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151)
- 2023(20095)
- 2022(17086)
- 2021(15875)
- 2020(13254)
- 2019(30473)
- 2018(30210)
- 2017(57957)
- 2016(31332)
- 2015(35100)
- 2014(34868)
- 2013(34543)
- 2012(31482)
- 2011(28031)
- 2010(28135)
- 2009(26111)
- 2008(25640)
- 2007(22952)
- 2006(20313)
- 2005(17538)
- 学科
- 济(129972)
- 经济(129830)
- 业(111141)
- 管理(99646)
- 企(91822)
- 企业(91822)
- 方法(59393)
- 农(52794)
- 数学(49413)
- 数学方法(48617)
- 业经(37653)
- 财(35991)
- 农业(35178)
- 中国(31706)
- 地方(26847)
- 学(25175)
- 务(25009)
- 财务(24920)
- 财务管理(24879)
- 制(24283)
- 企业财务(23538)
- 理论(23078)
- 技术(23014)
- 和(22156)
- 环境(21956)
- 贸(21200)
- 贸易(21188)
- 划(21012)
- 易(20561)
- 策(19908)
- 机构
- 学院(444929)
- 大学(438067)
- 管理(181085)
- 济(175344)
- 经济(171503)
- 理学(156933)
- 理学院(155295)
- 管理学(152328)
- 管理学院(151526)
- 研究(140537)
- 中国(108129)
- 京(92920)
- 科学(88638)
- 农(83281)
- 财(79275)
- 业大(70645)
- 所(69412)
- 江(67002)
- 中心(66542)
- 农业(63859)
- 财经(63498)
- 研究所(63205)
- 经(57860)
- 北京(57805)
- 范(56798)
- 师范(56298)
- 州(53935)
- 院(51268)
- 经济学(51188)
- 经济管理(48316)
- 基金
- 项目(306094)
- 科学(241569)
- 研究(223689)
- 基金(221699)
- 家(192678)
- 国家(190974)
- 科学基金(165975)
- 社会(141208)
- 社会科(133540)
- 社会科学(133499)
- 省(121816)
- 基金项目(117740)
- 自然(108707)
- 自然科(106178)
- 自然科学(106154)
- 自然科学基金(104234)
- 教育(102476)
- 划(100671)
- 编号(92264)
- 资助(90836)
- 成果(72326)
- 重点(67970)
- 部(66504)
- 发(65540)
- 创(64768)
- 课题(62531)
- 创新(60034)
- 科研(58242)
- 国家社会(57686)
- 教育部(56891)
- 期刊
- 济(198446)
- 经济(198446)
- 研究(122569)
- 中国(84968)
- 农(81165)
- 学报(68865)
- 管理(67188)
- 科学(64840)
- 财(62859)
- 农业(55257)
- 大学(53459)
- 学学(50833)
- 教育(45838)
- 技术(42278)
- 业经(38716)
- 融(37303)
- 金融(37303)
- 财经(29869)
- 业(28992)
- 经济研究(28599)
- 问题(26407)
- 经(25624)
- 技术经济(23637)
- 版(22867)
- 科技(21801)
- 统计(21264)
- 资源(21042)
- 现代(20563)
- 图书(20315)
- 策(20080)
共检索到6470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红兵 周新 曾洁 闫文周
土地整理是实现我国土地资源合理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重要举措.但作为区域整治活动,土地整理过程中不可避免地直接或间接地对其区域生态环境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为了尽量减少土地整理的负面影响,积极的生态补偿做法是必要的.以西安市蓝田县某村落土地整理项目为例,研究了生态补偿措施和生态效应.结果表明:在渠道设计中,需要考虑耕层保护,边坡平台建设等问题.以石头为原料的渠道、灌渠和排水渠道,由于其采用了泥石碴路的方法,道路和渠道可以显著减少土地整理过程中的负面生态效应.因此,结合DEA算法能够较好的对绿色农业生态补偿绩效进行评价分析,增加了DEA算法对管理现实世界问题的贡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壮林 高阳 安韬 熊英 马飞
为科学、有效地对国家中心城市绿色交通水平进行测度,识别影响和制约国家中心城市绿色交通发展的关键因素,论文基于DPSIR模型构建国家中心城市绿色交通水平测度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熵权法对指标优化并赋权,建立基于集对分析与可变模糊集的国家中心城市绿色交通水平测度模型,采用贡献度和障碍度识别影响和制约国家中心城市绿色交通发展的重要指标,最后以西安市为例进行实证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2011—2018年西安市绿色交通水平整体基本呈现“稳步上升”态势,绿色交通水平等级由“较差”转变为“中等”;(2)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增长等驱动力层面因素和空气污染、交通拥堵等影响层面因素是影响西安市绿色交通水平提升的主要因素;(3)人口密度、人均GDP和万车事故率是制约西安市绿色交通水平发展的关键性指标。研究结论不仅可以为国家中心城市和其他城市绿色交通水平测度提供借鉴,还可以为城市管理部门制定绿色交通发展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壮林 高阳 安韬 熊英 马飞
