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343)
- 2023(19480)
- 2022(16881)
- 2021(15585)
- 2020(13063)
- 2019(30104)
- 2018(29943)
- 2017(56871)
- 2016(31010)
- 2015(35035)
- 2014(35109)
- 2013(34497)
- 2012(32074)
- 2011(28979)
- 2010(29447)
- 2009(27040)
- 2008(26409)
- 2007(23450)
- 2006(20821)
- 2005(18502)
- 学科
- 济(140331)
- 经济(140189)
- 管理(88357)
- 业(82858)
- 企(68369)
- 企业(68369)
- 方法(57994)
- 数学(50233)
- 数学方法(49391)
- 中国(36961)
- 农(34878)
- 地方(32869)
- 财(30375)
- 业经(30183)
- 学(29631)
- 农业(23561)
- 制(23490)
- 理论(22601)
- 贸(22311)
- 贸易(22296)
- 易(21502)
- 和(20365)
- 环境(20289)
- 技术(19979)
- 银(19923)
- 银行(19869)
- 融(19558)
- 金融(19556)
- 行(19031)
- 务(18740)
- 机构
- 学院(442470)
- 大学(442093)
- 济(179353)
- 经济(175430)
- 管理(171075)
- 研究(152600)
- 理学(146966)
- 理学院(145280)
- 管理学(142266)
- 管理学院(141490)
- 中国(113999)
- 京(95690)
- 科学(95267)
- 财(80745)
- 所(77724)
- 农(73524)
- 研究所(70584)
- 江(69430)
- 中心(69299)
- 业大(66259)
- 财经(63981)
- 北京(60517)
- 范(59832)
- 师范(59207)
- 经(57970)
- 农业(57314)
- 院(55472)
- 州(54118)
- 经济学(53845)
- 技术(48190)
- 基金
- 项目(296932)
- 科学(232711)
- 研究(215446)
- 基金(213331)
- 家(186647)
- 国家(185092)
- 科学基金(158569)
- 社会(134555)
- 社会科(127436)
- 社会科学(127397)
- 省(117290)
- 基金项目(112210)
- 自然(103810)
- 自然科(101423)
- 自然科学(101397)
- 教育(100280)
- 自然科学基金(99530)
- 划(98373)
- 资助(89270)
- 编号(87995)
- 成果(71212)
- 重点(67062)
- 发(65865)
- 部(64791)
- 课题(61662)
- 创(61026)
- 创新(56970)
- 科研(56438)
- 教育部(55331)
- 大学(54957)
- 期刊
- 济(205236)
- 经济(205236)
- 研究(132171)
- 中国(90319)
- 学报(71020)
- 农(66762)
- 管理(65842)
- 科学(64885)
- 财(61868)
- 大学(53929)
- 教育(53718)
- 学学(50701)
- 农业(46139)
- 技术(42914)
- 融(39023)
- 金融(39023)
- 业经(32816)
- 经济研究(32790)
- 财经(31630)
- 经(27186)
- 问题(25860)
- 业(24318)
- 图书(23180)
- 技术经济(23147)
- 统计(21872)
- 科技(20716)
- 版(20518)
- 理论(20198)
- 资源(19982)
- 策(19730)
共检索到6683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董洪超 蒋伏心 路璐
本文利用江苏省2010-2015年交通基础设施以及国民经济数据(GDP),选取公路、水运、农业、建筑业、工业、服务业等指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江苏省经济发展过程中,交通基础设施资源配置效率整体水平不断提高,但不同地市间以及同地区内部存在较大差异,进一步研究表明:南京、徐州、苏州等市作为交通基础设施配置较为高效的城市,其近几年的资源配置一直处于有效状态;无锡、常州、盐城、连云港等城市的交通基础设施配置属于不稳定状态,具有很强波动性;南通、泰州、扬州、淮安、宿迁以及镇江的交通基础设施配置效率增长较为缓慢,且配置效率长期处于平均水平以下的状态。基于此提出优化地方经济发展过程中交通基础设施配置的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董洪超 蒋伏心 路璐
本文利用江苏省2010-2015年交通基础设施以及国民经济数据(GDP),选取公路、水运、农业、建筑业、工业、服务业等指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江苏省经济发展过程中,交通基础设施资源配置效率整体水平不断提高,但不同地市间以及同地区内部存在较大差异,进一步研究表明:南京、徐州、苏州等市作为交通基础设施配置较为高效的城市,其近几年的资源配置一直处于有效状态;无锡、常州、盐城、连云港等城市的交通基础设施配置属于不稳定状态,具有很强波动性;南通、泰州、扬州、淮安、宿迁以及镇江的交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忠民 夏德水 姚宇
采用基于DEA模型的Malmqusit指数法,以交通基础设施投入量和与之对应的生产要素运输量分别作为模型的投入、产出变量,利用2000—2012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数据,对长江经济带的交通基础设施效率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的交通基础设施效率整体上呈下降趋势,改善外部环境可提高其效率。提出:要提高经济带的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的贡献,不应只关注交通基础设施规模,更应关注现有交通基础设施的运营效率;要提高经济带交通基础设施的整体效率,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上不应搞平均主义、进行广泛撒网,在区域结构上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交通基础设施 效率分析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金江 李郸
