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03)
- 2023(8008)
- 2022(6855)
- 2021(6437)
- 2020(5534)
- 2019(12607)
- 2018(12371)
- 2017(23956)
- 2016(12505)
- 2015(13914)
- 2014(13354)
- 2013(12897)
- 2012(11345)
- 2011(9928)
- 2010(9329)
- 2009(8032)
- 2008(7351)
- 2007(5854)
- 2006(4579)
- 2005(3562)
- 学科
- 济(51875)
- 经济(51826)
- 管理(35763)
- 业(34867)
- 方法(29647)
- 企(28355)
- 企业(28355)
- 数学(26975)
- 数学方法(26526)
- 财(12942)
- 农(12744)
- 中国(11358)
- 业经(10336)
- 学(8899)
- 务(8708)
- 地方(8703)
- 财务(8671)
- 财务管理(8648)
- 农业(8639)
- 贸(8637)
- 贸易(8632)
- 易(8427)
- 企业财务(8201)
- 技术(8194)
- 环境(7760)
- 理论(7411)
- 和(7284)
- 制(6821)
- 划(6709)
- 融(5928)
- 机构
- 大学(164238)
- 学院(163955)
- 济(70284)
- 管理(70086)
- 经济(69147)
- 理学(62422)
- 理学院(61819)
- 管理学(60623)
- 管理学院(60296)
- 研究(49404)
- 中国(36952)
- 京(32658)
- 科学(30092)
- 财(29604)
- 业大(25424)
- 财经(24989)
- 农(24877)
- 中心(24559)
- 经(23062)
- 经济学(22283)
- 所(22120)
- 江(22007)
- 研究所(20643)
- 经济学院(20345)
- 农业(19592)
- 经济管理(19407)
- 范(19293)
- 财经大学(19091)
- 师范(19075)
- 北京(19059)
- 基金
- 项目(125752)
- 科学(101462)
- 基金(95094)
- 研究(89866)
- 家(83320)
- 国家(82714)
- 科学基金(73211)
- 社会(59429)
- 社会科(56658)
- 社会科学(56645)
- 基金项目(50432)
- 自然(48527)
- 省(48045)
- 自然科(47536)
- 自然科学(47526)
- 自然科学基金(46647)
- 教育(41661)
- 划(40710)
- 资助(38625)
- 编号(34947)
- 部(28417)
- 重点(28087)
- 创(27095)
- 发(26476)
- 国家社会(25995)
- 创新(25383)
- 成果(25380)
- 科研(24943)
- 教育部(24855)
- 人文(24400)
共检索到2170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赞甫 周倩 刘妍珺
评价相对有效性的DEA方法过分注重事物之间的区分度,忽略了DMU之间的共性与联系,文章在DEA分析基础上进行聚类分析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一缺陷.考虑到DEA实证生产可能集的前沿面往往由不同的超平面所构成,以此为基础可对所观测到的DMU进行聚类.具体而言,首先选择合适模型对各DMU进行绩效评价,确定由有效性DMU所支撑的DEA生产可能集前沿面;其次,确定各DMU在前沿面上的投影;最后,根据投影所在前沿面的法向量对所有DMU进行聚类。
关键词:
聚类分析 数据包络分析 效率 有效前沿面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鲁涛 陆邦祥
传统的Malmquist生产力指数(MPI)假定所有的生产者(DMU)具有相同的生产可能集,因此对于运行于不同生产技术条件下的生产者,其不再适用。文章力图将群组异质性纳入MPI,去考虑处于不同技术条件下的经济主体在生产上所体现出的差异这一现实。通过引入非参数的共同前沿面分析方法,意在比较处于不同生产技术条件下的经济主体的生产力变化及其分解部分,将生产力指数分为三个部分:效率变化、技术变化以及技术领先变化。最后,利用该方法对1998年到2007年的中国道路运输业进行了实证研究。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黄朝峰 沈永平 陈英武
对基于生产前沿面的DEA有效单元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在分析总结当前基于优势前沿面和基于临界前沿面两种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劣势前沿面的评价方法。新方法在分辨率和可比性方面进行了改进。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许泽林
