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92)
- 2023(16435)
- 2022(14348)
- 2021(13513)
- 2020(11497)
- 2019(26754)
- 2018(26792)
- 2017(52238)
- 2016(28341)
- 2015(32338)
- 2014(32580)
- 2013(32331)
- 2012(29783)
- 2011(26903)
- 2010(26877)
- 2009(24864)
- 2008(24437)
- 2007(21984)
- 2006(19083)
- 2005(16484)
- 学科
- 济(118320)
- 经济(118198)
- 业(82891)
- 管理(78434)
- 企(61035)
- 企业(61035)
- 方法(55804)
- 农(50108)
- 数学(49134)
- 数学方法(48512)
- 农业(33084)
- 中国(28377)
- 财(28291)
- 业经(28040)
- 学(25048)
- 地方(23655)
- 贸(21446)
- 贸易(21440)
- 制(21282)
- 易(20815)
- 理论(18071)
- 务(17832)
- 财务(17750)
- 财务管理(17706)
- 技术(17541)
- 和(17396)
- 环境(17394)
- 银(16764)
- 企业财务(16728)
- 银行(16707)
- 机构
- 学院(410158)
- 大学(407815)
- 济(163107)
- 管理(163045)
- 经济(159546)
- 理学(141974)
- 理学院(140458)
- 管理学(137829)
- 管理学院(137113)
- 研究(135216)
- 中国(100895)
- 科学(86524)
- 京(86093)
- 农(84681)
- 财(70784)
- 所(69149)
- 业大(68739)
- 农业(65905)
- 研究所(63278)
- 中心(63269)
- 江(59924)
- 财经(57519)
- 北京(53709)
- 范(53186)
- 师范(52672)
- 经(52382)
- 州(48493)
- 院(48198)
- 经济学(47546)
- 经济管理(44489)
- 基金
- 项目(282320)
- 科学(220328)
- 研究(204116)
- 基金(203382)
- 家(177763)
- 国家(176275)
- 科学基金(150596)
- 社会(126335)
- 社会科(119368)
- 社会科学(119332)
- 省(111869)
- 基金项目(108830)
- 自然(99555)
- 自然科(97161)
- 自然科学(97133)
- 自然科学基金(95358)
- 划(93361)
- 教育(93262)
- 编号(85049)
- 资助(83877)
- 成果(67710)
- 重点(62992)
- 部(61929)
- 发(60407)
- 创(58005)
- 课题(57310)
- 科研(54428)
- 创新(54188)
- 大学(52292)
- 教育部(52244)
- 期刊
- 济(177474)
- 经济(177474)
- 研究(112651)
- 农(82417)
- 中国(73480)
- 学报(68271)
- 科学(61939)
- 农业(56298)
- 管理(54739)
- 财(53106)
- 大学(51328)
- 学学(48644)
- 教育(40589)
- 技术(36124)
- 融(34323)
- 金融(34323)
- 业经(34161)
- 业(27754)
- 财经(26767)
- 经济研究(26346)
- 问题(24694)
- 经(22752)
- 版(21471)
- 图书(20801)
- 技术经济(20411)
- 理论(19591)
- 科技(19552)
- 资源(19350)
- 统计(18474)
- 商业(18347)
共检索到5855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聂雄峰 黄雁飞 刘斌 黄玉溢 陈桂芬 刘永贤
【目的】开展基于CiteSpace的农田安全利用研究态势分析,为我国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CiteSpace VI对2000—2022年来源于中国知网(CNKI)中农田安全利用研究领域的1419篇文献信息进行科学计量可视化分析,采用普赖斯理论计算核心作者群体,评估我国耕地资源的保护利用态势。【结果】2000—2022年我国农田受重金属污染问题愈发严重,安全利用研究领域的年发文量总体上呈波浪式快速上升,自2003年以后广大专家学者对该研究领域愈发重视。对主要研究力量的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和云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是发文量排名前5位的研究机构,分别发表70、63、36、35和19篇文献,而其他研究机构之间连线密度较低,合作基础薄弱;陈同斌、宋波、骆永明、湛方栋和吴龙华是发文量排名前5位的高产作者,分别发表24、20、17、15和15篇文献,但发文量排名前10位作者的中心性较低,为0~0.06。