为科学、有效地对国家中心城市绿色交通水平进行测度,识别影响和制约国家中心城市绿色交通发展的关键因素,论文基于DPSIR模型构建国家中心城市绿色交通水平测度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熵权法对指标优化并赋权,建立基于集对分析与可变模糊集的国家中心城市绿色交通水平测度模型,采用贡献度和障碍度识别影响和制约国家中心城市绿色交通发展的重要指标,最后以西安市为例进行实证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2011—2018年西安市绿色交通水平整体基本呈现“稳步上升”态势,绿色交通水平等级由“较差”转变为“中等”;(2)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增长等驱动力层面因素和空气污染、交通拥堵等影响层面因素是影响西安市绿色交通水平提升的主要因素;(3)人口密度、人均GDP和万车事故率是制约西安市绿色交通水平发展的关键性指标。研究结论不仅可以为国家中心城市和其他城市绿色交通水平测度提供借鉴,还可以为城市管理部门制定绿色交通发展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曹君丽 刘聪聪 徐勇戈
近年来,全国各大城市号召建立生态宜居城市,并以生态宜居城市作为理想的可持续发展模式。首先,界定生态宜居城市内涵,提出生态宜居城市发展的四个目标:营造舒适平等环境、坚持问题导向、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其次,从“三生”空间视角出发,构建了包括生产水平、生活质量以及生态环境三个准则层的生态宜居城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再次,利用熵值法计算了各指标层的具体权重并计算了生态宜居综合指数,选取四个中心城市与西安市进行空间对比以及水平时间演变分析,并基于PSR模型对西安市2012—2019年的城市生态宜居性进行了评价。最后,分析西安市生态宜居城市建设评价结果并提出几点可行性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曹君丽 刘聪聪 徐勇戈
近年来,全国各大城市号召建立生态宜居城市,并以生态宜居城市作为理想的可持续发展模式。首先,界定生态宜居城市内涵,提出生态宜居城市发展的四个目标:营造舒适平等环境、坚持问题导向、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其次,从“三生”空间视角出发,构建了包括生产水平、生活质量以及生态环境三个准则层的生态宜居城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再次,利用熵值法计算了各指标层的具体权重并计算了生态宜居综合指数,选取四个中心城市与西安市进行空间对比以及水平时间演变分析,并基于PSR模型对西安市2012—2019年的城市生态宜居性进行了评价。最后,分析西安市生态宜居城市建设评价结果并提出几点可行性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莹 王慧敏
[目的]通过构建基于结构绩效、经济绩效、公平绩效、环境绩效的建设用地供应绩效四维评价指标体系,分析"十二五"期间西安城市建设用地供应绩效水平,判定影响绩效水平的障碍因子。[方法]运用熵权TOPSIS模型,障碍度模型,对2011~2015年西安城市建设用地绩效水平及因子障碍度进行测算。[结果]"十二五"期间西安市建设用地供应结构绩效呈波动式上升,经济绩效贡献度降低,公平绩效有所提升,环境绩效显著提高。进一步分析,结构障碍度平均达到58.44%,其后依次是经济障碍度、公平障碍度、环境障碍度,均值分别为14.84%、13.66%和11.24%。[结论]"十二五"期间西安市建设用地供应综合绩效总体呈上升态势,但仍旧处于中级水平。结构与经济是制约西安市建设用地供应绩效的主要方面,而公平与环境则对土地供应绩效贡献度较大。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定青 翟晓婷
关中地区渭河水系支流众多,与城镇生存与发展密切相关。结合本地区自然地理与生态环境特点,以渭河重要支流灞河流域的典型城镇蓝田县为例,分析了城镇分布与流域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以及河流水系与城镇发展建设的相互作用与影响,提出与河流相协调的城镇生态化建设理念及对策,针对流域生态环境特点进行整体规划与控制,依托河流水系建构生态廊道网络,通过生态区划对不同类型城镇发展予以引导。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黎洁 李树茁
本文从微观态度和认知的角度研究西部水源地农村居民的不同类型及其生态补偿的接受意愿。论文首先分析了西安周至县水源地生态补偿的现状,再依据西安交通大学农户生计与环境课题组2008年4月在西安周至县王家河乡的入户调查数据,分析了当地农村居民对退耕还林和建立自然保护区后的收入变化认知,以及对林业政策和参与森林资源管理的态度等,并将农民对林业政策的态度、收入变化认知与生态补偿接受意愿等情况进行了综合分析,发现当地存在着对林业政策持有不同态度、退耕还林和建立保护区后家庭收入变化、非农收入比例、生态补偿的接受意愿等方面有着显著差异的五种类型农村居民,并建议相关政府部门应关注不同类型农民的生态补偿接受意愿差异...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田石磊 廖超英 王小翠 甄丽莎
【目的】对蓝田县森林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进行评价,为蓝田县生态补偿标准制定、绿色GDP核算提供参考。【方法】根据蓝田县森林资源的资料,以西方经济学为理论基础,采用基于成本估价方法中的影子工程法、机会成本法和基于损害/收益估价方法,评价蓝田县森林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结果】蓝田县森林生态系统的服务总价值为28089.53万元/年,单位面积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0.4859万元/(hm2.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是2006年林产品价值的4.3倍。【结论】蓝田县森林系统生态服务价值主要体现在保持水土、森林游憩方面,应继续推行生态补偿政策,并适时提高生态补偿标准。
