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76)
2023(13110)
2022(11237)
2021(10178)
2020(8646)
2019(19794)
2018(19531)
2017(37730)
2016(20133)
2015(22622)
2014(22408)
2013(21921)
2012(20079)
2011(18041)
2010(18204)
2009(16605)
2008(15716)
2007(13512)
2006(11905)
2005(10195)
作者
(56046)
(47007)
(46914)
(44608)
(29768)
(22415)
(21273)
(18509)
(17934)
(16522)
(16013)
(15789)
(14823)
(14679)
(14670)
(14174)
(13974)
(13507)
(13440)
(13432)
(11573)
(11353)
(11321)
(10841)
(10656)
(10504)
(10112)
(10000)
(9624)
(9050)
学科
(106238)
经济(106145)
管理(59932)
(52149)
方法(44631)
(43931)
企业(43931)
数学(40258)
数学方法(39602)
中国(24431)
地方(23814)
(21329)
(21028)
业经(19442)
(17467)
理论(14640)
环境(14365)
(14331)
地方经济(14289)
农业(14180)
(13151)
(12883)
贸易(12875)
(12863)
财务(12803)
财务管理(12771)
(12367)
技术(12276)
企业财务(12125)
(11891)
机构
学院(286112)
大学(284733)
(127334)
经济(124816)
管理(115499)
理学(100352)
理学院(99307)
管理学(97418)
管理学院(96868)
研究(93551)
中国(68431)
(58556)
科学(55178)
(54688)
(44943)
财经(44287)
中心(43099)
(41182)
研究所(40876)
(40793)
(40325)
业大(40237)
经济学(40181)
北京(36123)
经济学院(35928)
(35722)
师范(35402)
(34178)
财经大学(33014)
(32482)
基金
项目(198244)
科学(158094)
基金(145723)
研究(143845)
(126349)
国家(125390)
科学基金(109659)
社会(94538)
社会科(89898)
社会科学(89867)
(77597)
基金项目(76956)
自然(70503)
自然科(68969)
自然科学(68952)
自然科学基金(67677)
教育(66825)
(64885)
资助(59801)
编号(57153)
重点(44678)
成果(44381)
(44048)
(43084)
(41293)
国家社会(39854)
课题(39181)
创新(38721)
教育部(38451)
科研(37658)
期刊
(137854)
经济(137854)
研究(82837)
中国(50537)
(43091)
管理(42854)
学报(38659)
科学(38128)
(35469)
大学(30589)
技术(29331)
学学(29204)
教育(26108)
农业(24282)
经济研究(23182)
财经(22476)
(21173)
金融(21173)
业经(20219)
(19454)
问题(18867)
统计(17477)
技术经济(16752)
(15779)
决策(14334)
(13284)
商业(12926)
现代(12900)
资源(12767)
图书(12214)
共检索到4119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孙钰  王坤岩  姚晓东  
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经济效益反映了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对比关系,是衡量运营效果的重要指标。本文运用基于二次目标函数的DEA交叉效率模型,对中国35个大中城市2012年公共基础设施经济效益状况进行了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35个大中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经济效益整体状况并不乐观,且呈现出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地效益递减的特征;进一步基于投入规模的聚类分析表明: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经济效益与投入规模并不成正比。对于效益状况较差的城市,采取区域公共基础设施协调发展战略,并以具有相似投入规模的高效城市为标杆调整公共基础设施投入结构,将有助于总产出的增加和效益的提升。另外,国家的政策倾斜也将有助于矫正城市间公共基础设施经济效益不平衡状况。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郭姣姣  薛惠锋  
实现投资效益稳步增长是强化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关键。本文以影响基础设施投资经济效益的复杂多因素为视角,选取资金、人力为投入指标,行业生产总值、人员工资为产出指标,通过构建水利基础设施投资经济效益的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对全国31个省市水利基础设施投资的经济效益分别进行纵向测度与横向对比。结果表明:全国水利基础设施总体投资经济效益呈稳定上涨态势,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目前仅有6个省市水利基础设施投资达到规模效应,且多集中于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匮乏,而东、中、西部地区投资绩效呈"东部领先、中部赶超、西部发展"的基本态势。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陈伦盛  
