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170)
- 2023(17623)
- 2022(14958)
- 2021(14081)
- 2020(11660)
- 2019(26917)
- 2018(26393)
- 2017(50608)
- 2016(27288)
- 2015(30828)
- 2014(30791)
- 2013(30265)
- 2012(27363)
- 2011(24578)
- 2010(24091)
- 2009(22025)
- 2008(21162)
- 2007(17987)
- 2006(15668)
- 2005(13639)
- 学科
- 济(113468)
- 经济(113342)
- 管理(75983)
- 业(71632)
- 企(58332)
- 企业(58332)
- 方法(51924)
- 数学(45857)
- 数学方法(45256)
- 中国(33535)
- 农(30944)
- 财(26378)
- 业经(24802)
- 地方(23113)
- 学(22789)
- 贸(20773)
- 贸易(20759)
- 农业(20396)
- 易(20195)
- 制(19587)
- 环境(17645)
- 理论(17379)
- 和(16923)
- 技术(16521)
- 务(16253)
- 财务(16172)
- 财务管理(16133)
- 银(15790)
- 银行(15752)
- 企业财务(15293)
- 机构
- 大学(384851)
- 学院(381646)
- 济(156882)
- 经济(153638)
- 管理(152079)
- 理学(132521)
- 理学院(131061)
- 研究(130767)
- 管理学(128656)
- 管理学院(127979)
- 中国(96753)
- 京(82456)
- 科学(80723)
- 财(68109)
- 所(64029)
- 农(60746)
- 研究所(58962)
- 中心(58510)
- 业大(56918)
- 财经(55768)
- 江(53291)
- 北京(51832)
- 经(51104)
- 范(50963)
- 师范(50500)
- 院(48242)
- 经济学(48053)
- 农业(47456)
- 经济学院(43411)
- 州(43145)
- 基金
- 项目(269877)
- 科学(213375)
- 基金(197673)
- 研究(196085)
- 家(172696)
- 国家(171330)
- 科学基金(147805)
- 社会(125514)
- 社会科(118988)
- 社会科学(118957)
- 基金项目(104640)
- 省(102970)
- 自然(95903)
- 自然科(93756)
- 自然科学(93735)
- 自然科学基金(92013)
- 教育(89874)
- 划(87599)
- 资助(81383)
- 编号(78650)
- 成果(62650)
- 重点(60447)
- 部(59985)
- 发(57370)
- 创(55562)
- 课题(54175)
- 国家社会(52533)
- 创新(51995)
- 科研(51561)
- 教育部(51557)
- 期刊
- 济(164272)
- 经济(164272)
- 研究(111528)
- 中国(70356)
- 学报(59732)
- 科学(56131)
- 农(54937)
- 管理(54489)
- 财(50176)
- 大学(45978)
- 学学(43162)
- 教育(41059)
- 农业(38455)
- 技术(33871)
- 融(29308)
- 金融(29308)
- 经济研究(27167)
- 财经(26480)
- 业经(26285)
- 问题(22928)
- 经(22782)
- 业(20660)
- 图书(19361)
- 技术经济(18412)
- 科技(18017)
- 资源(17943)
- 统计(17496)
- 版(17443)
- 理论(17146)
- 现代(16886)
共检索到5465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秦青 仝俊杰
本文在深入分析城镇化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量质并举的新型城镇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创造性地运用DEA交叉评价模型解决指标体系赋权问题,并以我国31个三线城市为例展开实证研究,通过相关分析探寻影响新型城镇化水平的各种因素。研究发现我国城镇化的量、质关系远未协调,且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城镇化质量的东、中、西递减格局明显;推进落后地区的城镇化更有利于扩大消费需求,但以城镇化带动城乡差距缩小仍是长期过程。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谢永琴 曹怡品
首先根据新型城镇化内涵构建完善的中原城市群城镇化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含非期望产出的DEA-SBM模型和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模型对该区域城镇化效率进行测算和分解,并采用Tobit回归模型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研究表明:(1)中原城市群城镇化效率表现一般且区域间差异明显。(2)大部分城市存在期望产出不足、非期望产出过量的情况。(3)经济基础、空间集聚水平对中原城市群城镇化效率影响显著。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肖振宇 宁哲 张杰
