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16)
2023(14999)
2022(13264)
2021(12393)
2020(10413)
2019(24351)
2018(24177)
2017(46989)
2016(25366)
2015(28535)
2014(28347)
2013(27590)
2012(25098)
2011(22348)
2010(22185)
2009(19995)
2008(19117)
2007(16261)
2006(13998)
2005(11770)
作者
(71560)
(59741)
(59307)
(56383)
(37894)
(28782)
(26948)
(23652)
(22757)
(21082)
(20403)
(19992)
(18782)
(18782)
(18512)
(18147)
(17803)
(17734)
(17141)
(17017)
(14804)
(14461)
(14383)
(13661)
(13364)
(13194)
(13095)
(13038)
(12049)
(11910)
学科
(101685)
经济(101576)
管理(71870)
(68115)
(57138)
企业(57138)
方法(50776)
数学(44859)
数学方法(44082)
(26578)
(24353)
中国(24263)
(22537)
业经(22099)
地方(20428)
农业(17834)
理论(17765)
(16261)
贸易(16253)
(16125)
(16053)
财务(15966)
技术(15963)
财务管理(15935)
(15749)
环境(15725)
(15614)
企业财务(15090)
(13766)
(12744)
机构
学院(349297)
大学(348950)
管理(142574)
(134189)
经济(131286)
理学(125119)
理学院(123771)
管理学(121111)
管理学院(120497)
研究(111105)
中国(81007)
(74033)
科学(71817)
(58848)
(57937)
业大(55774)
(54589)
中心(51966)
研究所(50375)
(49131)
财经(48654)
北京(46003)
农业(45659)
(45593)
师范(45134)
(44517)
(40964)
(40369)
经济学(39925)
技术(37842)
基金
项目(251467)
科学(197801)
基金(182315)
研究(180419)
(159764)
国家(158482)
科学基金(137110)
社会(112355)
社会科(106524)
社会科学(106493)
(99165)
基金项目(97290)
自然(91933)
自然科(89842)
自然科学(89819)
自然科学基金(88135)
教育(84226)
(83755)
资助(75684)
编号(73936)
成果(57397)
重点(56259)
(54804)
(52947)
(52580)
课题(50440)
创新(49017)
科研(48464)
大学(46888)
教育部(46847)
期刊
(137850)
经济(137850)
研究(94713)
中国(64077)
学报(56674)
科学(52182)
(51554)
管理(50491)
(43922)
大学(42866)
学学(40501)
教育(39077)
农业(36218)
技术(33175)
业经(23956)
(23931)
金融(23931)
财经(22321)
经济研究(22150)
(19005)
(18634)
图书(18089)
问题(18076)
科技(17356)
技术经济(16947)
统计(16755)
资源(16744)
(16387)
理论(16256)
(15312)
共检索到4856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范业婷  鲁成树  方晨  
合肥市作为全国唯一节约集约用地试点市,研究其土地利用效率及时序变化状况,有助于进一步推动节约集约制度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运用DEA模型,从土地投入和产出两方面出发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合肥市2001-2011年土地利用效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合肥市土地利用综合效率值位于0.75~1.0之间,土地利用效率整体较高;土地利用的非DEA有效年份,主要是由于土地投入要素配置不够合理,资金冗余比土地和劳动力冗余程度高造成的。今后可通过优化资金配置和加强技术改革力度提高合肥市土地利用综合效率。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宰斌  
合肥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用地分区研究宰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对辖区内土地资源的综合利用所作的统筹安排和长远部署,旨在加强对城乡全部土地的宏观控制和计划管理,协调产业间的用地矛盾,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用地布局,不断提高土地利用率、生产率及其综合效益。市级规划...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管义国  王心源  吉文帅  张生根  田兵  
利用两个时期的Landsat TM遥感影像,结合RS和GIS技术,对安徽省合肥市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其对景观格局影响进行了分析。发现城镇建设用地的快速扩展使耕地和水域锐减。人类活动对水域、耕地和林地产生了较大影响,使得这些景观要素的斑块形状趋向简单,而城镇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的斑块形状趋向复杂。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朱超才  
基于合肥市2005-2014年统计年鉴数据,利用Logistic建模,研究影响合肥市物流业产值的因素。结果表明:民用汽车拥有量、物流业基础设施、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和物流业从业人员数四个因素与物流业发展具有较强的关联性。信息化水平与物流业产值正相关。而城市内与城市间的主要交通设施等级公路里程与物流业产值不具有显著相关性。最后依据实证结果,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为优化物流业提供了决策参考。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鲍新中  刘澄  张建斌  
从城市土地利用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三个目标出发,构建了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多属性综合评价方法进行了分析。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朱巧娴  梅昀  陈银蓉  韩啸  
运用湖北省16个城市2000、2005、2010和2012年的土地利用结构数据,综合考虑城市用地的经济产出和环境产出,采用含有非期望产出的DEA模型,测算并分析各城市的土地利用结构效率的空间差异及演变规律,并提出改进方案。结果表明:1湖北省各城市土地利用结构效率整体水平较高,各城市的效率值大体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再提升的趋势;2土地利用结构效率的空间分异格局由2000年以武汉市为最高值向周边城市递减的单一中心格局,逐步演变为2012年的鄂东南和鄂西部的双中心格局;3武汉周边城市土地利用结构效率偏低,且具有较大的减碳提效空间;4湖北省大部分城市建设用地冗余、二三产业产值不足、净碳排放量过高,以上问题的存在制约着土地利用结构效率的提升;5省会城市、城市圈城市、鄂西圈城市的理想土地利用结构具有明显的差异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忠振  宫之光  董夏丹  
针对我国城市化过程中的新区开发问题,基于劳瑞模型的思想,以勤务者生活质量(QOL)和服务设施效率最优为目标,优化新区的土地利用格局。首先,分析勤务者对生活基础设施的需求,研究各种因素对其选择居住地点的影响。其次,基于QOL指标研究勤务者的居住选址行为,建立勤务者居住选址模型。第三,以勤务者QOL最大和新区单位生活设施所服务的人口最多为目标,构建土地利用格局优化模型,通过合理布置土地利用来控制居民的出行距离。最后,以大连机场新区建设为例实施计算,为控制新区开发所诱发的交通需求提供合理的土地利用布局方案。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邢颖  乐立  张文磊  胡琪娟  
