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14)
2023(16397)
2022(13924)
2021(12709)
2020(10719)
2019(24531)
2018(24073)
2017(45693)
2016(24539)
2015(27510)
2014(27679)
2013(27368)
2012(25505)
2011(23229)
2010(23241)
2009(21483)
2008(21026)
2007(18658)
2006(16393)
2005(15010)
作者
(71643)
(60099)
(59748)
(56887)
(38191)
(28781)
(27461)
(23457)
(22833)
(21345)
(20466)
(20220)
(19113)
(19001)
(18680)
(18558)
(17919)
(17855)
(17234)
(17159)
(14984)
(14853)
(14610)
(13840)
(13671)
(13480)
(13199)
(13152)
(12241)
(11878)
学科
(123301)
经济(123194)
管理(68153)
(64879)
(51471)
企业(51471)
方法(48370)
数学(42901)
数学方法(42364)
中国(32058)
地方(30764)
(29894)
(25333)
业经(25049)
(22773)
农业(20428)
(19629)
贸易(19618)
(19610)
(18898)
环境(17823)
地方经济(17722)
(17473)
金融(17470)
(17421)
银行(17386)
(16738)
(16486)
理论(15890)
技术(15864)
机构
学院(355748)
大学(353453)
(155505)
经济(152353)
管理(135534)
研究(124561)
理学(116155)
理学院(114829)
管理学(112789)
管理学院(112118)
中国(94464)
科学(75423)
(74761)
(68149)
(63188)
(58610)
中心(57302)
研究所(57190)
财经(54070)
(53923)
业大(51287)
(48927)
经济学(48124)
北京(47162)
(46958)
师范(46466)
农业(45845)
(44825)
经济学院(43057)
(42918)
基金
项目(235426)
科学(185968)
研究(171566)
基金(170291)
(148207)
国家(146992)
科学基金(126455)
社会(110051)
社会科(104477)
社会科学(104448)
(93526)
基金项目(89684)
自然(80865)
自然科(79005)
自然科学(78984)
教育(78875)
(78464)
自然科学基金(77563)
资助(69963)
编号(69168)
(55806)
成果(55331)
重点(53723)
(51753)
(49034)
课题(48396)
创新(45970)
国家社会(45716)
科研(45237)
发展(44533)
期刊
(176595)
经济(176595)
研究(105224)
中国(71545)
(53219)
(52857)
学报(52820)
管理(50805)
科学(49723)
大学(40151)
学学(37975)
农业(36429)
教育(36100)
技术(34555)
(33459)
金融(33459)
经济研究(28940)
业经(28196)
财经(27009)
(23313)
问题(23023)
技术经济(19591)
(19491)
统计(19023)
(17937)
(17185)
商业(16836)
资源(16562)
世界(16342)
理论(16172)
共检索到5383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勇  骆琳  李禹锋  王沁  
文章从规模性、结构性、效益性三个维度构建交通运输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指标体系,基于DEA交叉效率,构建了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了2008—2018年我国七大地区耦合协调度,分析了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显示:(1)从时间维度看,我国总体的耦合协调度呈现明显上升趋势;(2)从空间维度看,七大地区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性。(3)华东和华北地区实现高度耦合协调发展。西北和西南地区耦合协调度正从低度协调向中度协调发展。华南、华中和东北地区处于中度协调发展区间,跃迁趋势不明显。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彭晗  孙志强  周威  
为了准确掌握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变化规律,以促进二者之间协调发展,建立了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基于环比系数与熵值的组合赋权法进行指标赋权;通过耦合度、综合协调指数分析,建立了交通运输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耦合分析模型,并对河南省18个地级市2002年-2011年交通运输与经济之间的耦合协调度进行计算,从纵横两个角度分析河南省各地市二者之间协调度变化规律,为政府制定经济发展政策及适合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交通运输战略提供了一定的科学决策依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田祖海  苏曼  
国内外交通发展史证明:快速、便捷的公路交通网络改善了城市经济圈与外部的交流条件,加快了区域内部的经济循环,带动了城市经济圈的开发和建设,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公路交通在提高地区资源整合度、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城镇化建设及物流业发展等方面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何洋  
文章利用《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构建区域经济发展和交通运输的相关指标,实证检验了交通运输水平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交通运输水平能够显著推动当地的区域经济发展,并通过工具变量法验证了其结果的稳健性。异质性分析表明,客运量对东部地区的促进作用最大,中部地区受到的促进作用次之,西部地区受到的促进作用最小;货运量对中部地区的促进作用最大,东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受到的促进作用最小。基于实证分析结果,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进而充分发挥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推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姜伟军  
文章通过对人口、经济、环境以及耦合协调度相关研究进行了简要梳理,建立了湖北人口-区域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度指标体系,并使用耦合度模型对湖北省2006-2015年十年间人口-区域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度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三者之间存在耦合协调关系,但指数偏低,处于轻度失调和濒临失调状态。未来应全面提升三者的发展水平,并不断增强三者耦合协调度水平,实现人口-区域经济-环境的和谐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姜伟军  
