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021)
2023(16130)
2022(14038)
2021(13255)
2020(11078)
2019(25843)
2018(25444)
2017(50003)
2016(26742)
2015(30176)
2014(30026)
2013(29493)
2012(26650)
2011(23885)
2010(23783)
2009(21675)
2008(20923)
2007(18217)
2006(15584)
2005(13536)
作者
(74856)
(62300)
(61918)
(58947)
(39863)
(29941)
(28310)
(24562)
(23751)
(22207)
(21258)
(20845)
(19574)
(19549)
(19375)
(19093)
(18684)
(18366)
(17865)
(17841)
(15144)
(15139)
(15120)
(14336)
(14045)
(13771)
(13712)
(13544)
(12487)
(12068)
学科
(106165)
经济(106052)
管理(77197)
(75620)
(62381)
企业(62381)
方法(55028)
数学(48874)
数学方法(48114)
(28140)
中国(27879)
(26892)
(23076)
贸易(23064)
业经(22824)
(22508)
(20662)
(19432)
理论(19254)
地方(19102)
(18163)
财务(18080)
财务管理(18041)
(17658)
银行(17624)
农业(17566)
企业财务(17060)
技术(16899)
(16851)
金融(16849)
机构
大学(374954)
学院(373768)
管理(153244)
(151680)
经济(148535)
理学(133287)
理学院(131948)
管理学(129318)
管理学院(128663)
研究(117331)
中国(92750)
(78035)
科学(71218)
(70690)
财经(57584)
(56849)
(55901)
中心(55200)
业大(54709)
(52618)
(52610)
研究所(51867)
北京(48754)
经济学(46944)
(46269)
师范(45828)
农业(43817)
财经大学(43428)
(43030)
(42691)
基金
项目(260695)
科学(206262)
基金(191537)
研究(189193)
(166082)
国家(164775)
科学基金(143606)
社会(119864)
社会科(113783)
社会科学(113754)
基金项目(101297)
(100730)
自然(95020)
自然科(92923)
自然科学(92903)
自然科学基金(91210)
教育(88274)
(84705)
资助(80656)
编号(76868)
成果(60252)
(58048)
重点(57575)
(54350)
(53882)
课题(51800)
创新(50655)
教育部(50559)
科研(50242)
大学(49530)
期刊
(155168)
经济(155168)
研究(108894)
中国(66087)
学报(56389)
管理(55212)
(53703)
科学(52366)
(49275)
大学(43720)
学学(41384)
(38579)
金融(38579)
教育(38033)
农业(34143)
技术(34093)
财经(28080)
经济研究(25694)
业经(25275)
(23905)
问题(20268)
理论(18731)
技术经济(18526)
统计(18395)
(17885)
图书(17525)
科技(17127)
(17124)
实践(17091)
(17091)
共检索到5338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彭选华  
为探究比特币市场风险的溢出效应,本文考虑价格波动的时变性和动态相依性,融合Dvine-Copula理论与DCC-GARCH模型,构建D-vine-Copula-DCC-GARCH模型,得到了似然函数和参数后验分布的近似形式,接着应用蒙特卡洛马尔科夫(MCMC)方法估计模型参数,进而计算风险溢出量(ΔCoVaR),最后选取比特币、人民币、欧元和日元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模型构建合理,参数估计的MCMC方法优于MLE方法;同最小二乘法(OLS)、分位数回归方法(Quant)比较,本模型能更好地测度比特币与法定货币之间风险溢出的非对称性,前者向后者的风险溢出可防可控,但比特币对法定货币的风险冲击不能忽略,从而拓展了Copula理论在加密货币风险管理中的应用。这有助于业界加强重视民间数字货币的风险防范。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吴菲  刘蒙蒙  
随着金融全球化进程的加速,金融市场间的风险溢出特征愈来愈明显。为了挖掘国际金融市场对中国金融市场的风险溢出效应,本文首先基于高维动态Vine Copula模型构建高维金融市场的联合分布,然后运用条件在险价值方法测度国际原油市场、国际黄金市场以及国际外汇市场对中国股票市场的风险溢出效应,最后采用压力测试方法从多市场情景压力的视角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国际金融市场对中国金融市场存在显著的风险溢出效应,但不同金融市场的风险溢出强度存在差异;国际金融市场的上、下行风险溢出效应呈非对称性,中国金融市场对国际金融市场风险的正向冲击更敏感;基于动态Vine Copula模型的压力测试方法可以有效度量多个金融市场对单一金融市场的风险溢出效应。本文的实证结果可以为投资者、风险管理者以及监管者的决策行为提供有益的经验支持。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林宇  李福兴  陈粘  汪巍  
