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179)
- 2023(17697)
- 2022(15422)
- 2021(14486)
- 2020(12236)
- 2019(28154)
- 2018(28054)
- 2017(54816)
- 2016(29524)
- 2015(33271)
- 2014(33154)
- 2013(32536)
- 2012(29915)
- 2011(26955)
- 2010(27226)
- 2009(24933)
- 2008(24470)
- 2007(21624)
- 2006(18987)
- 2005(16536)
- 学科
- 济(120604)
- 经济(120480)
- 管理(87606)
- 业(84455)
- 企(70090)
- 企业(70090)
- 方法(57337)
- 数学(50140)
- 数学方法(49321)
- 农(32579)
- 中国(32214)
- 财(29905)
- 业经(27180)
- 学(24797)
- 地方(23660)
- 制(22763)
- 农业(21703)
- 贸(21238)
- 贸易(21226)
- 理论(20796)
- 易(20667)
- 技术(20430)
- 和(19469)
- 务(19353)
- 财务(19264)
- 财务管理(19226)
- 银(19030)
- 银行(18989)
- 环境(18262)
- 企业财务(18228)
- 机构
- 学院(424330)
- 大学(423625)
- 管理(169054)
- 济(168278)
- 经济(164633)
- 理学(146991)
- 理学院(145403)
- 管理学(142548)
- 管理学院(141765)
- 研究(137843)
- 中国(101867)
- 京(89829)
- 科学(86248)
- 财(77280)
- 所(68641)
- 农(67140)
- 业大(63275)
- 财经(62887)
- 研究所(62728)
- 中心(62367)
- 江(60945)
- 经(57106)
- 北京(56564)
- 范(55107)
- 师范(54586)
- 农业(52689)
- 经济学(50490)
- 院(50398)
- 州(49915)
- 财经大学(46988)
- 基金
- 项目(289805)
- 科学(228066)
- 研究(210760)
- 基金(209709)
- 家(182777)
- 国家(181304)
- 科学基金(156143)
- 社会(131612)
- 社会科(124817)
- 社会科学(124781)
- 省(113636)
- 基金项目(110804)
- 自然(102678)
- 自然科(100262)
- 自然科学(100236)
- 自然科学基金(98411)
- 教育(97853)
- 划(95554)
- 资助(87516)
- 编号(86406)
- 成果(69325)
- 重点(64783)
- 部(63794)
- 发(61922)
- 创(60431)
- 课题(59388)
- 创新(56319)
- 科研(55343)
- 教育部(54629)
- 国家社会(53803)
- 期刊
- 济(178900)
- 经济(178900)
- 研究(120006)
- 中国(76767)
- 学报(66470)
- 管理(62998)
- 科学(61480)
- 农(59956)
- 财(57676)
- 大学(50404)
- 学学(47433)
- 教育(46876)
- 农业(41756)
- 技术(39055)
- 融(34129)
- 金融(34129)
- 业经(31090)
- 财经(30264)
- 经济研究(29008)
- 经(25872)
- 问题(23903)
- 图书(22312)
- 业(21669)
- 科技(21336)
- 技术经济(21228)
- 统计(20536)
- 理论(19939)
- 商业(19539)
- 版(19117)
- 资源(18950)
共检索到6064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黄海霞 张治河
本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从投入与产出角度对2009—2011年间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显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整体水平不断提高,但并没有实现最优,且不同产业间以及同一产业内部存在较大差异。进一步研究表明:(1)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及生物医药部分依托产业,综合效率、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存在低效或者无效;(2)高端装备制造和生物医药部分依托产业,存在严重的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基于此,提出了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资源配置的政策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孙龙 雷良海
选取112家科创板上市企业2016-2019年数据为样本,依据创新价值链理论,将企业创新活动分为研发和产业化两阶段,运用动态StoNED方法构建模型对两阶段创新资源配置效率进行测算和研究,并利用Tobit模型分别对影响两阶段效率的关键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全行业两阶段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处于中等以上水平,但研发阶段效率有较大提升空间;两阶段效率在各子行业间的差异明显且具有不同的动态特征;影响两阶段效率的因素不同,企业规模和盈利能力正向促进两阶段效率提升,股权制衡度只与研发阶段效率正相关,企业存续和股权集中度则对产业化阶段效率分别起正向和负向作用。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杨松令 吴平 刘亭立
战略性新兴产业资本配置有效与否关乎该产业的健康发展,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资本配置效率到底如何?基于Wurgler修正模型,运用TSLS法分行业和地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资本配置效率进行测度。研究发现,与一般产业相比,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资本配置效率较低、波动较大,且资本配置效率表现出较大的产业及区域差异特征。基于此,建议国家应采取措施积极引导民营资本向高回报率领域流动,同时加大对效率较低产业和地区的政策扶持力度。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宏起 刘梦 李玥 杨仲基
基于结构平衡理论,以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内核心创新层、辅助创新层以及支撑创新层之间的结构平衡为目标,构建科技资源配置模型,运用MATLAB R2014b软件进行数值仿真验证。通过求解模型得出三个创新层结构平衡目标下的最优科技资源配置结果,研究发现充分利用科技资源,避免科技资源闲置,有利于促进三个创新层之间的科技资源流动、有效整合以及优势互补,以实现其创新生态系统的结构平衡,提高创新生态系统的创新效率,旨在为科技资源优化配置,不断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提供方法支持与决策参考。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张蕊 王洋洋
以2003~2016年A股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公司战略对投资水平和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实施的公司战略越激进,投资水平越高,资本配置效率却越低,即"高投资-低效率"的概率越大。进一步分析表明:公司战略越激进越可能导致过度投资;银行信贷加剧了战略较为激进公司的"高投资-低效率";市场竞争对战略较为激进公司的"高投资-低效率"具有抑制作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宋艳 张世慧 蒋冲雨