本文基于1994~2009年广东省的相关数据,采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对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交通基础设施投资的总产出弹性为0.347,且珠三角地区交通基础设施的产出弹性要高于非珠三角地区。同时,通过对东、中、西部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差异进行对比,本文的研究结果还表明当前我国各级政府加大对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是有效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百里
文章基于2001~2016年全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运用面板门槛回归模型研究不同水平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差异。主要研究结论如下:公路基础设施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存在显著的门槛效应,且为双门槛;随着公路基础设施水平的提高,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呈现先促进后抑制再促进的规律。
关键词:
公路交通基础设施 经济发展 面板门槛模型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艾小青 张雪薇
本文利用2005~2016年全国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交通基础设施通过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经济集聚的影响。研究发现:从全国整体来看交通基础设施显著促进了经济集聚,不同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呈现出明显的空间梯度性,从而对经济集聚的影响存在异质性;随着中国经济从工业化阶段逐渐迈进城市化阶段,交通基础设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经济效应的影响由集聚效应转变为扩散效应;交通基础设施、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和多样化发展对经济集聚的影响受到城市规模的约束,多样化对大城市作用显著,而专业化对中小城市作用显著。交通基础设施通过生产性服务业差异化发展对经济集聚产生不同的影响,本文的研究为中国城市发展路径的选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政策参考。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孙钰 王坤岩 姚晓东
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经济效益反映了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对比关系,是衡量运营效果的重要指标。本文运用基于二次目标函数的DEA交叉效率模型,对中国35个大中城市2012年公共基础设施经济效益状况进行了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35个大中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经济效益整体状况并不乐观,且呈现出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地效益递减的特征;进一步基于投入规模的聚类分析表明: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经济效益与投入规模并不成正比。对于效益状况较差的城市,采取区域公共基础设施协调发展战略,并以具有相似投入规模的高效城市为标杆调整公共基础设施投入结构,将有助于总产出的增加和效益的提升。另外,国家的政策倾斜也将有助于矫正城市间公共基础设施经济效益不平衡状况。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郭广珍 刘瑞国 黄宗晔
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现有文献多认为交通基础设施通过影响生产行为而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通过观察日益普遍的私家车购买现象,本文发现,交通基础设施不仅影响生产行为,同时也直接影响居民的消费行为。据此,本文构造了一个交通基础设施同时影响生产和消费的增长模型,揭示了道路基础设施通过促进私家车消费,进而改变居民消费结构,最终推动经济增长的机制。为了验证理论命题,本文还构建了中国2000—201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并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道路和道路基础设施投资不仅可以直接通过乘数效应促进经济发展,还可以通过提高居民消费中私家车数量及其所占比例(消费效应)间接推动经济增长。
关键词:
道路基础设施 经济发展 私家车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郭姣姣 薛惠锋
实现投资效益稳步增长是强化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关键。本文以影响基础设施投资经济效益的复杂多因素为视角,选取资金、人力为投入指标,行业生产总值、人员工资为产出指标,通过构建水利基础设施投资经济效益的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对全国31个省市水利基础设施投资的经济效益分别进行纵向测度与横向对比。结果表明:全国水利基础设施总体投资经济效益呈稳定上涨态势,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目前仅有6个省市水利基础设施投资达到规模效应,且多集中于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匮乏,而东、中、西部地区投资绩效呈"东部领先、中部赶超、西部发展"的基本态势。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叶翀 许舒婷
交通运输网络对经济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一直以来,学界密切关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区域经济产生的影响,但研究结论却大相径庭。整理该领域的研究,发现无论研究结果是否表明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具有促进作用,但均提及交通基础设施会影响区域之间的均衡发展。同时,除了外界的影响因素,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还取决于二者发展水平的协调程度。在此基础上,提出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多元的,两者作用相互影响。
