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910)
2023(15787)
2022(13861)
2021(12861)
2020(10944)
2019(25522)
2018(25126)
2017(49695)
2016(26450)
2015(30095)
2014(29874)
2013(29499)
2012(27248)
2011(24496)
2010(24340)
2009(22387)
2008(21932)
2007(19287)
2006(17115)
2005(14950)
作者
(78062)
(64301)
(64167)
(61016)
(41056)
(30944)
(29218)
(25245)
(24684)
(22975)
(21991)
(21741)
(20483)
(20270)
(20117)
(19930)
(19284)
(19200)
(18695)
(18612)
(15859)
(15792)
(15758)
(14782)
(14543)
(14374)
(14264)
(14243)
(13053)
(12715)
学科
(106816)
经济(106687)
管理(76780)
(73044)
(60375)
企业(60375)
方法(54905)
数学(48569)
数学方法(47946)
中国(28716)
(28457)
(27417)
(25270)
(24420)
银行(24272)
(22860)
业经(22714)
(22485)
(20124)
贸易(20109)
(19438)
地方(19213)
(19070)
金融(19068)
农业(18198)
(18132)
财务(18061)
财务管理(18017)
企业财务(17094)
理论(17022)
机构
大学(382830)
学院(379134)
(152648)
管理(151899)
经济(149407)
理学(131868)
理学院(130489)
管理学(128095)
管理学院(127438)
研究(123338)
中国(97785)
(81282)
科学(76326)
(72088)
(63170)
(61178)
财经(58632)
业大(57889)
中心(57174)
研究所(55837)
(54381)
(53389)
北京(51203)
农业(50200)
(47497)
师范(46953)
经济学(46933)
(45087)
(44631)
财经大学(44030)
基金
项目(260758)
科学(204781)
基金(190722)
研究(187041)
(166802)
国家(165496)
科学基金(142329)
社会(117785)
社会科(111729)
社会科学(111696)
(100775)
基金项目(100773)
自然(94453)
自然科(92282)
自然科学(92255)
自然科学基金(90612)
教育(86452)
(85583)
资助(80425)
编号(75619)
成果(60287)
重点(58160)
(58000)
(54585)
(53856)
课题(51377)
科研(50681)
创新(50329)
教育部(49733)
大学(48753)
期刊
(158532)
经济(158532)
研究(113017)
中国(66326)
学报(61517)
科学(55616)
(55297)
管理(55122)
(53401)
大学(46817)
学学(44295)
(43571)
金融(43571)
教育(37499)
农业(36998)
技术(32787)
财经(28599)
经济研究(26169)
业经(26159)
(24249)
问题(21110)
理论(19839)
统计(18941)
技术经济(18511)
图书(18495)
(18385)
实践(18156)
(18156)
科技(17517)
商业(17490)
共检索到5496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胡支军  涂萍  
本文利用面板数据,分别采用非参数前沿方法中的DEA方法和参数前沿方法中的DFA方法对我国十四家商业银行在1998~2006年期间的综合效率进行了测度,并在此基础上对两种方法测度出的银行效率值排序进行了相关分析和一致性检验,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测度出的银行效率在数值上有显著差异,在效率排序上不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鸣迪  
本文分别运用DEA和SFA方法对我国15家大型商业银行2003-2012年的效率进行测算,并建立回归模型,通过面板数据研究产权结构、权益净利率、利润收入占比、非利息收入占比、不良贷款率对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样本期内,商业银行综合效率和规模效率呈同步波动上升趋势,纯技术效率较为平稳,其中,股份制银行综合效率相对较高,国有银行相对较低。回归结果表明,盈利能力、风控能力、成本控制能力、创新能力均对银行效率具有明显影响。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朝华  
本文利用DEA方法,以14家商业银行2001-2003年间的相关数据为基础,对我国商业银行的规模经济状况及适度规模区域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显示,样本期间最小规模经济边界点逐年上升。综合样本期间规模经济指数的分年度值和平均值,至少可以以8000-9500亿元作为我国商业银行的适度规模区域。样本期间,建行和中行各有1次实现适度规模运行的事实可能预示着我国商业银行的适度规模可以达到22500-32000亿元。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健华  
关于银行业效率的研究是近20年来国际金融界和各国监管当局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特别是近年来出现了银行业的大量合并,巨型合并对银行业效率的影响越来越为各方人士所关注。为弥补我国在这方面研究的不足,本文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的基本模型及其改进模型,第一次对我国三类商业银行1997-2001年的效率状况进行了全面分析。本文创新之处在于:1.测度了我国各类商业银行的效率值,指出了我国银行业的整体资源利用水平;2.对各家银行进行了效率排序,为银行业的综合评价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3.计算出了我国银行业的规模效率,回答了我国银行业的规模经济问题;4...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鸣迪  
本文运用DEA方法对我国27家有代表性的城市商业银行2007-2012年的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进行测算。在样本期内,城市商业银行综合效率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主要源于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平稳上升。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迪锋  邱兆祥  付勇  
