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465)
2023(16819)
2022(14003)
2021(13251)
2020(11317)
2019(26034)
2018(25673)
2017(49575)
2016(26686)
2015(30289)
2014(30332)
2013(29934)
2012(27511)
2011(24360)
2010(24814)
2009(23397)
2008(22639)
2007(20233)
2006(17295)
2005(15354)
作者
(75579)
(63612)
(62983)
(60268)
(40041)
(30619)
(28916)
(24837)
(23889)
(22777)
(21451)
(21343)
(20046)
(19814)
(19810)
(19605)
(19182)
(18584)
(18224)
(18022)
(15624)
(15599)
(15598)
(14602)
(14426)
(14278)
(14140)
(14096)
(13003)
(12755)
学科
(109820)
经济(109712)
(83806)
管理(77180)
(61916)
企业(61916)
方法(51485)
(49309)
数学(46265)
数学方法(45528)
(39224)
中国(32994)
农业(32639)
(28833)
金融(28830)
(28030)
银行(28002)
(26842)
业经(26620)
(25864)
地方(24616)
(22389)
财务(22323)
财务管理(22260)
企业财务(21222)
(20417)
(19636)
贸易(19622)
(19142)
理论(18096)
机构
学院(375666)
大学(369658)
(154050)
经济(150854)
管理(145577)
理学(126355)
理学院(125086)
管理学(122580)
管理学院(121910)
研究(120176)
中国(98619)
(77302)
(76544)
(75662)
科学(74169)
(60842)
业大(60001)
中心(59448)
农业(59267)
财经(58527)
(56609)
研究所(54895)
(53216)
经济学(47255)
北京(46570)
(45781)
师范(45277)
(45152)
财经大学(43197)
经济学院(42891)
基金
项目(252440)
科学(198816)
基金(183389)
研究(183383)
(159444)
国家(158076)
科学基金(136553)
社会(116103)
社会科(109979)
社会科学(109944)
(101200)
基金项目(96863)
自然(88969)
自然科(86967)
自然科学(86944)
自然科学基金(85399)
教育(85115)
(83422)
资助(76083)
编号(75129)
成果(59940)
重点(56868)
(55816)
(54475)
(53173)
课题(51498)
创新(49657)
科研(49032)
国家社会(47893)
教育部(47759)
期刊
(165952)
经济(165952)
研究(104846)
(75516)
中国(75005)
(64204)
学报(58849)
科学(53419)
农业(50616)
管理(49600)
(47437)
金融(47437)
大学(45622)
学学(43657)
教育(35782)
技术(34066)
业经(31732)
财经(28881)
经济研究(25921)
(25447)
(24695)
问题(22869)
(19987)
统计(19751)
技术经济(18737)
(18107)
理论(17161)
财会(17151)
世界(16582)
商业(16364)
共检索到5540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石丹  严高  
本文基于DEA模型,运用2002~2013年的时序数据,选取财政支农、金融支农、财政与金融协同支农三组指标构建财政金融协同支农指标体系,研究财政金融协同支农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三组指标对农村的支持均是无效的;财政支农效率相对较高,金融支农效率次之,财政与金融协同支农效率最低且下降幅度很大。根据实证结果,笔者结合我国农村实际情况,提出了财政金融协同支农发展的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石丹  魏华  
财政支农与金融支农之间不是相互排斥、相互替代的关系,而是相互补充、相互支持的关系。基于此,本文立足于系统观的视角,运用协同理论,在分析财政金融支农的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财政金融协同支农的原则,构建财政金融协同支农体系的理论框架,最后提出财政与金融协同支农的政策建议,供实践部门予以借鉴。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吉富星  
目前,我国经济已进入新常态,财政部门及金融部门亦承受了较大压力,支农压力日益剧增。与此同时,财政与金融在支农过程中,往往处于相互割裂、各自为政的状态。本文从机制设计理论视角,对支农的目标分类、主体分层,分析各个主体面临的经济环境、行为与目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创新、整合财政及金融支农政策,进而形成互补互促、激励相容的制度安排,以加强财政与金融支农的协同性、有效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石丹  严高  
本文以系统协同分析为基础,通过财政支农与金融支农的相互作用,构建财政支农与金融支农复合系统协同模型,并以我国1991-2013年的财政金融支农相关数据,研究财政支农与金融支农的协同演化过程。实证结果表明:财政支农子系统有序度整体呈上升趋势;金融支农子系统有序度波动较大;财政支农与金融支农复合系统协同度太低,财政支农与金融支农没有形成良好的协同发展机制。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沈蕾  
城镇化进程的复杂性要求加强财政与金融政策的有效协同。通过构建集财政、金融、财政金融协同为一体的投入指标体系和包括经济城镇化、社会城镇化、生态城镇化在内的城镇化产出指标体系,运用DEA模型,对20072015年我国财政金融协同支持城镇化的有效性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财政、金融以及财政金融协同支持城镇化均处于无效率状态,而支出结构不合理、彼此缺乏沟通、协同模式创新不足是主要原因。因此,为提升财政金融支持城镇化的协同效率,必须在坚持政策导向、政府调控的原则下,改革财税制度、优化顶层设计、完善债券市场建设、创新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沈蕾  
城镇化进程的复杂性要求加强财政与金融政策的有效协同。通过构建集财政、金融、财政金融协同为一体的投入指标体系和包括经济城镇化、社会城镇化、生态城镇化在内的城镇化产出指标体系,运用DEA模型,对2007~2015年我国财政金融协同支持城镇化的有效性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财政、金融以及财政金融协同支持城镇化均处于无效率状态,而支出结构不合理、彼此缺乏沟通、协同模式创新不足是主要原因。因此,为提升财政金融支持城镇化的协同效率,必须在坚持政策导向、政府调控的原则下,改革财税制度、优化顶层设计、完善债券市场建设、创新财政与金融协同模式,以更好地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规划作用。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韩慧  吉富星  