输入拥塞分析为投入产出分析提供了另一种视角,即通过减少冗余输入以增加输出。当前,对生产单位进行输入拥塞分析的主要方法是基于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的BCSW模型。BCSW模型的基本思想是将被评价单位与DEA前沿面上的有效率单位进行比较从而得出输入拥塞的值。但该方法忽略了DEA前沿面的数据敏感性问题,即前沿面上单位发生极小变动会导致评价结果的巨大改变,导致分析结果缺乏稳健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启发式方法,从改进DEA前沿面的角度出发,通过在误差范围内找到最佳前沿面,使输入拥塞分析结果更加合理。方法的提出从DEA前沿面的数据敏感性问题的原因出发,利用最小二乘法基本思想确定DEA最佳前沿面所需具备的性质。之后在该性质下,利用超效率DEA模型的思想和方法,解决DEA前沿面存在的问题,确定了该启发式方法。最后,本文在该方法所确定的最佳前沿面的基础上,利用BCSW模型进行输入拥塞分析,在实例数据上取得了相对于原始BCSW模型更合理也更具解释性的结果,证实了利用输入拥塞分析时,DEA前沿面确实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该问题对输入拥塞分析方法的改进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程大友
本文使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计算生产活动的有效前沿面,然后用生产活动在有效前沿面上的投影代替实际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到生产函数的表达式,从而较好地反映了生产函数“最大产出”这一属性。
关键词:
生产函数 数据包络分析 生产可能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倩伟
文章运用DEA理论中的"交形式"生产可能集,从生产前沿面的结构角度,根据规模收益的"动态"判别方法,对处于不同规模收益状态下的生产前沿面以及各规模收益状态之间的前沿"交界面"进行分析,并对相应的生产前沿面及前沿"交界面"的特征给予刻画,从而为研究整个生产过程的规模收益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决策单元规模收益状况的变动范围提供有利的理论依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根文 张王飞 汪先哲
三阶段DEA模型是一种效率度量方法,因其可以剔除环境因素和随机因素对效率测度的影响,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应用。由于跨期异质性前沿面的存在,传统三阶段DEA模型分析面板数据的结论值得商榷。文章通过引入Window-DEA模型和面板SFA模型,构建了同时考虑外部环境和异质性前沿面的三阶段Window-DEA模型。案例分析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能够为准确的测度决策单元生产效率以及考察效率的时间演变特征提供方法工具。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根文 张王飞 汪先哲
三阶段DEA模型是一种效率度量方法,因其可以剔除环境因素和随机因素对效率测度的影响,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应用。由于跨期异质性前沿面的存在,传统三阶段DEA模型分析面板数据的结论值得商榷。文章通过引入Window-DEA模型和面板SFA模型,构建了同时考虑外部环境和异质性前沿面的三阶段Window-DEA模型。案例分析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能够为准确的测度决策单元生产效率以及考察效率的时间演变特征提供方法工具。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杨锋 梁樑 查勇 苟清龙
为了对决策单元进行公平、合理、完全的排序,提出一种考虑完全包络面的DEA Su-per效率评价方法。讨论包络面的选取与DEA效率值的关系,提出完全包络面的概念,并在等产出图上演示了最优前沿面、最劣前沿面与完全包络面的区别和关系;提出基于最劣前沿面的Super效率DEA模型,给出基于完全包络面的DEA Super效率评价排序模型,目标函数包含决策单元的最优效率和最劣效率两部分。该方法用于决策单元的排序,同时考虑最符合与最不符合决策单元自身偏好的权重体系;该方法用于决策单元的效率排序,能获得比较合理的排序结果,可以实际应用于各种决策单元排序中。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琳彦 李晓丹 郭传银