为了挖掘国际金融市场与中国金融市场的风险溢出效应,本文首先通过ARJI-GARCH模型捕捉单个市场收益率的跳跃等典型事实特征,然后采用最大生成树(Maximum Spanning Tree,MST)算法优化的R-vine来刻画多维金融资产的复杂相依结构;最后构建R-vine-copula-Co VaR模型,测度了国际原油市场、国际黄金市场、美国股票市场与中国股票市场、外汇市场之间的风险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各市场之间均存在双向风险溢出效应,但溢出程度差别很大,国际黄金市场是风险溢出的最大爆发源,仅有中国外汇市场与中国股票市场、国际黄金市场间存在负向风险溢出;市场之间的双向风险溢出效应呈非对称性,国际原油市场与黄金市场的风险溢出效应远大于中国股票市场与外汇市场风险溢出效应;Rosenb-Latt检验表明基于R藤的Co VaR风险溢出测度更具有灵活性和有效性;后验测试结果表明R-vine-copula-Co VaR模型能有效地测度国际金融市场对中国金融市场风险溢出效应,而对中国金融市场风险溢出效应的Co VaR测度存在被高估的可能。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林宇  李福兴  陈粘  汪巍  
为了挖掘国际金融市场与中国金融市场的风险溢出效应,本文首先通过ARJI-GARCH模型捕捉单个市场收益率的跳跃等典型事实特征,然后采用最大生成树(Maximum Spanning Tree,MST)算法优化的R-vine来刻画多维金融资产的复杂相依结构;最后构建R-vine-copula-Co VaR模型,测度了国际原油市场、国际黄金市场、美国股票市场与中国股票市场、外汇市场之间的风险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各市场之间均存在双向风险溢出效应,但溢出程度差别很大,国际黄金市场是风险溢出的最大爆发源,仅有中国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谢福座  
本文根据GARCH-Copula-CoVaR模型,对亚洲三大股票市场指数间的风险溢出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HSI和N225存在显著的双向即时风险溢出效应,而在滞后1期,只存在显著的从HSI到N225的单向风险溢出效应;HSI和SHZ亦存在显著的双向即时风险溢出效应,但在滞后1期以上不存在风险溢出效应;N225和SHZ在所有滞后期均不存在风险溢出效应;以代表的平均风险溢出强度为4.4%,SHZ和HSI间的风险溢出效应强于N225与HSI间的风险溢出效应。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袁薇  王培辉  
本文选取2007年1月9日2015年6月30日每日股价指数数据,运用扩展的Co Va R模型测度我国保险公司系统性风险溢出效应。研究表明,我国保险公司间、保险公司和保险业间及保险机构和其他金融机构间存在显著的双向风险溢出,并呈现出非对称性,不同保险机构的风险溢出存在较大差异。20072009年、2014年年底2015年6月期间风险溢出效应明显强于样本期其他时间段。监管部门应该通过强化微观审慎监管、健全宏观审慎监管等措施降低保险业系统性风险。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袁薇  王培辉  
本文选取2007年1月9日~2015年6月30日每日股价指数数据,运用扩展的Co Va R模型测度我国保险公司系统性风险溢出效应。研究表明,我国保险公司间、保险公司和保险业间及保险机构和其他金融机构间存在显著的双向风险溢出,并呈现出非对称性,不同保险机构的风险溢出存在较大差异。2007~2009年、2014年年底~2015年6月期间风险溢出效应明显强于样本期其他时间段。监管部门应该通过强化微观审慎监管、健全宏观审慎监管等措施降低保险业系统性风险。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赵放  刘雅君  
本文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和沪深300指数为研究对象,使用马尔科夫转换GARCH模型分析了两者的波动非线性特征,利用该模型将汇率波动按照低频和高频状态分成了三个区间,并且从时间上与2015年的汇改相重合。同时,使用混合时变copula对三个子样本上汇率市场和股票市场波动率关联性建模。研究发现:2015年的汇率改革重塑我国汇率市场和股票市场的风险溢出效应;汇改后,两市风险关联性增加,并表现出了正面溢出效应。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沈悦  戴士伟  罗希  
随着学术界对系统性风险研究的逐步深入,"风险溢出效应"1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从中国金融业发展现实出发,采用GARCH-Copula-Co VaR拓展模型测度了银行、保险、证券以及信托四个子市场对金融业的系统性风险贡献程度以及各子市场之间的风险溢出程度。研究发现:1每个子市场都存在明显的系统性风险溢出效应,但不同子市场对系统性风险的贡献程度存在差异,银行业是系统性风险的最大爆发源,其次是证券业,保险业和信托业的贡献程度较小;2不同子市场之间也存在风险溢出效应,但溢出程度呈非对称性,银行业和证券业之间的风险溢出效应远大于其它子市场,但应特别关注混业经营趋势下银行业和信托业之间的风险溢出效应。以上结...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珂  张竞文  