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分析方法,分别对我国省际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效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人力资本与科技发展环境的改善有利于投融资效率的提高;剔除环境、误差因素,我国各省城市基础设施融资效率主要受规模效率的影响;投资效率主要受纯技术效率的影响。因此,建议通过拓宽融资途径,扩大中、西部地区各省份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规模来提高融资规模效率,通过提高东部地区基础设施投资管理和技术水平来提高投资纯技术效率,同时通过提高城市人力资本与科技发展水平来改善投融资环境从而促进投融资效率的提高。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董洪超  蒋伏心  路璐  
本文利用江苏省2010-2015年交通基础设施以及国民经济数据(GDP),选取公路、水运、农业、建筑业、工业、服务业等指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江苏省经济发展过程中,交通基础设施资源配置效率整体水平不断提高,但不同地市间以及同地区内部存在较大差异,进一步研究表明:南京、徐州、苏州等市作为交通基础设施配置较为高效的城市,其近几年的资源配置一直处于有效状态;无锡、常州、盐城、连云港等城市的交通基础设施配置属于不稳定状态,具有很强波动性;南通、泰州、扬州、淮安、宿迁以及镇江的交通基础设施配置效率增长较为缓慢,且配置效率长期处于平均水平以下的状态。基于此提出优化地方经济发展过程中交通基础设施配置的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忠民  夏德水  姚宇  
采用基于DEA模型的Malmqusit指数法,以交通基础设施投入量和与之对应的生产要素运输量分别作为模型的投入、产出变量,利用2000—2012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数据,对长江经济带的交通基础设施效率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的交通基础设施效率整体上呈下降趋势,改善外部环境可提高其效率。提出:要提高经济带的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的贡献,不应只关注交通基础设施规模,更应关注现有交通基础设施的运营效率;要提高经济带交通基础设施的整体效率,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上不应搞平均主义、进行广泛撒网,在区域结构上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董洪超  蒋伏心  路璐  
本文利用江苏省2010-2015年交通基础设施以及国民经济数据(GDP),选取公路、水运、农业、建筑业、工业、服务业等指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江苏省经济发展过程中,交通基础设施资源配置效率整体水平不断提高,但不同地市间以及同地区内部存在较大差异,进一步研究表明:南京、徐州、苏州等市作为交通基础设施配置较为高效的城市,其近几年的资源配置一直处于有效状态;无锡、常州、盐城、连云港等城市的交通基础设施配置属于不稳定状态,具有很强波动性;南通、泰州、扬州、淮安、宿迁以及镇江的交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孙钰  王坤岩  姚晓东  
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社会效益反映了基础设施对社会发展的积极贡献,是衡量基础设施部门运营效果的重要指标。文章运用对抗型DEA交叉效率模型对中国35个大中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社会效益状况进行了评价和分析。结果显示,部分城市存在公共基础设施社会效益状况与经济发展水平及投入规模不协调的现象。原因在于,一些大型城市承载了过多的发展压力,大规模基础设施投入对于庞大的社会需求而言仍然表现为相对不足。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投入力度,合理推进小城镇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是从根本上改善我国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社会效益状况的有效途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任喜萍  
本文运用数据包络线分析方法 (DEA)构建城市基础设施投入产出效率评价指标,对2006~2015年我国内地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效率进行了评估。评估结果表明,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投资综合效率偏低,主要原因是纯技术效率低,大部分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处于规模无效状态。京津沪琼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城市基础设施投资配置相对效率高,中部地区城市基础设施投资相对效率明显过低。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任喜萍  