城市群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高级阶段和必由之路。在阐述新型城镇化城市群新型度的概念和分析我国13个城市群现状的基础上,通过熵权法对我国13个城市群2013-2015年新型城镇化的新型度进行了定量评价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我国13个城市群的新型度可以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其中,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城市群属于高水平层,新型城镇化新型度总体得分最高,而且相对于其他两个层次优势巨大,在经济发展、居民生活、社会建设和区域协调发展四个方面都居于领先位置。此外,珠三角、北部湾和海峡西岸城市群在城市群新型城镇生态环境建设中位居前列,而京津冀、珠三角、辽中南城市群在新型城镇城乡统筹发展方面发展较好。
关键词:
城市群 新型城镇化 新型度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肖振宇 宁哲 张杰
城市群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高级阶段和必由之路。在阐述新型城镇化城市群新型度的概念和分析我国13个城市群现状的基础上,通过熵权法对我国13个城市群2013-2015年新型城镇化的新型度进行了定量评价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我国13个城市群的新型度可以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其中,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城市群属于高水平层,新型城镇化新型度总体得分最高,而且相对于其他两个层次优势巨大,在经济发展、居民生活、社会建设和区域协调发展四个方面都居于领先位置。此外,珠三角、北部湾和海峡西岸城市群在城市群新型城镇生态环境建设中
关键词:
城市群 新型城镇化 新型度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冯冬 李健
在新型城镇化进程深入推进的背景下,选择我国城镇化发展水平较高的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三大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利用STIRPAT模型分析了三大城市群城镇化水平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三大城市群城镇化水平与碳排放之间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正U型"曲线关系;经济发展与碳排放之间存在着"倒U型"的曲线关系;人口总量和能源强度对碳排放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产业结构对碳排放影响较小。在城镇化发展早期加快城镇化发展速度,而在城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控制人口规模,降低能源强度,均可实现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目标。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滨
城镇化是一个系统工程。本文选择人口、经济、社会和生态城镇化四个维度构建我国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体系,采用熵值法对中国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综合和比较。研究表明,2000-2016年间中国城镇化水平迅速提高,但各维度城镇化发展水平不均衡。经济城镇化水平增长最快,而人口和生态城镇化水平还有待提高。同时,中国各区域城镇化发展水平在空间上差异明显,呈现从东部向东北部、中部、西北部和西南部依次递减的特征,且各区域的优势和劣势有所不同。
关键词:
城镇化水平 评价指标体系 熵值法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刘平
我国三线城市保险业发展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而且差距较大;影响三线城市保险业发展的因素众多,主要包括GDP、人口数量及分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地理位置等。经济发达的省份,三线城市保险业发展水平也普遍较高;但在整体保险业发展水平落后于东部发达地区的情况下,部分中西部三线城市的保险业发展水平却并不低,而且有的已超过了一些省会城市,三线城市所蕴含的商机逐步显现。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汤良 赵希男
针对信息无法充分利用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理想点的DEA交叉效率评价方法。首先,分别求出各决策单元的交叉效率值;其次,利用所有信息,求出集结交叉效率值的基于数据驱动的客观权重系数;最后,对集结后的交叉效率值进行排序。结果显示:基于理想点的DEA交叉效率评价方法,得到的评价结果较为客观、公平,较好地解决了决策单元的交叉效率评价问题。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泽众 沈开艳
本文从6个维度构建新型城镇化综合评价体系,使用2003-2016年全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空间面板数据,基于空间回归偏微分方法的空间杜宾模型,分析了环境规制对新型城镇化水平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第一,过程型及效果型环境规制不仅可以显著提高本地区的新型城镇化水平,还可以通过溢出效应提高周围城市的新型城镇化水平;第二,不同区域间存在空间异质性,且过程型环境规制的空间异质性特征更为明显;第三,土地财政和金融发展对本地区和周围地区的新型城镇化水平均有促进作用,人力资本对本地区新型城镇化水平有促进作用,对周围地区起到抑制作用,产业结构对新型城镇化水平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本文的启示在于,环境规制能有效提高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因此可将环境规制作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新动力;政府应当提高环境规制强度,邻近地区将协同治理和因地制宜相结合,从过程和效果两方面合力促进环境质量的改善,藉此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稳步提升。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缪小林 王婷 程李娜
