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35)
- 2023(13041)
- 2022(11204)
- 2021(10491)
- 2020(8506)
- 2019(19805)
- 2018(19392)
- 2017(36911)
- 2016(19907)
- 2015(22661)
- 2014(22625)
- 2013(21563)
- 2012(19917)
- 2011(17792)
- 2010(17572)
- 2009(15071)
- 2008(14319)
- 2007(12051)
- 2006(10252)
- 2005(9021)
- 学科
- 济(82780)
- 经济(82711)
- 管理(49923)
- 业(47619)
- 企(36467)
- 企业(36467)
- 方法(33698)
- 数学(29619)
- 数学方法(29169)
- 地方(24315)
- 中国(23882)
- 农(23825)
- 贸(23212)
- 贸易(23196)
- 易(22444)
- 业经(18609)
- 财(17114)
- 农业(16127)
- 理论(14115)
- 技术(13790)
- 环境(13032)
- 学(12649)
- 地方经济(12568)
- 制(12302)
- 发(12064)
- 融(12018)
- 金融(12016)
- 银(11867)
- 银行(11855)
- 行(11419)
- 机构
- 学院(266505)
- 大学(256323)
- 济(108991)
- 经济(106792)
- 管理(99465)
- 研究(86215)
- 理学(85508)
- 理学院(84548)
- 管理学(83018)
- 管理学院(82524)
- 中国(64076)
- 京(53900)
- 科学(50583)
- 财(47262)
- 所(41099)
- 中心(40848)
- 江(40387)
- 农(39915)
- 财经(37773)
- 范(37638)
- 师范(37294)
- 研究所(37094)
- 业大(36776)
- 经(34335)
- 技术(34031)
- 北京(33253)
- 经济学(32975)
- 州(32824)
- 院(32157)
- 农业(30955)
- 基金
- 项目(180681)
- 科学(142699)
- 研究(139752)
- 基金(127321)
- 家(108867)
- 国家(107862)
- 科学基金(93831)
- 社会(86636)
- 社会科(82112)
- 社会科学(82097)
- 省(74119)
- 基金项目(68056)
- 教育(67289)
- 划(60991)
- 编号(59953)
- 自然(58755)
- 自然科(57401)
- 自然科学(57391)
- 自然科学基金(56290)
- 资助(51227)
- 成果(46723)
- 发(44211)
- 课题(42084)
- 重点(41029)
- 部(39807)
- 创(38750)
- 创新(36023)
- 发展(35643)
- 年(35203)
- 国家社会(35141)
共检索到3960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吴蕴
随着高职课程改革不断深入,专业课程校本化开发日益成为高职课改瓶颈。国外高职课程实践研究已经证明任务模式是职业教育课程门类划分及开发的最佳选择,关键在于工作任务分析,DACUM法就是国际上相对最成熟且最为行之有效的以工作任务分析为基础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方法。秉承面向可持续发展的高职教育方法创新理念,以高职国际贸易实务的专业核心课程外贸跟单实务课程校本化开发为案例,提出了基于DACUM法的高职专业课程开发流程模型。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秀维 顾艳阳
课程是任何类型教育的呈现形式,课程开发理念取向、课程的目标取向、课程内容取向直接影响课程的有效性。以职业能力为取向,以学生职业能力成长为目标、以岗位工作任务为内容的课程开发,是高职课程有效性的基础。
关键词:
课程 理念 目标 内容 取向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罗俊 刘永泉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如何与时代接轨,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高职学子成为当下高职院校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课堂是职业教育的生命线,对高职院校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创新,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高职学子迫在眉睫。"课中厂"课堂教学模式的"四转变"可以有效地解决传统授课课堂知识陈旧、与实际脱节问题,进而优化课程教学,促进学生技能水平的提升,培养学生具备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关键词:
工匠精神 课中厂 课堂教学模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许辉
传统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存在课程多、课时长、课程与岗位结合度较差等问题,据此,引入广泛使用在人力资源开发领域中的KSAO分析模型,在对相关岗位能力素质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按照任务驱动模式对国际贸易专业进行项目课程体系开发与整合。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珍东 张雷红 段启 汪小根
在高职中药专业课程开发中,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工作过程为导向、岗位需求为目标的课程体系是关键。高职中药专业毕业生面向的岗位群主要包括中药前处理、中药制剂生产、中药调剂、中药质量检测、中药购销等。基于岗位群及其各岗位工作任务的分析,对专业课程内容进行重组和序化,形成药用基础化学、中医药基础、中药材生产、中药提取与分离、中药饮片生产等12个学习领域,并将企业生产要素引入课程,设计学习情境。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许益成 毕小明 闻红华 周丹
