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52)
2023(14220)
2022(12411)
2021(11505)
2020(9578)
2019(22169)
2018(21739)
2017(42198)
2016(22608)
2015(25295)
2014(24874)
2013(24230)
2012(21869)
2011(19436)
2010(18850)
2009(16789)
2008(15882)
2007(13197)
2006(11123)
2005(8989)
作者
(62897)
(52573)
(51931)
(49468)
(33246)
(25379)
(23592)
(20810)
(19991)
(18248)
(17977)
(17578)
(16462)
(16335)
(16130)
(15948)
(15769)
(15699)
(14984)
(14859)
(12948)
(12592)
(12507)
(11901)
(11782)
(11539)
(11392)
(11321)
(10510)
(10455)
学科
(88773)
经济(88684)
管理(64086)
(60154)
(50226)
企业(50226)
方法(45490)
数学(40432)
数学方法(39876)
(22577)
(21700)
中国(21284)
业经(19227)
(19215)
地方(18311)
(15525)
贸易(15520)
农业(15275)
(15035)
环境(14618)
技术(14317)
理论(14236)
(14206)
财务(14137)
财务管理(14108)
(13729)
企业财务(13377)
(13089)
(12300)
(11241)
机构
大学(310543)
学院(309576)
管理(127537)
(120417)
经济(117912)
理学(112936)
理学院(111725)
管理学(109541)
管理学院(109000)
研究(97792)
中国(69574)
(63987)
科学(63340)
(52439)
(49187)
业大(49106)
(47003)
中心(44864)
财经(44051)
研究所(43704)
(41583)
(40408)
(40381)
师范(40031)
北京(39119)
农业(38727)
(36516)
经济学(36337)
(34118)
财经大学(33422)
基金
项目(230454)
科学(182471)
基金(169313)
研究(164793)
(148299)
国家(147162)
科学基金(127853)
社会(104419)
社会科(99140)
社会科学(99116)
基金项目(91238)
(90150)
自然(85645)
自然科(83722)
自然科学(83701)
自然科学基金(82142)
教育(76015)
(76012)
资助(68764)
编号(66152)
重点(51445)
成果(50886)
(50354)
(48373)
(48281)
创新(45061)
课题(44628)
科研(44624)
教育部(43354)
国家社会(43114)
期刊
(118236)
经济(118236)
研究(83537)
学报(51230)
中国(49501)
科学(46483)
管理(44079)
(43462)
大学(38924)
(38328)
学学(36956)
农业(30984)
教育(30854)
技术(27135)
业经(20370)
财经(20139)
(19782)
金融(19782)
经济研究(19240)
(17119)
科技(16032)
(15886)
问题(15827)
图书(15576)
(14601)
理论(14571)
技术经济(14460)
资源(14360)
实践(13540)
(13540)
共检索到4157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董立宽  方斌  王晨歌  
揭示茶园土壤Cu、Zn空间协同效应对有效预防和治理土壤Cu、Zn污染,保障茶叶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论文以江浙两地典型茶叶种植区为研究区,运用Copula函数对土壤Cu、Zn含量协同关系进行模拟、Kriging/IDW插值法进行空间估计、标准差椭圆模型进行空间效应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区茶园土壤Cu、Zn含量二元频率直方图呈"J"型,具有上尾相关、下尾渐近独立的特征,其上尾相关系数λup及Kendall、Spearman秩相关系数分别为0.345 4、0.273 5、0.396 0,表明二者具有显著的正向相关性,建议加强土壤Cu、Zn含量监测,提升预警,避免复合污染;2)土壤Cu、Zn含量整体水平协同程度较高,局部因不同主导因子影响协同程度较低,应强化土壤Cu、Zn污染全域协同治理及局地因情施策的效果;3)Copula函数、Kriging/IDW估计以及标准差椭圆模型测算结果能相互印证,3种方法结合可更全面客观地反映两者的空间协同效应,为土壤Cu、Zn污染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魏杉汀  张卓  
为揭示创新主体技术引入与技术开发的协同效应及创新网络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与演化规律,基于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通过构建网络环境下的技术创新机制,改进技术扩散函数,并以是否进行技术开发为依据,分为两个阶段对技术创新过程进行模拟仿真,以探究创新网络中技术引入与开发的协同发展过程。研究表明,在特定的创新网络环境下,技术创新绩效在一定时期后会趋于稳定,同时,技术引入与技术开发能够协同提升网络整体技术水平,两者的比例关系存在相对有效值,并随着网络中技术水平的提升呈倒U型状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宝  肖庆宪  
