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38)
2023(13031)
2022(11034)
2021(10386)
2020(8858)
2019(20695)
2018(20318)
2017(39109)
2016(20735)
2015(23788)
2014(23530)
2013(23503)
2012(21716)
2011(19617)
2010(19081)
2009(17711)
2008(17317)
2007(15101)
2006(12638)
2005(11187)
作者
(58889)
(49721)
(49211)
(47147)
(31114)
(23627)
(22589)
(19362)
(18661)
(17262)
(16798)
(16566)
(15569)
(15486)
(15376)
(15298)
(14852)
(14770)
(14169)
(14028)
(12092)
(12080)
(11986)
(11223)
(11186)
(11171)
(10807)
(10553)
(9898)
(9854)
学科
(96469)
经济(96379)
管理(58157)
(57623)
方法(47254)
(45827)
企业(45827)
数学(42792)
数学方法(42348)
(25084)
中国(25042)
(22674)
业经(19647)
(19009)
贸易(19003)
(18550)
地方(17154)
(16534)
农业(16447)
(15814)
(14209)
财务(14167)
财务管理(14134)
环境(13797)
技术(13787)
企业财务(13408)
(13240)
(13157)
银行(13129)
产业(13045)
机构
大学(302155)
学院(301332)
(137343)
经济(135134)
管理(119783)
理学(104470)
理学院(103415)
研究(102338)
管理学(101820)
管理学院(101267)
中国(77541)
(62610)
科学(60229)
(58025)
(50365)
(48799)
财经(47807)
中心(47361)
研究所(46187)
经济学(44128)
业大(44067)
(43736)
(41409)
经济学院(40058)
北京(39248)
农业(38642)
(36619)
(36608)
师范(36233)
财经大学(35822)
基金
项目(207702)
科学(165343)
基金(154800)
研究(150103)
(135011)
国家(134014)
科学基金(115691)
社会(98874)
社会科(94130)
社会科学(94105)
基金项目(81560)
(78779)
自然(74112)
自然科(72478)
自然科学(72456)
自然科学基金(71221)
教育(68171)
(66916)
资助(64033)
编号(58394)
(47596)
重点(46839)
(45710)
成果(45617)
(43622)
国家社会(42559)
教育部(41117)
创新(40966)
科研(40238)
人文(39764)
期刊
(138947)
经济(138947)
研究(84552)
中国(51130)
(44797)
学报(44612)
(43145)
科学(43029)
管理(42285)
大学(34346)
学学(32645)
农业(30002)
技术(27121)
经济研究(24168)
(23955)
金融(23955)
财经(23718)
教育(23270)
业经(21845)
(20564)
问题(19147)
(17262)
(16822)
统计(16732)
技术经济(16501)
世界(15084)
(14798)
国际(14120)
(13624)
商业(13526)
共检索到4258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杨钟馗  杨俊  胡玮  
本文基于DEA,对1997—2007年间我国29个主要能源生产省份的能源生产效率及生产率变动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能源产业生产效率的地区差异显著、平均水平较低,相对来说常规能源的生产效率发挥比较充分;总体看来,生产率增长主要是技术进步的结果,规模效率的贡献较少;大多数省份的生产率水平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引起各地变化的原因却不尽相同。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苏利阳  毕诚  
本文基于生产率和效率的内涵界定,探讨了能源生产率、能源效率及变化率的衡量指标,指出若要度量能源利用的动态变化情况,生产率增长指标比效率改进指标更为合适;同时全要素框架下测算能源生产率增长率(即全要素能源生产率增长率)应比单要素能源生产率增长率更能准确反映能源生产率变动情况。通过将这两个指标用于2000~2010年能源生产率增长情况,本文发现两者在反映能源生产率增长率的纵向变化趋势时基本一致,但在横向比较时有一定差别。本文还发现受经济周期和政策环境变动的影响,2000~2010年我国全要素能源生产率增长率的演化趋势可分为4个阶段。最后,利用计量模型考察全要素能源生产率增长率的影响因素,并对在"五...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宋旭光  席玮  
本文应用Shift-Share方法对近年来中国能源生产率变动状况在地区和产业层次上进行要素分解分析,研究表明,不管是在地区能源配置还是在部门能源配置中,效率因素始终是总体能效变动的决定性因素,结构因素作用较小。研究还发现,中国能源效率的变动受需求因素影响较大,这反映了国民经济运行中增长方式粗放等深层次矛盾。因此,针对中国能源经济发展的实际,应努力降低各产业部门的能源消耗强度,提高各部门特别是工业部门的技术创新能力,发展科技含量高、能耗小的新型产业,提高经济运行整体质量,立足长远目标,调整产业结构。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袁鹏  张英群  刘海洋  
本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将能源生产率的变化分解为技术效率、技术变化、要素替代等效应。该分解法不同于传统的指数分解法和结构分解法,能够识别要素替代对能源生产率变化的影响。应用以上分解框架对1985-2010年中国能源生产率变化的分解结果表明,技术进步效应是能源生产率增长的主要来源,其次为要素替代效应,技术效率变化的影响较小。然而,能源生产率增长的主要来源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差异和省际差异。要素替代效应在能源生产率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特别是对经济落后省份的能源生产率增长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本文还发现,能源价格扭曲导致了能源稀缺省份的要素替代效应相对较小,而能源富集省份的要素替代效应相对较高的反常现象...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兵  颜鹏飞  
本文介绍了一个时间序列DEA模型,并运用时间序列DEA模型对中国1952~2000年生产率和效率的波动进行了实证分析。我们的主要结论有,在整个样本期内技术进步的平均增长率为正;总体效率和各种要素的效率在改革开放前增长率均为负,而改革开放后均为正值;特定要素强度指数在改革开放前除了劳动投入外增长率均为负,而改革开放后均为正值。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道和  池泽新  刘滨  
本文运用DEA方法测算了1998—2005年我国茶叶产业中的绿茶和红茶的TFP变动及其对茶叶产业增长的贡献。结果表明,1998—2003年我国绿茶TFP的年均增长率为1.61%,2001—2005年红茶TFP增长率为3.53%;从总体上看,这一时期我国绿茶TFP增长呈现明显的波动性特征,茶叶生产和流通制度的变革、技术创新和新技术的推广使用以及茶叶市场价格变动可能是茶叶TFP生产效率变动的主要原因。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宇  