[目的]土地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研究对于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分析都匀市土地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探究如何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更好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方法]以贵州省第一批新型城镇化试点城市都匀市为研究区,从土地利用和社会经济两个系统入手,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都匀市土地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度进行了测算。[结果] 2009—2016年都匀市土地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协调度呈不断上升趋势,协调度等级由轻度失调上升到初级协调状态;协调发展类型由社会经济发展滞后型变为土地利用滞后型。[结论]都匀市土地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总体协调发展度水平仍旧较低,且土地利用落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结合都匀市今后发展,建议制定合理的土地利用开发利用规划,加大对建设用地挖潜的力度,同时注重耕地保护。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吴振华  唐芹  蒋红  
城市土地资源短缺、利用率偏低已经成为制约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性因素。选取江浙沪地区作为研究对象,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该地区25个城市在2009-2012年间的土地利用经济效率进行实证分析。首先,运用传统DEA方法将技术效率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其次,运用SFA模型剔除外部环境因素和随机误差的影响,得到新的投入变量。最后,将新的投入变量和原始产出变量重新代入传统DEA模型,得到更加准确的效率值。结果表明,纯技术效率被低估,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被较大程度高估;大部分城市的决策与管理水平都较为成熟,但仍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上海和苏州的土地利用水平最高,江苏省的苏南地区高于苏北地区,浙江省的浙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郎昱  
文章选取"中部崛起"代表城市——合肥市为研究对象,建立以城市规模、城市经济、城市交通、城市市场、城市消费状况为准则的城市综合体发展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提出城市综合体发展能力指数的计算公式及综合体理论发展规模与该城市自身条件的关系模型。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古琳  程承旗  
综合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和Agent模型的复杂系统模拟预测功能,论文尝试解决土地利用变化的模拟预测问题,以期对科学制定城市与区域规划有所裨益。在典型Agent模型"Repast3.0"基础上,构建了Repast与Openmap相结合的土地利用变化模拟及预测原型系统。基于武汉市土地利用变化的应用结果表明,GIS-Agent一体化技术是模拟预测土地利用分布变化的一种可行方案。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志明  宋戈  鲁帅  王蓓  徐四桂  
[目的]研究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并预测未来变化趋势,为土地资源合理利用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以哈尔滨市为例,基于1992、2003和2014年3期遥感数据,建立以经济生态为主的转换规则,采用MCE模型、土地利用重心迁移模型和CA-Markov模型分析研究区22年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特征,并对2025年土地利用变化进行预测。[结果](1)19922014年,耕地迅速减少,林地和水域波动变化,草地缓慢减少,建设用地由于耕地的转入不断扩张,未利用地大量转出成为耕地。耕地和建设用地重心具有明显的方向性移动,两者重心呈远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马世发  蔡玉梅  念沛豪  庄立  
研究目的:以服务土地利用规划编制为目标,针对区域土地利用规划模型研究进行系统回顾。研究方法:文献综述和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土地利用规划的核心是数量结构和空间布局的调整。作者从模拟与优化两个角度系统地分析了已有区域土地利用规划模型,论述了土地利用规划由传统单一数量结构研究向数量、空间协同研究的发展趋势,并探讨了这些模型在区域土地利用规划应用上的优势与不足。研究结论:基于GIS技术的"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双重耦合空间协同决策模式,是未来区域土地利用规划建模的发展方向,而关于国土空间多尺度转换机理解释是中国构建"多规合一"空间规划体系的关键所在。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华  张勃  
国际上对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研究由来已久,近年由于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全球变化的贡献及响应,预测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成为必然。由此,越来越多的科学家致力于研究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模型,并取得了积极进展。论文介绍了目前国际上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模型的一些相关问题:①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模拟的尺度依赖性;②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模拟的数据问题;③预测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位置与数量。回顾了已有的5种主要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模型:①基于行为者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模型;②经验统计模型;③最优化模型;④混合/综合模型;⑤动力模拟模型。最后总结了现有模型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今后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模型发展的方向。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周飞  陈士银  吴明发  钟来元  
土地利用效益评价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前提和基础。从社会、经济、生态和环境等方面构建土地利用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采用AHP法、熵权法、综合评价法和协调度分析模型对湛江市1996~2004年的土地利用综合效益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湛江市土地利用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明显增加而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则明显降低;土地利用效益的协调度不高,属于基本协调状态;最后,还提出了加强土地利用生态环境建设的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