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35)
- 2023(10951)
- 2022(9515)
- 2021(8808)
- 2020(7381)
- 2019(16985)
- 2018(16839)
- 2017(32843)
- 2016(17261)
- 2015(19329)
- 2014(18829)
- 2013(18317)
- 2012(16266)
- 2011(14337)
- 2010(14136)
- 2009(12574)
- 2008(11838)
- 2007(9840)
- 2006(8276)
- 2005(6748)
- 学科
- 济(75244)
- 经济(75179)
- 管理(50521)
- 业(47780)
- 企(40035)
- 企业(40035)
- 方法(38103)
- 数学(34388)
- 数学方法(33755)
- 农(19528)
- 业经(16957)
- 中国(16438)
- 财(16322)
- 地方(15966)
- 环境(14466)
- 学(12914)
- 农业(12906)
- 技术(12609)
- 贸(12415)
- 贸易(12407)
- 易(12074)
- 理论(11777)
- 产业(11712)
- 和(10991)
- 划(10911)
- 务(10694)
- 制(10653)
- 财务(10642)
- 财务管理(10619)
- 企业财务(9991)
- 机构
- 学院(235459)
- 大学(230643)
- 济(98482)
- 管理(97966)
- 经济(96773)
- 理学(86558)
- 理学院(85739)
- 管理学(83962)
- 管理学院(83551)
- 研究(71528)
- 中国(52171)
- 京(46589)
- 科学(44164)
- 财(40799)
- 业大(35423)
- 农(34808)
- 中心(34274)
- 财经(34009)
- 所(33349)
- 江(32896)
- 经(31124)
- 研究所(30920)
- 经济学(30400)
- 范(28661)
- 师范(28335)
- 北京(28132)
- 经济学院(27671)
- 农业(27141)
- 经济管理(26856)
- 院(26812)
- 基金
- 项目(173158)
- 科学(138994)
- 基金(127399)
- 研究(125866)
- 家(110660)
- 国家(109838)
- 科学基金(96847)
- 社会(81672)
- 社会科(77735)
- 社会科学(77717)
- 省(69399)
- 基金项目(67868)
- 自然(63422)
- 自然科(61965)
- 自然科学(61955)
- 自然科学基金(60826)
- 教育(58384)
- 划(57547)
- 资助(51926)
- 编号(49956)
- 重点(39298)
- 发(38477)
- 部(37922)
- 创(37637)
- 成果(36715)
- 创新(35102)
- 国家社会(34202)
- 课题(33844)
- 科研(33393)
- 教育部(33018)
共检索到3166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韩丽萍 刘欢 苏红梅 高元平 孙保华
以煤电产业为研究对象,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将发电煤炭消耗量作为投入指标、将煤炭发电总量作为产出指标,构建煤电产业生态效率测度模型,并考虑宏观因素在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两方面对煤电产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利用DEA三阶段模型对中国30个省份的区域生态效率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投入对煤电产业生态效率的影响是负向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正向的。(2)第三产业规模虽然促进了经济发展,但是整体来说抑制了煤电产业生态效率的提升。(3)教育经费的投入对煤电产业生态效率的影响是正向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负向的。(4)我国西部地区煤电产业生态效率处于前沿面,从纯技术效率来说,中部地区的生态效率较低;从规模效率来说,西部生态效率优于东部;整体上,东部地区综合生态效率低的原因是由于东部地区的规模效率较低引起的。
关键词:
生态效率 DEA三阶段模型 煤电产业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韩丽萍 刘欢 苏红梅 高元平 孙保华
以煤电产业为研究对象,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将发电煤炭消耗量作为投入指标、将煤炭发电总量作为产出指标,构建煤电产业生态效率测度模型,并考虑宏观因素在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两方面对煤电产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利用DEA三阶段模型对中国30个省份的区域生态效率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投入对煤电产业生态效率的影响是负向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正向的。(2)第三产业规模虽然促进了经济发展,但是整体来说抑制了煤电产业生态效率的提升。(3)教育经费的投入对煤电产业生态效率的影响是正向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负向的。(4)我国西部地区煤电产业生态效率处于前沿面,从纯技术效率来说,中部地区的生态效率较低;从规模效率来说,西部生态效率优于东部;整体上,东部地区综合生态效率低的原因是由于东部地区的规模效率较低引起的。
