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08)
- 2023(14479)
- 2022(12593)
- 2021(11655)
- 2020(9539)
- 2019(22018)
- 2018(21623)
- 2017(42103)
- 2016(22723)
- 2015(25258)
- 2014(25244)
- 2013(24675)
- 2012(22372)
- 2011(20049)
- 2010(19541)
- 2009(17240)
- 2008(16218)
- 2007(13490)
- 2006(11512)
- 2005(9382)
- 学科
- 济(94037)
- 经济(93943)
- 管理(66045)
- 业(58654)
- 企(48594)
- 企业(48594)
- 方法(44590)
- 数学(39556)
- 数学方法(39040)
- 中国(24434)
- 农(22879)
- 地方(22101)
- 财(21073)
- 学(19890)
- 业经(19430)
- 环境(18627)
- 农业(15598)
- 和(15146)
- 贸(14953)
- 贸易(14949)
- 理论(14614)
- 易(14430)
- 技术(13852)
- 务(13759)
- 划(13743)
- 财务(13691)
- 财务管理(13662)
- 制(13181)
- 企业财务(12949)
- 地方经济(11843)
- 机构
- 大学(312668)
- 学院(312022)
- 管理(129145)
- 济(123081)
- 经济(120404)
- 理学(113924)
- 理学院(112668)
- 管理学(110602)
- 管理学院(110039)
- 研究(100568)
- 中国(71796)
- 京(65249)
- 科学(64091)
- 财(52282)
- 所(48092)
- 业大(47431)
- 农(46464)
- 中心(46002)
- 研究所(44543)
- 财经(43796)
- 江(42186)
- 范(41747)
- 师范(41380)
- 北京(40133)
- 经(40099)
- 院(38015)
- 经济学(36841)
- 农业(36394)
- 州(34836)
- 师范大学(33846)
- 基金
- 项目(230542)
- 科学(182933)
- 基金(168864)
- 研究(167127)
- 家(147011)
- 国家(145876)
- 科学基金(127017)
- 社会(106224)
- 社会科(100772)
- 社会科学(100746)
- 基金项目(90977)
- 省(89779)
- 自然(83930)
- 自然科(81986)
- 自然科学(81969)
- 自然科学基金(80426)
- 教育(76570)
- 划(75916)
- 资助(68286)
- 编号(67927)
- 成果(52072)
- 重点(51500)
- 部(50406)
- 发(49347)
- 创(47956)
- 课题(45627)
- 创新(44797)
- 科研(44380)
- 国家社会(43817)
- 教育部(43370)
- 期刊
- 济(123222)
- 经济(123222)
- 研究(85620)
- 中国(49751)
- 学报(47762)
- 科学(45292)
- 管理(44381)
- 农(40402)
- 财(37848)
- 大学(36642)
- 学学(34667)
- 教育(31856)
- 农业(28729)
- 技术(27719)
- 业经(20924)
- 融(20544)
- 金融(20544)
- 财经(19845)
- 经济研究(19508)
- 问题(17707)
- 经(16900)
- 资源(15825)
- 图书(15722)
- 科技(15456)
- 理论(14744)
- 技术经济(14678)
- 业(14183)
- 现代(13836)
- 版(13825)
- 实践(13726)
共检索到4232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丁乙宸 谢来荣 黄亚平 朱雷洲 鲁仕维 杨文龙
城市区域碳排放研究对城市区域碳减排工作的推进具有基础性作用。利用CiteSpace软件对近十年中国知网、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核心期刊文献进行检索及可视化分析,得到研究趋势、研究热点及热点演进分析结果,并梳理出与国土空间规划领域密切相关的五项主要研究内容:城市区域碳排放效率;城市区域空间结构与碳排放;城市区域土地利用与碳排放;城市区域交通与碳排放;城市区域碳排放的协同研究。此外,还对城市区域碳排放的测度方法及相关性研究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并基于此提出对国内研究的展望:在研究内容上,加强不同发展阶段城市区域碳排放的比较研究,推进低碳融入城市区域国土空间规划的方法建构及实证研究;在研究方法上,加强城市区域低碳发展模拟仿真方法的探索与运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丁乙宸 谢来荣 黄亚平 朱雷洲 鲁仕维 杨文龙
城市区域碳排放研究对城市区域碳减排工作的推进具有基础性作用。利用CiteSpace软件对近十年中国知网、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核心期刊文献进行检索及可视化分析,得到研究趋势、研究热点及热点演进分析结果,并梳理出与国土空间规划领域密切相关的五项主要研究内容:城市区域碳排放效率;城市区域空间结构与碳排放;城市区域土地利用与碳排放;城市区域交通与碳排放;城市区域碳排放的协同研究。此外,还对城市区域碳排放的测度方法及相关性研究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并基于此提出对国内研究的展望:在研究内容上,加强不同发展阶段城市区域碳排放的比较研究,推进低碳融入城市区域国土空间规划的方法建构及实证研究;在研究方法上,加强城市区域低碳发展模拟仿真方法的探索与运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付伟 李龙 武璐 罗明灿
