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55)
- 2023(9983)
- 2022(8572)
- 2021(8227)
- 2020(7077)
- 2019(16432)
- 2018(16381)
- 2017(31727)
- 2016(16980)
- 2015(19293)
- 2014(19047)
- 2013(18314)
- 2012(16454)
- 2011(14599)
- 2010(14478)
- 2009(12996)
- 2008(12665)
- 2007(10523)
- 2006(8692)
- 2005(7394)
- 学科
- 济(67696)
- 经济(67604)
- 管理(50546)
- 业(46298)
- 企(39814)
- 企业(39814)
- 方法(38031)
- 数学(34490)
- 数学方法(33802)
- 财(17624)
- 农(15959)
- 中国(15297)
- 业经(13672)
- 理论(12480)
- 制(12361)
- 贸(11836)
- 贸易(11829)
- 务(11638)
- 学(11605)
- 财务(11575)
- 易(11564)
- 财务管理(11548)
- 企业财务(10829)
- 技术(10435)
- 农业(10201)
- 地方(10032)
- 和(9559)
- 银(9529)
- 银行(9522)
- 融(9327)
- 机构
- 学院(231144)
- 大学(230904)
- 管理(93948)
- 济(93203)
- 经济(91377)
- 理学(82286)
- 理学院(81482)
- 管理学(79598)
- 管理学院(79172)
- 研究(68726)
- 中国(53650)
- 京(46907)
- 财(43293)
- 科学(41517)
- 财经(35277)
- 中心(33974)
- 业大(33831)
- 农(33221)
- 所(32587)
- 经(32238)
- 江(32231)
- 研究所(29619)
- 经济学(29262)
- 北京(28786)
- 范(27738)
- 师范(27428)
- 财经大学(26580)
- 经济学院(26544)
- 农业(26127)
- 州(25802)
- 基金
- 项目(163209)
- 科学(129530)
- 基金(120319)
- 研究(117896)
- 家(104626)
- 国家(103814)
- 科学基金(90918)
- 社会(74924)
- 社会科(71157)
- 社会科学(71141)
- 基金项目(63295)
- 省(63259)
- 自然(60391)
- 自然科(59105)
- 自然科学(59092)
- 自然科学基金(58000)
- 教育(56357)
- 划(53492)
- 资助(50626)
- 编号(47619)
- 成果(36894)
- 重点(36528)
- 部(36511)
- 创(34737)
- 发(33326)
- 创新(32427)
- 课题(32089)
- 教育部(31966)
- 科研(31923)
- 大学(31430)
共检索到3209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寅恺 陈清萍 陈泽汛
传统对通胀率的点预测方法,无法反映预测结果的不确定性。文章通过构建我国通胀的密度预测,测算了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期间通货膨胀高于4的概率以及可能持续的时间。与欧洲各国央行密度预测法不同的是,分析了各期密度预测之间的相关性,并且考虑了密度预测中概率分布的多样性,选择了不同类型的概率分布用于拟合预测误差。在此基础上,引入多维Copula模型,构造了密度预测的联合分布用于通胀的预测。结果显示,这段时间内我国通胀率高于4的概率最高仅有28%,如果通胀率真的达到这一水平,其持续时间也不会超过3个月,该方法具有一定的稳健性,并可以适用于未来通胀的预测。
关键词:
通货膨胀 密度预测法 Copula模型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赵昕东 许志宏
保持较低的通货膨胀率是各国政府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为保证经济政策在调节价格水平时充分发挥作用,我们必须找到能够准确预测价格水平的指示器。本文介绍了用于预测通货膨胀率的P-Star指示器并建立了中国的P-Star模型。该模型的思想是:存在一个长期均衡价格,即P-Star指示器,实际价格围绕这个均衡价格波动,因此可以通过长期均衡价格预测未来价格走势与通货膨胀率。我们建立的P-Star模型具有很好的预测效果,同时预测结果表明2007年的通货膨胀率将略高于2006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贾凯威 韩家彬 杨洋
文章首先运用CUSUM检验及Chow断点检验对我国1994年1月~2012年12月的月度CPI进行断点检验,在此基础上利用季节ARIMA模型(SARIMA)对我国CPI数据生成过程进行估计,最后对我国CPI进行了样本内预测及样本外预测。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肖曼君 刘梦雨
准确预测未来的通货膨胀率对于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效果都起着关键性作用。由于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存在一定程度的滞后性,利用当期通货膨胀率所制定的货币政策只能对下一期产生作用。这就需要对未来的通货膨胀率做出预测。央行可以根据通胀预测值来预测未来的经济形势,减少货币政策时滞性带来的效果偏差,使宏观调控更加准确到位,最终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因此,本文选取单变量时间序列、向量自回归VAR和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三类模型,利用我国1997年到2013年的季度数据对通货膨胀率进行预测,并根据均方根误差RMSE比较各模型的预测效果,选出适合我国的通胀预测模型。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郭永济 丁慧 范从来
通货膨胀形成机制的复杂性以及影响因素的多元性,要求通货膨胀预测过程必须关注模型与参数的不确定性以及信息的综合有效利用。本文构建了基于动态模型平均的时变向量自回归模型预测我国的通货膨胀,模型根据预测表现动态选择解释变量、系数时变程度和模型维度,在有效控制模型和参数不确定性的同时最大限度地综合利用宏观经济信息。基于我国20个宏观经济变量的实证结果表明,同时考虑解释变量动态选择、系数时变程度动态选择和模型维度动态选择的通胀预测模型,其预测表现优于单一维度的随机游走模型、时变向量自回归模型、贝叶斯模型平均模型,特别在经济波动较大时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的通胀预测模型表现更加出色,增加不同维度的子模型也提高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静一 朱柏松 简志宏