将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定位为"为了人"和"依靠人"相互统一的城镇化发展,统一的核心是公共服务供给和需求,而衡量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标准是质量与效益。其中,新型城镇化质量表现为城镇化的进程和公共服务特征,新型城镇化效益表现为城镇化的进程与公共服务供需间的契合度。围绕这一理念构建综合评价体系,对中国省际间新型城镇化的质量与效益进行评价与比较,结果发现:从新型城镇化质量来看,呈现出东中西高低梯度差异,但东部地区仍然存在着资源和环境上的劣势,从新型城镇化效益来看,无论是总体效率还是技术效率,东部和西部较高,中部最低,规模效率显示,真正实现城镇化的进程与公共服务供需相互协调,即规模报酬绝对有效的全国...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际宇 易丹辉 郭丽环
文章从城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出发,解析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内涵和最终目的。依据城镇化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尝试建立一套评价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指标体系。最后根据2013年数据测算我国31个省市新型城镇化水平,为我国地方政府更加科学合理发展新型城镇化提供依据和建议。结果显示我国区域新型城镇化水平大致分为三个梯队,整体表现为东部沿海城镇化水平最高,其次是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城镇化整体水平最低,但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和内蒙古自治区由于环境城镇化指标表现突出而进入第一梯队。这也为我国地方政府推进城镇化进程提供借鉴。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指标体系 评价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曾志伟 汤放华 易纯 宁启蒙
在分析了新型城镇化的新型度内涵的基础上,从环境、经济、社会三个层面构建了新型城镇化新型度的二级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熵权法和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构架了新型城镇化新型度的定量化评价思路和框架。并选取我国环长株潭城市群为例,采用2009年统计数据,对长沙、株洲、湘潭、衡阳、岳阳、常德、益阳、娄底等城市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度进行了定量评价。研究结果显示,长沙、湘潭、株洲的新型度总体情况相对最好;在环境保护方面,娄底、常德相对较好;在经济发展方面,长沙的水平最高;在社会建设方面,长沙的情况最好;衡阳、岳阳均不具有比较优势。研究为新型城镇化的新型度评价提供了定量化研究的新视域。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新型度 环长株潭城市群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闫芳 汤振兴
[目的]以往对产业集聚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研究较多,对结果研究较少,文章基于作用结果的角度,综合评价河南省产业集聚对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贡献。[方法]该文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基于产业集聚的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入手对河南省产业集聚对新型城镇化发展进行评价。[结果](1)经济助推城镇化是基于产业集聚的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水平的最重要评价因素,其次是社会助推城镇化、环境助推城镇化和科技助推城镇化;(2)从经济和社会城镇化而言,基于产业集聚的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水平一直处于不断发展上升阶段;(3)万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能耗降低率(E_1)以及单位土地使用面积SO_2、化学需氧量排放量(E_2)是评价不同区域产业集聚对当地环境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指标;(4)而集聚区每万从业人员有效发明专利数是评价产业集聚对河南省新型城镇化科技推动作用的重要指标。[结论]产业集聚对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在经济和社会城镇化方面表现为一定的助推作用,对环境和科技城镇化的影响与各地域集聚区发展水平有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