文章以传统的投资组合理论为基础,将Copula理论引入到均值—方差模型中来,用Copula函数导出的时变Kendall的tau相关性测度代替线性相关系数,求解投资组合最小方差模型,得到最优投资比例和投资收益,并在此基础上与线性相关下求解的结果进行比较。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翁克瑞  许自豪  
提出了规模经济条件下的协同运输路线优化问题,引入了分段线性凹成本函数表示协同运输成本的规模经济特征,构造了该问题的混合整数规划模型和求解算法,展开了算法测试,并取得了非常好的计算绩效,同时给出了模型与算法在我国中枢航线网络设计中的应用过程。考虑到协同运输容易因合并运输而延长了路线,扩展了模型与算法,增加了总出行距离的限制。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孙云南  梁名志  夏丽飞  王丽  蔡丽  杨盛美  陈玫  
为了探明林茶间作对茶园土壤养分的影响,以不同间作茶园的土壤为材料,以单作茶园土壤为对照,采用土壤常规分析方法分别测定其中的主要营养成分。结果表明:间作沉香的茶园土壤,N、P、K含量略低于单作茶园,但有机质含量提高了14.7%;间作野花椒的茶园土壤,N、P、K和有机质含量分别提高了12.7%、22.9%、17.4%、7.2%;间作香樟树的茶园土壤,有机质和速效钾含量分别增加了3.8%、8.4%。说明,进行林茶间作对改善茶园土壤性质有重要作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梁名志  李友勇  马伟  王平盛  夏丽飞  韩丽  蔡丽  季鹏章  周红杰  
通过实地采样和实验室化验分析,研究云南古茶园土壤化学成分含量状况。结果表明,古茶园土壤含有机质4.66%、碱解氮167.48 mg/kg、速效磷13.57 mg/kg和速效钾81.46 mg/kg,有效硼1.07 mg/kg、有效钙292.93 mg/kg、有效镁47.2 mg/kg、有效铁85.99 mg/kg、有效锰20.72 mg/kg、有效铜0.93 mg/kg和有效锌1.33 mg/kg,全铬74.28 mg/kg、全铅96.67 mg/kg和全汞0.13 mg/kg。有机质含量高于中国目前一等土壤生产水平和高产优质高效茶园土壤含量水平,速效磷、速效钾、有效铜和有效锌含量均低于高产优...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秋辉  潘根兴  丁瑞兴  
低硒茶园土壤施用亚硒酸钠, 经茶树的吸收转化而形成富硒茶。结果表明: 土壤施硒05 kg/hm 2 和10 kg/hm 2 , 以及施用含硒05 kg/hm 2 的富硒茶专用肥, 茶叶含硒量均比对照显著提高, 最高可达0362 μg/g, 施用富硒茶专用肥可显著提高硒的生物有效性。茶树叶面喷施硒50~100 g/hm 2 (100 μg/m L), 在喷施后8~26 d 内采摘茶叶, 茶叶含硒量达032~145 μg/g, 其中有机硒占76% ~90% 。硒施用量、喷施浓度、时间和茶叶采摘时期是通过叶面喷施亚硒酸钠生产富硒茶的关键因素。制茶工艺对茶叶含硒量无显著影响。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戴全厚  薛萐  刘国彬  兰雪  余娜  杨智  
【目的】探索黄土丘陵区退耕撂荒地植被恢复与土壤相关要素的关系,为生态恢复重建决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中国科学院安塞水土保持实验站墩山退耕不同年限的撂荒地为研究对象,通过植被群落特征调查和土壤质量测试分析等,运用相关和回归分析方法对植被恢复过程中植被与土壤质量的协同效应研究。【结果】在其恢复过程中,植被地上生物量与植被覆盖度呈正相关,它们与土壤容重呈负相关,而与土壤大团聚体、水稳性大团聚体、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水解氮含量、速效钾含量、微生物量(C、N、P)以及土壤呼吸强度之间呈正相关,与土壤全磷、速效磷含量无显著相关性。同时,植被地上生物量和植被覆盖度与土壤抗蚀性关系密切,它们与表示土壤抗...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税伟  吴朝玮  付银  
目的 通过探究福建省安溪县茶园土壤碳素储量,揭示各碳素指标的空间分异特征及其关键影响因子,有助于为减少茶园温室气体排放和建设生态茶园提供决策支撑。方法 运用反硝化分解(denitrification decomposition, DNDC)模型和空间统计分析方法对茶园土壤碳素进行模拟和研究。结果 (1) 经过参数率定的DNDC模型对茶园土壤碳素动态循环的模拟具有较好的适用性;(2) 安溪茶园土壤有机碳含量丰富,土壤肥力较好。凋落物输入碳是茶园土壤碳素输入的主要来源,平均输入量为505.52 kg·hm~(-2),而通过呼吸作用转化为CO_(2)排放是茶园土壤碳素输出的重要途径,平均CO_(2)排放量为883.78 kg·hm~(-2);(3) 茶园SOC_(10~20cm)量、凋落物输入碳量、CH_(4)排放量、CO_(2)排放量均呈现空间聚集分布特征,主要分布在安溪县西部的低山与中低山地区;(4) 初始土壤属性中黏粒含量和土壤有机碳含量是影响安溪县茶园土壤碳素空间分异的关键因子,其中土壤黏粒含量对茶园土壤CO_(2)排放量和CH_(4)排放量的影响最强且负向作用效果明显。结论 安溪县西部等低山和中低山区域土壤肥力较好,但亦应谨慎对待该区域温室气体排放量较大的问题,可采用合理的茶园管理方式权衡茶园土壤碳素输入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关系。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税伟  吴朝玮  付银  