文章建立了一个带反馈机制多因素随机波动模型来刻画中国通货膨胀动态,基于粒子滤波与MH抽样相结合的贝叶斯方法估计模型参数,并利用粒子滤波方法得到通货膨胀的一步向前预测及随机波动分量的光滑估计。研究表明,与Stock and Waston(2006)的模型相比,带反馈机制的多因素随机波动模型可以刻画经济波动的随机性和经济波动的极端事件,能够较为准确地描述中国通货膨胀的动态行为,从而对通货膨胀可以做出更为准确的预测。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崔百胜
本文研究了动态模型平均方法 (DMA)及其参数估计。DMA方法允许方程所含变量、变量系数及模型所含方程同时变动,适用于对宏观经济指标进行实时预测。本文利用DMA对中国通货膨胀进行实时预测表明,DMA方法下的中国通货膨胀预测解释变量处于0~3;以CPI指数和GDP平减指数作为通货膨胀衡量指标的情况下,不同预测期的解释变量被包含概率是时变的;遗忘因子为0.95时,利用DMA方法对我国通货膨胀的预测效果最佳,优于贝叶斯模型平均和时变向量自回归模型。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肖曼君 夏荣尧
通货膨胀预测已经成为中央银行制定货币政策的一个关键性变量。我们在研究国外学者对通货膨胀预测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我国1990年1月到2007年11月的CPI月度数据,运用ARIMA模型,对我国通货膨胀进行分析和短期预测。实证结果表明,运用ARIMA(1,1,10)模型为我国的通货膨胀提供了较好的预测,如果央行能依据通货膨胀预测的结果制定相应的货币政策,将有助于避免货币政策的时滞,有利于正确地引导和稳定市场预测,最终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关键词:
通货膨胀预测 ARIMA模型 CPI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磊
通货膨胀预测对于中央银行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非常重要,目前我国尚未形成完备的通货膨胀预测机制,系统的、全面的通货膨胀预测模型和方法也相对匮乏,造成中央银行在制定和调整货币政策时缺乏直接依据。针对这一现状,采用LSTAR模型刻画了我国通货膨胀非线性动态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比较无限制VAR模型、LSTAR模型和贝叶斯向量自回归模型(BVAR模型)的预测效果。实证结果表明,加入国际原油价格指数、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和贷款规模变量的BVAR模型预测精度较高,并且模型的解释力较强,能够较好地预测我国现阶段的通货膨胀趋势。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赵昕东
核心通货膨胀是观测到的通货膨胀中长期的、持续的成分。核心通货膨胀对经济形势的判断与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中我们扩展了Quah和Vahey的两变量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建立了包括消费价格指数、食品价格指数与产出的三变量SVAR模型,并且通过对变量施加基于经济理论的长期约束估计了1986-2007年中国的核心通货膨胀。结果显示,所估计的核心通货膨胀能够很好地反映通货膨胀的趋势性变化。最后得出结论:2007年中国的核心通货膨胀率略低于3%的警戒线水平,但是有快速上涨的趋势。
关键词:
核心通货膨胀 SVAR模型 食品价格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平 陈全会
文章以新凯恩斯粘性价格理论为基础,采用DSGE模型,为我国核心通货膨胀指数的核算构建了微观基础,并因此获得了各部门价格指数的最优权重。分析认为:最优的权重受部门价格粘性、随机冲击以及部门产出缺口的价格弹性等因素的影响而变化,随着部门的价格粘性的增加而增加,且随着随机冲击方差的减少而增加,又随着部门产出缺口的价格弹性的增加而增加。与CPI指数相比,由最优权重所核算出来的核心通货膨胀指数更加的平滑稳定,没有剧烈的波动,基本上反映了CPI指数的核心趋势。并且文章的研究结论与侯成琪等(2011)的研究也相一致。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光辉 汤贵明
文章对核心通货膨胀的测度做了分类,并采用8大类价格指数数据构建DFI模型,测度了近12年来的中国核心通货膨胀,并通过ARMA模型分析中国核心通货膨胀的惯性。结果表明:2001年1月以来中国的核心通货膨胀波动幅度小于CPI,核心通货膨胀与货币供给有更高的相关性,核心通货膨胀惯性小于通货膨胀惯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米咏梅 王宪勇
我国目前又面临新一轮的通货膨胀。找到通货膨胀的原因是有效治理通货膨胀的前提,但是经济学家们对通胀的原因却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文章使用一个误差修正模型(ECM)对我国通胀的原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粮食价格上涨、工业品价格上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和货币供给的增加都是影响我国通货膨胀的因素。同时,本文也使用脉冲响应函数对这些因素对通胀的长短期影响给出了动态分析。
关键词:
通货膨胀成因 ECM模型 动态分析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未卿 龚丽雯
本文运用协整分析方法从需求推动、成本推动、输入推动、流动性推动四个方面分析通货膨胀与各诱因间的均衡关系,并建立通货膨胀成因VAR模型,研究各诱因对通货膨胀动态的影响。结果发现,我国本次通货膨胀主要是由进口额、外汇储备、外商直接投资、流通中的广义货币引起的。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韩丽鹏 谢秀娥 郭晓杰
通货膨胀率是重要的宏观经济变量之一,对通货膨胀进行管理是政府的重要职责之一。本文从AS-AD模型出发,运用线性模型和非线性模型模拟我国1992年第一季度至2010年第二季度的通货膨胀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影响通货膨胀率的主要因素是货币供应量和居民的通货膨胀预期。鉴于此,需要采取控制货币供应量等一揽子反通货膨胀政策,以有效地抑制通货膨胀。
关键词:
通货膨胀率 AS-AD模型 神经网络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