关键词共现与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源解析、钝化修复、钝化剂、生物炭、镉污染、小麦和健康风险是近几年的突现关键词,突现强度分别为5.30、5.19、4.57、4.75、4.64、3.34和3.81,与上述关键词相关的主题是我国农田安全利用研究领域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的主要研究方向;植物修复、农作物安全生产及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与风险评价是广大专家学者研究的热点。【结论】2000—2022年我国农田受重金属污染问题愈发严重,农田安全利用研究领域的年发文量总体上呈波浪式快速上升,但发文量排名前10位作者的中心性均较低,大部分研究机构间的连线密度较低,合作基础薄弱。因此,建议进一步加强核心作者间的协同创新研究,持续推动研究机构间的合作交流,以促进我国耕地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郝帅 王国刚 杨艳涛 韩成吉 张欢欢
[目的]通过检索分析CNKI数据库,客观把握高标准农田建设研究现状及热点话题,揭示研究路径演变的内在逻辑,探索前沿课题,以期为未来进一步研究提供新视野新思路。[方法]运用文献计量方法,利用CiteSpace软件对2000—2022年高标准农田建设相关文献关键词进行检索,绘制发文量、关键词共现、聚类、突现、时间线图谱并进行可视化计量分析。[结果]近年来高标准农田建设领域内研究成果持续增长,研究内容呈现多元化发展。在发文作者方面,该研究领域作者呈现出“集中度高、联系广泛”的特点。作者间的合作集中且普遍,以高产作者为中心,逐步形成了一些核心研究团队。但同时也存在相当比例的独立研究者。发文机构方面则展现出以核心研究机构为主导,带动其他机构协同研究的特点。各研究机构间的沟通交流密切且频繁。关键词共现和聚类图谱显示土地利用、粮食安全、土地整治、耕地质量等主题热度最高。时间线图谱表明产能提升、科技创新、生态环境、监督管理等是未来新的研究方向。[结论]应深化高标准农田建设对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影响机制相关理论研究,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制度保障设计和重点环节实际建设相关研究,完善微观层面高标准农田建设效果评价研究。进一步挖掘政策潜力,构建与“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协同发展框架,以期最大程度发挥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效。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钱凤魁 王卫雯 张靖野 张雪锋
论文通过收集"基本农田"为关键词的537篇检索文献,建立关键词共现关系聚类图谱与时区图谱,以Citespace可视化分析法分析近30 a(1986—2015年)中国基本农田领域研究的发展态势。研究结果表明:1)基本农田领域的研究聚类集中在基本农田保护、评价、划定以及建设等4个领域,研究内容与方法侧重点不同;2)基本农田研究内涵及内容体系丰富,具有明显的时代性特征,并且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性和时间变异性;3)基本农田研究还存在一定的共性问题,一是基本农田划定与评价指标体系过于笼统,评价体系缺乏协调性,二是缺少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肖味味
基于CNKI数据库中以法务会计为研究主题的文献,运用CiteSpace软件对国内法务会计研究的作者、机构、热点、内容、进程进行探索,了解国内法务会计研究历程和现状,同时对比分析了WOS数据库中以法务会计为主题的国外文献。结果表明:(1)国内法务会计研究经历了起步探索期和爆发期,现进入平稳深化期,法务会计研究者、研究机构分布较为分散,各机构之间以及机构内部缺少合作研究。(2)国内学者研究类别更为丰富。国内外都注重实务应用研究,国内将法务会计应用于国家治理,缺乏实际落脚点;国内外均关注人才培养研究,国内主要从宏中观层面展开,国外则侧重于微观视角研究;国内对专门技术与方法的探讨较少,尤其缺少基于新模式和新业态的研究。在此基础上,从提高研究站位、创新应用场景、深化教学研究和拓展研究方法等方面提出法务会计的研究方向,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辉