以阿里余额宝、腾讯理财通为代表的互联网货币市场基金对我国传统货币市场基金的收益率造成了较大的冲击。互联网货币基金是否具有高收益低风险的特点?互联网货币基金产品是否会产生风险溢出?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均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运用GARCH-Co Va R模型研究互联网货币基金产品对金融市场的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互联网货币基金风险总体可控,货币基金产品对金融市场存在负溢出效应。其中腾讯理财通易理财比阿里余额宝有更高的风险溢出;阿里余额宝和腾讯理财通易理财具有高收益、高波动性的特点;互联网货币市场基金与传统货币市场基金的风险溢出存在同周期特征。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珂  张竞文  
以阿里余额宝、腾讯理财通为代表的互联网货币市场基金对我国传统货币市场基金的收益率造成了较大的冲击。互联网货币基金是否具有高收益低风险的特点?互联网货币基金产品是否会产生风险溢出?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均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运用GARCH-Co Va R模型研究互联网货币基金产品对金融市场的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互联网货币基金风险总体可控,货币基金产品对金融市场存在负溢出效应。其中腾讯理财通易理财比阿里余额宝有更高的风险溢出;阿里余额宝和腾讯理财通易理财具有高收益、高波动性的特点;互联网货币市场基金与传统货币市场基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徐云松  
P2P网贷利率作为互联网金融市场价格体系核心,其溢出效应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互联网金融发展演进影响下的宏观经济运行状态。本文在系统回顾P2P网贷利率微观机制与宏观效应文献基础上,通过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并构建多元DCC-GARCH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P2P网贷利率与正规金融市场利率的动态关联关系。研究发现:首先,P2P网贷利率波动具有聚集性特征,相对较高的利率水平并未明显改善非金融企业部门的融资困境;其次,Shibor基准利率对于P2P网贷利率与中债国债利率都具有引导作用,然而与中债国债利率存在双向溢出效应,且动态相关性更强,与P2P网贷利率仅存在单向溢出效应;第三,P2P网贷利率与中债国债利率动态关系不显著,表明我国正规金融市场与非正规金融市场之间仍然存在着结构失衡与人为分割;最后,本文从健全外部监管体制、完善内部运营机制两个层面提出针对性建议。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周爱民  韩菲  
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国内外经济环境动荡加剧的大背景下,金融市场间的风险溢出效应备受关注。本文采用偏t分布的GARCH-时变Copula-Co Va R模型测度了内地和香港两地股市和汇市四个市场两两间的风险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同一类别金融市场间的风险溢出效应最大,同一地区(不同市场)间的风险溢出次之,跨地区、跨市场的最小;长期来看,股市和汇市间的风险溢出方向是变化的。2015年"8·11"汇改以后,股市和汇市间都存在正向的风险溢出,即一方发生风险事件时,会导致另一方的风险显著上升;不管是在汇改前,还是汇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马亚明  宋羚娜  
在系统阐述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特征及其与传统商业银行的关联性基础上,采用GARCH-Copula-Co VaR拓展模型测度我国各类影子银行机构对传统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溢出及其动态效应。结果表明:证券类影子银行对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溢出效应最大,其次是信托业,最后是民间借贷类机构。整体而言,各类影子银行的风险溢出强度处于可控状态,但在2015年的股灾中,其风险溢出效应明显增强。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沈悦  戴士伟  陈锟  
近年来,房价过度波动已成为引发系统性风险的主要爆发源,给经济金融安全运行带来了一系列负效应。笔者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针对现有研究视角和方法存在的不足,将测度系统性风险的主流方法——Co VaR模型进行拓展,通过构建GaRCH-Copula-Co VaR模型,实证研究了房价过度波动的系统性风险溢出效应。通过研究发现:房价过度波动的系统性风险溢出效应明显,但对不同经济层面的风险溢出效应存在差异,其中对金融机构的风险溢出效应最为显著;经济环境变化对房价过度波动影响显著,其中宏观经济环境和制度条件的变化是引起房价过度波动的原动力,对房价过度波动起决定性作用。为此,在宏观调控政策实施中应尽量保持政策的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