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054)
- 2023(20100)
- 2022(17026)
- 2021(15689)
- 2020(13171)
- 2019(30244)
- 2018(29959)
- 2017(58027)
- 2016(31170)
- 2015(34917)
- 2014(34796)
- 2013(34423)
- 2012(31630)
- 2011(28233)
- 2010(28428)
- 2009(26259)
- 2008(25656)
- 2007(22705)
- 2006(20135)
- 2005(18022)
- 学科
- 济(136465)
- 经济(136326)
- 业(106229)
- 管理(98942)
- 企(91645)
- 企业(91645)
- 方法(60554)
- 数学(50320)
- 数学方法(49550)
- 农(39550)
- 业经(36500)
- 财(36274)
- 中国(35723)
- 地方(29915)
- 农业(27609)
- 务(24810)
- 学(24729)
- 财务(24717)
- 财务管理(24675)
- 制(24182)
- 理论(23948)
- 贸(23527)
- 贸易(23510)
- 技术(23450)
- 企业财务(23349)
- 易(22720)
- 和(22588)
- 环境(20119)
- 划(19604)
- 银(19593)
- 机构
- 学院(444739)
- 大学(439785)
- 济(181818)
- 管理(178576)
- 经济(178164)
- 理学(153942)
- 理学院(152323)
- 管理学(149484)
- 管理学院(148679)
- 研究(145261)
- 中国(111518)
- 京(93863)
- 科学(88765)
- 财(83305)
- 农(72725)
- 所(72402)
- 江(66333)
- 财经(66323)
- 中心(66317)
- 研究所(65490)
- 业大(65224)
- 经(60243)
- 北京(59288)
- 范(57006)
- 农业(56657)
- 师范(56459)
- 经济学(54162)
- 州(53802)
- 院(53097)
- 财经大学(49044)
- 基金
- 项目(298307)
- 科学(236068)
- 研究(218905)
- 基金(216288)
- 家(187742)
- 国家(186084)
- 科学基金(161705)
- 社会(138431)
- 社会科(131314)
- 社会科学(131278)
- 省(117942)
- 基金项目(113835)
- 自然(105323)
- 自然科(102981)
- 自然科学(102959)
- 教育(101147)
- 自然科学基金(101099)
- 划(97902)
- 资助(89938)
- 编号(89633)
- 成果(70969)
- 重点(66371)
- 发(66097)
- 部(65237)
- 创(63410)
- 课题(61529)
- 创新(58720)
- 国家社会(56759)
- 科研(56685)
- 教育部(56263)
- 期刊
- 济(204819)
- 经济(204819)
- 研究(130717)
- 中国(86422)
- 管理(70745)
- 农(66652)
- 学报(65455)
- 财(65364)
- 科学(62358)
- 大学(50710)
- 教育(49331)
- 学学(47930)
- 农业(46168)
- 技术(42980)
- 融(39034)
- 金融(39034)
- 业经(36412)
- 经济研究(32960)
- 财经(32112)
- 经(27620)
- 问题(26107)
- 业(25908)
- 技术经济(23950)
- 商业(22006)
- 统计(21756)
- 图书(20978)
- 科技(20710)
- 现代(20703)
- 策(20192)
- 理论(19927)
共检索到6612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文启湘 梁爽
流通业发展和消费增长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流通发展促进消费的作用已经毋庸置疑,然而两者间协调发展的关系却鲜有论述。文章运用DEA模型和相关资料对我国流通业发展和消费增长的协调促进关系作了分析和论述,进而判别二者相互支撑的有效程度。综合来看,我国流通业发展对消费的促进效用要强于消费对流通业的支撑作用。
关键词:
流通发展 消费增长 DEA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东皇 谢忠秋 李向东
消费和经济增长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然而两者间协调发展的关系却鲜有论述。文章基于1995~2012年的样本运用DEA模型对我国居民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协调促进关系进行了研究,进而判别两者相互支撑的有效程度。实证结果表明,经济增长对消费的支撑作用显著弱于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整体协调程度有着较大的提升空间。
关键词:
居民消费 经济增长 协调发展 DEA模型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任全玉
利用DEA模型的方法对黄冈市物流业与经济发展进行实证分析,研究黄冈市物流与经济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关系,并在结合黄冈城市特征与地域特点的基础上,科学分析当前物流业和经济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促进并保持二者之间的协调发展关系,为实现黄冈市物流业与经济的科学发展提供依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超
本文基于耦合模型对地区流通产业与经济协调发展进行研究,并以京津冀地区为例进行实证分析,以期为我国流通产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关键词:
流通产业 经济协调发展 耦合模型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凤娟 叶震
扩大内需,抑制投资过度,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河南省同样存在着投资过热、消费不足现象。通过河南省消费率和投资率与全国水平的对比,发现河南省投入过热、消费不足问题更为严重。从河南省投资结构看,投资过于集中于制造业,农村的投资比例相对较小。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要大于投资,从长期来看效果更为明显。河南省应当积极扩大内需,抑制投资过热,使投资的行业比例和城乡比例更为合理。
关键词:
投资率 消费率 误差修正模型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家明 丁浩 郑皓
城镇化是各种生产要素从农村向城市集聚的过程,加快城镇化有利于推动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同时符合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分析山东省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投入迟滞于城镇化率导致承载能力欠佳,产业结构不合理导致后续动力不足,粗放式发展导致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因此,协调城镇化建设己成为山东省城镇化转型的当务之急。对国内外相关文献及理论方法进行梳理,结合城镇化协调发展内涵进行解读,将城镇化协调发展定义为人口、经济、社会、空间、生态5个系统协调发展,运用相关鉴别力模型对指标进行筛选和指标体系构建,运用改进的耦合协调模型分别构建各系统城镇化协调发展测度模型。经测算得出:2007-2016年山东省各地市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均在波动中有所提升,但地市间差距并未缩小。目前,各地市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均处协调之列但整体水平偏低,且地市间在滞后类型与阻力因素上均有所差异。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马忠玉 冶伟峰 蔡松锋 李继峰 翁智雄