加强耕地和基本农田的保护对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文章运用文献分析和实际调研的研究方法,对耕地和基本农田从数量保护、质量保护、环境保护等3个方面阐述了内涵,并对河南省耕地及基本农田的保护现状和耕地资源动态变化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耕地数量占有量较大,基本农田保护率较高,平均保护率达到85%以上;同时存在河南省耕地总体质量较低,人地矛盾突出;土地复垦整理难度大;建设用地占用优质耕地,供给压力突出;灾毁耕地不断发生,土地生态环境面临威胁等农田保护瓶颈问题。该文根据河南省耕地及基本农田保护态势及问题提出了通过完善耕地保护机制,科学合理划分农田保护区域;建立基本农田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莉红 孟显丽 解登峰 宋业垚
文章运用CiteSpace软件对来源于CSSCI数据库的1998-2018年图书馆安全研究的文献中关键词、作者及作者与期刊被引情况进行可视化分析,发掘出高产作者和高被引作者及作者间的相互合作,认为研究前沿从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网络安全等逐步向云计算和大数据转变且与计算机、网络、信息等方面越来越密切,且该研究最新的热点关注领域为大数据环境下带来的图书馆系列安全问题等。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双成,蔡运龙
本文应用能值分析的理论和方法 ,构建了基于能值的标定土地持续利用态势的若干指数 ,如土地利用总能值投入产出比、土地利用工业能能值投入产出比、土地利用环境负载指数以及土地可持续利用指数。作为案例研究 ,作者利用上述指数对 1978— 1999年中国农用土地的可持续性进行判定。结果表明 ,尽管粮食产量或农业产值等经济指标呈现持续增长 ,但以各种能值指数衡定 ,中国 2 0年的农用土地利用的持续性却呈现总体下降的趋势。具体表征为土地利用总能值投入产出比和工业能能值投入产出比指数前期剧烈下降 ,后期趋于平缓 ;土地利用环境负载指数持续上升的态势说明 ,中国农用土地的环境压力逐渐增大 ;土地可持续利用指数在前期呈现上升趋势 ,至 1985年达到最高 ,此后呈持续下降态势 ,近年趋于稳定。这表明 ,由过度使用化石能量引起的环境负面效应对农用土地生态系统的压力不断增大 ,若不遏制这种发展势头 ,中国农用土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将得不到延存
关键词:
土地生态系统 能值分析 持续发展 中国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理 韩毅 瞿云山 杨广 王泽宇 赖有春 陈帅宇 郑永军 周宇光
为洞悉全球玉米秸秆利用的共性关键技术和发展态势,利用Innography检索1854—2021年的全球玉米秸秆专利,综合分析全球玉米秸秆专利的申请趋势、申请机构、综合实力和各国专利布局等信息,并利用可视化工具分析专利技术聚类相关内容。以高专利强度的专利为代表讨论了减排固碳、绿色生态、现代装备、高值材料、智能信息和生物化学等领域专利对玉米秸秆综合利用方向的引领。结果表明,我国玉米秸秆专利中存着授权率低、研发领域发展不均衡、缺乏国际专利布局、创新利用方法专利较少和企业研发占比偏低等问题。2017—2021年的玉米秸秆创新利用专利技术中,利用玉米秸秆进行固、液、气3种形式的碳储存技术可实现创新减排固碳技术;利用玉米秸秆实现种植还田方法的特异化、肥料利用的创新、制备农产品的基质和绿色产品,实现创新绿色生态技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玉米秸秆处理流程和方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利用创新现代装备技术对秸秆收储运、预处理和利用设备的优化,可实现农业机械高效化;从原料创新和高性能材料需求角度对玉米秸秆进行秸秆高值材料技术研发和创新;利用生物化学技术包含发酵技术青贮、微生物菌剂技术和酶解技术等,实现对玉米秸秆的创新利用。因此建议增加自身核心专利和高影响力专利的数量,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和专利国际化布局比例,高校和研究院提出的创新利用技术应加强与产业的融合。玉米秸秆高值材料产业是一个重要的突破方向,通过开发高值产品和实现资源循环利用来实现秸秆的综合利用,有望为农作物秸秆全产业链高值化利用提供新的机遇和发展路径。
关键词:
玉米秸秆 专利分析 研究态势 创新利用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泽媛 郑军
[目的]农作物秸秆还田是实现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重要举措,厘清我国秸秆还田领域的研究脉络与变迁,把握研究现状与热点,探析研究前沿与趋势,为秸秆还田的实践提供重要理论指导。[方法]文章基于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定量分析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1998—2020年1 677篇"秸秆还田"研究文献。[结果]农作物秸秆还田领域研究经历缓慢发展、井喷增长、波动攀升3个阶段,聚焦还田秸秆腐解与培肥地力、秸秆还田农作物营养与种植技术等五大热点;高产作者以宁堂原等为代表,呈单线或团队合作;发文机构以科研院所和农业类高等院校为主,科研院所研究成果卓越,农业类高等院校更具研究潜力,机构多方合作不紧密;突现词预示土壤结构修复与土质改良等秸秆还田潜力以及土壤监测与治理为研究趋势。[结论]未来,秸秆还田研究覆盖面要突破传统局限,拓展多种作物的还田理论与实证研究;秸秆还田应因地制宜,以地域单元的还田系统为研究重点;加强研究内容可行性和持续性,农作物秸秆还田不仅要"好用",更需"有用"。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芳 陈健飞 冯艳芬 夏丽华 周涛