长期以来,我国“三农”支出获得了财政优先保障和金融大力支持,但资金缺口问题一直未得到很好解决。在当前政府隐性债务整肃和财政紧平衡形势下,乡村振兴战略的资金保障在合规性、风险、规模和可持续性上都面临较大挑战。与此同时,乡村振兴领域补短板、强弱项任务艰巨,可成为当前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和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发力点。这需要统筹好安全与发展,发挥好政府与市场机制作用,推进财政金融协同发力,加强融资规范和创新。其中,“三农”项目融资的合规性和可得性核心在于还款来源和信用结构,落脚点在于财政金融风险分担机制和激励相容制度。当前,应立足于项目谋划,加强政策衔接和模式创新,提升“三农”自身“造血”能力;保持财政投入力度不减、方式更加有效,打好财政金融的“组合拳”;加大政策倾斜、强化激励约束,提高金融机构服务“三农”内生动力;加强多方互动合作,撬动、引导多元投入,合理分担风险,增强投入的精准性、有效性。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邹晓峰  韦广春  
论文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我国各省的财政支农与金融支农耦合协调水平,并通过空间计量方法揭示耦合水平的空间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全国整体及东中西部均恰好处于高度耦合协调阶段,但耦合水平值仍然偏低,且存在显著的空间正向集聚关系;经济发展质量、政府重视力度、农村信贷投入及社会支持水平是耦合水平提升的显著促进因素。因此,论文认为,政府须结合各方资源推动全国整体均衡发展,并采取优惠政策促进财政金融支农体系相协同。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李洪侠  
本文基于乡村振兴背景,采用2011~2019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以比较分析法、规范分析法、实证分析法多角度研究财政支农和金融支农的协同作用以及东中西部的差异。结果表明:近几年财政金融支农呈现由"直接投"向"间接引"改革,创新多种模式更加注重风险分担机制;东部地区的财政金融支农全要素协同效率最高,西部地区纯技术协同效率最高,中部地区处于以机械化水平为代表的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阶段;财政自持度、城乡二元结构水平、财政支农力度、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财政金融支农协同作用的关键因素。目前,财政和金融部门缺少支农协调机制、支农投入不足、涉农贷款市场供需不匹配、农村金融机制不健全成为制约财政金融支农协同发展的因素,并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杜辉  
文章基于相关数据,运用多阶段DEA的BCC模型分析了全国及各省市32个考察对象的财政支农绩效。从省际间看,由于农业技术手段落后和投入非最优规模,全国及多数省份财政支农的纯技术效率极端低下,规模效率相对低下,继而造成总技术效率低下。从区域间看,受经济发展水平、财政收支规模等因素影响,财政支农绩效呈自东部向中部、西部依次递减格局。据此,亟待完善农业科技财政资金使用机制,厘清财政支农最优规模及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义林  
文章采用了1980~2006年的年度数据,通过建立相应的VAR模型,进行了财政支农和金融支农对农民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通过模型设定、格兰杰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和预测方差分解,发现农产品收购价格是影响农民收入的主要因素,财政支农和金融支农均对农民收入会产生影响。就效果而言,金融支农的效果要明显优于财政支农,财政支农在促进农民收入增加的过程中存在"渗漏"效应。因此,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和加大金融支农的力度是提高农民收入更为有效的途径。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李秀君  刘冬冬  
改革开放以来,财政支出对市场运行和社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显著,财政支出的范围、力度、效果直接关系市场缺陷能否得到弥补、市场机制能否顺利运行、经济社会能否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经济社会发展的复杂性、动态性,以及财政活动的政治、经济多重内涵,导致财政支出有效性的提高始终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本文拟引入企业绩效管理理念,选取财政支出规模等2个输入变量及11个反映经济、物价及就业输出变量,选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各省2016年财政支出有效性进行分析评价,根据综合评价结果选取标杆样本进行综合分析,并为其他省份的财政支出实施提供借鉴。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2015年党中央、国务院做出推进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建设的决策部署以来,安徽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按照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和银保监会的政策规定,在全国率先成立了省级农业信贷担保公司。安徽省农业信贷担保公司成立以来,坚持政策性定位,紧盯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主体,积极主动融入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宗义  苏静  唐李伟  
文章基于1990~2010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平滑转换模型(PSTR)研究财政金融支农模式与农村经济增长的非线性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财政支农规模、财政金融支农结构与农村经济增长的非线性效应是存在的。财政支农规模的最优比重为41.7%,金融支农与财政支农的最优结构比重为3.502,且绝大部分省份大多数年份财政支农规模与财政金融支农资金配置结构均没有达到上述最优比重。在此基础上,文章就财政支农与金融支农有效互动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伟  田杰  
本文借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将财政支农资金与信贷支农资金结合在一起,对1992-2005年湖北省农业投入资金效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证实该省农业投入资金配置效率欠佳,并有下降趋势。在系统分析其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优化农业投入资金效率的相应对策和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