目的 通过探究福建省安溪县茶园土壤碳素储量,揭示各碳素指标的空间分异特征及其关键影响因子,有助于为减少茶园温室气体排放和建设生态茶园提供决策支撑。方法 运用反硝化分解(denitrification decomposition, DNDC)模型和空间统计分析方法对茶园土壤碳素进行模拟和研究。结果 (1) 经过参数率定的DNDC模型对茶园土壤碳素动态循环的模拟具有较好的适用性;(2) 安溪茶园土壤有机碳含量丰富,土壤肥力较好。凋落物输入碳是茶园土壤碳素输入的主要来源,平均输入量为505.52 kg·hm~(-2),而通过呼吸作用转化为CO_(2)排放是茶园土壤碳素输出的重要途径,平均CO_(2)排放量为883.78 kg·hm~(-2);(3) 茶园SOC_(10~20cm)量、凋落物输入碳量、CH_(4)排放量、CO_(2)排放量均呈现空间聚集分布特征,主要分布在安溪县西部的低山与中低山地区;(4) 初始土壤属性中黏粒含量和土壤有机碳含量是影响安溪县茶园土壤碳素空间分异的关键因子,其中土壤黏粒含量对茶园土壤CO_(2)排放量和CH_(4)排放量的影响最强且负向作用效果明显。结论 安溪县西部等低山和中低山区域土壤肥力较好,但亦应谨慎对待该区域温室气体排放量较大的问题,可采用合理的茶园管理方式权衡茶园土壤碳素输入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关系。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永东  冯娜娜  李廷轩  张锡洲  廖桂堂  
【目的】研究茶园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的空间变异性特征,可以为茶园生态建设以及茶园土壤肥力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文利用地统计学方法探讨了两个取样尺度下四川蒙顶山茶园土壤CEC的空间变异性特征。【结果】(1)小尺度下,茶园土壤CEC具有强烈的空间相关性(C0/(C0+C)值为18.84%),相关距离高达1818m,结构性因子是影响其空间变异的主要因素;(2)微尺度下,茶园土壤CEC仍具有强烈的空间相关性(C0/(C0+C)值为16.52%),空间相关距离达311m,结构性因子是影响其空间变异的主要因素。【结论】小尺度下土壤CEC在坡度方向变异明显,横坡方向变异最弱;普通Kriging插...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炜明  李勇  
在空间数据分析中,由于空间预测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空间变化的现象分布的假设,因此建立空间数据分布模型是非常重要的问题。Stein(1999)指出,传统的方法利用变差函数描述插值的空间依赖性结构和基于似然方法的模型相比是相当不精确的。对于非正态分布的空间数据而言,Copula函数提供了一种可以分别指定相关结构和边缘分布而建立联合分布的可能性。文章基于Copula函数的非正态分布数据的空间插值方法,讨论模型参数的极大似然估计并运用生态环境数据进行实证研究。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王志刚  杨贵军  
VaR是评估资产组合风险的有效手段之一。已有的VaR估计方法依赖于总体分布,且无法全面描述不同资产间的风险相关性,导致风险常常被低估。为此,本文采用Kernel-Copula函数,估计资产组合的VaR,提高估计结果的精度和可信度。最后,利用新方法估算沪深300和标普500构成的资产组合VaR。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杜强   黄宁   邹小伟   齐晓敏  
大型工程项目庞大、建设任务种类繁多,往往需要几十家建筑企业提供专业化服务。在“互联网+”背景下,如何依据大型工程任务需求选择最合适的建造服务,以避免出现阶段分离、资源浪费与效率低下等问题至关重要。通过借鉴制造服务理念,本文在阐明大型工程建造服务内涵与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协同理论与最优化理论提出了基于协同效应与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的服务组合选择框架,将大型工程“自上而下”分解为不同粒度的建造服务,明确服务单元间协同效应及QoS测度指标。以此构建大型工程建造服务组合选择优化模型,并利用改进遗传算法对模型求解。最后,以某桥梁工程统计数据为依据进行算例仿真,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本文在“互联网+”背景下提出了大型工程建造服务组合选择方法,为未来工程实践中的管理决策及建造模式的转型升级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戴军  
ECR是一种通过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的制造商、批发商和零售商等各自经济活动的整合,以最低成本、最快、最好地实现顾客多样化需求的流通模式,旨在消除整个供应链(Supply Chain,SC)没有为消费者增加值的成本,涉及到SC各个节点组织界面紧密协调与合作。本文通过对ECR系统的研究,建立具有高效反应能力和以客户需求为基础的系统,既提高了供应链的效率又为客户提供了更好地服务。文章通过对48家企业调查问卷,收集与分析资料,建立ECR系统界面的数学模型,借助扎根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