以新兴技术管理理论为基础,从技术、环境、企业三个维度构建具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潜能的科技项目评价模型及指标体系,并应用属性综合评价方法对具有此属性特点的科技项目进行识别与评价,通过一组科技项目的模拟评审,对模型和方法进行验证。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周茜 李明辉 吴雪梅 谢烛光
本文采用Jeffrey Wurgler的弹性系数法度量资本配置效率,对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的上海籍公司2015—2018年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上海战略性新兴公司的产业资本配置效率呈现如下特点:在不同时期的波动较大,但基本处于正值;虽大体呈增长态势,但整体上仍低于工业平均水平,这可能是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环境和发展时期特点导致的。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赵玉林 胡燕
基于产业生命周期,运用超效率DEA方法实证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绩效的阶段性差异。结果表明,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初创期→成长期前期→成长期后期→成熟期的演化过程中,其创新绩效呈现逐步提高的阶段性特征;产业创新绩效在成长期和成熟期高于初创期,这主要取决于技术效率的提高,而成熟期规模效率的下降则制约了其创新绩效的显著提升。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赵玉林 胡燕
基于产业生命周期,运用超效率DEA方法实证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绩效的阶段性差异。结果表明,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初创期→成长期前期→成长期后期→成熟期的演化过程中,其创新绩效呈现逐步提高的阶段性特征;产业创新绩效在成长期和成熟期高于初创期,这主要取决于技术效率的提高,而成熟期规模效率的下降则制约了其创新绩效的显著提升。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王学东 冯姗 胡春
如今,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提升到国家战略地位。从产业层面上来看,因为产业信息资源是企业层面信息资源的集合,所以产业层面的信息需求具有更多的共性。本文通过厘清战略性新兴产业共性化信息需求块资源模型、机理结构模型和三维驱动模型,来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共性化信息需求机理。文章提出了产品数据信息、运营数据信息、用户需求数据信息和品牌数据信息块资源模型。在其结构关系中,产业和企业的持续发展,最基本的结构元素是"产品"。因此,以产品为核心的信息需求则成为结构机理的核心要素。在驱动关系中,用户需求驱动、效益驱动和网络结构凝聚驱动三维驱动模型驱动着信息需求在产业-企业-产品-用户的结构模型中服务于产品。基于所提出的模型,本文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知识服务系统为例,为系统完善提出未来发展的建议,旨在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信息资源服务平台提供依据和参考,进而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运行与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鲁志国 孟霏
文章以我国87家上市企业微观数据为例,采用三阶段DEA模型测算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及七大细分行业的技术创新效率,找出导致产业技术创新效率整体不高、不同细分行业技术创新效率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结果显示:产业技术创新效率整体不高,规模效率不足是关键制约因素;环境变量对产业技术创新效率存在一定影响,政府补贴、股权集中度不利于创新效率显著提升;综合来看,技术创新效率最高的行业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新能源,且分别主要由规模效率与纯技术效率推动,而技术创新效率最低的行业为新能源汽车,主要由规模效率偏低造成。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黄海霞 张治河
采用基于DEA模型的Malmquist指数分解方法,将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的TFP增长分解为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和知识创新效率的变化。利用2005—2012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测算了中国28个省级行政区域以及三大地区(东、中、西)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的Malmquist指数,分析其TFP的动态变化、TFP增长变化原因、省际和区域分异特征以及TFP增长动力来源的区域差异。研究结果表明:2009年以后,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的TFP增速减慢并呈下降趋势,主要原因是技术进步速度快速下降,纯技术效率、知识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卫平 赵良浩
本文运用数据包络法测算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进而考察企业能力、要素投入、政府作用、市场结构等因素对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整体效率不高且呈现下降趋势,但部分行业转化效率相对稳定,行业间的效率差异亦逐渐缩小。企业资金实力、科技成果转化实力与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正相关,而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与之负相关;市场垄断势力越强,转化效率越高;此外,政府支持、科技人员数与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无显著相关性。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周霞 景保峰 陈骁聪
以广东省20个城市为决策单元,选用数据包络分析(DEA)中的C2R和C2GS2模型,评价分析2008年全省专业镇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总体情况。研究表明:全省专业镇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总体水平较低,而珠三角经济区和粤东地区相对较高;非纯技术有效问题比较严重,规模无效现象比较普遍;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对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均有显著影响;13个无效城市的专业镇科技资源投入冗余较大,产出不足量较小。基于此,提出5点促进专业镇科技资源有效配置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数据包络分析 专业镇 科技资源 配置效率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熊正德 阳芳娟 万军
运用两阶段关联网络DEA模型,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上市公司的债权融资效率及各子阶段对应效率进行了测算。研究结果表明:新能源汽车产业上市公司债权融资效率水平偏低,而债权筹资效率相对低下是其主要原因;随着时间推移,大部分新能源汽车产业上市公司两阶段效率逐渐趋向双重高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