从高职软件开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分析入手,认清和理解本专业的课程特点和要求,在此基础上引入CDIO工程教育理念,并有机融合工学结合、项目化教学的优势,强调企业深入合作,强调职业能力培养,设计出适合高职学生的软件开发专业课程体系;介绍了课程体系的具体实施,并探讨了保障措施以确保课程体系的有效实施。
关键词:
软件开发 CDIO 工学结合 课程体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艳 蒋祥龙
连锁经营作为一种重要的经营组织方式,在零售业、餐饮业、服务业中普遍应用。亳州职业技术学院根据连锁经营在各行业中的发展态势及亳州中药市场的发展趋势,面向产业及企业需求,重构以职业能力为主导的专业课程体系,并将第一课堂的公共素质教育课和第二课堂的技能素质教育课有机结合,建立课程实施资源支撑平台和学生职业技能展示平台。
关键词:
连锁经营 职业能力 课程体系 工学结合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雍照章
专业课程内容和课程结构是在职业岗位调研、工作任务分析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将职业工作任务转化为学习项目(单元、主题),以学习项目为课程内容的基本元素,系统化设计每一门课程的结构、课程方案的结构及学习项目的内部结构。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屈颖 曾艳英
针对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的问题,提出了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应构建"工作过程导向"的学习领域课程方案,根据物流运营管理高技能人才就业调研,进行了对应行动领域的分解,并重构了专业课程体系框架,最后提出了下一步亟待解决的问题—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改革与重新设计。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艳丽
高职院校进行社会工作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与开发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调查分析社工职业的岗位群,确定职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工作任务应要求的能力素质,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搭建政校社、行校社"双三元"协同的实践教学平台,构建相关利益方参与的全过程质量评估体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莹 胡淑红 汤百智
高职院校专业课程目标的制定是课程开发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开发与编制专业课程目标将影响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关系人才职业能力的培养。一直以来,专业课程目标的开发与编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为此,我们展开对专业课程目标的研究,通过借鉴国外"能力本位"和"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技术的理念与方法,探讨专业课程目标编制应持的理念、课程目标应具有的结构和课程目标的开发方法。我们认为高职专业课程目标的制定要以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为基础,确定岗位职业能力,然后以职业能力为依据,编制专业课程目标。这样制定出的专业课程目标才能满足高职人才培养的需要。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专业课程目标开发 职业能力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曹将栋
本文根据对机械设计行业工作过程分析,对高职院校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进行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并列举了典型课程情境设计实例。
关键词:
机械设计与制造 课程开发 工作过程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万顺江
提出物流人才的培养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并构建新的人才培养课程模式,在此基础上,结合当今物流企业的实际操作情况开发了一套一体化的物流课程体系,实现多元化教学,培养出真正适合社会需求的物流人才。
关键词:
物流 高职 课程开发 BAG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乔亮 白文娟
民航类高职教育应坚持职业性、应用性与实践性,全面摆脱学科体系的束缚,培养出适应民航业需求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专业人才,与行业标准融通的高职课程体系开发与实施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所在。根据行业特点与专业实际情况,在机场场务技术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构过程中,将行业标准、职业能力贯穿于课程开发、实施的整个过程。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翟秀军
针对高职院校专业课程传统考核存在的共性问题,基于毕业生跟踪调查与企业反馈,基于国际化教育理念,改革传统考核模式,建立多元评价主体,过程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模式。以高职汽车专业课程为入口,经过3年试点班实验,相对普通班,在职业素养培养、课堂组织与面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创新、学习方法与学习效果,职业技能掌握、企业满意度等方面均取得好的效果。实现了考核促进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汽车专业 专业课程 考核评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