FDI的流入对我国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所起到的影响一直是存在较大争论的问题。本文以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数据为基础,通过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我国近年来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情况进行了估算,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立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讨论了FDI的流入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影响,并由此认为FDI的流入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不会在短期内得到体现,而更多的表现为一种长期趋势性过程。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杨少华  李再扬  
文章运用面板DEA-Malmquist方法,分析了2003—2008年中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电信业生产率变动。研究结果表明:2003—2008年,中国电信业生产率在不断提高,TFP年均增长11.3%;将TFP指数分解为技术效率变化和技术进步变化以后,技术效率变化的均值为1.005,而技术进步变化指数均值为1.107,说明在研究期内TFP增长主要是技术进步带来的。技术进步较大的是2004年和2006年,2004年的技术进步主要来自于电信体制的变化,2006年的技术进步主要是价格管制政策引起的变化。2006年技术效率出现较大程度下降,可能是由于价格上限规制政策和电信市场出现新的失衡而导致。由此...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兰冰  
基于"全要素"与"产出多样性"双重约束,提出一种新型的生态全要素能源生产率变动指标,从静态和动态的双重视角出发,系统地研究了我国区域能源绩效。研究发现:我国能源尚未实现由低效率向高效率的转型,呈现"上升—下降—下降—回升"的演进态势;能源效率的总体差距趋于加大,地区间和地区内均不存在收敛现象,区域间差距和西部地区内部差距是主要贡献因素;忽略非合意产出将导致全要素能源生产率指标被高估,尤其是能源使用技术进步率的高估现象更为明显;我国全要素能源生产率实现累积性增长,技术进步是主要驱动力,能源效率并未出现"追赶效应";随着区域发展战略由"不平衡导向"向"协调导向"转变,全要素能源生产率并未出现"协调...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魏楚  沈满洪  
能源生产率和能源效率有着巨大的差异,但当前的研究往往对两者并未进行明确区分。本文对传统能源效率的各种指标进行了梳理,认为这些传统指标并没有刻画出"效率"的本质,而且存在着诸多缺陷。为了同能源生产率相区分和比较,本文基于DEA方法构建了一个能够反映内在技术效率变化的能源效率指标,并根据各省1995~2004年的面板数据进行了测算,将结果同以往的研究进行比较后发现,采用两种指标计算的结果存在较大差异,而本文提出的能源效率则是一个更优的评价指标。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少华  蒋伟杰  
本文首次采用基于投入冗余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IsP)来重新测度和分解中国1985~2009年29个省份的能源生产率。研究表明,中国能源生产率年均提高2.89%,转折点发生在2002年。在此之前,能源技术变化是能源生产率提升的主要驱动力量,之后,能源技术效率变化推动了中国能源生产率的稳步上升。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能源生产率水平差距越来越大,技术变化是导致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差距的主要原因;东部地区呈现"高能效一高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式,而中、西部地区则表现为"低能效一高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式。全部省份的能源生产率均得到提升,最佳实践省份越来越多,但是省份之间的追赶效应只有0.36%。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伍伟  李丹  王涛  
运用DEA方法和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对包括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商行在内的58家银行的技术效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我国银行业的技术效率略在振荡中呈现递增趋势,但是除了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外,其他两类银行的全要素生产率呈下降状态;规模不同的银行存在明显的效率差异。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都应该控制经营规模,股份制商业银行还要注意引进人才,提高管理水平。城商行也有引进人才和技术、提高管理水平的必要。片面追求大规模经营不能作为银行发展规划,而适度匹配业务品种、改善服务质量、提高决策和管理能力等才是银行应该注重的发展策略。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伍伟  李丹  王涛  
运用DEA方法和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对包括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商行在内的58家银行的技术效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我国银行业的技术效率略在振荡中呈现递增趋势,但是除了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外,其他两类银行的全要素生产率呈下降状态;规模不同的银行存在明显的效率差异。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都应该控制经营规模,股份制商业银行还要注意引进人才,提高管理水平。城商行也有引进人才和技术、提高管理水平的必要。片面追求大规模经营不能作为银行发展规划,而适度匹配业务品种、改善服务质量、提高决策和管理能力等才是银行应该注重的发展策略。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鲁炜  严夏  
运用2000年至2009年高技术产业相关面板数据,构建了基于DEA模型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及其分解指数即技术进步指数和综合效率改善指数,并由此对高技术产业R&D的生产率发展状况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高技术产业的各行业发展并不均衡,部分行业生产率发展波动较大,而另一部分则相对稳定。整体来看,高技术产业的生产率各指数表现较稳定,同时发现2000-2004年推动全要素生产率发展的主要动力是综合管理水平的提高,而2005-2009年的主要动力是技术进步。从全要素生产率的平均增长率来看,主要支撑动力是来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孙林  孟令杰  
本文用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非参数Malmquist方法和棉花生产成本调查数据 ,分析了中国棉花生产效率的时际和区际变化 ,揭示了中国棉花生产效率变化的基本特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