关键词:
森林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蓝田县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鲜晓军 杨海娟 苏彤
[目的]探究农户、土地、产业转型耦合协调水平的演化特征及规律,对促进村庄协调发展有重要意义。[方法]基于村庄系统的理论分析,构建转型度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评价并分析不同时期农户、土地及产业的耦合协调水平。[结果](1)农户和产业总体表现出良性转型,且两者转型速度快于土地转型。(2)"农户—产业"、"产业—土地"的协调水平总体呈上升态势,"农户—土地"在2010年后出现不协调趋势。(3)综合耦合度呈"波浪式"上升态势,值均在0.8以上,三者联动作用较强; 1980—2010年综合协调度快速提升, 2010后出现下降势头。(4)农户、土地和产业间的转型耦合协调水平在不同时期存在差异, 2010年以来,土地转型的滞后阻碍了村庄协调转型。[结论]村庄系统协调性的下降是农户、土地和产业三者共同作用与反馈的结果,三者的综合耦合度及协调度的变化反映了系统自调节自组织的过程,符合"农户—土地—产业"开放系统由耗散到协调有序演进的规律。最后,文章总结了促进村庄协调转型的启示。
关键词:
系统论 村庄 转型 耦合协调性 评价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冯俊华 梁晓超
一、引言西安市属于中国大陆腹地黄河流域中部关中盆地的一部分,面积约10108km2,年降水量为660.3mm左右,并且由南向北递减。近年来,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人口的快速增长带来的环境污染致使西安境内的泾河、灞河等各水系水量减少,水体自净能力不断减弱,水质日益恶化。根据《2010年西安市环境质量报告书》可知,西安市境内渭河等11条河流的26个例行监测断面有12个水质为劣V类,水体质量污染不严重的有12个,水资源直接影响西安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城市的建设。因此,在西安市展开绿色GDP核算体系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云 周忠学
在西安市都市农业用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测算的基础上,加入生态服务作为农业用地产出指标,构建了基于DEA模型的都市农业多功能性用地效率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从时间和空间上分析了都市农业用地的经济效率、社会效率、生态效率。研究表明:12001—2012年,西安市都市农业用地经济效率总体上升,在2011年和2012年经济效率为1;社会效率、生态效率态势良好,服务性功能越来越显著;2用地社会效率最高,生态效率次之,经济效率最小,表明都市农业用地的本质功能应当是其社会与生态功能,农业的经济功能已不再是其最重要的价值追求;3从空间分布来看,经济效率由城区到城郊区县递减,社会效率全区普遍较高,生态服务价值由城区向郊区递增,但生态效率则呈现出从城区向周围区县递减的规律,远郊区是城市化区域农业生态服务功能建设的重点区域。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晓君 丁超
再生水是水资源的一种特殊形式,已逐渐成为城市中不可或缺的"第二水源"。为了推进再生水的利用,合理测定再生水的成本价格便成为一项重要工作。本文选取了操作性较强的平均成本价格模型对西安市再生水价格进行了测算,并进一步分析了西安市再生水与自来水的比价情况。最后,提出了促进再生水回用事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小庆 王亚平 何丽梅 陆根法
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我国重要环境污染源之一,但由于农业面源污染具有分散、面广、周期长、随机性等特点,在评价上存在较大难度。根据生态效率理论,结合农业生产的特点,建立了综合考虑经济效益和环境影响的农业生态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江苏省无锡市为例,选取该市1998~2008年农业生产和面源污染相关数据,运用偏好锥的数据包络分析模型(DEA)对其农业生态效率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显示:1998~2008年,无锡市农业生态效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近三年累计上升幅度达22%。表明近年来无锡市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成效显著,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显著提高。提出的农业生态效率评价体系和方法为进一步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高楠 马耀峰 李天顺 白凯
当旅游目的地城市旅游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旅游产业会成为促进旅游目的地城市化发展的独立系统,与城市化系统互为背景、相互作用、彼此影响。文章借鉴物理学中的耦合理论,分析了旅游产业系统与城市化系统之间协调发展的作用机理,建构了两个系统的耦合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定量研究了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并以西安市为例,对两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发展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2000~2009年西安市旅游产业与城市化综合评价函数值呈现上升的趋势;耦合度经历了2000~2002年快速变化和2003~2009年缓慢变化两个阶段;耦
关键词:
耦合模型 旅游产业 城市化 西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