本文运用数据包络线分析方法 (DEA)构建城市基础设施投入产出效率评价指标,对20062015年我国内地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效率进行了评估。评估结果表明,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投资综合效率偏低,主要原因是纯技术效率低,大部分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处于规模无效状态。京津沪琼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城市基础设施投资配置相对效率高,中部地区城市基础设施投资相对效率明显过低。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奇  童纪新  
以一带一路17个省市2005~2014年的面板数据为基础,采用DEA及MAlMquist指数模型将一带一路分为东南、东北、西南和西北四大板块,分析发现,东南地区综合效率最高,但tFP增长一般,主要为纯技术效率增长较慢;东北地区综合效率偏低,主要由于纯技术效率和增长率偏低;西南地区综合效率偏低的原因为纯技术效率偏低,但其增长率保持较高水平,技术进步慢是导致tFP增长缓慢的原因;西北地区由于规模效率过低导致综合效率偏低,且规模效率增长速度不够,加上技术进步速度偏低,tFP进步较慢。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程敏  裴新杰  
运用DEA及Malmquist指数法对2003-2012年间我国28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基础设施投入效率进行测度,分析了基础设施投入效率的空间差异特征及时间演变规律,通过效率分解剖析了效率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目前我国城市基础设施的投入效率处于中等水平,地区差异明显,投入效率与地区经济水平、城市行政等级和城市规模存在对应关系;不同区域城市所处的规模收益阶段存在差异,规模效率对总效率的影响强于纯技术效率;基础设施投入综合效率在研究期内呈先波动下降后稳步上升的趋势,技术进步对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提升贡献较大。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程敏  裴新杰  
运用DEA及Malmquist指数法对2003-2012年间我国28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基础设施投入效率进行测度,分析了基础设施投入效率的空间差异特征及时间演变规律,通过效率分解剖析了效率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目前我国城市基础设施的投入效率处于中等水平,地区差异明显,投入效率与地区经济水平、城市行政等级和城市规模存在对应关系;不同区域城市所处的规模收益阶段存在差异,规模效率对总效率的影响强于纯技术效率;基础设施投入综合效率在研究期内呈先波动下降后稳步上升的趋势,技术进步对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提升贡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许建伟  许新宇  陈兴鹏  崔理想  逯承鹏  薛冰  
以甘肃省12个地级城市为研究样本,构建城市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DEA交叉评价模型,对2005年和2009年这12个城市的效率进行研究,以克服传统DEA无法区分有效单元之间的优劣。同时,引入虚拟决策单元,进一步明确各城市效率提升的潜力。研究发现,2005—2009年间,甘肃省城市效率普遍很低,城市之间的差异较为显著;陇中地区和河西地区的城市效率要高于陇东地区和陇南地区,工矿型城市的城市效率要高于非工矿型城市,大城市的城市效率要高于中小城市的城市效率;不同区域、不同类型、不同规模城市之间的城市效率在时间节点上的差异均有所缩小;甘肃省目前主要处于低投入低产出阶段,城市效率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志荣  吴次芳  靳相木  姚秋萍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从城市土地的投入和产出角度,对全国30个省会城市的城市用地经济效益进行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在全国30个城市(包括直辖市和部分省会城市),仅上海、杭州、广州和昆明等4个城市为DEA有效城市,即在现有的经济、社会、技术条件下,投入产出达到最佳状态,其余26个城市为非DEA有效城市;(2)南京和哈尔滨处于规模效益递减的发展阶段,上海、杭州、广州和昆明处于规模效益不变的发展阶段,其余24个城市都处于规模效益递增的发展阶段;(3)30个省会城市的城市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发展极不平衡,呈现东高西低的格局,且城市土地利用普遍不集约;最后对如何提高城市用地经济效益提出了相...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付喜娥  钱达  韩立波  张凯云  
准确评估绿色基础设施的总经济价值,是辅助投资决策的必要前提。本文从投资价值、有形价值和无形价值三方面,构建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总经济价值评估模型,然后应用成本—收益分析与乘数分析法,分析苏州独墅湖高教区总经济价值。实证结果表明,从长期发展来看,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总经济价值较高,对区域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