经济增长的影响小于东部地区和全国平均水平;专利申请授权量的影响大于东部和全国平均水平。在中部内部各省,外商投资和专利申请授权数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极小。本文的政策结论是:技术进步政策在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中应该而且必须发挥关键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任晓聪  郑红玲  
自中央提出"小城镇带动大经济"战略以来,城镇化建设逐步上升为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层级。城镇化发展可以通过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激发潜在消费需求、发挥规模经济效益等有效促进经济增长。我国中部六省作为全国重要的粮食与基础材料生产基地,依靠10%的人口创造出近20%的GDP,城镇化发展功不可没。但随着我国中部六省的城镇化率与经济发展二次关系拐点的逐步接近,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进入新的轨道,传统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已不利于中部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因此,在国家大力推行城镇化发展的政策背景下,如何通过对城镇化质量的提高使拐点向前推移,探索经济增长新路径是解决当前中部六省经济发展停滞不前的当务之急。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彦彭  
中部六省1990-2006年的人均GDP与人均工业三废排放量之间关系的面板数据模型与环境库兹涅兹曲线显示,中部六省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影响了环境质量,并且,目前仍处于环境库兹涅兹曲线倒"U"型的左侧。因此,中部六省在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的同时,应采取切合实际的对策使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相协调,推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如:改善经济增长模式,减少污染与消耗;加快工业化进程,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与控制环境污染协调发展;降低以国内生产总值来评价省份之间的综合实力的比例,加大政府对环境的重视程度;有效发挥政府的主导和监督作用。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何宜庆  王钦萍  白彩全  涂红  
本文从中部六省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碳排放情况以及环境资源情况对区域发展低碳经济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区域内部资源分布存在一定的不平衡性。基于中部六省的区域特征,建立低碳经济发展潜力评价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中部六省碳排放情况和经济发展与减排情况进行了评价分析。中部六省应加强区域合作来促进优劣势互补,创建可以有效降低减排成本的碳市场,调整能源产业结构,开发新型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以及制定适合地区情况的低碳经济发展政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郭力  程一凡  
运用SBM-Undesirable模型测算2006—2018年中部六省80个地级市的城市生态效率,分析人口规模、富裕程度、技术进步、产业结构等对城市生态效率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在样本期内,中部六省城市生态效率以2014年为转折点呈先降后升变动;南部省份生态效率普遍高于北部省份,排序为安徽>江西>湖北>湖南>河南>山西;城市生态效率的高值区由“E”字型集聚转而趋向空间分散,2014年后又出现“由”字型空间集聚。技术水平、产业结构对生态效率有显著促进作用,富裕程度具有抑制作用,城市规模影响不显著。最后提出加快技术进步、产业转型升级路径转变、遏制污染产业转移等对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潘兴侠  何宜庆  
文章针对区域生态效率评价问题,从生产效率角度提出一种参数前沿分析方法。以2002~2011中国中部六个省际截面数据为样本,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评价中部六省生态效率的时空差异。并运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了三次产业对区域生态效率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