农田生物质能具有能源密度低,不确定性程度大,分布分散的特点。以广东省为例,利用生物量模型对区域农田生物质能进行栅格尺度的估算,并结合实地调查数据,分析了区域农田生物质可集约利用为能源的各类影响因素,建立了农田生物质能的理论蕴藏量、可获得量、可集约利用量的决策模型。利用邻域分析法和移动窗口法对区域生物质能优势带分布和二级收集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广东农田生物质能分布优势带主要集中在雷州半岛地区、粤西南丘陵地区、潮汕平原区、粤东沿海丘陵台地等地区。广东省发展直接燃烧供热发电项目,原料供应有一定风险。可以采用固化燃料或气化、醇化成燃料乙醇等方式发展生物质能项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冉清红 岳云华 谢德体 魏朝富 孙传敏
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建立的生态系统,落实必要的农业技术措施,对于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的投能效率是必要的。1961~2005年我国农田生态系统的生产力水平虽然在提高,能效率却在波动中下降。能效率与影响因子之间的关联度分析表明,对能效率的贡献,按照劳动力能投入量、蓄力能投入量、有机肥能投入量、化肥能投入量和农业拖拉机能投入量的顺序,依次排列。因此,要采取正确的农业技术措施管理农田,因地制宜地推广小农机,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的投能效率,除了提高单位耕地面积上有机肥能投入比重外,应该合理施肥,培养地力,以提高耕地产出的能效率。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杨秀琴
基于对调研资料的分析,文章指出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存在一定的现实困难,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与利用存在明显的矛盾,并提出了提高农民参与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的积极性、增加永久基本农田的利用收益、健全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的补偿机制、加强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的监管等解决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与利用矛盾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
永久基本农田 保护 利用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胡国生
中国是传统农业大国,同时又缺水严重。这严重制约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本文应用行为金融学的沉没成本效应和心理账户,分析农户投资农田小型水利设施的行为模式,并认为现行水利体制需要改革,农田小型水权流转是比较好的发展模式。
关键词:
沉没成本效应 心理账户 水权流转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杜文忠 席玮
休闲农业作为三产融合形成的新业态,逐渐成为学术界研究热点。本文以CNKI和Web of Science核心期刊数据库中与休闲农业研究相关的期刊论文为基础,对筛选出的2144篇文献进行深度分析,运用文献计量方法,借助CiteSpace工具,梳理和归纳了国内外休闲农业的研究热点,并对国内外研究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①欧美国家较早开始研究休闲农业,国内对于休闲农业的研究主要活跃在2010年以后。中外研究主次存在一定差异,国外更注重学科融合,能够多方面地研究休闲农业的发展过程,重视可持续性;国内研究政策依赖性过强,主要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进行研究。②国内外休闲农业领域研究学者彼此之间的合作较少,且对于休闲农业缺乏统一定义,权威性学者、机构、文章都较为匮乏。③国内外学者对于乡村旅游的研究均处于持续增长趋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将成为未来研究热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