在碳中和、碳达峰的目标推动下,绿色低碳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是我国碳减排的重要路径之一。家庭消费碳排放已成为家庭碳排放的重要来源,国内外学者对家庭消费碳排放的研究也不断深入。为了整体把握和深入了解家庭消费碳排放的研究热点及演进趋势,以Web of Science(WOS)和中国知网(CNKI)为数据库,使用CiteSpace软件来揭示国内外家庭消费碳排放的研究进展。结果显示:(1)发文时间和数量特征上,国外发文一直保持较高的发文量和增长趋势,但国内发文量较低,增长较为平缓。我国学者在国外发文较多,其次是美国和英国。各国之间的合作较多,多数作者的发文量较少,作者之间的合作比较频繁。(2)从研究热点来看,碳排放、能源消费和家庭碳足迹出现的频次较高。主要研究包括家庭消费碳排放的测算、影响因素分解及驱动机制等方面。(3)从研究趋势来看,家庭消费碳排放的研究逐渐向影响因素进行挖掘,并在异质性视角下进行探索。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方面的探索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家庭消费碳排放的研究应加强国内外合作,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撑。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戴林琳 罗杰 Karine Dupre
文章采用CiteSpace软件对国内外乡村碳排放研究进展进行可视化分析,旨在为明晰规划减排目标与技术路径提供支撑。结果表明:国内外相关研究均高度集中于环境科学与农学,研究热点都包括农业碳排放及影响因素,研究思路上都逐渐注重多尺度机制探究和综合要素分析,研究进展聚焦在乡村碳排放核算和预测、影响因素和减排路径。未来应建立多学科融合的研究框架,拓展研究尺度和基础技术途径,强化乡村主体研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付伟 李龙 武璐 罗明灿
在碳中和、碳达峰的目标推动下,绿色低碳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是我国碳减排的重要路径之一。家庭消费碳排放已成为家庭碳排放的重要来源,国内外学者对家庭消费碳排放的研究也不断深入。为了整体把握和深入了解家庭消费碳排放的研究热点及演进趋势,以Web of Science(WOS)和中国知网(CNKI)为数据库,使用CiteSpace软件来揭示国内外家庭消费碳排放的研究进展。结果显示:(1)发文时间和数量特征上,国外发文一直保持较高的发文量和增长趋势,但国内发文量较低,增长较为平缓。我国学者在国外发文较多,其次是美国和英国。各国之间的合作较多,多数作者的发文量较少,作者之间的合作比较频繁。(2)从研究热点来看,碳排放、能源消费和家庭碳足迹出现的频次较高。主要研究包括家庭消费碳排放的测算、影响因素分解及驱动机制等方面。(3)从研究趋势来看,家庭消费碳排放的研究逐渐向影响因素进行挖掘,并在异质性视角下进行探索。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方面的探索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家庭消费碳排放的研究应加强国内外合作,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撑。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韦长传 仝德 袁玉玺 储君
借助可视化工具CiteSpace,以中英文城中村研究文献的关键词为对象进行知识图谱分析,并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代表性城市城中村研究热点的差异进行深入挖掘。结果表明:“改造”和“住房”是城中村研究绕不开的主题,此领域研究从早期较为重视形成机制和改造模式分析转向对社区治理、社会融合、城市更新等主题的探讨,而在区域层面又呈现差异化的研究倾向,主要包括以北京为代表的人口疏解目标下流动人口聚居区研究、以上海为代表的城市更新背景下社会融合和绅士化研究、以深圳为代表的城市空间重构下制度创新与社区支持研究、以广州为代表的政府主导下多目标可持续研究以及以武汉和西安为代表的城中村改造模式研究。未来城中村研究应树立空间公平的价值取向,强调多元治理的路径选择,重视定量分析的方法创新。在区域扩展上,中西部快速城市化地区潜在的和显现的城中村值得学界关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云小鹏 尹学东
运用可视化知识图谱分析碳税文献数据,有助于更直观、更快速地把握碳税研究进展、热点和前沿趋势,是深入开展碳税课题研究的有效切入点。采用文献计量和知识图谱法,定量对比了国内外碳税研究文献的基本特征,科学揭示了研究热点和前沿趋势。研究表明:CNKI和WOS文献研究均未形成稳定的核心作者群,高校和研究所是主流研究机构且团队合作密切;“碳税、碳关税、环境税、节能减排、闭环供应链、低碳技术、碳定价、低碳技术创新”“最优化、环境税、全球变暖、碳税政策、全球气候变化、碳定价、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是最突出的研究热点,前沿研究方向主要聚焦于碳定价研究。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少华
以广州为例,结合港澳和珠三角9市的数据,利用服务产品流对中心城市的区域服务功能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广州的发展阶段和遇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研究发现:广州区域服务功能受香港这个国际大都市的影响,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受限于城市规模及博彩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澳门对广州外向功能的影响较弱;广州服务产品输出结构不合理;深圳的崛起正慢慢取代和分流广州在珠三角区域的部分集聚和辐射作用。可以通过与港澳合作互补、构建特色城市服务功能,完善城市软硬环境建设,打造"广州服务"品牌等措施增强广州的区域服务功能,提升服务产品输出能力。
关键词:
区域服务功能 服务产品输出 区域经济联系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黄永斌 白永平 李建豹