为了真实地体现循环经济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特征,将循环经济分为经济发展和污染治理两个阶段,通过参数线性对偶方法构建双前沿面的网络包络模型,对2013—2017年中国30个省份的循环经济效率进行测算,将其分解为经济发展效率和污染治理效率,并通过计算各要素的投影优化要素配置。研究发现:(1)经济发展效率最高,治理效率最低,循环经济效率介于二者之间。循环经济效率和污染治理效率东部地区最高,西部次之,中部最低。(2)上海、广东和海南等省份的循环经济效率领先于其他地区,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广东、海南和青海的经济发展效率表现优异,福建、广东、海南、云南和内蒙古等省份的污染治理效率相对较高。(3)山东、河南和云南的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和年末从业人员数改进程度居前三名,新疆、河南和河北的煤炭改进量最高。(4)北京治理投资显著冗余,山西在废气处理方面具有最大的改进空间。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琳彦 李晓丹 郭传银
为了真实地体现循环经济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特征,将循环经济分为经济发展和污染治理两个阶段,通过参数线性对偶方法构建双前沿面的网络包络模型,对2013—2017年中国30个省份的循环经济效率进行测算,将其分解为经济发展效率和污染治理效率,并通过计算各要素的投影优化要素配置。研究发现:(1)经济发展效率最高,治理效率最低,循环经济效率介于二者之间。循环经济效率和污染治理效率东部地区最高,西部次之,中部最低。(2)上海、广东和海南等省份的循环经济效率领先于其他地区,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广东、海南和青海的经济发展效率表现优异,福建、广东、海南、云南和内蒙古等省份的污染治理效率相对较高。(3)山东、河南和云南的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和年末从业人员数改进程度居前三名,新疆、河南和河北的煤炭改进量最高。(4)北京治理投资显著冗余,山西在废气处理方面具有最大的改进空间。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杜俊良 刘思峰 刘勇 李志远 张维亮
针对经典的灰色可能度聚类评估模型难以判定决策对象的灰类归属和过度聚类等问题,利用三支决策的思想和方法,通过引入三支灰类的概念描述决策对象和灰类之间的不确定聚类关系;将其代替灰色定权聚类中的灰类和严格的聚类关系,构建基于三支决策的灰色可能度聚类方法,并采用决策粗糙集中的贝叶斯推理确定聚类阈值;最后,以案例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结果表明:本文所构建的模型是经典灰色可能度聚类评估模型的拓展和泛化,可以有效避免过度聚类,降低决策风险,提高聚类可靠性。
关键词:
灰色聚类 三支决策 不确定聚类 聚类阈值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鹏 王莉芳 许燕
聚焦交叉效率的集结问题,考虑到交叉效率的差异性,提出使用"专家打分法"对他们进行集聚。此方法把交叉效率矩阵转换为一个专家打分矩阵,由于专家之间在教育背景、工作经验等方面的差异,他们的"打分"理应区别对待。他们差异性的度量依据他们对决策单元效率打分的差异程度,差异程度越大的专家其效率打分相应的会赋予较小的权重。最后运用算例分析说明此方法的有效性。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延吉 吴凌燕 秦波
生产性服务业已然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但对其空间集聚状况的研究仍较为薄弱,目前普遍使用的基于离散平面的集聚测度方法则存在可塑性面积单元问题。为此,本文利用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中的微观企业数据,通过基于连续平面的测度方法 DO指数,探究北京市域范围内三位数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不同行业的企业和就业分布表现出多种类型,但大多呈显著的空间集聚,尤其是在较小的空间尺度上显著集聚。(2)各类行业在不同尺度的集聚程度存在明显差异,高端生产性服务业的企业和就业均在小尺度上呈高度集聚的空间格局;而在大尺度上,企业与就业的行业集聚程度排名并不吻合。(3)相较于劳动力池、资源禀赋等因素,知识溢出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程度具有最为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在小尺度内更为明显。这是由于生产性服务业需要以紧凑的空间为载体来促进人际交流并传播缄默知识。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空间集聚 DO指数 北京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