2017年底,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启动,初期的碳市场只纳入电力行业,而当前电价仍处于管制状态,这无疑会影响碳市场运行中碳成本的传递过程。基于此,本文利用国家信息中心开发的中国经济—能源—环境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SICGE),评估了不同电价管制情景下中国碳市场的经济影响和减排效果。研究表明:(1)相对于行政命令手段,碳市场的减排成本降低50%左右;(2)电价管制会导致碳市场运行效率下降30%左右;(3)逐步放开电价管制能有效提升碳市场的减排效果。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了以下应对措施和建议:(1)着力提升碳交易市场与电力市场改革等政策间的协同效果;(2)在电价没有放开的情况下,建议给予发电企业一定的免费配额,以降低其减排成本;(3)探索和建立电价与碳价的联动机制;(4)建立和完善从发放免费配额到取消免费配额的平滑过渡机制。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蔓生
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这两方面在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资源、保护人们身心健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经济繁荣这几方面目标上是一致的。然而,由于宣传力度不够,误解了“发展是硬道理”这一科学论断,科学技术落后,法制不完善等因素,使两者发生了冲突,不能协调发展。要解决这一矛盾,在宏观上必须不断强化环保宣传,强化产业调控力度,加强环保目标责任制管理,尽快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及加速发展环保科技与产业,完善相应的环保法律体系;在微观上各地区要做好工业的合理布局,加强县、乡两级环境监理队伍建设及在企业内部确立环保观念和环保目标等各方面的工作
关键词:
经济增长,环保,协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路艳娜
本文从中国农村流通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出发,分析了中国农村流通业与农民消费的内部和外部协调性,最后分别从刺激农民消费、鼓励流通企业的业态创新和改善农村流通环境三方面提出了促进农村流通业与农民消费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流通业 农民消费 协调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路艳娜
本文从中国农村流通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出发,分析了中国农村流通业与农民消费的内部和外部协调性,最后分别从刺激农民消费、鼓励流通企业的业态创新和改善农村流通环境三方面提出了促进农村流通业与农民消费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流通业 农民消费 协调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明霞
水是极其珍贵的资源,水资源应当由量与质两个概念组成,水环境污染物排放急剧的增加以及水环境有限的容量与净化能力之间的矛盾,正在日益加深。如果这些矛盾不能得到恰当而有效的解决,水资源短缺和水质恶化必将成为制约经济持续发展,影响人民生活和健康的突出问题。本研究通过对浙江省奉化市水污染问题进行定性定量测定,从水污染经济损失、水资源经济价值着手,探索奉化水污染经济损失的计算方法,并提出水污染管理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瑞萍
在梳理了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的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对国内外已有的两者协调发展关系的理由原因和实证研究进行了分类与总结,国内外学者从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理论的演进过程来看,由于研究视角不同、研究重点不同,得出的研究结论也不尽相同,并对国内外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研究现状进行对比。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曲岩 常丽
实现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协调发展,是辽宁老工业基地实现全面振兴的基本目标,对构建辽宁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采取规范分析、实证研究和对比分析等方法,以就业弹性理论为依据,建立了辽宁省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模型,剖析了三次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化走势,认为辽宁省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存在较强的非协调性,提出发展"三产"提高就业弹性、保证"二产"增长创造就业机会、实施城乡统筹就业政策、发挥财政再分配作用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就业弹性 协调发展 区域经济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伟丽 覃成林
文章提出了区域间经济增长关联性的定义,并以此定义为基础对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及东北四大政策区域间经济增长的关联性进行检验。结果表明:①西部与东部及东北地区间均形成了良好的相互促进的经济增长关联性。同时,中部、东部及西部等三大地区之间也形成了较好的经济增长关联性。除此之外,其他区域组合之间不存在经济增长关联性。②西部经济增长是东部及东北地区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而东部、东北及西部同为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③利用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方法分析了各区域的经济增长受到干扰后对其他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发现,发达的东部地区对欠发达的中部、西部及东北地区的经济具有明显的带动作用。然而,这些欠发达区域的经济对于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没有产生较强的推进作用,而且,欠发达区域之间也没有形成相互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最后,提出了增强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关联性以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进程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孙丽萍 杨筠 陈习琼
金融体系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本文以云南省为例,通过实证分析指出,云南省金融活动的区域化运行将导致经济发展的区域性,且两者之间的外延基本重合。金融发展程度高的地区其经济发展速度较快,金融发展程度比较低的地区其经济发展速度比较缓慢。因此政府应关注贫困地区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实现云南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良性互动。
关键词:
区域金融发展 经济差异 云南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