本文利用递归厚前沿方法(RTFA),对我国19家商业银行2005~2009年的X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相比于效率研究的其他方法,RTFA方法具有自身优良的特点。我国主要商业银行X效率的实证结果表明:第一,在样本期内,股份制银行X效率并不一定比国有大型商业银行高;第二,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X效率改进比较明显,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变化不明显;第三,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规模性对成本有一定影响,而股份制商业银行与城市商业银行规模的区别已经无法体现在成本中。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志新  刘琛  
银行效率是评价银行经营成果的一个重要标准。本文采用效率分析的前沿技术———自由分布方法 (distributionfreeapproach ,DFA)对我国 4家国有商业银行和 10家股份制商业银行 1996~ 2 0 0 2年的效率进行了分析 ,研究表明四大国有银行的效率较低 ,上市银行在股份制银行中效率较高 ,中国银行在国有银行中效率最高。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丁忠明  张琛  
本文以2009年15家国内外商业银行为样本,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实证研究了商业银行的效率问题。在对比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国内和国外商业银行效率差异的基础上,分析我国商业银行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关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芦锋  刘维奇  史金凤  
本文运用基于储蓄中间变量新视角的网络DEA方法对我国14家主要商业银行2000-2010年的技术效率和纯技术效率进行了测度,将储蓄作为中间变量,既是投入也是产出,克服了传统DEA方法在测度银行效率时难以抉择将储蓄看做是投入还是产出的困惑。实证结果显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技术效率不及股份制商业银行,但是纯技术效率并不比股份制商业银行差,且表现很稳定。同时发现,四大国有银行的技术效率波动大,且易受到国家政策和金融危机的影响,特别是股份制结构改革确实促进了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的提高。此外,基于我国商业银行的效率排名和国有商业银行效率低的原因,提出了促进我国银行业效率提高的政策建议。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石瑞琪  
商业银行是中国现行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如何对商业银行的运营效率进行客观评价,已经成为商业银行调整资源配置和自身发展战略的重要问题。本文借鉴生产法、中介法思想构建银行效率测度指标体系,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我国11家商业银行的效率进行实证研究,以期为进一步提升我国商业银行的运营效率提供智力支持。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黄宪  余丹  杨柳  
研究商业银行X效率的国内外文献多采用DEA(数据包络分析)二阶段模型,而其最大的不足是无法剥离环境和误差因素对效率值的影响。本文运用可以克服该缺陷的DEA三阶段模型,对我国13家商业银行1998~2005年的X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样本期间内我国商业银行的X效率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但X效率的提高主要源于配置效率的贡献,四大国有银行平均效率的提高幅度要大于9家股份制银行的平均效率提高幅度。首次在国内运用DEA三阶段法对我国商业银行效率进行大范围和较长期间的测度研究,并证实该方法比以往的前沿效率分析法更具合理性,是本文的一大特色。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健  金浩  梁慧超  
效率是银行经营管理的核心,是银行竞争优势的集中体现,尤其在后危机时代,提高银行业的效率也是防范金融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基于超效率DEA方法,运用EMS软件对2004-2009年14家商业银行的效率进行分析,对其均值进行排名;并通过Malmquist指数对银行效率进行分解研究,重点分析金融危机前后的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效率水平总体呈现上升趋势,这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是相一致的。而四大国有银行的效率不及股份制商业银行,可见,四大国有银行并没有因为资产规模大,而带来更高的收益和绩效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刘汉涛  
随着我国银行业的发展 ,商业银行的效率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本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 (DEA)对我国商业银行的效率进行了测度。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 ,我国的银行显示出了较大的技术无效率 ,股份制银行平均效率要高于国有银行 ;规模无效正成为导致技术无效的主导性因素 ,国有银行规模无效程度比较严重 ,越来越多的股份制银行也在进入了递减规模报酬阶段。随着银行资产规模的上升 ,效率水平先上升 ,然后逐步下降。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金林  包友梅  
本文以中国27家有外资参股的银行数据为样本,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DEA)着重从成本效率、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和纯技术效率四个方面分析外资参股对商业银行运营效率的动态影响,并以定量分析结论为基础提出我国商业银行运营效率提升的对策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严太华  郝岩  
自中国2001年12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的金融市场逐步地开放,外资银行逐步进入中国市场,金融市场的开放对中国商业银行的效率必定带来一定的影响。本文采用随机前沿方法,针对我国10家商业银行2001-2007年的数据进行分析,测度我国商业银行在这段时期内的成本效率,结论表明:我国商业银行的成本效率在近年来有所提升,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平均成本效率相差不大,并在不断接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