关键词:
生态效率 DEA三阶段模型 煤电产业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邓波 张学军 郭军华
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我国2008年区域生态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剥离外部环境因素和随机因素对效率值的影响后,区域生态效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研究发现,第三产业占经济总量比例及人均受教育年限促进生态效率的增长,而环保财政支出并没有对生态效率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各省市按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来划分可分为四种不同类型,各省市应该结合自身效率的特点,分别着重进行管理水平的提高或生产规模的扩大,从而改善生态效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鲁志国 孟霏
文章以我国87家上市企业微观数据为例,采用三阶段DEA模型测算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及七大细分行业的技术创新效率,找出导致产业技术创新效率整体不高、不同细分行业技术创新效率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结果显示:产业技术创新效率整体不高,规模效率不足是关键制约因素;环境变量对产业技术创新效率存在一定影响,政府补贴、股权集中度不利于创新效率显著提升;综合来看,技术创新效率最高的行业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新能源,且分别主要由规模效率与纯技术效率推动,而技术创新效率最低的行业为新能源汽车,主要由规模效率偏低造成。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姚凤阁 张蒙
石油加工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行业,其增加值在我国GDP中的比例逐年上升。但是这一行业每年排放的工业废气、废水和废渣严重影响着我国的生态环境。生态效率作为衡量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反应了经济发展中利用自然资源减轻环境压力的效率。但以往的研究更多的只停留在利用普通DEA模型进行生态效率分析,在本文中,将引入三阶段DEA模型对上市公司石油加工企业进行生态效率评价。实证分析表明,利用三阶段DEA模型分析我国石油加工企业生态效率是可行的,这对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关键词:
石油加工 生态效率 三阶段DEA模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爽 刘红
为了消除环境变量和随机误差对生态效率的影响,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实证研究2014年我国30个省份工业企业生态效率。研究结果表明:工业企业生态效率确实受到工业污染物治理投资,政府环保政策,轻工业、重工业结构和企业R&D投入等环境变量和随机误差的影响;剔除环境变量和随机误差之后,大部分省份纯技术效率显著提升,且呈现规模报酬递增趋势。结合各省份纯技术效率和工业污染治理投资增长速度两大标准,将我国各省份划分为:相对高效率、相对低效率、高效率高投入、高效率低投入、低效率高投入和低效率低投入六大类型。结果表明:不同地区,应根据自身存在的问题,或提高技术管理水平或增加污染治理投入,盲目地采取措施,并不能实现...
关键词:
工业企业 生态效率 三阶段DEA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梅国平 龚雅玲 万建香 季凯文
物流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及战略性产业,实现物流产业由要素驱动向效率驱动转型升级是当前物流产业发展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以交通运输、物流仓储及邮政等产业的投入产出指标为研究对象,采用三阶段DEA模型对2012—2016年华东地区物流产业效率进行测度。实证结果表明:在不考虑环境、随机误差等因素影响的情形下,华东地区物流产业效率总体呈现出由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衰减的空间规律; SFA回归分析表明,环境和随机因素是影响华东地区物流产业效率的重要因素,公路里程数、居民消费水平的增加对物流产业效率的提升影响不大,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加可以推动物流产业效率的提升;华东地区物流产业总体处于规模效率持续递增状态,调整后的物流产业平均综合效率值达到0. 89。研究进一步表明,纯技术效率的较大差距导致各省份间物流产业效率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曾硕勋 杨永 施韶亭
