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544)
2023(17075)
2022(13799)
2021(12954)
2020(11083)
2019(25413)
2018(25204)
2017(48721)
2016(26368)
2015(30000)
2014(30137)
2013(29588)
2012(26959)
2011(23723)
2010(24071)
2009(22662)
2008(21755)
2007(19335)
2006(16466)
2005(14755)
作者
(74776)
(62477)
(62099)
(59609)
(39674)
(29994)
(28642)
(24397)
(23711)
(22481)
(21156)
(21010)
(19845)
(19727)
(19478)
(19478)
(18843)
(18481)
(18056)
(17852)
(15427)
(15330)
(15302)
(14320)
(14140)
(14030)
(13919)
(13870)
(12752)
(12516)
学科
(105618)
经济(105506)
管理(78039)
(76824)
(63981)
企业(63981)
方法(51390)
数学(45840)
数学方法(45107)
(39507)
中国(34338)
(29770)
(28976)
金融(28973)
(28035)
银行(28003)
(26809)
(24462)
业经(23700)
地方(23183)
(22887)
财务(22814)
财务管理(22752)
企业财务(21703)
(20740)
农业(19664)
理论(18766)
(18397)
贸易(18381)
(17897)
机构
学院(368359)
大学(366179)
(148987)
经济(145818)
管理(141359)
理学(122350)
理学院(121054)
研究(118618)
管理学(118497)
管理学院(117833)
中国(95906)
(76791)
(75957)
科学(73309)
(62366)
(59767)
财经(58241)
中心(57788)
(55701)
业大(55015)
研究所(54107)
(52807)
农业(48905)
北京(46976)
经济学(46832)
(45949)
师范(45420)
(44531)
财经大学(43234)
(42524)
基金
项目(248018)
科学(195182)
基金(180319)
研究(178643)
(157240)
国家(155938)
科学基金(134563)
社会(112829)
社会科(107098)
社会科学(107067)
(98315)
基金项目(94799)
自然(88250)
自然科(86305)
自然科学(86283)
自然科学基金(84732)
教育(84221)
(82162)
资助(75272)
编号(72589)
成果(58710)
重点(56333)
(54698)
(52742)
(52022)
课题(50273)
创新(48601)
科研(48282)
教育部(47129)
国家社会(46757)
期刊
(156698)
经济(156698)
研究(104968)
中国(72447)
(64945)
学报(58247)
(56487)
科学(52342)
管理(50867)
(45604)
金融(45604)
大学(44668)
学学(42409)
教育(37868)
农业(37118)
技术(33808)
财经(29280)
经济研究(26286)
业经(25665)
(25100)
问题(21023)
(19976)
统计(19526)
(18358)
技术经济(18145)
(17872)
财会(17592)
理论(16970)
商业(16203)
决策(16105)
共检索到5416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沈蕾  
城镇化进程的复杂性要求加强财政与金融政策的有效协同。通过构建集财政、金融、财政金融协同为一体的投入指标体系和包括经济城镇化、社会城镇化、生态城镇化在内的城镇化产出指标体系,运用DEA模型,对20072015年我国财政金融协同支持城镇化的有效性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财政、金融以及财政金融协同支持城镇化均处于无效率状态,而支出结构不合理、彼此缺乏沟通、协同模式创新不足是主要原因。因此,为提升财政金融支持城镇化的协同效率,必须在坚持政策导向、政府调控的原则下,改革财税制度、优化顶层设计、完善债券市场建设、创新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沈蕾  
城镇化进程的复杂性要求加强财政与金融政策的有效协同。通过构建集财政、金融、财政金融协同为一体的投入指标体系和包括经济城镇化、社会城镇化、生态城镇化在内的城镇化产出指标体系,运用DEA模型,对2007~2015年我国财政金融协同支持城镇化的有效性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财政、金融以及财政金融协同支持城镇化均处于无效率状态,而支出结构不合理、彼此缺乏沟通、协同模式创新不足是主要原因。因此,为提升财政金融支持城镇化的协同效率,必须在坚持政策导向、政府调控的原则下,改革财税制度、优化顶层设计、完善债券市场建设、创新财政与金融协同模式,以更好地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规划作用。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石丹  严高  
本文基于DEA模型,运用2002~2013年的时序数据,选取财政支农、金融支农、财政与金融协同支农三组指标构建财政金融协同支农指标体系,研究财政金融协同支农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三组指标对农村的支持均是无效的;财政支农效率相对较高,金融支农效率次之,财政与金融协同支农效率最低且下降幅度很大。根据实证结果,笔者结合我国农村实际情况,提出了财政金融协同支农发展的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建威  何国钦  
财政与金融支持机制是推动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运用"协同创新"的理论视角,对城镇化发展的形成机理、演变路径进行了理论阐述,对财政金融创新特色及资金支持效率进行了剖析,最后对进一步推动城镇化发展提出若干政策性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新光  胡日东  张彧泽  
比较土地财政和金融发展对城镇化的支持效应差异有助于找到有效的城镇化发展融资方式,通过选取土地出让金对数(lntdcz)、第三产业比重(C3)作为转换变量(q),采用我国30个省市1998—2012年的数据,构建面板平滑转换(PSTR)模型。实证研究发现,土地财政、金融发展两种融资方式对城镇化支持效应并非单纯的线性关系,会依产业结构优化水平、土地财政发展差异而不同。具体表现为,随着lntdcz的变化,土地出让金的估计系数由2.04变得不显著;金融发展效率(cdb)的估计系数由9.43变为18.85;随着C3的变化,lntdcz的系数由0.36变为-0.41.cdb的系数由-23.10变为-46....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李秀君  刘冬冬  
改革开放以来,财政支出对市场运行和社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显著,财政支出的范围、力度、效果直接关系市场缺陷能否得到弥补、市场机制能否顺利运行、经济社会能否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经济社会发展的复杂性、动态性,以及财政活动的政治、经济多重内涵,导致财政支出有效性的提高始终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本文拟引入企业绩效管理理念,选取财政支出规模等2个输入变量及11个反映经济、物价及就业输出变量,选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各省2016年财政支出有效性进行分析评价,根据综合评价结果选取标杆样本进行综合分析,并为其他省份的财政支出实施提供借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宗义  苏静  唐李伟  