文章通过对人口、经济、环境以及耦合协调度相关研究进行了简要梳理,建立了湖北人口-区域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度指标体系,并使用耦合度模型对湖北省2006-2015年十年间人口-区域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度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三者之间存在耦合协调关系,但指数偏低,处于轻度失调和濒临失调状态。未来应全面提升三者的发展水平,并不断增强三者耦合协调度水平,实现人口-区域经济-环境的和谐发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璐璐  虞虎  周彬  
基于动力齿轮理论,修正了耦合协调模型和熵权赋值评价法,分析了2007—2015年浙江省11个地市的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发展情况。结果表明:(1)浙江省旅游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水平逐步提高并在研究中期出现小的波动,地市间旅游产业发展水平的差异大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2)2007—2015年,浙江省11个地市的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整体上呈"U"形时间变化趋势,可以划分为初步协调型、轻度失调型、中度失调型和重度失调型4种,提出了未来浙江省旅游业发展的优化措施。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丁红梅  
文章以黄山市为研究区域,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实证分析了2004-2011年黄山市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发展状况。研究得出结论:黄山市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逐年提升,两系统耦合协调状况分为两个阶段,即2004-2007年的失调阶段与2008-2011年的协调阶段,当前两系统仅处于初级协调状态。黄山市应努力发挥旅游资源优势不断促进旅游业发展,使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牛士华  
实施知识产权这一战略,能够对当地的经济发展特别是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知识产权主要通过人才、应用、管理、保护与创造等方面的战略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知识产权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耦合关系。通过分析二者耦合的指标,特别是对适度、适时与适地三方面的耦合状况进行剖析,能够对我国当前所处的特定的知识产权发展时期做出正确的判断。文章在对二者耦合机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当前知识产权正处于第三、四阶段的过渡期。未来几年内,中国将进入以技术创新为标志的发展战略转型期,这一时期的特点是由模仿跟踪向自主创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彭博  方虹  李静  尤怀墨  方思然  
经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形成于区域系统各方面的众多因子相互动态耦合过程中,存在一定可遵循的演变规律。耦合协调度作用机理对完善区域协调发展建设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和理论意义。将耦合协调理论引入经济、社会、环境区域发展这一研究领域,从可持续发展理念出发,通过构建经济-社会-环境协同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对中国各省份2008—2014年经济、社会和环境系统的协调状态进行测度和评价,为区域协同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彭博  方虹  李静  尤怀墨  方思然  
经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形成于区域系统各方面的众多因子相互动态耦合过程中,存在一定可遵循的演变规律。耦合协调度作用机理对完善区域协调发展建设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和理论意义。将耦合协调理论引入经济、社会、环境区域发展这一研究领域,从可持续发展理念出发,通过构建经济-社会-环境协同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对中国各省份2008—2014年经济、社会和环境系统的协调状态进行测度和评价,为区域协同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罗思  李阿利  郭时印  
基于2017年全国31个省(市、区)的截面数据,对其研究生教育和区域经济进行因子分析,并根据因子得分进行排序和计算位次差。结果显示:从整体上来看,各地区的研究生教育水平与经济发展呈正相关关系,经济发达地区的研究生教育发展质量也相对较高;耦合协调度较高的省域有18个,水平一般的有8个,较差的有5个;东、中、西部地区之间的研究生教育和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由高至低按东—中—西分布。各地区要不断提升提高经济投入向人才培养水平转化的能力,以及人才资源向生产水平转化的能力,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实现研究生教育与区域经济之间的良性互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兆升  范精明  
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杨兆升,范精明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对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影响。因此,深入研究和探讨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两者内。在的联系,对于制定合理可行的交通运输发展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的影响1.交通运输是社会生产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寒  刘东晋  
文章以2007—2017年的年度数据为样本,采用耦合协调度的模型方法,实证研究了我国交通运输与旅游业发展的耦合协调程度。结果显示:虽然交通运输与旅游业的耦合协调发展趋势逐步趋好,但目前还仍未真正走出失调局面而实现耦合协调发展;十多年来交通运输与旅游业的耦合协调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按照阶段划分,两者关系呈现了由中度失调到轻度失调再到边缘协调的动态特征;十多年来交通运输与旅游业的发展先后关系经历了从旅游产业滞后,到两者同步发展,再到交通运输滞后的过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何满喜  
应用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浙江省交通运输与国民经济系统的主要指标建立典型相关分析模型,研究了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推拉效应。结果表明交通运输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显著的推动作用,同时经济发展对交通运输起到了积极的拉动作用。可以肯定浙江省的交通运输与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密切的推拉效应关系,而且推拉效应关系基本协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