采用三阶段DEA模型分析法,研究2010年我国31个地区高新技术产业效率。研究结果显示:环境和随机干扰因素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效率影响显著,虚高了综合技术效率水平,且对中西部地区影响较大;规模效率不足是制约综合技术效率水平主因,但其提升空间相对较大,全国26个非综合技术有效地区规模效率递增率高达100%,因此,加大规模投入是综合技术效率水平提升的首选途径。区域差异明显主要反映在中西部与东部地区之间,全国高新技术产业综合技术效率水平总体呈东、中、西高低排列,其中,中西部地区规模效率的巨大鸿沟是其综合技术效率不足的根源。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吉生保 周小柯
本文基于三阶段DEA模型和2008年分省数据,对中国高技术产业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一方面,在剔除环境因素和随机因素影响以后,我国各省份高技术产业效率表现不容乐观,综合效率均值仅为0.523,且主要受制于规模效率的低下;另一方面,从区域角度来看,我国现阶段高技术产业综合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即东部地区最优,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钟祖昌
文章采取三阶段DEA方法,分析2007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物流产业的运营效率。结果显示:(1)如果外部环境和随机因素的影响不加以控制,各省市纯技术效率值被低估,规模效率值被高估,且高估程度大于纯技术效率被低估的程度,导致综合技术效率被低估;(2)我国各省市物流业的综合技术效率值较低,平均为0.44,而出现低效率的主要原因是规模效率不足;(3)我国各地区的物流业发展存在明显的差异,东部地区最优,中部次之,西部最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家庭 张容
本文利用DEA三阶段模型对2004年我国31个省市文化产业进行了效率评估分析,结果表明,一方面环境因素对于各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有显著影响,其中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人们对文化产业的需求对当地文化产业发展具有积极影响,而文化产业企业数目过多、文化事业单位体制的不合理以及政府对文化事业的财政支持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在剔除环境和随机因素影响后,各省市文化产业技术效率整体偏低,规模效率尤为低下。研究发现,区域差异明显,东部表现最优,中部次之,西部最次。对此,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有助于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朱方洲
文章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区域国家软件产业基地的运营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三大区域国家软件产业基地的综合技术效率均值不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三大区域技术效率差异明显,其中规模效率差异是造成该差异的根本原因,纯技术效率对其有重要影响。据此,文章提出了三大区域提升效率的途径及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董锋 刘晓燕 龙如银 周德群
对我国区域碳排放效率的准确测评是各省区针对性制定减排战略的基础,经典DEA模型未能排除外部环境因素和随机因素的影响,本文利用三阶段DEA模型构建消除外部环境因素和随机因素的区域碳排放效率测算模型。研究表明我国碳排放高效率地区共有广东等9省,中效率地区共有湖南等16省,低效率地区共有甘肃等4省。用三阶段DEA模型测算出的各省1997~2010年平均碳排放效率结果与经典DEA模型测算结果有显著性差异,与我国经济发展实际和预期结果更加吻合,各省可以根据自身测评结果有针对性地提高综合碳排放效率。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戴永安 董刚
使用三阶段DEA模型,在排除外部环境条件和随机误差影响的情况下,对2001—2007年中国26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效率进行了评价,并探讨了中国城市效率的环境响应机制。结果显示:中国城市效率受城市空间格局、区位条件、政府竞争环境、人口环境和历史条件等外部环境条件以及随机误差的影响;具体而言,外部城市影响程度强或区位条件较好有助于降低城市要素投入的冗余水平;政府竞争环境较激烈或历史发展条件较优越会促使城市要素投入冗余水平提高;人口环境对城市各类要素投入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四代 仝梦 郭杰 韩玥
文章采用三阶段DEA模型评价了相同环境下各区域的环境效率水平、变化趋势及其差异性,探讨了区域环境效率的影响因素,剥离了外部环境因素和随机误差因素的影响,为真实测度环境效率提供了可行的方法。研究结果发现:(1)三阶段DEA模型可有效剔除随机误差因素与外部环境因素对区域环境效率的影响,能客观真实的测度我国各省市的环境效率水平,获得比传统DEA模型更精确的环境效率结果。(2)区域平均环境效率和平均纯技术效率均被低估,环境效率的变化主要是通过环境因素和随机因素对纯技术效率影响引起的。(3)外贸依存度、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比、城市规模的增加对环境效率的提升产生负影响。(4)规模收益的变动受环境和随机因素的影响较为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