文章基于1990~2010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平滑转换模型(PSTR)研究财政金融支农模式与农村经济增长的非线性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财政支农规模、财政金融支农结构与农村经济增长的非线性效应是存在的。财政支农规模的最优比重为41.7%,金融支农与财政支农的最优结构比重为3.502,且绝大部分省份大多数年份财政支农规模与财政金融支农资金配置结构均没有达到上述最优比重。在此基础上,文章就财政支农与金融支农有效互动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沈蕾  查筱芳  
新型城镇化资金需求量大且复杂,需要依赖财政与金融的共同支持才能保证资金供给。本文从我国财政与金融支持城镇化的现状入手,切合城镇化进程中产业升级、人口市民化及城市布局对资金的需求特点,研究财政与金融协同支持新型城镇化的模式。研究结果表明:财政与金融的结合能协调政府与市场的力量,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发挥协同效益。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伟  田杰  
本文借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将财政支农资金与信贷支农资金结合在一起,对1992-2005年湖北省农业投入资金效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证实该省农业投入资金配置效率欠佳,并有下降趋势。在系统分析其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优化农业投入资金效率的相应对策和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瀛  
本文在OR模型分析框架下,构建了一个包含Calvo价格交错调整粘性和垄断竞争的两国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分析了金融市场和商品市场一体化程度对货币、财政政策有效性的影响。根据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提出了一个可检验的假说:与传统Mundell-Fleming等模型的结论不同的是,开放条件货币和财政政策的有效性取决于商品市场和金融市场一体化程度及二者的相互作用。最后以中国实际数据为样本对理论结论进行了实证检验,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晁恒  李贵才  林雄斌  
地方政府在中国创造经济增长奇迹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而土地财政模式则为地方政府实现竞争优势和发展提供了重要工具和手段。在紧扣社会经济变迁的宏观背景下,通过"企业化"的视角全面地解释地方政府的角色和行为,并从更长的时间维度和内涵体系,分析土地财政模式的原理和机制,探讨其有效性与合理性。研究认为,土地财政模式具有一定的经济有效性,促进了经济增长和城镇化进程,但地方政府过快的土地贴现,导致其有效性与合理性出现了分离,难以保障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若是超前的土地城镇化不能带来规模收益递增,且地方政府财政收支结构和筹资方式不改变,则城镇化的发展将不可持续。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需要进一步完善土地财政模...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娜娜  
党的十八大后,党和国家将新型城镇化建设作为推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农业人口的有效转化。农业人口有效转化涉及方方面面的问题,文章以我国城镇化现状为出发点,对我国农村人口转化的现状和特点进行分析,梳理城乡分隔体制下农民身份固化问题对经济社会的不利影响,重点研究农业人口有序转化的财政金融体制障碍和现实需求。在此基础上,提出:改革城乡分隔的财政体制,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公共财政的财力安排,支持或引导建立服务中小微企业发展的金融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制定信贷政策,加大信贷资金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宁  
公共财政支出作为推动城镇化的重要资金来源,是保障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构建财政支出与城镇化、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实证模型,分析了财政对带动我国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支持作用。通过构建VAR模型与实证分析,结果证明:1.公共财政支出是促进我国城镇化进程的重要支撑力量,滞后一期的公共财政支出扩大1%可以促进城镇化率提高0.0375%;2.公共财政支出对城镇化的影响具有一定时滞性,财政支出在长期对城镇化率的提高作用更为明显;3.公共财政支出在短期会促进城乡收入差距扩大,但公共财政支出长期内会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滞后二期的公共财政支出增长1%可以导致城乡收入差距减少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稷桁  朱道林  张立新  李瑶瑶  
为考察土地财政与土地城镇化的互动关系,本研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计量经济分析方法对中国1999—2015年省级层面二者关系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土地财政与土地城镇化具有双向互动关系,可分为引致用地需求、土地城镇化扩张和土地财政再扩充3个阶段;2)实证分析显示,土地财政和土地城镇化存在相互促进的统计学关系,土地城镇化进程在短期内会引起土地财政的逐渐增加,而土地财政对于土地城镇化有长期的持续性正向影响,分别与理论分析中的3个阶段相匹配;3)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的结果均显示土地城镇化对土地财政冲击的响应较为灵敏和强烈,说明土地财政显著影响了我国的土地城镇化进程。地方政府应积极推进土地财税制度改革,严格把控城市拓展边界,最大限度地发挥城市土地的价值。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勇辉  英成金  罗蓉  
人的城镇化是中国新型城镇化的核心,住房则是保证人口融入城镇的必要条件。从土地财政视角出发,依据人口迁移的"成本—收益"理论建立城镇化一般均衡模型,选取中国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系统探讨保障性住房对人口城镇化的影响机制,并从全样本、分样本角度研究保障性住房对人口城镇化区域差异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保障性住房显著支持人口城镇化发展,但该支持效应受土地财政发展区域差异性的影响;土地财政对人口城镇化的支持效应随着土地财政规模的扩大而逐渐减小;土地财政削弱保障性住房的效果与土地财政发展水平呈负相关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