以兰州—西宁城市区域县级行政单元三普四普五普以及2009年人口数据为依托,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技术研究了兰州—西宁城市区域人口分布,发现该区域存在3个人口高密度中心。根据单中心密度函数与多中心密度函数拟合结果的比较,发现采用基于平方根负指数模型的多中心区域密度函数能够很好地阐述研究区域的人口集聚与扩散。研究发现,区域内存在两种人口集聚与扩散模式,兰州城区与西宁城区呈现出向心集聚的特征,而临夏市则为弱中心式扩散。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书舒 李瑞龙 陈锐
区域生态风险研究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对"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生态风险研究相关的2 347篇文献进行分析,从文献类型、出版年份、所属国家或地区、学科类别、发表作者和研究热点进行分析,简要描述国内的研究现状,基于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提出区域生态风险管理的研究展望。
关键词:
生态风险 风险评价 风险管理 展望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宏新 孟文皓 熊斯瑶
研究目的:动态分析闲置土地研究基本特征,挖掘闲置土地研究热点演进路径。研究方法:以文献计量学为基础,对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收录的闲置土地文献及其参考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结果:(1)自20世纪90年代始,闲置土地研究不断涌现,已成为土地利用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2)闲置土地国际合作研究日益紧密,多学科交叉研究特征凸显;(3)从研究发展历程看,20世纪90年代闲置土地研究兴起时,研究主题为探讨闲置土地的不良社会经济影响;进入21世纪后,闲置土地综合治理成为研究热点;近5年来,生态改造研究主题倍受青睐。研究结论:闲置土地研究热度未来将保持平稳增长态势,生态治理研究将在今后一...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董紫媛 张朝辉
厘清中国城市居住碳排放的区域分异与影响因素对城市居民生活控排,支持全面协调推进碳中和目标都具有重要意义。在测算中国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10—2019年的城市居住碳排放的基础上,利用泰尔指数分析其区域异质性,并进一步运用固定效应模型与动态空间杜宾模型来识别城市居民生活碳排放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我国居住碳排放区域泰尔指数总体呈波动下降趋势,表明我国城市居住碳排放差异逐年缩小。(2)中国城市居住碳排放的区域内差异分布空间格局在2010—2019年没有发生显著变化;经济发展程度越高的地区,区域内居住碳排放的差异越小。(3)我国居住碳排放的时间积累特征明显,且收入水平对城市居住碳排放的影响呈现出显著的倒“U”型特征。(4)在空间溢出效应方面,本市人口密度提升会对周围城市居住碳排放产生轻微抑制作用,而产业结构优化在促进本市居住减排的同时也会导致邻近城市居住碳排放的升高。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董紫媛 张朝辉
厘清中国城市居住碳排放的区域分异与影响因素对城市居民生活控排,支持全面协调推进碳中和目标都具有重要意义。在测算中国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10—2019年的城市居住碳排放的基础上,利用泰尔指数分析其区域异质性,并进一步运用固定效应模型与动态空间杜宾模型来识别城市居民生活碳排放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我国居住碳排放区域泰尔指数总体呈波动下降趋势,表明我国城市居住碳排放差异逐年缩小。(2)中国城市居住碳排放的区域内差异分布空间格局在2010—2019年没有发生显著变化;经济发展程度越高的地区,区域内居住碳排放的差异越小。(3)我国居住碳排放的时间积累特征明显,且收入水平对城市居住碳排放的影响呈现出显著的倒“U”型特征。(4)在空间溢出效应方面,本市人口密度提升会对周围城市居住碳排放产生轻微抑制作用,而产业结构优化在促进本市居住减排的同时也会导致邻近城市居住碳排放的升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丽 石攀
文章通过构建LMDI因素分解模型对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区域2005—2014年碳排放总增量按碳金融的方式进行了结构化分解,结果表明:目前三大区域整体碳信贷、碳交易对碳排放量分别具有负向与正向作用的结论,并且通过对碳金融效应的碳排放量贡献值进行区域结构化分析,证实了整体的研究结论在三大区域具有同适性的同时,也探究出三大区域各自的碳金融效应对碳排放量影响的区域性差异。最后分别从市场与政府视角提出应多维度建立并完善碳交易体系、发挥政策性银行支持碳信贷的主导作用等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郭琳 吴玉鸣 鲍曙明
基于2003~2019年的城市面板数据,运用多种计量模型实证分析区域空间结构对城市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单中心空间结构与城市碳排放强度呈现先抑制后促进的U型关系。产业集聚的技术溢出效应是单中心空间结构影响城市碳排放强度的重要机制。单中心空间结构对城市碳排放强度的影响会因地区和城市特征不同表现出异质性,东部地区、中心城市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城市碳排放强度的U型关系更明显。鉴于此,应加快中心城市建设,强化中心城市集聚溢出效应;各省应因地制宜地制定差异化发展策略;积极引导人口有序流动,推进产业合理布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