关键词:
交通基础设施 区域经济 可达性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曲创 李曦萌
我国不同地区间在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和交通基础设施领域存在较大的双重差异,这使得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对于本地经济活动的实际作用变得复杂。本文研究结果显示,交通基础设施的经济作用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交通基础设施在东部地区作用已不明显,但对于西部地区仍然是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中部地区只有货物运输的作用明显,表明单纯向外部地区提供资源的经济发展模式需要向提高本地区的经济活动质量和整体发展水平转变。
关键词:
交通基础设施 经济作用 地区差异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明 刘渝琳 丁从明
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政府对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在内的三部门内生增长模型,探寻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利用我国1994-2010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当交通基础设施存量水平达到某一极值后,继续对其投资会显著降低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的拉动作用。相反,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不足也会制约当地经济发展。对此,根据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与交通基础设施需求差异,本文提出政府应该根据各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程度进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以满足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
交通基础设施 区域经济发展 双门槛效应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祯琪 欧国立 卯光宇
文章对公路进行分级,对区域进行新的梯度划分,采用1998~2013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测算了基于三种不同权重矩阵的市场潜能,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相关模型对公路交通影响下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关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存在较强的空间溢出效应,快速公路和普通公路均会对经济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产生正向促进作用,且快速公路的作用更为显著;只有在公路路网密度较大的区域内,公路交通才会对经济的溢出效应有显著影响;一省区公路交通发展水平越高,对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吸附作用越强,但公路的边际贡献呈逐渐降低趋势;相邻地区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差距越大,经济发展不平衡程度越大。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广海 赵金金
在综合考虑多维要素对我国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协同作用的基础上,分别构建了铁路设施、高速公路设施、一级公路设施、二级公路设施、内河航道设施、民航航线对区域旅游经发展影响的空间计量模型,分别从全域和局域角度,对其进行了空间计量回归。结果表明:(1)我国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性;(2)全域范围内,铁路设施对我国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显著,二级公路、民航航线、一级公路、高速公路、内河航道设施均对我国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产生影响,作用系数依次为0.7010、0.4992、0.4532、0.0695、0.0212;(3)局域范围内,对于铁路设施,仅西藏和青海的作用系数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其余五...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薛婧 周绍杰
基于2000—2018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泰尔指数和全局莫兰指数等分析各类交通与通信基础设施的规模演变及地区差距,采用空间计量模型检验各层级基础设施对经济的差异化影响。结果表明:研究期内,中国交通基础设施稳步扩张,通信基础设施中移动电话交换机和光缆规模持续增长,固定电话交换机规模缩减;交通基础设施地区差距明显缩小,移动通信基础设施地区差距较大且未改善。交通基础设施与移动通信基础设施的直接效应显著,其中铁路里程增加与高铁开通对邻近地区具有正向溢出。中国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发展仍具经济意义,其经济效应未被通信基础设施超越,且通信基础设施的经济贡献与技术更新有关。应全面完善各层级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推进通信基础设施改造升级,加快移动通信网络深度覆盖,未来应重视交通与通信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衔接融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